-
1 # 本草世界
-
2 # 長壽小島
大青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還可以做成一些中成藥的,方便患者服用,一般患有感冒的人吃大青葉是比較方便的,大青葉是有一定的清熱解毒的功效的,比較適合一些體質不好引起的風寒感冒的患者使用,還可以緩解感冒帶來的咳嗽的疾病,但是注意胃寒的人是不適合吃的,會引起一些的腹瀉的副作用,平時感冒的時候還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少吃一些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不錯。
-
3 # 蕭0627
大青葉可以清心火,可以清胃火,還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用於治療溫病的高熱,發斑,咽喉腫痛,口腔生瘡,外感風寒和風熱。
-
4 # 巍巍太行59
究竟大青葉能治什麼病?首先,我們從藥性上認識一下大青葉,大青葉味苦,性寒。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能治傷寒病,心胃熱毒的發斑發疹和汗出能把衣服染黃的黃汁,及面目皮膚髮黃的黃疸病,並治咽喉腫痛和面板紅腫作痛的丹毒等症。此外,還適用於流行性瘟疫症,比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炎等。
臨床上根據病情可結合其它藥物配伍應用,治熱毒喉痺,丹毒,癰腫,口瘡,常與黃芩,黃連,山梔,元參,牡丹皮等涼血解毒類中草藥並用,治外感熱病,邪入營衛,高熱神昏,溫毒發斑等症,多配伍犀角(現在國家已明文禁止使用,由水牛角代替),紫蘇,赤芍,牡丹皮等涼血清血解毒化斑藥。
處方用量用法,一般幹大青葉用6一15克,鮮大青葉用20一30克。外用根據需要適量。鮮品可搗爛直接敷在癰腫患處。
以上就是大青葉的主要功效。現在有一部分人用大青葉泡茶飲用,也能到一定的清熱涼血,預防流行病的作用。但是,虛寒體質的人須慎用。
-
5 # 遠走才能高飛
大青葉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性味苦,大寒,鮮用或曬乾生用。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每與板蘭根,金銀花,連翹,丹皮,犀角聯合使用,主治高熱神昏,溫毒入營,發班毒疹,黃疸,熱痢,痄腮,喉痺,丹毒癰癤。用量,十五至二十克。外用五十克。小孩老人酌減,脾胃虛寒者慎用,近代有用於急性肝炎初起者,多與枝子,茵陳,柴胡相須使用,其衍生品青黛,可利咽,消暑癤,治熱痱子。此物是瘟毒剋星,熱病死敵。治攻必勝。和附子,乾薑,黑當歸,黃芪,伏零,甘草合用,治療寒溼瘀滯乙肝奇效。
-
6 # 三禾米田
大青葉別名:藍葉、藍菜。生於山野丘陵、坡地。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十字花科菘藍的葉,菘藍以根和葉入藥,它的根叫板藍根,葉叫大青葉。
其葉有鮮品和乾燥的葉,幹葉多皺縮捲曲,易碎。基葉長橢圓形,邊緣波形,色澤綠褐色,質脆葉苦。
性味,苦、寒,具有抗內毒素、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增強免疫的作用。
1,瀉火排濁。對於體內之火熱,可以排散。如治療風熱感冒,面板熱毒等,如痄腮等。
2,補肝。大青葉有酸澀之味,可以補肝,能調節氣血,且有收斂之功。
3補心。大青葉因其性寒,故而可以治療因熱導致的多種血脈之症,如吐血、衄血等。
臨床應用: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氣管炎,傳染性肝炎。
功效為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斑。高熱神昏,發斑發疹子,黃疸,咽喉痛,丹毒,用法即可內服,6一15克,病重可用30克,如單用最佳時間為4小時一次,又可外用。對於脾胃虛寒者忌用。臨床上大青葉為常用之品。
-
7 # 藥事健康
大青葉,又叫路邊青,是一種來源廣泛的中藥。蓼科植物蓼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以及爵床科植物馬藍的莖葉都叫大青葉。大青葉收錄在清熱解毒藥中,效能苦寒,歸心,胃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善於解心,胃二經實火熱毒,痄腮丹毒,能治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喉痺口瘡等熱毒症。大青葉一般的用法是煎湯內服,也有搗汁外用的,一般煎服用量幹品9~15good,鮮品30~60g,外用的話,取適量,能搗汁敷住患處為宜。
現代藥理學認為,大青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卡他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流感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乙型腦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有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對傳染性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降溫快,毒副作用小,是日常感冒或者預防感冒的首選中成藥。不僅如此,大青葉對多種致炎劑引起的炎症都有抑制作用,而且還能抗病毒,對上呼吸道感染有關的不同病毒株有抑制和延緩細胞病變的效果。
以上是現代研究的發現,想一想古人是不是很智慧,在古代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遇到細菌,病毒感染,或者傷口破潰流膿,就在路邊採大青葉,煎煮,外敷。寫到這裡我深深佩服古人的聰明才智。
你知道嗎?大青葉植株的根就是我們熟悉的板藍根,怎麼樣,這種植物是不是一身寶啊?
-
8 # 掙脫枷鎖的囚徒
信者,你可以相信大青葉能治癒古今中外所有任何疾病,無論怎麼用。
相信證據者,答主告訴你,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有任何臨床功效。
注意,不要相信那些實驗室的抗病毒、抗細菌的胡言亂語。要說,實驗室抗菌抗病毒作用,它有濃硫酸、哪怕濃鹽酸有效嗎?甚至,它有鹽水、糖水有效嗎?醃製食物是為什麼?就是可以殺菌利於長時間儲存。為什麼用鹽、用糖,而不用大青葉?
還有,記住一點,全世界那麼多大的藥企,要知道它們都是唯利是圖的資本,——如果大青葉,小青葉們真的有藥用效用,這些資本都傻了,不知道開發出來賺錢?
這一準則,適用於所有中藥、中成藥。
-
9 # 一葉輕舟85
大青葉屬清熱解毒類中藥。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藍的乾燥葉。曬乾或鮮用。另外全國各地作大青葉用的植物還有爵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馬藍,主產於福建、廣西、廣東、江西、西南等地;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藍的葉,主產河北、山西等地;馬鞭草科落葉灌木植物路邊青等的葉,主產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性味苦,寒。歸心、脾、胃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臨床多用於以下疾患: 1、溫熱病邪入血分,壯熱,神昏,發斑,煩躁等,常與水牛角粉、梔子等同用。 2、外感風熱或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等,可與薄荷、牛蒡子、金銀花等同用。 3、熱毒所致的丹毒、口瘡、咽喉腫痛等。常用桔梗、射干、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銀花、黃芩等同用。 4、上呼吸道感染。 5、流行性感冒。 6、流行性乙型腦炎。 7、病毒性肺炎。 8、病毒性肝炎。 9、流行性腮腺炎。 10、細菌性痢疾。 11、急性腸炎等。可與其它清熱解毒藥物配伍使用。另外還可用於麻疹、黃疸、喉痺、肝膽火耳聾、風疹等等的治療。常用量9一15克,入湯劑。 菘藍葉主含大青素B;馬藍和蓼藍葉主含靛青甙和靛玉紅。有分泌膽汁、解熱、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其根為板藍根,為清熱解毒散結之要藥。是傳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 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選右上角關注,感謝閱讀並點贊。未經允許,不得抄襲。
-
10 # PSM藥盾公益
二、大青葉主要活性成分
大青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以下3類化合物:吲哚類(靛藍、靛玉紅)、喹唑酮類(色胺酮)及芥子苷類。這些活性成分使得大青葉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調節免疫等作用[3]。
三、大青葉適用範圍與應用注意
大青葉透過多種有效成分、多環節、多途徑地發揮協同作用而表現出抗病毒的功效。其抗病毒機制多樣,具有不易產生耐藥性等優勢。大青葉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及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療效顯著,尤其是對甲型流感病毒更佳。
雖然大青葉應用廣泛,毒副作用小,但大青葉屬苦寒之品,長期應用易致脾胃虛弱,平時脾胃虛寒患者則不宜服用。
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費龍 劉金偉
-
11 # 進取16127558944
大青葉,味鹹、苦,性大寒。歸心、胃經。
功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臨床用治熱入營血,溫毒發斑:本品苦寒善解心胃二經實火熱毒,鹹寒入血分,以涼血解毒消斑,故可用治熱入營血,心胃毒盛,氣血兩燔,高熱神昏,溫毒發斑等症,常與犀牛角、梔子、豆豉同用,以清營透熱,涼血消斑,如犀角大清湯。
又治喉痺口瘡,丹毒癰腫:本品苦寒,既清心胃二經實火,又善解瘟疫時毒,故可用治心胃火盛,瘟毒上攻,所致發熱頭痛,痄腮喉痺,口舌生瘡,常與石膏、黃連、梔子、板藍根、玄參等同用;用治火毒、瘟毒外發面板,所致丹毒、瘡癰、癤腫等症,可與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同用,鮮品搗爛外敷亦效。
常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
現代研究,大青葉對痢疾桿菌、腦膜炎球菌及鉤端螺旋體有殺滅作用;蓼蘭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能增加白細胞吞噬能力,並有降低面板毛細血管通透性、抗關節炎、解熱等作用。
非實熱火毒證及脾胃虛寒者忌用。
-
12 # 藥師子漁
大青葉,始載於《名醫別錄》,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葉,又稱為藍葉、藍菜、青葉、大青等。大青葉為二年生草本,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大青葉的功效與應用大青葉是一味清熱解毒的良藥,中醫認為,大青葉藥性苦、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
1.臨床應用
在臨床上常用其治療溫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痄腮,喉痺,口瘡,丹毒,癰腫等症狀。一般用量為9~15克。
《本草綱目》中說道“主熱毒痢,黃疸,喉痺,丹毒。”《名醫別錄》中也有記載到“療時氣頭痛,大熱,口瘡。藍葉汁,殺百藥毒,解狼毒、射罔毒。”
《本草正》中也有記載道“治瘟疫熱毒發狂,風熱斑疹,瘡瘍腫痛除煩渴,止鼻衄、吐血,殺疳蝕、金瘡箭毒,凡以熱兼毒者,皆以藍葉搗汁用之。”由此可見,大青葉清熱解毒功效之顯著。
2.臨床配伍
在臨床配伍上,大青葉可與水牛角、玄參、梔子等配伍,可用於治療溫熱病心胃毒盛,熱入營血,氣血兩燔,高熱神昏,發斑發疹的症狀;
與生地、大黃、升麻等配伍使用,可用於治療心胃火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的症狀;大青葉配伍海金沙草,可適用於解退上呼吸道炎、扁桃體炎引起的發熱症狀;
配伍金銀花、大黃、玄參可治療瘟毒上攻引起的發熱頭痛、喉痺、痄腮;
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等可治療血熱毒盛、丹毒紅腫。
3.大青葉藥性特點
大青葉苦寒,善解心、胃二經實火熱毒;又入血分而有涼血止血,消腫祛斑的功能,氣血兩清。
可用治溫熱病心胃毒盛,熱入營血,氣血兩燔,高熱神昏,發斑發疹,口渴咽痛,口舌生瘡及各種熱毒瘡癰等病症。
除此之外,大青葉還有解熱、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調節免疫功能、保肝、抑制腸蠕動、抗甲型流感病毒、抗內毒素的藥理作用。
大青葉的臨床驗方大青葉的驗方也有甚多,現介紹幾款:
治療流行性感冒
可用大青葉、生石膏、柴胡、桂枝、黃芩、苦杏仁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服用。有清熱瀉火、止咳平喘、除煩止渴的作用。
適用於畏寒高熱、頭痛、咳嗽、全身痠痛、極度乏力、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治療口腔潰瘍
可用大青葉、升麻、大黃、生地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涼血解毒,洩熱通腸,養陰生津。
適用於口腔發炎、口乾口渴、咽喉腫痛、口舌糜爛、牙齦炎等的患者。
更多中醫藥知識,請關注作者!
回覆列表
大青葉味苦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等作用;適用於溫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痄腮,喉痺,丹毒,癰腫等症;一般用量為9~15g。
大青葉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方面療效較好,比如用大青葉25克、黃豆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以預防乙腦,流腦;用大青葉30克,海金砂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以預防和治療乙腦,流腦,感冒發熱,腮腺炎等症。
大青葉治療各種發疹效果也還不錯,比如治療麻疹色太紅,或微紫,或出太甚的患者,可以用大青、玄參、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荊芥、甘草、淡竹葉,水煎熱服;又比如治療風疹,丹毒等症,可以用大青葉搗爛,先以磁鋒砭去惡血,再用大青葉的汁液塗抹患處。
大青葉對於咽喉疾病的療效也堪稱奇妙。比如用大青葉搗爛取汁,灌服,可以治療喉風,喉痺等症;又比如用大青、升麻、炒大黃各3克,生乾地黃9克,研為粗末,用水100毫升,煎至70毫升,去滓溫服,可以治療咽喉唇腫,口舌糜爛,口甘面熱等症。
大青葉臨床作用比較多,但大部分主要還是用作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由於這味藥是苦寒之品,在臨床中也有一些禁忌,比如在《本草經疏》中所說,“不可施之於虛寒脾弱之人”;又比如在《得配本草》中所說,“虛作瀉者禁用”,這些在臨床中需要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