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佛學文摘
-
2 # 老徐4i9h
古時茶可:怡情養性,醒腦開竅,結益友,悟禪興。
今時多了些銅臭味,亦充斥了些:裝*,裝雅,炫耀之功能!
-
3 # 愚蠢的畢言言
雖然我這麼懶的人不玩茶藝,但以前看過一些茶文化的書,可以簡單梳理一下源流。
不同年代,茶的功能也不相同,唐人飲茶談藝術,宋人飲茶重意境,元代飲茶粗獷豪邁,明清講求修身養性。自古“琴、棋、書、畫、詩、酒、茶”則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俗事文化和雅事文化都包含“茶”,由此可見在這雅、俗兩個文化層面,茶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茶文化”泛指與茶相關的文化,包括茶產業、飲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層面除了人文歷史哲學,甚至涵蓋政治、經濟等。以茶文化和政治的關係來說,自中唐以來,歷代茶政與飲茶方式都有相關記載與論述。就經濟的層面來說,唐代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達,因茶風鼎盛,茶的大量生產、促使貿易消費發展迅速。就文學而言,歷代文人對茶推崇備至,以茶做為題材,留給後世人許多有關詩、詞、書、畫、歌、賦、曲等佳作。從自然現象來看,歷代茶文化隨著製茶工藝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如茶樹品種、栽培、製作、加工等。從歷史層面而言,自茶的源起,不論茶葉加工、飲茶方式,以及歷代茶事記載,均有長足演變。就茶文化與宗教思想層面來說,儒家的追求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反璞歸真、清靜無為,主張茶禪一味的佛家,都能與茶文化思想產生共鳴。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茶文化”廣義的說法:也即是透過茶事而與人類生活經驗相關並化成的人文歷史累積。狹義的解釋則專指與品茗相關的文人生活體驗、儀禮及其審美情趣。如茶藝、茶道、茶禮等。
中國傳統文化對茶飲的滲透,涉及茶文化的各個領域,加上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的融會,讓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家,百家爭鳴,釋道儒三家並存,深刻地牽動中國歷史程序,也影響茶文化的發展。
從歷史的演變,可看出各年代有著不同的飲茶文化與審美追求,唐代受陸羽《茶經》影響,品茶談的是精行儉德,追求的是崇高與樸拙的美學,茶事嶄現超然脫俗。宋代鬥茶風氣盛行,鬥茶、行茶令、茶百戲方式多元,千姿百態,有著名目繁多不同特色的茶風,品茶講究技藝。明代散茶的飲用,茶器多元,文人多追求意趣,超然物外。清代茶館風氣大盛,以市民為主的消費形態逐漸成為風氣,茶藝發展更加多元也更崇實。
從茶葉史料來看,三國西晉和南北朝可說是中國茶業文化的發跡。此時除了北方主要是上層社會帶動飲茶風氣之外,南方茶葉生產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由史籍上關於茶的記載,更可清楚地窺其當時茶葉文化和茶業的樣貌,如東晉裴淵《廣州記》載:酉平(今廣東惠陽縣西)縣出皐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由此可見兩廣一帶已知飲茶,而且也最先利用皐盧來做茶或伴茶飲用。三國時魏張揖的《廣雅》中說:“荊、巴蜀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至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種喝法叫做芼茶,就是所謂的茶粥,源自於荊、巴之間,製作方法是將茶末置於容器之間,以熟湯澆覆,再用蔥、姜、橘子雜和為芼羹。
由此可見,最早人們煮茶與煮菜湯無異,飲茶以藥用和品茗兼具,先烤再搗,茶末加上蔥、姜、橘子作調味煮了喝,因此除了煮、飲茶具之外,又增加了炙、搗和澆湯的工具。可見直到唐代以前飲茶器具與食器是相互混用的。所謂“茶食不分,茶酒不分”,茶具與酒器亦通用,飲茶也可以用酒杯或土碗等飲水具這裡的製茶和飲茶,稱“荊巴”不用巴蜀,表明此時期荊州一代的茶葉生產和技術,已發展到和巴蜀的水平了。西晉以前,華人還是將“茶”視為一種珍貴的飲料,兩晉、南北朝年間,隨著茶葉的發展,已逐漸成為意味“儉樸”生活的普通飲品了。《晉書》中記載:吾人採茶煮之,曰茗粥。《廣陵耆老傳》中提到: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每旦至夕,其器不減。這說明晉代街頭已出現賣茶水、茶粥等事,這與現今的茶攤相似,南北朝還有提供喝茶住宿的茶寮,可說是現今茶館的雛形。
南北朝時期,一開始只有南朝人喝茶,北魏楊衒所撰的《洛陽伽藍記》中就寫了一段南朝人到北魏首都洛陽住,不吃羊肉不喝羊奶,天天吃燉鯽魚、喝清茶粥茶的記載。當時在南朝一些逃避現實,崇尚清談計程車大夫,習以“品茶賦詩” ,做為平日生活的消遣,茶在南方已是比屋皆飲的飲品了,此時北方還不重視飲茶,朝中出身遊牧部落的王公貴族,仍習以乳酪為漿,不屑飲茶,更將茶視為酪奴。有關北方飲茶可靠的史料記載,見於《秦子》和佐思的《嬌女詩》,全詩五十六句,其中幾句:吳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鶩翔園林,果下接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事。止為荼菽據,吹噓對鼎䥶。佐思在詩中描寫的“止為荼菽據,吹噓對鼎䥶”一句,細訴兩個嬌女,對著茶爐炊火急著喝茶的情態,描述得活靈活現。由佐思家中日常的飲茶習慣,可窺見南北朝時期北方已有飲茶習慣。
從文獻史料來看中華茶文化的流變,大致可劃分為南北朝以前、唐宋時期以及明清以後三大階段。茶文化興起於巴蜀,而後漸東移,往長江下游發展,據《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心蒟,園有芳蒻香茗。上貢的茶不是深山野嶺的野茶,而是專門有人培植在茶園裡的香茗。由此文獻可見茶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時,即有相當的地位。這與《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於神農有出入,《神農食時經》為何人所作、何人所寫,無從查考,相對之下《華陽國志・巴志》則較具信服力。
古代神農氏茶為藥用,西漢以茶為飲,三國以茶為禮,以茶為媒做為情感交流。唐、宋時期上至高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僧人或常民,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自唐代以來,就逐漸發展出“以茶迎來,以湯送往”的待客習俗,這種習俗在朝廷、官府和民間各階層普遍流行。在佛教寺院中,也有僧人發展推廣的獨特飲茶啜湯禮節,且列入清規中加以規範,不僅有“茶禮”同時也有“湯禮”。
唐朝時,茶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到了宋代,茶、藥已成為人們日用之物。北宋劉摯就說:“大率師的弟子贄見之禮,茶、藥、紙、筆日用之物,皆從來學校常事。”宋代以茶和湯招待客人已經是很普遍,從宋代佚名者所撰《南窗紀談》一書中,提到“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的風俗上至官府,下至裡旅,流行整個社會層面。宋代朱彧《萍洲可談》說:
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湯取藥材甘香者屑之,或溫或涼,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先公使遼,遼人相見,其俗先點湯,後點茶;至宴會亦先水飲,然後品味以進。
說的是客人來時,以茶示禮,迎接客人,客人坐久了可能會疲累傷元氣,所以客人慾離去時奉上湯品待客,體貼客人,以示敬意。“點湯”的另一義則是逐客的意思。點湯原為“客辭敬湯”之禮俗,後來被人引用做為文明逐客的手段。
究竟茶葉這種物品是什麼時候開始興盛的呢?《華陽國志》中記載:周武王伐紂以後,巴蜀等西南小國,曾經將它所生產的茶葉,當作“貢品”送給周武王。這是將茶做為飲料最早的記載,依上述推斷距今二千多年,應屬西漢時代 ,說明當時飲茶風俗至少已開始在文人階層流行,可見西漢時飲茶已相當流行。但《僮約》中前後二處提到茶事:即“烹荼”“買荼”古今有不同的看法,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指出“炰鰲烹荼”中的烹荼是指苦菜,“武陽買荼”指的才是茶。
隋唐時期,飲茶風氣已遍及全國。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的遊牧民族,因喜食肉類和乳製品,茶葉的特性有助奶、肉消化作用,茶葉自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料。據史籍記載,隋文帝勤於政務,且自奉甚儉,有飲茶習慣,《隋書》中曾記載一怪誕事,一夜隋文帝作噩夢,夢見有一神人將他頭骨換了,夢醒後頭痛不止,後遇一僧人告知:“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隋文帝服之果然見效。上行下效飲風跟進,繼而有力的推動了國飲,茶便成為當時人們競相採啜的物件。當時還流傳茶讚詞:“窮春秋,演河圖,不如載茗一車。”說的是辛苦鑽研孔子的《春秋》竭盡心力去演繹讖書《河圖》,冀出人頭地,倒不如有許多好茶喝快活。隋文帝無意間帶動了全民的飲茶風氣,以帝王之尊而嗜茶,普天之下茶不再被視為“酪奴”,隋文帝可說是為茶文化立下大功。
9 世紀上半葉,茶已經是人們生活中和米、鹽一樣的必需品了,穆宗長慶元年(821 年)鹽鐵使王播奏請增加百分之五十茶稅時,遭到左拾遺李某上疏反對,理由是:茶為食物,無異鹽米,人之所資,遠近同俗。可見柴、米、油、鹽、醬、醋、茶早已是人類必需品。陸羽《茶經》六之飲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 52 。從文獻來看,茶文化乃興於唐朝,盛於宋代,融合了中國儒、釋,道諸家思想。其形成與唐代的禪學、經濟、詩人和貢茶休慼相關。中唐之後,大江南北茶風鼎盛,民間有一說法,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病,由此可見茶風之盛。
唐代時期,飲茶步驟相當嚴謹,這些透過陸羽《茶經》豐富的內容便可看出端倪,隨著法門寺等處,大量出土文物中的茶具存在,唐代的飲茶方式,便可彷彿歷歷在目了。由於陸羽《茶經》的奠定,遠近傾慕,喜好茶的人越來越多,於是有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之說,書中總結了古人飲茶的經驗,羅列茶的栽種、製作、烹茶、等相關物理性的知識,讓茶飲內容更加豐富,因而出現了飲茶知“道”,開拓了飲茶生活的精神領域,加上禪教大興提倡飲茶,認為飲茶有助提神不寐有助修行,飲茶成了寺廟生活習慣,更加影響到民間,促使唐代飲茶風氣大盛,茶文化發展受到肯定。
明代張岱的《陶庵夢憶》中記載:崇禎癸酉,有好事者開茶館,泉實玉帶,茶實雪蘭,湯以旋煮,無老湯。器以實滌,無穢氣。其火候,湯厚實有天合之作。文中可見明人對於茶品、水質、器具、沏泡、火候等相當的講究。明人常飲茶卻不多飲,對飲茶用壺,講究藝術,常品茶玩壺。喝茶時不喜歡人多,重視情境,推崇小壺飲啜,延續至今,這種泡法今日仍為華人所時尚。以文人為主的階層創造紫砂壺為主的飲茶器具,改變了茶碗的大小,提倡以小杯小壺品飲還有茶盅的使用,文人重雅趣,建構的飲茶空間講究雅緻,花草、盆景、雅石、茶果等更加豐富了茶事,茶道的文藝復興更加迅速。因此江南文人、隱士爭相追逐,茶風益加鼎盛,茶器具有了開創性的發展,在茶文化、茶器史上居有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此時期茶領域更加多采多姿,茶藝文化有了嶄新的局面。明代文人講求趣味人生,追求高雅講求閒適,可說是茶文化的輝煌年代。
-
4 # 韋少年Wayne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和中國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國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茶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對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對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於社群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汙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建立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 ,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 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 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並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
-
5 # 傳媒老趙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雅俗共賞。從居家必備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商家在茶座談生意,朋友們在茶室敘舊,直至文人雅士以茶為媒介,談詩論畫。
茶葉
茶葉種類非常多,不外乎兩大類:綠茶與發酵茶。
綠茶有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都勻毛尖、六安瓜片等等。以茶樹的嫩芽為原料,並且採摘時節越早,質量越好,所以有“雨前茶”、“明前茶”等說法。茶樹嫩芽採摘下來,迅速殺青,炒制,推向市場,喝綠茶講究一個“當年新茶”。綠茶的保質期在一年左右,超過一年半,一般就不再飲用了。
發酵茶是茶葉製作工藝的一種,它是指茶樹芽葉經過萎凋,揉切,發酵,乾燥等初制工序製成毛茶後,再經精製製成的茶,就是發酵茶.
發酵茶有鐵觀音、祁門紅茶、黑茶類的普洱茶等等,發酵茶陳化質量會更好一些,一般保質期在10年一一20年。
茶具
沏茶的茶具,以陶製品、瓷製品、玻璃製品三種為最優。江西宜興出產的紫砂壺為極品。
水
沏茶用水以泉水最好,無汙染的江水、河水、井水次之,自來水最差。
宋代蘇東坡不僅是一位大文學家,也是一位熟諳茶道的高手。他一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併為人們留下了不少雋永的詠茶詩聯、趣聞軼事。
《次韻黃夷仲茶磨》
北宋·蘇軾
前人初用茗飲時,煮之無問葉與骨。
浸窮厥味臼始用,復計其初碾方出。
計盡功極至於磨,信哉智者能創物。
破槽折杵向牆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歲久講求知處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強鐫鑿,理疏性軟良可咄。
予家江陵遠莫致,塵土何人為披拂。
西江月 茶詞
[宋] 蘇軾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湯發雲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鬥取紅窗粉面。
除了茶詩、茶詞外,歷史上還流傳幾則蘇東坡地許多茶事典故,傳為美談。
典故一:據說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醫生告訴他用陽羨茶可治癒,但須用長江中峽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時東坡服父喪期滿,正將返京復職,王安石捎信給東坡,要他出川時順道帶一甕中峽的江水進京。東坡因貪看沿途的風景而忘記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時,船已到了下峽,遂取下峽的水交差,卻被王安石發現了,王安石解釋說:「上峽水性太急,下峽水性太緩,惟有中峽的水,緩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方才見茶色遲遲未現,故知必為下峽水。
典故二:
東坡謫居宜興蜀山講學時,非常講究飲茶,有所謂「飲茶三絕」之說,即茶美、水美、壺美,惟宜興兼備三者。俗話說:"水為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蘇東坡對烹茶用具很講究,他認為"銅腥鐵澀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燒水。據說,蘇軾在宜興時,還親自設計了一種提樑式紫砂壺,烹茶審味,怡然自得,題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種壺式命名為"東坡壺"。
典故三:
東坡烹茶,獨鍾金沙泉水,常遣童僕前往金沙寺挑水,僮僕不堪往返勞頓,遂取其它河水代之,但為蘇東坡識破。後來蘇東坡準備兩種不同顏色的桃符,分別交給僮僕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須和寺僧交換桃符,如此僮僕就無法偷懶了。
典故四:
一天,蘇東坡、司馬光等一批墨人騷客鬥茶取樂,蘇東坡的白茶取勝,免不了樂滋滋的。當時茶湯尚白。司馬光便有意難為他,笑著說:"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君何以同時愛此二物?"蘇東坡想了想,從容回答說:"奇茶妙墨俱香,公以為然否?"司馬光問得妙,蘇東坡答得巧,眾皆稱善。
典故五:東坡與茶聯
蘇東坡平素不講究衣著,一日,他穿一件普通的長衫,到一個寺院裡,寺院的主持大和尚並不認識他,僅說了一句:"坐。"招呼侍者:"茶。"東坡沒有理他,集中精力欣賞寺內的字畫去了,主持和尚見此位來客舉止不凡,不由得肅然起敬忙又道:"請坐!"忙吩咐侍者:"敬茶!"那主持和尚請教客人的姓名,方知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時,滿臉堆起笑容,恭請客人:"請上坐!"連呼侍者:"敬香茶。"當和尚請他寫一對聯時,東坡觸景生情揮就一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此聯將勢利鬼的姿態刻劃得淋漓盡致。
蘇東坡烹茶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認為好茶還須好水配,"活水還須活火烹"。他還在《試院煎茶》詩中,對烹茶用水的溫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以沸水的氣泡形態和聲音來判斷水的沸騰程度。
蘇東坡對烹茶用具也很講究,他認為"銅腥鐵澀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燒水。據說,蘇軾在宜興時,還親自設計了一種提樑式紫砂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種壺式命名為"東坡壺"。
蘇東坡對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時,一天,因病告假,遊湖上淨慈、南屏諸寺,晚上又到孤山謁惠勤禪師,一日之中,飲濃茶數碗,不覺病已痊癒。便在禪師粉壁上題了七絕一首:
東坡茶
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蘇軾還在《仇池筆記》中介紹了一種以茶護齒的妙法:
"除煩去膩,不可缺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堅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數日一啜不為害也。此大有理。"
蘇東坡創作的散文《葉嘉傳》,以擬人手法,形象地稱頌了茶的歷史、功效、品質和製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蘇東坡一生,因任職或遭貶謫,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處,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詩詞。如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蘇軾任徐州太守時作有《浣溪沙》一詞:"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形象地再現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是描寫杭州的"白雲茶"。
"千金買斷顧渚春,似與越人降日注"是稱頌湖州的"顧渚紫筍"。
而對福建的壑源茶,則更是推崇備至。他在《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一詩中這樣寫道:
仙山靈草溫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蘇軾不僅以詩文名天下,而且還精於茶道。據史料記載,蘇軾在黃州為官時,曾有一位名叫參寥的朋友從吳中來訪,二人一起品茗,洽談甚歡。一天,蘇軾夢見參寥作了一首好詩,醒來後還記得其中二句:"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
過了七年,蘇軾到錢塘去任職,參寥正好住在西湖智果寺,寺院內有一泓泉水,從石縫中汩汩流出,異常甘冷,適合烹茶。在寒食的翌日,蘇軾與朋友從孤山出發,泛舟西湖,去見參寥。在智果寺內,大家一起去汲泉水,鑽火,烹黃櫱茶,真是其樂融融,非常盡興。在飲茶時,蘇軾猛然想起上次夢見參寥的事,他就朗聲吟詩給大家聽。夢中的詩,竟然在今碰巧應驗,在座的朋友無不稱奇。
蘇軾對品茶有他獨到的理解。他認為品茶的最高心境是"靜中無求,虛中不留。 "對茶友和茶具他也有很高的要求,在他的《揚州石塔試茶》中有二句詩即體現了他的品味: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蘇軾對茶的養生作用也十分注重,他在《物類相感志》一文中說:吃茶多腹脹,以醋解之。不止如此,他還懂得茶的另一種與飲用無關的功用:驅蚊蟲。每當夏季,他都會用陳茶點燃,然後再吹滅以煙驅蚊蟲。
古人認為喝茶能治病,蘇軾亦對此認同。他在杭州時,有一回一口氣喝了七杯濃茶,感覺非常過癮,還戲寫了一首非常詼諧的詩,將茶的藥用價值寫入了詩中,其詩曰:示病維摩原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
6 # 南倡北道757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更是茶的始祖。茶文化博大到幾乎無法用文字概述。從下面這些與茶有關的片語就能感受有多博大精深了。
兩頰生津
在品茶時,第一口很重要,抿一小口,感覺一下兩頰是否分泌出津液。茶葉內含成分中,有茶單寧和某些其他成分,能刺激口腔內壁緊束收斂,形成澀感以及生津。
並非凡是澀感都會生津,部分較劣等茶品,雖然茶湯很澀,但並不會生津,始終覺得口腔內部捲縮起來,兩頰肌肉有痙攣般難受。這種澀而不能生津,稱之為“澀而不開”。
舌面生津
舌面負責味覺的功能,應該是和生津無關的,但事實上,舌面生津的現象,對一般普洱茶品茗者來說,都是經驗的事實而肯定的。一般存放四五六十年的好普洱茶,都能達到舌面生津的功效。
茶湯經過口腔吞嚥後,口內唾液徐徐分泌出來,但不像兩頹生津那樣急促強烈,感覺柔和舒順!接著會覺得舌頭的上面,非常的溼潤柔滑,好像在不斷地分泌出唾液,然後流到舌頭兩邊口腔。像是舞臺上的一塊乾冰,乳白柔和的濃煙,緩緩冒起而散落充滿了整座舞臺中。
舌面生津除了生津解渴、舒暢的生理感受之外,那種品茗藝境,要比兩頰生津高上一籌。由兩頰生津的野性霸氣、急促粗糙,轉入到舌面生津那種溫馴嬌柔、緩和細緻,完全表現出晉洱茶走過時間歷史的最具體的美。
舌底鳴泉
品飲到極品普洱茶,茶湯已經極為柔和,達到有香無味的境界。其茶湯經過口腔接觸到舌頭底部,舌頭底面會緩緩生津,不斷有湧出細小泡泡的感覺。這種舌下生津現象,稱為舌底鳴泉。
經過長久陳化普洱茶,茶湯已經轉為極柔性,尤其已達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也因為茶單寧在陳化過程中,經氧化消失了,已經不能刺激兩頰或舌面生津,但是卻有某些成分,激起舌底嗚泉的功效。
舌底鳴泉之美,的確遠過了兩頰生津或舌面生津。生津過程更加緩和持續,生津現象更加細緻輕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順安祥,生津藝境則仙揚道化了!
【回甘】
好的茶經常會帶有“回甘”,回甘的強度與永續性也經常作為評判好茶的指標。實際體驗中回甘與生津還經常聯絡在一起。回甘給我們帶來愉悅的體驗。
相對入口立刻表現出來的甜味而言,這種“苦盡甘來”的後味更富戲劇性,也更多的與好茶品質聯絡在一起。下列舉一些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
有機酸
茶中的有機酸會刺激唾液腺進行分泌以產生“生津回甘”的感覺。
黃酮
黃酮的味覺表現非常特別,初入口時表現出苦澀味,一段時間後卻可感覺到一種自然的甜味。而且黃酮含量越高,回甘就越明顯,氣味越醇厚。
茶氨酸
曾與一國際茶葉公司高階研發人員交流後,他認為茶氨酸是綠茶回甘的主要物質。但不能說明烏龍茶類的回甘,因為在許多經過長時間的烘焙之後,氨基酸很多都被消耗掉,與糖類進行了美拉德反應。但在足火烏龍茶中,我們依然可以體驗得到回甘。也許綠茶與烏龍茶回甘的機理可能不同吧。
兒茶素
兒茶素也表現出一定的回甘。
糖類
茶湯中含有多糖類。這些多糖類本身沒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會有所滯留。而唾液裡面含有唾液澱粉酶,可以催化澱粉水分解為麥芽糖,而麥芽糖具有甜味。酶類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時間,這種反應時間差造成了一種“回甘“的感受。
[風流子*詠鳳慶錦繡茶祖園編號00004號茶]
詞林正韻第十八部
* * *
千載芬芳無歇,一飲詩腸凝結。湯色豔,蜜香純,笑納八方豪傑。
消渴,清熱,去膩養顏通穴。
[臨江仙*詠鳳慶錦繡茶祖園編號00004號茶]
詞林正韻第十二部
* * *
茶祖當之為錦繡,聲威名震全球。葉粗味厚碗花悠。泡開如翠玉,入口忘春秋。
錦句已然成虛設,詩腸何必空搜。佳人伴飲興難收。滌心知俗醜,爽氣放眉頭。
-
7 # 藝海視界王海鷗
茶文化如何博大精深?
茶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文化。中國的茶既博大精深,又平凡樸素。
中國古人稱喝茶為吃茶、飲茶、用茶,或品茶,那時對茶的謙卑的珍惜,說到底,是寄品格稟賦於茶,寄哲思與情愛於茶。我們對茶的認識與熱愛,其實是對生命本體和大自然的認識與熱愛。
茶在中國文化的多元變動因素中何脫穎而出,帶給人們品飲藝術的一份清香!品茶可以是件輕鬆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口味。品茶要得好滋味,貴在好茶、好水之外,還要有一顆對茶的好情。
茶是國飲,茶香飄揚千年,我們在茶的乾坤中,品出她一身風情?傳承了千年的中國茶風在中國文化中飄逸著永不沒滅的茶的香味。因此,茶文化是博大精深。
-
8 # 792突擊步槍
中國的茶葉傳到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最早的茶葉因為數量太少,物以稀為貴,只能是宮廷飲用,因此英國皇室“發明”了“下午茶文化”,由英國的上流社會逐漸傳到了民間最後傳遍了世界
當時美國是英國殖民地,當地的美華人喝的茶由英華人控制實行專賣憑票配給,根本就不夠喝,,於是就走私,於是英華人就抓,抓住就坐牢,於是就反抗,於是就發展成為武裝鬥爭,先是被稱為”茶葉戰爭”,後被“正名”為美國獨立戰爭,於是乎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了
清朝皇帝每年送給俄國沙皇一些上好的紅茶,吝嗇鬼沙皇害怕老婆和僕人偷喝他的紅茶於是造謠說中國的皇帝來信說此茶一天只能喝一杯 喝兩杯就要瞎一隻眼,他卻在晚上偷著喝
-
9 # 山古老
茶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文化。中國的茶既博大精深,又平凡樸素。它在儒,在道,在禪;在宮廷雅室,也在草廬柴舍。
中國古人稱喝茶為吃茶、飲茶、用茶,或品茶,那時對茶的謙卑的珍惜,說到底,是寄品格稟賦於茶,寄哲思與情愛於茶。我們對茶的認識與熱愛,其實是對生命本體和大自然的認識與熱愛,同時也是對生命永恆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達觀。彷彿一位謙謙君子,一位從容恬淡的智者,茶不卑不亢,不驕不躁,不溫不火,幾乎包含著中國文化的全部精神與本質。因而茶的高尚,也是人的高尚;茶的淡泊,也是人的淡泊。人沉浸在茶中,也即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茶風用一詞用最淺顯的文字記述了茶在中國文化的多元變動因素中何脫穎而出,帶給人們品飲藝術的一份清香!品茶可以是件輕鬆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口味。品茶要得好滋味,貴在好茶、好水之外,還要有一顆對茶的好情,才能凝精聚神細細地由茶的實體抽離出意象,才能穿透茶的種植、製作工序找到滋味和內涵!
-
10 # 清夢入星河
茶文化在中國真可謂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就其對華人乃至世界的影響,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談:茶於飲,茶於人,茶於心,茶於道。
一,茶於飲。“人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之一。中國飲茶的歷史悠久,但糾其源頭,眾說紛紜。茶樹的原產地大家一致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在雲南。人工栽培茶樹是在《四川通志》中記載始於西漢時期的蒙山茶。茶聖陸羽的《茶經》認為飲茶之始為“神農嘗百草”之時。至此,茶作為飲品流傳下來。除此之外也有商周之說,西漢之說,三國之說。
二,茶於人。茶最早是作為飲品出現,因神農喝茶解毒。之後從藥用轉為清神醒腦,解渴。普通人喝茶,是圖清涼可口,或者提神暖身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這些人喝茶,在於習慣,在於傳統不分紅綠黑白茶,不分生熟茶。有身份的人喝茶,講究的是品味,是情調。他們喝茶在飲茶本身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社會因素。茶於人來說,功能有時像手錶,普通人是為了看時間,那戴十萬百萬元手錶的人呢?除了表的本身功能,恐怕還有其他吧!
三,茶於心。茶能養心,可以移情,可以與酒一比高下。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詞句可以激勵,寬慰友人之心,茶作媒介。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不勝酒力者,可以茶待客,更多儒雅之致。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路長人渴,可起望梅止渴之功。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情意之惱,茶可擔之。
茶於心,可喜可惱,自飲可也,待客亦佳。
茶養心立德。
四,茶於道。茶文化是一種人與人溝通,社交公關的文化,在飲茶過程中,能體現東方國家的傳統思想道德、人文精神。包括有關茶的禮儀、風俗、茶法、茶規、茶技、茶藝、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文學藝術等。茶道是茶文化的一種更高階的理解,涉及音樂、舞蹈、繪畫、戲曲、服飾、飲食、醫藥等諸多文化領域。品茶的人在學習茶文化的過程中,生成了自身的藝術特質,便上升為茶之道。茶於道,是一種較高階的精神需求,是一種個人追求的藝術形式。
關於茶於藝,茶於智也應該再瞭解一下。長篇累牘,恐大家不厭其煩,故略之。
茶文化源頭紛繁難辨,但後世可淡化來由,多關注現在,乃至未來。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
回覆列表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茶葉
茶葉種類非常多,不外乎兩大類:綠茶與發酵茶。
綠茶有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都勻毛尖、六安瓜片等等。以茶樹的嫩芽為原料,並且採摘時節越早,質量越好,所以有“雨前茶”、“明前茶”等說法。茶樹嫩芽採摘下來,迅速殺青,炒制,推向市場,喝綠茶講究一個“當年新茶”。綠茶的保質期在一年左右,超過一年半,一般就不再飲用了。
發酵茶是茶葉製作工藝的一種,它是指茶樹芽葉經過萎凋,揉切,發酵,乾燥等初制工序製成毛茶後,再經精製製成的茶,就是發酵茶.
發酵茶有鐵觀音、祁門紅茶、黑茶類的普洱茶等等,發酵茶陳化質量會更好一些,一般保質期在10年一一20年。
茶具
沏茶的茶具,以陶製品、瓷製品、玻璃製品三種為最優。江西宜興出產的紫砂壺為極品。
水
沏茶用水以泉水最好,無汙染的江水、河水、井水次之,自來水最差。
宋代蘇東坡不僅是一位大文學家,也是一位熟諳茶道的高手。他一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併為人們留下了不少雋永的詠茶詩聯、趣聞軼事。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