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傳播?如何學習?如何讀懂詩詞?
6
回覆列表
  • 1 # 傑西卡

    看《詩詞大會》時,學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詩詞的方法。

    先看詩人的傳記,再去讀詩人的詩

    瞭解其生平,人物自然鮮活起來,他家庭出生如何?高考成績如何?工作是什麼?愛好特長是什麼?喜歡吃什麼?妻子是誰,有幾個小孩?

    去過中國的哪些地方?與他同期的文人墨客有哪些?要好的有哪幾位?

    所有的名人不過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已,瞭解他的底細越多,人物形象就越鮮活。

    再來讀他的詩文,往往更親切,有一種老相識的感覺。:)

    詩詞抒發的情感思想自然濃烈,呼之欲出。

    拿那首震爍千古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來說吧。

    學生時代學這首詩的情景歷歷在目,40分鐘的課程,語文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誦讀,介紹歷史背景,然後講解字詞,完全是理解字面意思去了。

    當時的我真覺得這是一首奇怪的詩,題目又死板,河南河北關你什麼事?(暴露出當年文史功底有多差)

    對杜甫這個人的瞭解,僅“李杜”二字而已。對杜甫詩文的印象,和老古董差不多吧,遠不如李白奇思妙想才華洋溢。

    但當你拜讀過杜甫傳記後,才能理解杜甫深厚的愛國愛君愛民之情。

    親歷八年安史之亂,不僅目睹底層老百姓“路有凍死骨”的苦難,自身也經歷了這萬般顛沛流離的苦難。

    時時心繫家國民族,“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終於,戰亂平定了。

    那種欣喜若狂,那種不能自已,霎時湧上心頭,讀者也忍不住溼了眼眶。

    何況那時那刻的杜甫呢?

    “以時事入詩,自杜少陵始。”

    還記得語文課本里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是一篇新聞稿呢。

    是不是和杜甫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很像呢?

  • 2 # 擋著風抱緊你

    其實,學習詩詞最簡便可行的方法就是一個,那就是背誦,不管詩詞多麼博大精深,如果你不背誦你就是門外漢,不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它有多精彩,也和你沒有關係,所以學習詩詞就一個字:背!

  • 3 # 良說評教育

    我挺喜歡古詩詞的,以前在讀書的時候還沒有那麼認真地去學習,可是通過了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的第一第二季的時候,我更熱愛古詩詞了。

    有時候,我讀者詩詞,感受詩詞裡面的意境,感覺真的挺好的,當我讀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時候,我體味到了漂泊在外,雖然一個人孤孤單單,但是還有月亮願意與我親近時,我感受到了詩歌當初的心情。

    儘管丟失了很多年的詩詞了,現在重新拾起,心裡對詩詞的那份熱愛依舊存在。

    如今,我無論坐車,還是閒暇的時候就會背詩詞,我希望我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多背點古詩,特別喜歡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環節,每當看到他們玩飛花令的時候,我就更加努力地去背誦了,我相信如果我足夠努力,這些努力將為在某一天綻放光芒。

    當自己堅持每天都背詩歌的時候,我更加喜歡上了古詩詞,也下載了中國詩詞的飛花令下來玩,那樣可以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

  • 4 # 詩詞例話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

    唐詩宋詞是我們的古典文化的瑰寶,弘揚傳播是我們的責任。

    詩詞寄予了作者的想法與心情,寫景、寫物、寫人;讚美詩、送別詩等等,只要能想到的就沒有詩詞不能表達的。

    而如果想學寫詩詞的話,真要下點功夫了。因為詩詞有嚴格的要求,不是隨手就能落筆的。

    詩為心聲,詞乃情物;寫詩言志,作詞抒情。

    詩有6講究

    講究平仄,講究押韻;

    講究對仗,講究相對;

    講究相粘,講究韻調。

    如果想學必須先把這些搞明白。

    而題主的問題有三問。即如何傳播?如何學習?如何讀懂?

    那麼分別做以回答。

    如何傳播?

    這個不用說了,目前是國學熱,電視節目中總有和詩詞有關的節目。而遊戲規則也很多,在玩遊戲的同時也能學到很多知識。《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等都能夠為詩詞的傳播帶來很好的效果。

    當然,現在小孩學習古詩詞的更是熱門。影片教學也不勝列舉。學習古典,從小孩抓起,為傳播詩詞文化盡一份力。

    如何學習?

    這是個大問題,如果真是零基礎的話,建議買一本專業講解詩詞基礎的書,這樣從書中能夠真正學到寫詩的必備條件。也能系統的對古典文化加深印象,更好的理解其含義。在這裡就不推薦了,可以去京東或者天貓圖書頻道找一找暢銷書。如果不想買書的話,手機APP裡也有很多有關詩詞的軟體,可以下載安裝進行學習。

    如何讀懂?

    讀書,讀詩都會讀,但真要理解其中意境的話是需要花點心思的,不是讀完就算了的。詩人的各種情感都會付諸於文字。在整體上才能體會到他的用意。讀懂需要了解這首詩寫的背景,詩人在何種環境、何種境遇下才發表的這篇文章,這對讀懂詩的意思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作者會借景抒情,也會以物作比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或是悲秋憫紅的情感。總之,要以詩人的內心活動為主線,來揣摩詩人要表達的意思這才是讀懂的根本所在。

    文|一生最愛古詩詞

  • 5 # 刷鍋老

    謝友邀!

    我從小就學習不好,不管是數理化還是文史哲,成績總是在全年級靠後,差不多急死了各科老師。所以自己也沒有信心和興趣學習,唯一有點小愛好就是背幾首古詩詞,有時候還試著做兩首。當然現在回過頭去看那時候的作品,都是毫無內容的。

    如今仍然在學,就是背不下來啦。偶爾也劃拉幾下,都當找樂子。真的沒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說。

    還是按杜甫他老人家說的去做吧:“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是這句話我有點不太懂,那個“破”字到底是啥意思?

  • 6 # 君子蘭209870903

    我覺得能安下心來多看古詩詞和好的現代詩,體會詩詞的意思和意境。有時自己的靈感很重要,不要放過靈感,能及時的記錄下來。靈感是個很奇特的東西,不是想來就能來的。

    而在潛心看詩詞時,靈感也可隨時光顧,“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靈感猶如一場春雨,會澆灌詩詞風清月明似的景緻。可讓已有了框架的詩詞,不單純的是言志的句式,更有朗朗上口押韻的俏麗烘托。因此及時的記下可遇不可求的靈感是更好學習詩詞的條件之一。熟讀那些經久不衰的好詩詞是學好詩詞的又一個要素。

    只有看懂唐詩 ,才可感受唐詩的魅力,只有看懂了詩詞獨立的意境,才可產生美的享受。

  • 7 # 國學守望者

    對於中華詩詞我是非常酷愛的,因為學習詩詞的目的就是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有我們的文化自信在其中,裡面包含了古聖先賢對於人生、價值觀的感悟,很多觀點到現在還是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的。

    學習中華詩詞時,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對於某些事物的認識,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人生的。

    學習詩詞必須背誦,因為裡面的很多詞語是有時代背景的,有時候很難透過理解意思去記憶他,所以一定要將有些經典的語句牢記心中,這樣在用的時候才會信手拈來。

    中華詩詞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我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學好詩詞需要勤加練習,詩詞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對中國古漢語的理解能力的作用。

  • 8 # 古詩今詞

    我看了不少回答都在強調格律,對此我不太認同。透過總結不少網友的詩詞,我認為初學者學習詩詞,有幾個步驟。

    一、瞭解押韻

    我見過許多人甚至學者寫的詩,韻腳都是隨意押的,沒有規律,一般這種詩還不能算入門。詩是一種韻文,有韻是詩,無韻只能稱文。文筆再差,只要符合押韻,起碼也是一首詩;如若沒有押韻,寫的再好,也不屬於詩的範疇。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論是古體詩或是近體詩,都必須押韻,只不過古體詩押韻的規則比較寬鬆,這裡就不多作解釋了,有興趣再交流。

    我建議剛學詩不要急於格律,可以按部就班,先從古體詩入手。格律詩每一句固定是五字或者七字,但古體詩沒有,只要押韻即可。

    二、表情達意

    在押韻的基礎上,接下來就開始練習如何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剛開始寫詩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會有太多的技巧,一般都是白描直述,讀來會有打油詩或者老幹體的既視感,不過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積累的還不夠。

    三、文筆簡練

    如果你已經有熟練的表達能力,接著就得試著簡練,把兩句話能表達的意思縮成一句(如果是故意反覆強調的不在此範圍)。其次在簡化的過程中,要注意句子的語病,以及用詞不當。

    四、由俗漸雅

    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上面幾點已經可以掌握,但詩的文筆看起來還是會比較稚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借鑑或模範古人的詩句。在看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詞彙直接可以查,最好可以記錄,這樣久而久之,在無形中就積累了一定的詞藻,而寫出來的詩也會逐漸變地有感覺,俗稱“詩味”。

    五、謀篇佈局

    假如你有天賦,或者一定的文言功底,那麼可以跳過前面幾點,直接開始學習一首詩的謀篇。

    詩可以說是濃縮的文章,所以也講究章法。所謂章法,指的是結構上的起承轉合。聽起來可能簡單,但很多人寫詩的時候都存在章法問題。一般體現在語句之間沒有邏輯關係,類似兩個獨立的句子拼湊而成;有些則是情節鋪墊不完整,導致上下文銜接不夠自然。

    章法之外還有佈局。先情後景或是先景後情、從什麼角度切入正題、景物描寫中視野的上下遞進或遠近推移等,這些都是佈局的內容。

    可以這樣說,沒有長時間的寫作經驗,謀篇上想要爐火純青幾乎是不可能的。

    六、涉獵格律

    我之所以到這點講格律,是因為這是一個可選項——只多提供體裁的選擇,對詩的內容沒有影響。

    自唐以來,格律詩的地位日漸提升,這跟科舉要求是分不開的,但這並不等於古體詩就此作廢。兩者實則各有千秋,沒有高低之分。例如陶淵明之《飲酒》、李白之《蜀道難》、杜甫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張若虛之《春江花月夜》等,這些詩不見得遜色格律詩。

    古代寫詩除了科舉之外,從來沒有規定必須格律,直到現代才有不知詩之來歷的人把格律視為基本條件。其實格律只是很簡單的近體詩入門規則,真正應該鑽研的是意境之道而不是排除異己。

    此外,如若想寫詞,格律是必經之路。

    七、詩外之境

    真正能夠體現一首詩價值之處,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涵。這點可以說是古今寫詩之人的畢生追求,也是真正區別一首詩高低的地方,俗稱“意境”。掌握以上幾點基礎之後,才可以開始討論意境,這時候也算是一個合格的詩人了。

    二千多年來,有無數的詩人鑽研意境,但青史留名的只是少數。意境之道或有關天賦,或有關學識,又或有關經歷,三言兩語很難解釋清楚。對於寫詩之人來說,只需不忘初衷,評價是他人之事。

  • 9 # 朝進夕拾藍庭詞

    如何更好的學習詩詞?,感謝您提出這個問題。我僅談自己的一點體會,我自小學階段就喜歡舞文弄墨,從內心裡熱愛詩詞。三年級時侯我愛上一個女生,為了表達我的心意,曾偷偷的寫了一首小首,好多天後,在放學的路上,遞到他的手上。以後這個小女生再也不理我了。我很納悶,不知這首詩從哪裡傷了我心中愛幕的人。依稀記得,詩是這樣寫的。花朵花朵你愛我,千言萬語對月說。明月月明可知我,世上只愛花一朵。結果後來各奔前程,四十多年後,再無相見。畢業後立志學詩,寫了不少,胡亂投稿,電臺,省報。一字末見登稿。後來結婚生孩子,奔於生計,很少有學習的機會。五十年代的鄉下人,沒有條件買學習材料,只能是悶著頭苦學。但無有半點成色。退休後,時間多了,又重振精神提筆勁書。各微信平臺都投稿。小小說,散文見到登刊了,唯獨我的詩詞都沒有登刊。後來在許多平臺凡是詩詞,我都反覆記,反覆看,反覆學。又看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微信幾大平臺出刊了。只要功夫深,才能找對門。只要進了門,提高在個人。

    一學就會,掌握巧門,格律詩詞,難不倒人。

    律詩:就是有嚴格要求的一種文學詩歌體裁。它叫今體詩,近代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學的瑰麗寶典。待續。

  • 10 # 詩詞書院

    題主描述的幾個問題都很大。的確,中國傳統詩詞博大精深,何為讀懂?即使如王國維等公認的大家,也不過取其中一方向研究,如問他是否讀懂了唐宋詩詞,估計也得撫須搖頭。

    如何學習詩詞,八個字,選定方向,博覽群書。如何傳播?由我做起,例如你在這裡發此問題,都是在傳播。

  • 11 # 豫齋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學習非常必要。作為一種精煉的文學語言,也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與文字表達能力,是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如何更好地學習,又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我介紹下個人學習古詩詞的經驗,以供商榷。

    一是興趣引導。我個人剛開始學習古詩詞,帶有功利的目的(後來發現不能提倡),就是為了作文加分,因為有一次老師給我修改的作文引入一首詩,作文獲了獎。此後讓我對古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是由偏到全。先學習一些名句,越簡單越流行越好。先把名句記好了,算是打基礎,以後有興趣再找全篇誦讀。

    三是反覆背誦。對於一些好的詩詞,一定要背下來,並理解,不理解還會忘的。背誦達到一定的量,量變會引起質變。比較流行的詩詞讀本,大可拿來背誦,如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等。

    四是瞭解意象。大自然中的各種物象,對應到詩詞裡,基本都有它獨特的意向,如楊柳、長亭、南浦,表示送別;月亮、鴻雁、鯉魚,表示相思;梧桐、芭蕉、流水,表示悲憂,等等。尤其對於平常易見的物象,記住它要表達的意象。

    五是嘗試鑑賞。有了一定的儲備量,可以在參考前人的基礎上,嘗試對一些詩詞表達自己的看法,逐步深入鑑賞詩詞之美。

    六是深入體驗。讓詩詞融入生活,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學會用詩詞表達;親朋好友迎來送往,也能找到對應的詩詞名句。漸漸做到用詩詞記錄或表達自己的生活狀況,流行語叫作——詩意地棲居。

    七是學習創作。最後,不妨學習自己創作一些詩詞,更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這就需要更深入的學習了,如詩詞的發展、體式、格律、詩韻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立春是正月十一日,怎麼有人說是春節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