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華山劍客

    回紇,是生活在中國北方的古代民族。其先祖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一度被中原民族稱之為“北狄”。後來他們“隨世異名,因地殊號”,在史書中一度更名為丁零、鐵勒、敕勒、高車、烏紇、袁紇、韋紇等。

    歷史上,匈奴、鮮卑、突厥、先後稱霸蒙古草原時,回紇先後臣服於他們。公元四世紀末,這個古老的民族在貝加爾湖附近首次形成了一個統一的部族。

    後來,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其勢力逐漸強大,於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擊敗東突厥,建立了回紇汗國,成為繼匈奴、鮮卑、突厥之後的第四個草原霸主。

    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後,回紇汗國作為名義上的唐朝屬國,曾出兵助唐收復長安和洛陽。按照其與唐肅宗約定,僅留唐以土地、士庶,大量金帛、女子被其掠走。

    在經濟上,回紇汗國憑藉控制“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先以馬匹換得唐朝的絲綢,然後再轉賣到印度、波斯等地,大發其財。

    公元840年,回紇汗國被宿敵黠戛斯(吉爾吉斯人祖先)滅掉。此後,大部分回紇人向西迀徙,一支遷到蔥嶺以西,一支遷到河西走廊,一支遷到新疆吐魯番。

    (圖片源於網路)

  • 2 # 初心初山

    有歷史資料表明,回紇是匈奴的後代,是未逃亡匈牙利,漠北,而殘留在祁連山區的匈奴人的後代。漢朝以後的歷史中,回紇曾一度強盛起來,也曾在這一地區達到過主宰勢力。回紇的名稱在歷史程序中消失了,但他們的後人是現有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一個。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據可查。

  • 3 # 今天的過去式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一說回紇(he)這個民族吧。

    史料記載“回紇”一詞來自於古回紇文,回紇之名來源於部落韋紇、烏護,唐德宗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紇改名為回鶻,其義是“迴旋輕逸如鶻”,象徵其族人有著“鶻鷹”般的勇猛,所以唐朝中後期稱為回鶻人。回紇原本是鐵勒一部的,北朝後期屬於突厥汗國統治之下,後來逐漸強盛,在七世紀初期,回紇在唐朝北方建立政權,公元744年回紇懷仁可汗聯合唐朝擊敗了後突厥,統一了北方草原鐵勒諸部。848年黠戛斯(隋朝時期西北民族,是柯爾克孜族的先人)滅回紇汗國,漠北迴鶻部落四支進行了西遷,一支遷到蔥嶺以西(塔吉克、中國和阿富汗交界);一支延河套南下,被滅後融入華夏;一支遷到河西走廊,建立了甘州回鶻汗國;一支遷到高昌,建立了高昌回鶻汗國;最強大的一支遷到喀什,建立喀喇汗國。後來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被分離為兩個民族:維吾爾族和裕固族。

    再說說回紇的來源,回紇是韋紇和烏護組成的聯盟,部族共分九姓,通行回鶻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但他們最初使用突厥文,後來回紇擊敗了拔悉密、葛邏祿,統號十一部。而回紇又是鐵勒的一部,在漢文史籍中最早稱呼為袁紇和烏護,袁紇是漠北鐵勒的一部,烏護是天山附近鐵勒的一部。7世紀初,袁紇改為回紇,以時健為君長,形成最初的政權,隋末唐初,時健之子菩薩立為君長,隸屬於突厥,突厥汗國被滅後又依附與薛延陀汗國,菩薩之子吐迷度乘薛延陀汗國與唐交惡聯合回紇各部攻擊,664年滅了薛延陀汗國,建立了回紇汗國,此後被統一的漠北鐵勒各部逐漸被稱為回紇或自認為回紇。由此可見回紇是鐵勒部落的後代,而史料記載鐵勒的祖先是匈奴的後裔別種,是六世紀到七世紀亞歐大陸中部分佈的突厥以外突厥語族遊牧民族的總稱。

    鐵勒人最早生活在勒拿河至貝加爾湖附近,在冒頓單于時臣屬於匈奴,生活在陰山一帶的鐵勒都被鮮卑化,後來融入漢族。中北方的一部臣服突厥汗國,後來稱為回紇。

    綜上所看,回紇是由鐵勒的一部演變的,而鐵勒又是匈奴後裔別種的後人,那回紇終究還是匈奴的後代。

  • 4 # 行雲流水1437995

    回紇是古代丁零人的後裔。西漢時丁零人住在匈奴的北部,受匈奴的統治。南北朝時稱高車,又稱鐵勒或敕勒。鐵勒部落很多,分佈也很廣。回紇是其中的一個部落,居住在今蒙古國色楞格河流域一帶。由藥羅葛等九族組成,以藥羅葛族為部落酋長。回紇人善騎射,在很長時間裡"無君長,居無恆所,隨水草流移……以寇抄為生",是一個處在氏族社會時期的遊牧部落。

    自西漢初到南北朝,回紇同其他鐵勒部落一起,先後受匈奴、鮮卑、柔然的統治。突厥族興起後,又為突厥人所征服。突厥統治者一方面利用回紇和其他鐵勒部落的兵馬"東西征討",擴大統治疆域,一方面又對他們模徵暴斂,凌辱奴役。

    公元605年,西突厥處羅可汗在大量蒐括了他們的財物後,把各部酋長數百人一起坑殺,回紇遂與僕骨、同羅、拔野古等部結成部落聯盟,共同反抗突厥,時健俟斤被推為君長。時健死,其子菩薩被推為繼承人,君長世襲制開始出現。

    貞觀初(公元627年),回紇與薛延陀進攻東突厥,菩薩以五千騎破突厥兵十萬,對唐初戰勝東突厥起了很大的作用。回紇從此"聲震北方",在土拉河流域建立了根據地。

    東突厥亡後,漠北以薛延陀與回紇為最強。公元646年,回紇酋長吐迷度配合唐朝打敗薛延陀,做了鐵勒部落聯盟的首領。接受唐朝的冊封,但內部卻仿突厥制度,設立回紇汗國。

    回紇的歷任統治者與唐保持和好的政策,還時常派出軍隊幫助唐朝作戰。安史之亂時,回紇曾兩次派兵助唐平亂,同唐的關係更為密切。唐肅宗把幼女嫁給回紇毗伽闕可汗,後回紇時常幫助唐朝抵禦吐蕃。但回紇內部時常內鬥,削弱了國力。

    九世紀初,回紇屬部黠戛斯反抗回紇的統治,與回紇戰鬥了幾十年。公元840年,回紇滅亡。回紇部眾四散,其中一支奔向新疆。到元朝時,這部分人開始稱為維吾爾人,即現在維吾爾人的先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音樂低沉深情與悠揚委婉能相提並論嗎?給人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