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冰沙夜讀

    說到意象與意境,都離不開一個“意”字,即寓意之象,寓意之境。

    首先分享一首意象和意境非常易於感知的詞作,也是我感知意象的啟蒙之作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文中標粗的部分,即詩人寄寓之意,月是缺月,桐是疏桐,人是幽人,鴻是孤鴻,連沙洲都是寂寞的,整首詩清冷超曠的已經就隨著這些寄意統一的物象躍然紙面了。

    再分享一首意境開闊的千古之作,其中的意象也是開闊明朗的,極盡意象之開闊宏大,西江北斗,永珍賓客,果然妙處難與君說。

    《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無一點風色。 玉鑑瓊田三萬頃, 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 明河共影, 表裡俱澄澈。 悠然心會, 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 穩泛滄浪空闊。 盡吸西江, 細斟北斗, 永珍為賓客。 扣舷獨笑, 不知今夕何夕。

    以下,再分享一些相對小眾一點的以意象意境出彩的詩詞:

    《蘇小小墓》 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橫塘》 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雨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少年遊》王國維

    垂楊門外,疏燈影裡,上馬帽簷斜。紫陌霜濃,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鴉。

    歸來驚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詞,縱橫書卷,不與遣年華。

    《獨坐》 李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晚霞。

  • 2 # 豫齋

    詩詞的意境,簡單來說,就是一首詩或一闋詞中體現出的情感、思想所能呈現、達到以及昇華的境界。如雄渾曠達之境、沉鬱蒼涼之境、清新素雅之境、溫婉悽麗之境、淡泊悠遠之境,等等。

    詩詞鑑賞向來注重意境。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乙稿序》裡就說: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夫文學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觀也,出於觀我者,意餘於境;而出於觀物者,境多於意。然非物無以見我,而觀我之時,又自有我在。

    詩詞的意境,往往透過“意象”來提煉、昇華,所謂寓情於景、情景合一,方能達到一定的境界,從而呈現出所要達到的意境。餘嘗在《豫齋詞話》對意象作過闡釋,試列於下,望與同好者交流。

    “易曰:立象以盡意。故萬物皆有其象,永珍皆寓其意。詞之意象,乃詞人情感之所寄託。凡傷別、愁怨、相思諸象,抑或悽婉、荒涼、寂寥諸象,抑或高潔、孤直、忠貞諸象,抑或隱逸、曠達、灑脫諸象,則自古洎今約定而俗成者也。意象恰切,則詞味足、境深。”——《豫齋詞話·三十一》

    “凡楊柳、南浦、長亭、堤岸、橋渡、蘭舟、芳草諸象,多別愁離傷。凡丁香、芭蕉、落花、流水、黃葉諸象,多悽婉幽怨。凡明月、西風、鯉魚、鴻雁、子歸、鷓鴣、雲樹、蓴鱸、玉笛、玉階、梧桐、紅葉、紅豆諸象,多懷眷相思;而情思鄉思又有別也,如紅豆之於情思,蓴鱸之於鄉思。凡館驛、孤帆、浮雲、飛絮、飄蓬諸象,多羈旅漂泊。凡梅、蘭、竹、菊、蓮、松柏、珍珠、冰雪諸象,多高潔孤直。凡采薇、東籬、林泉、樵歌、漁唱、田園、南畝諸象,多隱逸灑脫。凡金戈、鐵馬、吳鉤、龍泉、玉壺、高山諸象,多沉雄豪邁;凡枯藤、老樹、昏鴉、古道、瘦馬、猿啼、蟬嘶、落日、大漠諸象,則沉鬱荒涼也。餘則不一一贅述。”——《豫齋詞話·三十二》

  • 3 # 14說4

    所謂的意境是人在接觸外界怦然心動,觸景生情,抒發心靈,靈感發現所感概的一種心情意境狀態。

    有意境興發,詩情畫意,情感投入,胸有成竹,潑辣灑脫,豪情壯志,雄心大著,落落大方,豪邁氣質,或觸目興嘆,或抒感傷情,或悲泣惆悵,可歌可泣,託景生情,揮毫大筆,傑作意駭,陶冶心情,彷彿身臨其境,感悟深刻,腦筋開竊,生然幻覺,把意境想象出活生生,動逼真,如神話般意境。

    意境也是一種幼想借某些亊物,觸動心靈,寄託感情,而得到的心靈陶醉,其意境浮光掠影,引人入勝,抒發出文韜武略的感概大詩作,是從意境所獲。

  • 4 # 心似一片海4

    所謂"意境",就是"意思"和"境界"。"意",是腦海浮想聯翩的畫面;“思",則是透過大腦過濾,留下來的東西;“境",乃思想達到某種高度的濃稀程度;“界",當然是範圍。透過逐字剖析,再把它們有序串聯,透過字畫呈現鞏固。現在我用一張原創畫及詩試解。請看圖:小解轉身低頭的一瞬讓自已意外看到這副情形,人當時就駐足端詳蹲下,用手捻起地上似雪非雪迷一樣的東西,腦海一時滿是大雪紛飛落地後的孤寂,天寒地凍間的寧靜。但手指細捻到了什麼呢?柳絮一樣的東西!當柳絮還在樹枝輕懸打鞦韆的快樂時光迅速成為美好回憶一去不復返丶落入溝渠不再逍遙浪漫,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情形與遭遇和心情?……腦海就這一意思境界畫面略思沉吟,心中立馬有了兩句,並念出了口。但一一還是殘缺;一時半會又推不出感覺,只好拍下、不甘、離去!第二早閒暇時光靜下心來再翻,才用畫面和感覺組成兩行,合成一首"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詩一一《花⊙絮》:難得清雅地,有花獨自香;疑似六月雪,細捻柳絮魂〈2O18年4月27日後兩行並拍攝,28日早續前兩行並標題〉!一首有"意"有“思"有"境"有“界"的詩就如此旦生。然這也僅僅只是個開始。我更注重別人讀它時,腦海映出的畫面給讀者帶來身心的愉悅及快感……並愈久彌香。

  • 5 # 浮生若夢awp

    很簡單,不需要解釋太多。

    就是隻要會認字的人讀了詩,都能在腦海中出現一個畫面,能短短几個字就描繪出畫面的,就算有意境。

    比如很簡單的一句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可以想象到百花齊放,萬物復甦。

    水暖,江水都被春日曬溫暖了,

    鴨子在江水中嬉戲。

  • 6 # 萬言一默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說明或者概括總結境界。

    例如王國維的三種境界:

    一種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種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7 # 呂向正539

    詩意境的追求是寫詩者永恆地追求!意境泛指詩作者作品透過寫景抒情來向讀者表達傳輸某種可見或不可見的意向與思想,而境則為這意向的直接與間接,俗與雅,大與高,巧與靈,實與空等的邊際。詩意境的捕捉全在於詩人本身學識積累,生活閱歷的沉澱,還要有天生詩人的靈性?我本人已學詩寫詩2o年,對詩意境的研究與實踐還兩眼茫茫,有時刻意尋覓無有,有時卻無意得之!寫好詩,特別景,情,意三者完美結合的好詩更難?

  • 8 # 昌國7504

    詩詞中所謂的意境是什麼?

    首先,我給意境下個定義,什麼叫意境:意境——文學藝術作品,透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所有的藝術作品,都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透過文學語言,音樂語言,舞蹈語言,繪畫及書法語言,然後透過視覺,聽覺所感知的,律動與韻味所產生的想象空間,這就是:意境。

    意境是文學藝術的靈魂,當然更加存在於詩詞中了。

    南朝王籍名句: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種空山鳥語般的空靈意境便躍然詩中。

    張繼詩云: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深秋中姑蘇城外的客船,靜中有動的渲染了古寒山寺豐厚的人文沉澱,和包容的佛性的曠達,更顯遊子夜宿客船的孤寂與落寞。

    柳永詞:

    執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你看看,幾句話便將送別之苦的千言萬語,但又不知從何說起的相顧無言,欲說還休的心理狀況躍然紙上,真給人以無聲盛有聲之感。

    姜夔詞: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

    姜夔用杜牧的詩作比喻楊州“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來比喻揚州的現狀。現在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在水波中無聲的盪漾。

    我以上所舉之例,充分地說明了意境在詩詞中的重要,文學作品離開了意境,就等於沒有靈魂了,這樣的“東東”還有什麼讀頭?當然囉,意境的產生,也與你的語言,文筆和描寫分不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