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位家長諮詢:自家的家庭條件還不錯,全家都將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滿足她提出的一切要求。上初中後,發現她越來越蠻不講理,稍不如意就會大發脾氣,埋怨父母,也從來不去體驗父母的心情。在同學的眼裡也是一個“自私”的人。 我的分析:這對父母屬於寬容型管教子女方式。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制訂規範,這種只顧眼前而不顧未來的管教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個性,如此一來,子女不需要也不太容易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體貼父母的感受。 建議應對方法:這對父母要為女兒制訂合理規範,對於不合理要求不予滿足,並向女兒解釋理由,告訴她某些要求可以延遲滿足和補償。 大家一起談談:您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嗎?您是如何教育這種自私型孩子的?
22
回覆列表
  • 1 # 伊子朵的盛夏

    個人認為: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失職父母!

    首先一:孩子任性和自私,並不全然就是“壞”孩子!因為孩子的言行舉止,是最自然直接的尋求自我!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失對孩子的關注和愛護,那麼孩子長大後,任性自私,不懂關愛和理解他人是必然的,因為孩子早年並沒有得到愛的傳承!

    二、但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包容和接納,從不拒絕孩子要求,那麼是不是又太過分溺愛孩子了呢,所以愛護也要把握住度,養孩子重要,育孩子責任更重大!

    如果只愛不育,慣子就如殺子,害人終害己!父母應該多多反思自我的教育方式,做到不溺愛孩子,格局要放長遠!

    三、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在父母的面前任性,自私時,要多包容,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一定不要總是大發責怪,而要多貼心的陪伴,因為於孩子而言,在父母的面前最不設防備,可能在學校受了委屈,所以才會回家出現“磨娘”的情況!

    如果孩子委屈或難過的內心感受,能夠在家裡得到情感的釋放,那麼孩子走出家門還能Sunny明媚。

    但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日常打罵,各種語言抱怨,那麼孩子只會把心越關越緊,有事也不敢對家人說,只能去外面尋求溫暖和庇護,那麼孩子遇見怎樣的人,真得就會影響孩子!

    親子關係處理不好,孩子叛逆,會存在諸多風險,由於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低,無法明辨是非,如果處在青春期,那麼早戀,厭學,結交社會有惡習的朋友等等現象,都不容忽視!

    而父母對子女的愛,是要用無條件的信任和理解,來奉獻的……

    當你說“孩子不乖,不聽話”時,就偏離了客觀,因為你的出發點兒是“孩子沒有聽我的”,你強調個人的感受,卻忽視了孩子的感受,這怎麼能說自己是好父母呢?

  • 2 # 書香滿園A

    孩子越大我們就會發現容易動怒、發脾氣,有時也會說“你們根本不愛我,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從來沒有…”不管精神還是物質都會盡量滿足,到頭來為什麼還會這樣說,她做什麼都不干擾,一味地付出,自己經歷過苦日子就更加不希望再讓孩子經歷。

    或許給的愛太直接,一直以孩子個人為中心,忽略了身旁的人,忽略了自己的父母,漸漸的在他心裡也是以自己為中心,不願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更不喜歡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把自己封鎖起來,反正別人就不能靠近自己,這樣漸漸的就變得自私。

    甚至對父母發脾氣,只要父母做的稍有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會這樣,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是他的帶路人,父母有義務教養好自己的孩子,因為他代表著你們整個家庭,對孩子的愛在心裡疼在行動上,而不是一味地付出,別讓他覺得所有的一切得來不費工夫,要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要讓他明白做人的最基本,不要讓孩子長成雙面人,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但也別經常動手打罵和指責,更別讓所有的事都不讓他插手,不是說孩子變成這樣是父母的過錯,不是絕對,只是父母太愛孩子,但愛的方式要對,一味地這樣都會成為大家譴責的物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婆媳矛盾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