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night周

    我家是農村的,農村人教孩子,基本都會有打這個內容的。印象中比較深的捱打有兩次:一次是跟村裡其他小孩去游泳,溺水了,被村裡小孩救上了岸,還送我回家,結果救我的小孩被我外婆罵,說他帶我去游泳,把他罵走了,我就捱了一頓竹筍炒肉~~對不起,邱彪,我的救命恩人,害到你捱罵~~從此我很少游泳;另外一次捱打,是因為放牛我不認真,看武俠小說太入迷,牛跑去吃了人家的一大片玉米苗~~這一頓打讓我終於知道做事要專心!

  • 2 # 美羊羊嘛嘛

    我沒有被父母打過,打過估計也很輕,沒有印象了。從小就是個乖孩子,一般情況下不會惹爸媽生氣的。反而印象最深的是五年級的時候被我們數學老師打過,當時還在考試,考卷上一個問題講過好多遍我還是犯錯了,老師當場就問了,然後扇了我一巴掌,估計一輩子都記得。結果老師出來我老了97分,那個老師到我面前說還不錯。我生活了快三十年,就被那個老師打了一次,心裡真的太難受了。

  • 3 # 囉嗦育兒

    好粗一根扁擔,追著打,常有的。有時自己都感覺不跑要被打死的,拼命跑,跑得掉最好,跑不掉完了,哭爹喊娘也沒用,有次跑到二嬸家的一個櫃子裡躲起來,跟二嬸說救救我,現在想想,有點像電影裡的亡命之徒。

    有時用用細細的竹條抽,是誰說的,用細竹條抽抽不壞身子,還疼。當然疼了,一槓一槓的,跟紅斑紋似的。

    哎,打的童年豐富多彩呀!但是回憶起來卻流淚了,因為自己當媽媽了,知道帶孩子的不易了,知道爸爸的辛苦。母親在我七歲時便過逝了,父親一個人帶著我和兩個弟弟,那個年代家裡好窮,父親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打不為過呀!

  • 4 # 想靜靜40

    小時候被父母打很正常,古語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倒是現在一些熊孩子到處惹事,做父母的還不加教管到頭來會害了他的。記得小時候是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著大桌子在吃飯,當時肚子不舒服就脫口而出說媽媽我要拉屎了,當時就給我父親一腳踹開摔倒在門口,當時可能五六歲吧,飯後父親叫我過去問知道為何踹你?現在不記得當時自己是怎麼回答的只記得父親說下次吃飯再這樣說還踹你,父親給我說話從來沒有多餘的話不對就揍沒有那麼多道理跟你講,下次自動就不敢了。父母現在都八十多了,借這平臺祝父母親健康快樂!

  • 5 # 雲湖依戀1

    呵呵,像這樣的方式打過呀!

    我排行老二,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姐姐老實,弟弟聽話,就我能惹事兒招捱打。

    小的時候一次看弟弟,我抱著弟弟在屋後地裡玩(屋後好多的地),土豆都刨完了,玩著玩著,忽見一隻漂亮的蝴蝶飛來啦,落田埂上一朵野花上,我就放下弟弟追著逮蝴蝶……終於逮到了,回頭一看我的弟弟呢?怎麼沒有了?爬哪去了?我朝壩子(壩子不高)下面一看:我滴個娘乎神哎!掉壩子下頭去了,正在那兒趴著玩石頭蛋子呢,我忙跳下去抱起,一看弟弟眉頭上起了個大疙瘩,都發紫了(讓石頭鎘的),心想:壞了,有闖禍了,等捱打吧。我抱回家,媽媽很快就發現了,問我怎麼回事,我如實回答,氣的媽媽如圖所示,“啪啪啪”就是三耳呱。還有一次摞煎餅,二姨小姨都來了。早晨吃飯我打了一個碗,到了中午又拌倒了一個暖壺,暖壺“砰”的一聲爆炸了,下午不知怎麼搞的又把一個大面盆給打了,臥槽!那天不知道怎麼了?老是打東西。怎麼打的面盆?嘿嘿嘿!俺忘記了,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反正是打了。碗不稀罕,有的是,可是暖壺和麵盆值錢,打了媽媽的兩大件,她能不心疼嗎?結果媽媽送走二姨小姨後,掀起我的被子,朝我的屁股舉起巴掌“啪啪啪”又是三耳呱!

  • 6 # 品牌張

    腦袋有點想不起來了,估計是小時候被打留的後遺症。

    小時候不想去學校,天天故意把鉛筆弄丟,沒想到連續被爸媽打了一個月。

    小時候經常不做家庭作業,每天大家在教室內上課,我則趴在校門口的花壇上補作業,叔叔在學校當老師,每天中午吃麵條,好多次麵條都凍住了,我的作業還沒補完。班主任每投訴一次,我就挨一次打。

    最記憶深刻的一次是,放學後不喜歡早回家,喜歡在河邊玩耍抓魚,有一次在河邊抓魚,剛從水裡冒出頭,就看到老爸站在我面前,硬著頭皮穿好衣服,一路被打到了家裡。因為那時候有學生下河被淹死的事情發生。

    最奇葩的一次是,班主任要求我們做教鞭交給學校,我便想到用花椒樹來做,因為這東西打到人手上不光痛還很麻,我精心打磨的教鞭,當天晚上就被招呼到了我自己身上,後來拿到學校交給老師,第一次用來教訓的也是我。

    印象中打人最痛的就是細竹枝,別看著細,打人那是真疼,尤其是冬天。

  • 7 # 沈嬌嬌372

    今天去澡堂洗澡的時候看到一個7.8歲的小女孩屁股紫了!當時腦子裡充滿了“家暴,家裡的大人那麼狠心,誰打的……”特別想問問,誰打的,怎麼那麼狠心。心裡活動特別……這時就有個人問,小孩的屁股怎麼紫了,(看來關注這件事情的人挺多的)“她媽打的,她怎麼怎麼了,氣狠了,所以就打她了”帶她來的人說!心就放下了不少, 然後就想到我們那個時候捱打那都是家常便飯,那時家長常說的就是“棒棍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就是後來有出息了,家長又會說,“看,你現在有本事了還不是我那時打的”。 但是現在,小孩如果被打,那就會有好多人去說,不管對錯,“你怎麼那麼狠心,你這是家暴,不能說服教育嗎?為啥打孩子啊!” 70後,80後小時候捱打的有多少人,舉個手,看看

  • 8 # 非常銳角

    我小時候沒被父母打過。

    父母不崇尚動手,都是說道理,我們也還算比較自覺。

    我們兄弟姐妹,都從未被父母打過。

  • 9 # 信仰辶Elvis

    打過!很感恩當時我媽正確的‘愚教’!爸媽在我小時候特別忙,而我理所應當的每天沉溺於爺爺奶奶的蜜罐裡,說啥就是啥要啥就必須給啥!有一次過年的時候好像記不太清了,反正是過個節日 我給我媽要錢買那時候的香菇絲辣條吃 他們不給我錢,就偷偷的拿了他們10塊錢 當時10塊算是那個年齡的我們的鉅款了!理所應當吃了辣條卻暴露了馬腳,我媽把我關到屋裡,讓我跪下,伸出手直接拿針扎我的手心 哭的我奶奶一個勁兒讓我媽別打了 我媽也不聽 最後直接哭沒感覺了 也不知道啥時候不扎我了 就讓我在屋裡跪著 面前是好幾包辣條,還有好多一塊兩塊 五塊的零錢 ,那些不屬於我的錢和辣條,讓我到現在想起恍若昨,想得到好的東西,自己去等價互換獲得,而不是理所應當的索要 索求!

  • 10 # 星姐嘮電影

    爸媽從來不打我和弟弟。每次都是人們常說的以理相待

    每次我倆犯錯,我爸就是和事佬,我是經常和我媽媽吵鬧,爸爸上班回來,就是和事佬,開始和我講各種道理,人們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我也比較喜歡和爸爸說話。但是爸媽從來不動手,爸媽也從來不吵架。很幸福,

  • 11 # 憨憨農大叔

    我是個出生於七十年代的孤兒,在我三個月大時父親因病去世,家裡只剩下我媽和我相依為命,由於那時候實在太窮了,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吃得比我好,穿得比我好,那時候六歲左右吧,見到鄰居吃好的就想去吃,小夥伴們倒是很仗義,經常分給我吃,可是他們家大人可就不怎麼待我了,常常背地裡罵我小饞蟲,所以每次去別人家蹭吃如果被我媽知道都會被罵,甚至被用木鞭抽,那時覺得挺委屈的,一直到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明白那時我媽的良苦用心,那時是打疼了我,卻痛了她的心呀!

  • 12 # 託尼的幸福生活

    你好,我是波蘭168。

    從小到大爸媽打的最多的就是我。

    雖然我爸從來沒打過我,但是我媽經常打我,感覺和我媽相沖。

    家庭地位 姐姐比我大四五歲,平時性格開朗溫和,而且跑的很快。弟弟呢我媽捨不得打。說是我家的獨苗。性格倔 我的性格比較倔,有些事情死活不讓自己認定的事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做。吵嘴 經常和我因為已經不和,處理方式不對吵架經常把我媽惹得急了,反手就是一巴掌呼過來。但過一下就笑了。

    雖然經常打,但是相互之間磨合,大家一起變得好相處了。

  • 13 # 迎風飄飄

    小時候頑固偏執,老是欺負我弟弟,被我爸扇過巴掌,臉紅撲撲的一個手掌印,但是我沒哭,強忍著,正是我的固執告訴我誰tm會哭?

    想起自小在農村老家生活,和爺爺奶奶生活,留守兒童普遍與爸媽沒有多少親密接觸。爺爺奶奶從早到晚忙得團團轉,我年紀幼小根本幫不上忙,別給他們添亂就算好了。所以環境使然,我非常孤獨,除了一天到晚發發呆,根本就不懂得一些事理。自小愛好安靜,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著異乎尋常的執著,然而沒有接觸到過什麼像樣的書籍,反倒是雜想雜思漸漸喪失了執著的天賦。說話晚,人很笨,總是生活無聊,但是成長路上還是有許多敏感細膩的瞬間逼迫著我明白一些道理。譬如,長大一點的時候,老是和我弟弟爭搶東西,他是我親弟弟,卻只比我小一歲三個月,所以我倆看著差不多,甚至他心智不比我低。有時他專門惹我,我說不過,是的,我說話結巴,我就弄他,打他。老是被我爸媽教育,他也死性不改,我還是氣不過打他。我略微比他高一點,他打不過我。漸漸人大一點,我爸媽見我們還是要打架,他們就只吵我。越到後面,他越惹我,忍不了的時候,我還是打他。終於我爸媽爆發了,逮著我打他見一次打我一次。映象深刻的是15歲,過年的一天,我打了他,他告訴爸媽,我爸起火了,追上我一巴掌啪在我臉上。我當時那個火熱熱,也氣死了,但最終還是忍讓下來。漸漸明白,身為哥哥,生來就是要忍讓的。不只是在家務活上,還有許多其他方面,聽他們絮絮叨叨講道理都是如此。

    打就打了吧,越長大,自己的矛盾就越發不在自己的從小的恩恩怨怨上。自己的關注點被學習和掙錢充滿,你根本就無心空談是非。小時候,我確實骨子裡倔強,不肯服氣與認輸,在某些時候,他們是很差的品性,你不能不承認。雖然現在的自己再也沒有什麼倔犟,導致喪失了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卻也沒出過什麼大簍子。不過真是懷念啊,小時候看的重的東西,只因那時煩惱太少,現在就是喜歡那時候的單純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避免孩子吃辣條一類的小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