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圓居文化
-
2 # 瑤箏彈清風
永禪師的帖比較適合,而《蘭亭序》暫時不適合你!
你寫智永的帖頗有心得,希望你能繼續領悟智永書法!從外觀上你已經有了永禪師的初步外形了,這一步是逐漸完善細節,以及領悟永禪師書法的內涵。
看你的蘭亭似乎也是有一些形狀了,可是,以你目前的狀況理解蘭亭太難了,無論從筆劃,結體到整體佈局都存在巨大的差異。
我的建議是專心研究智永書法,等到你對書法的理解深刻之後再臨《蘭亭序》!
您臨的是靈飛經或者轉輪法王經的區域性,總之屬於唐人寫經體。
從臨帖情況來看,一是筆法上能夠保持中鋒行筆,起筆能夠看清筆鋒走向,筆畫的呼應也是寫經體的特徵。二是捺筆厚重、捺腳出刀都符合寫經體的要求。三是單字結構以長方取勢,挺拔秀美,很得神韻。
所以,您的書法很有基本功,控筆能力很強,臨習此類字帖應該有兩年以上的經驗積累。
我也曾經臨習過此帖,現在的行楷書仍然屬於此體系。我雖然寫的不好,但很願意就您的提問發表一點不成熟的建議:
一,提按筆法需要強化。寫經體很突出的特徵是長橫筆畫的提按,一般有很明顯的中間細腰,應該注意起、行、收之間的流暢過渡;
二,捺筆厚重的波腳也是寫經體的重要特徵,但不能粗糙笨重。建議注意中鋒到側鋒過渡時的銜接,再稍微俏麗一些更好;
三,南北朝時期的智永禪師《真書千字文》筆法取法於寫經體,如果您要換帖,建議試試,最好先不要急於寫《蘭亭序》,那是行書,而且離唐人寫經似乎遠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