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瀟韡

    上聯:上下齊心不忐忑

    下聯:

    一.出入萬米多糶糴

    1、糴,拼音是dí。糴字為會意字。從入從米,也就是買米的意思,引申開來是買入之意。可組詞為糴米。

    2、糶,拼音是tiào。本意為賣米。引申開來是賣出之意。

    販谷糶千鍾。——《史記·貨殖傳》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唐· 聶夷中《詠田家》

    糶,還指下唇的鬍鬚。魯迅先生《說鬍鬚》:“假如翻一翻《康熙字典》,上唇的,下唇的,頰旁的,下巴上的各種鬍鬚,大約都有特別的名號諡法的罷·..” ——《康熙字典》中各種鬍鬚的名稱是:上唇的叫“髭”,下唇的叫“糶”,頰旁的叫“髯”,下巴的叫“襞”。

    3、糴糶,組合在一起就是買賣糧食的意思。

    (1)使商無得糴,農無得糶。——《商君書·墾令》

    (2)你來糴米,將銀子來我秤。——《陳州糶米》

    (3)糴米毋使錢。——客家話常用諺語

    4.糶糴廟:位於泉州原郡治街左,唐代建,奉祀護國聖王李寬,後改為中和廟。

    李寬,唐廣陵(今揚州)人,初名珏,隨父親販糶,居於泉州。他買賣公平,“平糶賑饑,泉人德之”。後來,李珏的父親年紀大了,李珏居江陽市,仍舊從事販糶。

    他賣糧食時,讓買者自量,只收息錢二,以奉養親人。由於他買賣公平,人們爭相到他店員裡購買,遂“資養豐給”。

    5.“糶者,圩盡糴也”就是說平民賣了東西,只在散圩的時候買點便宜貨。而這些貨,正是官方或者商號因質量差而不收購的劣質貨。蘇軾的《糴米》正是寫了百姓的百般無奈。

    二.分合兩手易掰搿

    解釋: 掰 bāi 搿 gé

    掰 bāi

    (1)<動>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 。如:掰玉米;掰開(分開);掰麻(將麻撕成細條,擰繩子用)

    我時常掰著嘴兒說一陣,勸一陣,哭一陣!――《紅樓夢》

    (2)[方]∶[情誼] 決裂;破裂 。如:掰臉(翻臉);掰交情(使交情破裂)

    (3)[方]∶分析 。如:我跟他把這個問題掰了半天

    (4)掰 bāi 分開或折斷物體:~成兩塊。引申義:悲哀

    由來:“悲哀”兩個字連起來讀就成了“掰”。這也是比較含蓄的說法。

    (5)常見用詞:掰腕子, 兩人互相握住對方的一隻手比賽腕力。

    搿 gé

    (1)[方]∶兩手用力合抱,如: 手裡搿個包裹

    (2)引申為結交 ,如:

    魚搿魚,蝦搿蝦,王八搿合鱉親家。――《中國諺語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高中朋友共同話題越來越少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