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祖南向坐
-
2 # 無錫數學崔老師
透過新增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這部分該如何去學習呢?我是崔老師,我來回答一下。
括號是一種運算子號,它表明了運算的順序,小括號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在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有括號的應該先算括號內的運算,這是基礎概念。
下面透過題目來介紹一下。
例題:小明要植樹50棵,已經植樹30棵,剩下的要4天植完,每天植樹多少棵?
分步計算:
1.先算出還剩多少棵樹? 50-30=20棵
2.然後求每天植樹多少棵?20÷4=5棵
綜合算式:
(50-30)÷4=5棵
透過孩子已經學過的知識,然後再匯入新內容。這樣孩子學起來比較輕鬆。
我們還可以讓孩子透過具體的算式找差別。
(1)3×4+10
沒有括號,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4+10
=12+10
=22
(2)3×(4+10)
有括號,應該先算括號內的加法,再算乘法。
3×(4+10)
=3×14
=42
透過實際數學例子,讓孩子明白括號的運算順序。
-
3 # 荷葉老師數學課
我想通過幾個例子來進行講解
例1、49+23+11
分析:這類題型我們可以添上括號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添上括號把後面兩個數相加,結果都不變。像這類題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如下:
例2、68-7-32
分析:這類題可以按運算順序從左到右運算。也可以把後面兩個數先加,再從前面這個數減出來。如下:
第二種情況:添上了括號,減號要變成加號。算理: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先把後面的加數相加,再從前面的數減出來。
例3、97-12-15
分析:這類題目我們添上括號把後面的兩個數先加,再從前面的數里減出來,可以使計算達到簡算的目的。因為:12+15等於27,而被減數個位數也是7。如下:
97-12-15
=97-(12+15)
=97-27
=70
這類題還有:98-17-13
分析:這題後面兩個數加起來剛好得整數30。所以我們用下面方法:
98-17-13
=98-(17+13)
=98-30
=68
總結:像這樣的題目很多,要不要添上括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添上括號的目的就是能使計算達到簡便。一個數連續加上兩個數,不管在哪裡添上括號,運算子號都不會改變。但是如果是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添上括號把後面兩個數先加起來,後面的減號就要變成加號。
二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很不是很好,要弄懂這樣的問題確實有難度。解決的辦法就是多練,反覆地練習。同樣題型的題目可以先做一遍,第二天或者過幾天把題目數字改一改再練習,也可以在其它的同步練習裡,課本課後練習以及網上這類題目的練習題裡找些題目來練習。這年齡段的孩子記憶力好,但也容易忘記,所以要反覆練習三到五遍才能鞏固。
-
4 # 一學堂王老師
小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是荷蘭人吉拉特最先使用的。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在小學四則混合運算式中,有小括號情況下要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今天王老師詳細講下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知識點。
括號這個符號在我們試卷中最常見了,如果放在算式裡面,會怎麼樣呢?
小括號情景匯入,先透過實際例題,由列分步算式→列綜合算式匯入小括號
如上圖例題
① 分步算式
→第一步求出3件兒童衣服價格:207-120=87元;
→第二步求出1件兒童衣服價格:87÷3=29元。
② 綜合算式
→ (207-120)÷3=29元。
括號改變運算順序透過實際例子對比,讓孩子充分了解小括號的這一性質
結語學會了就要多練習,下面王老師準備了專項練習題,去試下吧。
-
5 # 淺唱二十四橋
二年級數學課程裡透過新增括號的方法來改變運算順序,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和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我教孩子的方法是:讓孩子在做題目的過程中感受簡便運算的好處,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簡便運算方法的興趣。
例如:14 - 3 -7 = 如果按照一般思維從前往後依次計算,我們就要先計算14減3得11,然後用11減7得到最終結果4。但如果我們採取加括號的簡便運算方法,這個算式就變成了14 - (3 +7) = 加括號後我們就要先計算括號裡邊的3 + 7得10,然後計算14減10等於4。很顯然加括號後簡便運算比直接計算要簡單的多,同時又可以鍛鍊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的數學的主要內容整數的加減法運算,而有些題目如果按傳統的方法“從前往後依次計算”,雖然同樣會計算出結果,但孩子會感覺計算起來既吃力麻煩又會感覺枯燥無味。
如果我們採用加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的方法,既訓練了孩子們的計算能力有鍛鍊了孩子們的思考能力。同時孩子們又從中感受到了做同一件事情,採用不同的方法,其難易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和體會學習的樂趣!
-
6 # 園丁樹人
本人從事網路教育多年,經驗比較豐富。
不請自來。我家女兒今年三年級了,我對這個知識點記憶猶新。
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是小學數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具體是在二年級下冊(人教版),第五單元,第49頁。
數學的特點是環環相扣,學習新知識點之前一定要掌握並複習之前講過的知識點,否則無從下手。
預備知識學習帶有“括號”四則混合運算這個知識點之前,需要掌握並且複習的知識點有:
熟練掌握加、減、乘、除運算。熟練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例題:92-48=? 46+28=?熟練背誦並應用乘法口訣。 例題:8×9=?熟練掌握除法規則。 例題:72÷3=?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1. 熟練掌握加、減混合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運算。例題:8-7+3=?
2. 熟練掌握乘、除混合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運算。例題:32÷4×6=?
3. 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按照先算乘、除,後加、減的方法運算。例題:81-9×6+5=?
以上知識點,老師或者家長可以透過具體題目,以提問的形式,檢視學生的掌握情況。
學習帶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生活當中的應用題舉例:佩奇和媽媽去商店買體育用品。買了一個籃球和5個跳繩,一共花了140元錢。其中籃球是105元,問:一根跳繩是多少錢?
抽象出數學表示式。一共花了140元,籃球105元,5根跳繩總共花了多少錢?140-105=35
5根跳繩總共花了35元,一根跳繩多少錢?35÷5=7
兩個數學式子整合,引出“括號”的概念。
(140-105)÷5=7
運算規則:“小括號”可以改變四則運算的順序。
如果有“小括號”,應該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四則運算。
“小括號”裡面的運算順序也應該遵循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運算規則。
隨堂練習題目:(19-5×2)×8-50=?
使用遞等式計算:
(19-5×2)×8-50
= (19-10)×8-50
= 9×8-50
= 72-50
= 22
課後練習題:1、56-(31-5×5)×7=?(使用遞等式計算)
2、應用題:一根繩子長98米,已經用去(剪掉)了43米。剩下的繩子,要平均剪成5段。問:每段多少米長?
3、課後的應用練習題。
【總結】老師和家長在教孩子學習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抽象思維能力。步驟如下:
-
7 # 薄荷之夜り微微涼
首先要讓孩子理解小括號的作用以及運算順序。可以利用幾道例題讓孩子口述計算順序,檢查孩子是否理解運算順序的概念,而後再進一步考察孩子的計算能力。將一個知識點細化為多個步驟進行學習,讓孩子對概念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夠得到充分理解和訓練,這樣也可以減小學習的難度。可以來北京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的二年級數學班學習一下。
回覆列表
簡單說,學明白,多練習。透過增加或去掉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以及簡便方式。對於初學者而言,增加或去掉括號,在小學五到六年仍是一個重點和難點。首先應該確定的是要明確運算順序。同級運算中只有加減在增括號或者去括號時要判定數前面的符號。數前面是減號新增括號或者去掉括號時,括號內的符號要改變。數前面是加號,可以直接新增括號或去掉括號。混合運算時對於二年級相對而言複雜一些,暫時不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