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邦老師的課堂
-
2 # 西門不帶刀
郭開,外號“人貓”。趙國丞相。真正的是憑藉一己之力把趙國給滅亡的。與後來秦朝的趙高,在禍禍國家的能力上,不相上下。
貓是一種極度矛盾的動物,他溫柔似水,又殘忍如狼。 “人貓”郭開就是這樣一個像貓一樣的人。 一個封建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需要4方面的因素: 英明的帝王,忠心的文臣, 鐵血的武將,百姓的民心。
而郭開憑藉一己之力,讓帝王貪圖享樂,讓文臣愛財怕死,讓武將失去血性,讓百姓民心盡失。
1.將君王帶上了邪路。郭開和趙王趙遷的私交很好,郭開曾經是趙遷小時候的伴讀,郭開教了趙王很多知識:比如,喝酒的時候怎樣才能千杯不醉?賭博的時候怎樣才能不輸錢?玩弄女人的時候怎樣才能夠花樣百出,趙遷對郭開佩服的是五體投地。趙遷登基後,馬上封郭開為相國。
2.讓文臣貪財好色。郭開做了丞相後,立馬大包大攬,大興土木。他向趙王建議修一條直道(古代的高速公路),而他透過工程分包,大發其財。上行下效,在藺相如同老一輩文臣都去世的情況下,趙國的文臣們,便學著宰相郭開,開始大肆貪汙腐敗。
3.陷害了著名的廉頗和李牧廉頗和李牧都是戰國四大名將中排號的,為人正派。他們同郭開進行了不懈的鬥爭。郭開發揚了他卑鄙無恥的伎倆,對趙王說,“廉頗已經很老了,不能帶兵了,吃頓飯的功夫就要上三次廁所。”這也就是典故——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來源。
而郭開陷害李牧的時候,手段更下作了。他派人偽造李牧謀反的證據,說李牧私通秦國,準備造反。趙遷這個昏君信了,就把李牧的兵權給罷免了。郭開連和趙蔥一起狼狽為奸,把李牧給殺了。
4.賣國求榮,被千刀萬剮。當秦軍打到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郭開力勸趙王投降。後來郭開準備把多年貪汙的金銀珠寶(滿滿四大車)拉到咸陽去,半路據說遇到盜賊,珠寶被劫,郭開也被千刀萬剮。
一代佞臣,被千刀萬剮。咎由自取。
-
3 # e_listen141814398
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敘述了他創作《桃花扇》目的,是為了效仿其祖先孔子寫《春秋》,以及司馬遷的《史記》,寫一部信史。是為了說清楚明朝三百年江山,是在何時何地由誰導致其滅亡的。孔尚任是孔子的後代,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實踐者。
孔尚任在《桃花扇》裡評價左良玉:倉皇誰救焚書禍,只有寧南一左侯。
看一看孔尚任在評這個評價的時候,當時馬士英和阮大鋮正把東林黨和復社的那幫書生往死裡整,左良玉出兵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救這些書生,當然史書上說,他手下的那些降將們,全都反對馬士英,如果左良玉不出兵的話,他們全部都要發動兵變。左良玉再也控制不了啊。
左良玉當時起兵清君側,討伐馬士英,據《續明紀事本末》記載,左良玉起兵後,那些李自成投降過來的軍隊紀律很差,左良玉,一邊對付南京政權的江北4鎮,後來多鐸起兵後,馬士英所部江北四鎮主力基本上都投降了清朝,左良玉是幾乎唯一跟多鐸作戰的南明軍隊,左良玉實際人馬大約有10萬人,左右互搏,兩線作戰,從軍事角度純屬自殺。從中看出來左良玉是沒有什麼頭腦的,後來左夢庚被黃得功擊潰,但僅僅是潰逃,未傷主力。左良玉死後左夢庚投降了清朝。
馬士英的抗清似乎很難成立。你沒看見馬士英統帥的江北四鎮其主力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唯一跟清軍主力多鐸統帥的南征大軍作戰的是左良玉所統率的部隊。有一次在揚州北面的江蘇盱眙,左良玉正在進攻多鐸的大軍,激戰之時,史可法就在附近,左良玉邀請史可法一起進攻,說趁敵軍尚未站穩腳跟,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但史可法害怕打不過就沒過去打。從《續明紀事本末》這一段看出來,史可法的性格有點軟弱,過於謹慎和膽小。馬士英的抗清似乎很難成立。你沒看見馬士英統帥的江北四鎮其主力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唯一跟清軍主力多鐸統帥的南征大軍作戰的是左良玉所統率的部隊。有一次在揚州北面的江蘇盱眙,左良玉正在進攻多鐸的大軍,激戰之時,史可法就在附近,左良玉邀請史可法一起進攻,說趁敵軍尚未站穩腳跟,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但史可法害怕打不過就沒過去打。從《續明紀事本末》這一段看出來,史可法的性格有點軟弱,過於謹慎和膽小。然而,史可法在最後關頭卻又表現得非常勇敢,就像《桃花扇》所寫的那樣,整個南明王朝超過百萬大軍都沒有人敢於防守多繹帶領的清軍,因為馬士英規定敢於議論防守清軍的人,要被殺頭。最後史可法帶領三千士兵防守揚州,這三千士兵後來又跑掉了大半。
按照明朝末年的情形,在馬士英像瘋狗一樣宣稱敢於議論防守清兵就要被殺死的命令之下,上百萬精銳部隊基本上不做任何抵抗,成建制的投降清軍。這樣的的情形,在沒有馬士英巨大破壞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先例,從邏輯上分析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特殊事件。明朝史書《南渡錄》和《甲乙事案》是清朝的禁書,可信度相當高。劉宗周說:馬士英亡國之罪不用言矣。明朝史書《甲乙事案》:有明之失,不在他人,實士英一人耳!這是當時人們最普遍的評價!就是明朝的滅亡,實際就是馬士英一個人造成的,這才有了後來的清朝全民一個剃頭令,.這種說法現在看來很片面!但代表了當時人們普遍的看法!只是後來的統治者不太宣傳!清朝的人不愛講,就像曾國藩說的清朝的天下得來太容易了
當時的人們,就是明末清初,那時候的人們認為要是沒有馬士英,清兵能夠統治整個中國簡直不可能的。要知道清兵之前,直到1644年,花了幾十年都攻不下一座寧遠城。
一說起少女破處的事,讓人聯想起歷史上的著名事件。《南渡錄》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據《南渡錄》記載,朱由崧是被馬士英勾結宦官黑的。弘光皇帝的荒淫根據李清《南渡錄》所記載並非是真實的,據記載馬士英勾結宦官把那些接蹱而死的宮中女人(估計是被馬士英一夥虐待死的)都說是弘光皇帝乾死的,抓蛤蟆的事也是馬士英制造的謊言。
根據李清《南渡錄》所記,弘光皇帝整日以淚洗面,很少接近女色但是很愛喝酒。有一次馬士英告訴他要是不聽話,就把他皇帝位置廢了,弘光皇帝聽了以淚洗面,痛哭不已,從此一切權力都任由馬士英把持。
南明時期馬士英借皇上選皇后和妃子的機會,大肆搜刮美女,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有所反映,由於他只要沒有結過婚的美貌少女,很多被抓進宮的少女,都被糟蹋死了,害得少女人人自危,有的投井自殺,連這些少女的母親也自殺了,有的到處拉郎配找男人。這些在史書上都有記載。從歷史上看,有了權力的人找女人還真是不得了。
實事求是的說,明朝末年的黨爭劇烈,東林黨和復社最痛恨的是阮大鋮,阮大鋮的名聲極壞,東林黨人周延儒要找一個名聲比較好的人,於是他把馬士英提拔了,東林黨人對此普遍能夠接受,畢竟,馬士英又不是閹黨集團的,為人又很好而且名聲也還算不錯。最後的事實證明,心狠手辣的馬士英比阮大鋮有過之而無不及,阮大鋮好歹還寫過《防江疏》,對長江的防守提出過很好的建議,而馬士英則把說真話的偵察兵關起來毒打,而重賞那些吹牛逼的親信,完全把私人感情置於一切之上。馬士英和阮大鋮一起,把那些東林黨人往死裡整,這使得有些東林黨人不得不寫信給左良玉求救。在弘光政權的最後時刻,在幾乎所有人都強烈反對的情況下,在甚至包括馬士英提拔起來的關鍵人物都強烈反對的情況,硬生生的把江北4鎮的主力從前線調去對付左良玉,皇帝和史可法以及群臣的反對都無效。到最後大家才明白 ,這個馬士英才是最最可怕的。
那些白道黑道都來的官僚,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剋星。顧炎武的聖安本紀記錄馬士英手下的官吏透過盤剝百姓巧取豪奪居然豢養了10萬打手部隊,而清軍入關的八旗鐵騎總數才6萬,馬士英居然對此行為大加褒揚。馬士英手下打手無數,實在駭人聽聞。江南的老百姓賣兒賣女去逃荒,人間天堂,變成了人間地獄。 馬士英是明末那個時代的產物,明末那個時代的基本特徵就是賄賂公行黨爭劇烈,朝廷中,不問是非善惡只看是不是自己人,早年馬士英曾經因為挪用公款打點上司,受到處分,是明末那個時代給予馬士英飛黃騰達的機會。馬士英的情商非常高,能夠籠絡了很多好朋友,非常適應那個年代不分是非曲直的特徵,從而將明王朝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他大肆迫害羅織罪名迫害,濫用權力是它的基本特徵。 看一看明史中明朝對西方的戰爭。就知道,到底清朝是退步還是進步?馬士英阮大鋮當時在方國安的部隊中 ,渡錢塘江後不久,在馬士英等人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升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帶兵阻斷過橋,在橋墩上上書五個大字:方馬止此矣。後來,看管魯監國的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沒抓住朱以海,覺得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阮大鋮和方國安都投降了,這支超過10萬的部隊,很多都被清朝殺降了,馬士英哪裡在組織抵抗?。 史書上記錄的很清楚。1645年4月27日,馬士英的胡作非為:毒打說真話的偵察兵,而重賞牛皮的親近,使部隊完全喪失了鬥志,清軍才歡快的漂流過了長江。鄭軍部隊逃入海中。史書記錄的鄭鴻逵的水師部隊,普遍面板漆黑,身手敏捷,精於水戰。但是馬士英毒打偵察兵,重賞吹牛皮的親近的做法,讓這些士兵完全失去了作戰的動力。1645年5月9日,清朝大軍將馬捆綁在木筏上,清朝大軍是用木筏漂流過長江的 ,明朝方面有鄭氏集團的至少數萬福建精銳水師,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部隊,由於馬士英的胡作非為,用花剌子模的方法,毒打偵察兵,而重賞吹牛皮的朋友,使部隊完全喪失了鬥志,清軍才歡快的漂流過了長江。 我覺得,一個民族的靈魂包括其文化傳統,歷史是這個民族的一個重要部分。歷史虛無主義,實際上是徹底否定這個民族的根本性方法。明朝末年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但他給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備受當時的人們批評。在馬士英的唆使下,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這支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力,王之仁、王思任、張國維都殉國而死,據顧炎武的《聖安本紀》記錄當時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也殉國而死。後來馬士英和方國安劫持魯監國朱以海,以此作為投降清朝的晉升階梯。張國維趕來營救,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上書五個大字:方馬止此矣。但後來看管朱以海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由此逃脫,登舟入海。馬士英後來覺得沒有抓住朱以海,投降了清朝也沒啥意思,就在浙江的一家寺廟出了家,很快就被清軍搜查出來,馬士英被處死。
人是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惡魔,而那些被很多人排斥打壓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明朝末年的華人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些。
顧炎武,聖安本紀卷之六: 馬士英伏誅。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臺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屍;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周延儒、馬士英都被《明史·奸臣傳》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在馬士英執政期間,批評馬士英就會遭到嚴厲的打擊,連《讓馬瑤草》的作者,在馬士英逃跑以後,馬士英已經很大程度失去權力的時候情況下,都做好了遭到白道黑道的威脅的準備,《明史·奸臣傳》稱馬士英日事報復,就是一天到晚就整人害人像惡魔一樣。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人民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東林黨實際上是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執政的機會並不多,他們執政的共同理念包括:減稅、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以及全民參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雷電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末年的東林黨和復社的人出資幾萬兩白銀,資助周延儒再度出山,當時的周延儒因為減稅以及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的隱私,使得當時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被明史和馬士英一起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小人是很難從感性的角度看出來,一般的人往往會把小人當成很好的人。人性就是這麼複雜,看起來非常好的人其實可能壞的要死,而看起來被大家都排斥迫害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實際上在明朝末年,馬士英非常討人喜歡,朋友圈極廣,給人一副精明強幹的印象。周延儒就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明朝末年,黨爭劇烈。崇禎14年,周延儒為了復出接受了阮大鋮贈送的萬金,作為活動經費。但阮大鋮作為閹黨分子,東林黨人都不接受。馬士英不是閹黨分子,跟周延儒的關係也很好。後來馬士英當政之後,周延儒有一個弟弟家的親家的親戚,找到馬士英,馬士英對這個周延儒家的親戚贈送了大量金錢,又封官又改名。馬士英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說的。阮大鋮被江南計程車大夫們視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為阮大鋮當年當時曾經背叛出賣過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們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後來阮大鋮企圖緩和雙方的關係,比如他出錢3000兩白銀給侯方域去為李香君開苞,侯方域已經答應和解,但李香君堅決不同意,阮大鋮就構陷罪名準備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後來還是被阮大鋮關了起來。這就是明朝末年的黨爭。對於馬士英大家都沒有意見,都願意接收馬士英。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馬士英的印象還很好,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于謙再世,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當馬士英把他的妹夫越其傑派到開封去擔任河南巡撫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見,儘管越其傑先前因為貪腐被處理過。本來,馬士英是把河南巡撫拿給阮大鋮當的,如果這樣的話,阮大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似乎後來會少了很多故事。
實際上,清軍渡過長江的時候,清朝的水軍實力極差,馬士英調集超過20萬福建的軍民防守長江,並任命他的妹夫負責長江防衛,清軍與福建水師進行過幾次水戰,都是南明軍隊獲得勝利,於是慶功會和朝廷的重賞紛至而來,但出人意料的清軍忽然沒有預警的情況下順利渡過了長江。
眾所周知,就在清兵渡過長江後不久,多爾袞下達了全民剃髮令,但清兵是如何渡過長江的?根據明朝史書《明季南略》和《南渡錄》的記載,渡江當日,清兵聲東擊西。從七里港趁著大霧渡過了長江,渡到一大半的時候,南明軍隊才發現清兵,隊形大亂,清兵趁機渡過長江。乍一看似乎是大霧惹的禍,可謂天不助大明。仔細一想,其實很有問題,長江大霧是經常有的現象,真正的原因是“七里港警報寂然”,就是偵察兵都被打怕了關怕了,原來在幾天前就在七里港,馬士英把前來報警的偵察兵抓起來捆起來,痛打一頓;重賞那些吹牛逼的,使得沒有人再敢來報警,於是七里港從此無人報警,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這使得南明政權從此成了瞎子和聾子,真是害人不淺。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靠著長江天險守住了半壁江山的政權,實在是太多了。沒有哪一個崩潰的如此的快,難道,東晉和南宋的時候,上百年都難得遇一次大霧?馬士英在七里港上演的,才是真正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比傳說中的真實多了。
-
4 # 歷史閒賦者
趙國在趙惠文王之後迅速衰敗下來,成就了秦國的霸主地位,在經歷了四代趙王以後,趙國滅國了。也正是在趙惠文王之後的時代,有一個叫做郭開的孩子出生了,這個人影響了趙國之後幾十年的命運。
趙國被秦國所滅,大家也許聽說過趙國曾經也進行過變法改革,就是學習胡人的服飾和騎射功夫。比起秦國的商鞅變法來說,趙國的“胡服騎射”更加簡單和直接,但是同時效果也遠遠不及秦國。可僅僅是這一點點效果,也足以讓趙國成為六國之首,唯一有實力和秦國一較高下的。
秦國經歷了商鞅變法以後,國家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從一個邊境小國,迅速成長為排名前三的國家。秦國的歷代秦王們勵精圖治,因秦國地處最西邊,想要擴張領土,唯一的辦法就是東出。秦國計劃向東發動擴張兼併戰爭,他首先看中的就是趙國。趙惠文王繼位之初,秦昭王就下令攻打趙國。但是趙國有廉頗,廉頗多次帶領趙軍攻退了秦軍的進攻。除了趙國,秦昭王還攻打了南韓、魏國、楚國以及齊國。秦昭王任用范雎為相,採取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東出策略,和趙國魏國交好,攻打南韓。後來又和魏國交好,攻打趙國。一向強勢團結的“三晉”,最終為秦國所滅。秦國實力實在是太強橫了,是戰國七雄之首。尤其是在打敗了唯一一個有實力的強國趙國以後,霸主地位已經無法撼動。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趙國的命運其實就是被秦國吞併,強國兼併弱國,大魚吃掉小蝦米。郭開則是加速了趙國的滅亡程序。為何這樣說呢?
郭開是趙悼襄王時期的人物,他是趙悼襄王太子時期的陪讀,和趙悼襄王關係匪淺,兩人還傳出了“戀情”。趙悼襄王是個昏庸的君主,他寵信小人郭開,又寵愛倡姬,還廢掉太子,重新立頑劣的趙遷為繼承人。他做的一系列事情,都為趙國的滅亡埋下了禍端。
在趙悼襄王的統治下,趙國也出過一些將才,例如令秦始皇和王翦都害怕的李牧將軍,還有出色的司馬尚將軍,更有心繫趙國的老將軍廉頗。但是趙悼襄王有人才卻不用,就是受了郭開的蠱惑和慫恿,對這些人都不信任。
秦昭王時期,趙國就已經敗給了秦國,雖說長平之戰後,趙國和魏國聯合起來攻打秦軍,秦軍在邯鄲之戰中大敗。但是秦國國力強大,損失也很大,可很快就補回來了。秦昭王以戰養戰的方式,大大加速了秦國的恢復速度,也令各國吃驚。
在郭開這個小夥伴的助攻下,趙悼襄王將趙國名將廉頗趕出了趙國,在趙國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搞得趙國民不聊生。郭開因此而發了大財,但是趙國的基礎卻被他敗光了。趙悼襄王為了郭開而大興土木,也讓趙人對趙悼襄王怨聲載道。趙王失去了民心,趙國君民不再一心,分裂的他們更容易被秦國打敗。
到了趙幽繆王時期,廉頗本來有回國的機會,又是郭開這個神助攻,收買了使者,讓使者騙過了天下人,說廉頗已老。沒了廉頗也沒什麼,趙國不是還有一個李牧嗎,可是李牧太能打了,秦國王翦打不過,求助於秦始皇,秦始皇一想,打不過我們就讓他們自己內鬥。於是秦始皇收買了郭開這個見錢眼開的小人,讓他對付李牧。郭開誣陷李牧有叛國之心,趙幽繆王相信了,可卻令李牧大為失望。郭開派刺客趁著李牧醉酒,殺死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國看趙國再無威脅,發兵攻破趙國,趙幽繆王被郭開殺死,趙嘉逃往代地稱王。
雖然郭開在趙國滅亡的事件中有著重要作用,但不能說趙國的滅亡都歸咎於郭開,兩代趙王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郭開只是一個催化劑,真正使趙國滅亡的還是兩代趙王。
-
5 # 小生聊歷史
郭開原先是趙國太子的一個伴讀,能說會道,溜鬚拍馬那是運用的爐火純青,最後還坐上了相國之位。郭開還是秦國安插在趙國的金牌臥底,秦國賄賂郭開讓其離間君臣關係,勢必搞垮趙國,事成之後來我大秦國吃香的喝辣的!郭凱做臥底那是如魚得水,沒有讓秦王失望,殺李牧,勸說趙國投秦,直接造成了趙國的滅完!
逼走廉頗將相和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裡面的廉頗是趙國的大將,對奸臣嫉惡如仇,在一次宴會中,郭開就被廉頗訓斥過,郭開一直耿耿於懷,記恨廉頗。直到太子趙偃繼位後,事情就發生了轉機,郭開曾是太子伴讀,期間教了太子如何飲酒不醉,賭博不輸,整治仇人等等,所以郭開在趙偃心裡那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兩人成了很鐵的哥們,現在趙偃是當朝皇帝,郭開自然成了趙偃心腹重臣。此時的廉頗正在攻打魏國,郭開怕他再立戰功,便向趙偃說到:“廉頗把持重兵,現在外面傳的沸沸揚揚說廉頗有謀反之心,陛下現在不如收回他的兵權,免除後患。”趙偃便派出武襄君樂乘前往前線接管兵權,廉頗拒絕交出兵權,還攻擊了武襄君樂乘,廉頗自知趙國是不能回去了,便投靠了魏國。廉頗走後,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告急,新任君主趙幽繆王,派遣使者前去探望廉頗,郭開為了阻止廉頗的到來,暗地裡賄賂使者賞黃金四百兩,讓其回來報告時說廉頗年老,已經不堪擔任重任了。數日後,使者回來面見聖上,說到廉頗已經年老,帶病在身,不宜帶兵打仗了,趙幽繆王便從此不再提召回廉頗之事!
陷害李牧趙幽繆王七年,這年春天,趙國連年災害人心浮動,秦國趁機出兵攻擊趙國,趙幽繆王任命武安君李牧領兵迎戰,雙方僵持數月不見勝負,秦王嬴政召集眾臣商量對策,大臣們一致認為,要想攻取邯鄲,可以採取離間計。秦王採取了大臣們的意見,讓大夫王敖帶帶領一萬兩黃金進入趙國收買了相國郭開,郭開在外有主子撐腰了,便不管趙國死活,當即入朝,誣陷李牧勾結秦國,預謀反叛,幽繆王本就是一個昏庸,忠奸不分之人,聽完勃然大怒,立即赦免李牧的兵權,讓將軍趙蔥接收兵權,李牧痛不欲生,忠臣遇昏君,自己的報國之志向無處施展,便獨自一個來到了一個小酒館,喝的酩酊大醉,趙蔥怕李牧會威脅到自己,派人將喝醉的李牧殺害!
賣國求榮嬴政得知大將軍李牧已死,立馬發兵對趙國猛攻,幽繆王命趙蔥領兵迎擊,結果在兩軍交戰陣前,趙蔥被秦國王翦一槍刺於馬下,趙軍全軍潰散,幽繆王得知趙蔥已死,十分驚恐,召集大臣商議對策,郭開正義凜然道:“現在秦國勢力強大,趙國兵敗如山倒,與其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先行投降再求復國之道”幽繆王採納了郭開的建議,大開城門,迎接秦軍,獻上和氏璧。秦軍進入邯鄲城,將幽繆王趙遷和其趙氏大臣都囚禁起來,幽繆王流放於房陵,郭開因為有功被封為上卿。
郭開歷經了兩朝相國,期間利用職位便利為自己謀奪了大量的財富,埋藏在相國俯宅地下,在徵得嬴政同意後,帶領百餘名家丁前往挖掘,裝了整整四車,但在趕回洛陽時遇上了一夥盜賊,家丁百餘人全被殺,郭開被脫去衣物,一絲不掛的綁在一顆大樹上,所有盜賊輪流的在郭開身上割一刀,同時大喊一聲為李將軍報仇!鮮血直流,最後只剩下一攤血水,和一堆骨頭。
-
6 # 衣賜履讀通鑑
滅趙國者非秦也,“秦國臥底”郭開是也!
前245年,趙孝成王趙丹任命廉頗代理宰相,率軍征伐魏國,攻取了繁陽(河南省內黃縣)。本年,趙丹去世,太子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趙偃在當太子時就不喜歡廉頗,於是派武襄君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大怒,攻擊樂乘(惹不起趙偃,只好收拾樂乘,呵呵),樂乘惹不起廉頗,躲了。廉頗便逃奔到魏國的都城大梁。但他在魏很久,仍得不到信任重用(剛剛領兵伐魏,又跑到魏國來避難,想受重用恐怕有難度吧)。後來,秦軍不斷狠揍趙國,趙偃又想起了廉頗,於是派使者前往大梁,打探廉頗的情況。於是,郭開出場了,他以重金賄賂使者,把廉頗回趙的事情搞黃。史上沒有記錄廉頗的生卒年月,不過此時恐怕很有些年紀了,但是雄心未老,會見使者時,有意一餐飯吃下一斗米、十斤肉(類似這樣文學性勝過記實性的數字,使我對以長平之戰為代表的各種傷亡數字,越發懷疑),然後披掛鎧甲,躍上戰馬,以此顯示自己還可以率軍攻城陷陣。使者回到趙國後向趙偃報告說,廉將軍雖然年紀大了,不過身體很好,飯量也大,不過呢,吃了一頓飯,卻拉了三回屎。趙偃一聽,嘆口氣,老廉是真的老了,召回來也沒用啦,遂不用。楚王(應為楚考烈王羋完)獲悉了這一情況,就偷偷派人到魏國去迎接廉頗。廉頗擔任楚國大將後,發現楚軍腐敗,不可救藥,根本沒辦法作戰,不由感慨說,我思念趙國的戰士!(廉頗的感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趙軍胡服騎射之後,戰鬥力確實很強,這是與秦軍能夠抗衡的物質基礎)最後,在壽春去世。
柏楊先生注:趙國亡國後,秦國發現,郭開製造的冤獄之多,打擊民心士氣之重,挖政府牆腳之努力,其他賣國賊給他提鞋都不配,論功行賞封他當上卿。前229年,郭開又收了秦國巨賄,慫恿趙幽繆王趙遷誅殺李牧(昨天已經講過,此處略),毀了趙國最後的長城。
衣賜履說:郭開至少侍奉了趙悼襄王趙偃、趙幽繆王趙遷兩代,都深得信任。其做事的標準就是,怎麼樣能加速趙國滅亡就怎麼做,彷彿他不是趙華人,而是秦國安插在趙王身邊的臥底。趙亡後,郭開又當上了秦國的上卿,這樣的人,不服不行啊!。幾千年來,郭開這樣的人,連綿不絕。齊桓之豎刁、易牙,後主之黃皓,徽宗之高俅,嘉靖之嚴嵩,乾隆之和珅……我們一直都在怒斥這些奸臣,媚主求榮,禍國殃民,然而,郭開們為什麼在任何朝代都有?為什麼他們不必有什麼功勞,卻總是大權在握?為什麼永遠是他們跟主子關係最親近?……我們總說,以史為鑑。歷代帝王也都熟讀史書,為什麼英明的少,而如趙遷者卻不絕於史?如郭開者綿綿不絕?我想,一定有某種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絕大多數人,到了那個位置,一定會犯那樣的錯誤。我們笑話趙遷,可能僅僅是因為我們沒到那個位置而已,呵呵。給個讓人愉快的結局吧。
郭開之死
前228年春天,秦王贏政收到訊息說李牧已死、司馬尚被罷,龍心大悅,一拍大腿,說,王翦、楊端和,給我把趙國幹掉!
沒了李牧和司馬尚的趙軍,就如同瞎了老虎,戰鬥指數剎那間幾乎降為負數,一戰即潰,秦軍兵臨邯鄲城下。於是,趙遷在“秦國臥底”郭開的勸說下,獻城投降。
秦軍佔領邯鄲城後,將趙遷和趙氏宗族大臣全都囚禁起來,送往秦國首都咸陽。贏政以郭開之功,封他為上卿。趙遷失德亡國本應治罪,因其獻城投降,免去死罪,削去封爵,流放於房陵(今湖北十偃市房縣)。
郭開在趙國為官二十餘年,在位其間曾利用職權搜刮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埋藏在家宅地下。在秦國為官後,一直惦念著他的寶貝。後來他經嬴政批准休個假,帶著百餘名家丁前往邯鄲舊宅挖掘財寶,裝了滿滿四車。可惜運氣不好,在回咸陽的途中,遇上了一夥兇惡的強盜,他的百餘名家丁盡被殺死。這些人把郭開剝光,綁在一棵大樹上,一人一刀割下郭開的肉,每割一刀,大夥兒就喊一聲“為李將軍報仇!”最後把郭開割得只剩下了骨頭和一灘血水。據說這夥人都是李牧的部下,他們為了給李牧報仇,專門派人打入郭開府中充當耳目。在掌握了準確資訊後,他們于歸途中設伏,殺人奪寶,為李牧將軍報了仇,然後帶著四車財寶揚長而去。
衣賜履說:這一段是在網上找的,不知出處哪裡。不過,我們希望郭開真的是這個結局,以慰英雄在天之靈。閉著眼睛想像,幾百人一齊高喊“為李將軍報仇”,這個既悲痛又震撼的場景,讓我的心跳陡然加速。 -
7 # 我來讀歷史
郭開是趙國幽穆王趙遷的寵臣,歷仕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主。趙悼襄王時代作為太子黨,後來的趙幽繆王的近臣參與趙國政治。小人嗎,他的不成熟意見不免被朝中大人物批判。史書中曾記載郭開被老將廉頗當眾訓斥過。這個小人就記了廉頗的仇。
時值廉頗老將軍帶兵攻打魏國,勝券在握。已經攻佔了魏國的繁陽地區。這時郭開怕廉頗繼續立功以後對付不了就來給趙王(當時還是趙悼襄王,老趙王)進獻讒言,說廉頗老將軍居功自傲,希望趙王收回兵權並罷免他。哎,一代名將廉頗就這樣被從戰場召回覆命。
這樣往復多次,廉頗也寒心了。跑到了魏國趨利避禍。過了些年,秦國大舉進軍。趙國的名將龐煖、樂乘、樂間都已去世。趙王(趙幽繆王,新趙王)便想讓廉頗出來保家衛國。便派人去魏國請廉頗出山。
郭開怕老將軍回來以後揭穿自己,便重金賄賂出使的人,千方百計的阻止廉頗回來。據說賞賜了使者400兩黃金。當時的黃金其實是黃銅,但也說明了郭開的奸佞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廉頗在使者來後是想要保家衛國的,但是趙王詢問使者: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時候,使者撒了謊。老將軍廉頗能吃好多碗飯,但就在吃飯的時候就去了三次廁所。老了。一代名將的餘生,就被郭開定了格。老將廉頗在魏國鬱鬱而終。
坑跑了廉頗,又要坑死李牧,這次性質都變了,這次屬於通敵賣國
李牧崛起於邊境,在戍邊過程中功勳卓著。拜郭開所賜,加上長平之戰的巨大損失,趙國實力大不如前。秦國大軍犯境。這時候,李牧找出來拯救趙國危亡。
戰爭前期還是雙方還是五五開的,李牧帶領的趙軍甚至憑藉地形已經奪回了一些戰場主動權。這時候,秦國的離間計用起來了。秦國大夫王敖帶一萬兩黃金入趙,收買了郭開。
這時候,但凡有點良知的人都要以國家為重了。可是,郭開不一樣了。拿到賄賂以後把趙國的安危置之度外。偽造了李牧通敵的書信。又向趙王進獻讒言。一代名將蒙受不白之冤,含冤而死。趙王哪裡會打仗,就會懷疑臣子。不就趙國就亡國了。
你說王翦是滅趙功臣?但是,秦王就開玩笑說,郭開才是滅趙第一功臣。
-
8 # 星海棠歷史
戰國是歷史上一個極其輝煌的時代,諸子百家爭鳴,縱橫家,陰陽家,法家,墨家,道家等各種思想碰撞。
其中尤以兵家作為突出,縱橫家負責攪動風雲,打亂天下局勢,而兵家橫空出世,負責統領大軍,攻城略地。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這是縱橫家的本色!
說白了就是攪屎棍!
而兵家又分為四大流派,兵形勢家,兵權某家,兵陰陽家,兵技巧家。戰國時期,白起王翦李牧廉頗,民間傳言四人是戰國四大名將,也是兵家的佼佼者。
NO4,廉頗,廉頗是一名老將,但脾氣火爆,從負荊請罪就可以看出來。而且晚年也犯了糊塗,流離失所,著名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本身是趙國的名將,一生最輝煌的戰績就是打燕國時期的戰績,當然一生最大的驕傲也是在長平之戰時。
憑藉著出色的守城水平,成功的擋住了秦軍的攻勢,但趙國的底子國力不如秦國強盛,所以兩者相持趙國耗不起。
秦國憑藉著黃河水運從關中運糧食來,在後勤上其實是要比趙國更強的,愚蠢的趙孝成王一邊被秦國騙去和談,一邊跑去跟其餘各國求助。
在其餘各國看開,趙國決心不明顯,既然來求助,為什麼還要去和秦國和談,所以趙孝成王的愚蠢造就了長平的悲劇。
廉頗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不會犯大錯,但也很難大勝。長平被換掉之後,老年去楚國混,但啥也沒混起來。
NO3,王翦,王翦是一名宿將,秦國最後一統六國,其中大部分滅國戰都是王翦父子滅掉的,並且王翦最後功成身退,成功善終,這也是很少見的。
王翦打仗沒有天馬行空的謀略發揮,憑藉的是戰場經驗和老道,不會犯大錯,憑藉著秦國的強大國力,一步步大軍壓境,耗死你。
秦國滅楚,初期秦國李信要20萬大軍,然後被項燕活活打殘,羞愧自殺。而嬴政親自請王翦出馬,王翦要了六十萬大軍,打敗楚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終於順利消滅了楚國。
王翦滅趙國,當時趙國已經到了生死邊緣,李牧為趙將,李牧一戰滅掉秦軍大將,兩戰打殘秦將軍樊於期,導致其跑路去燕國,最後被燕太子丹借腦袋給荊軻去刺秦王。
當時趙國風雨飄搖,李牧在劣勢之下率領大軍扼守井陘關與王翦大軍相持不下,打成平手。最後秦國發動老本行,離間計換掉王翦,致使趙蔥,顏聚為主將,很快便被王翦攻破井陘關。
NO2,李牧,李牧是趙國的最後一彎明月,趙國晚年在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王遷一個比一個愚蠢的情況下,風雨飄搖,存亡只不過旦夕之間。
秦軍統一六國已經是歷史大勢,李牧早年在雁門,沉默十年時間,一戰全殲匈奴,打的匈奴不敢靠近。
注意,李牧不是打敗匈奴,而是全殲。匈奴全是騎兵遊牧,能打敗,但很難圍住全殲。
而李牧沉默十年,擺下千古陣型,以戰車步兵結成陣型,擋住匈奴騎兵的衝鋒,兩側少量騎兵掩護衝擊,後方埋伏弓箭手,萬箭齊發,各大兵種互相配合才做到在草原上全殲匈奴。
其次,秦軍大將來勢洶洶,李牧一戰全滅,兩戰殲滅秦軍大將樊於期,後短時間內兩回跑,與秦軍大將王翦在井陘關對峙,兩者相持不下。
但李牧自身也是傷亡慘重,史書《戰國策》記載三戰之後,趙卒也是傷亡慘重。
這裡側重說下,秦軍國力強盛,王翦在後勤,兵力,裝備上完全佔據優勢,而李牧的趙軍連夜征戰疲勞不堪,趙國已經是風雨飄搖,並且當時還發生了大地震,苦不堪言。
但井陘關扼守太行山要道,乃是天下雄關九塞之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李牧地形優勢很明顯。
最後秦國發動離間計,收買郭開造謠李牧,愚蠢的趙王遷真信了,最後自掘墳墓。王翦一戰攻破井陘關,覆滅了整個趙國。
此後趙國不復存在,變成了鉅鹿郡。嬴政更是親自駕臨鉅鹿,將小時候欺負過他們母子的人全部活埋。
而李牧作為絕世名將,趙國最後的明月,沒有死在戰場上,卻自殺了。史書記載,李牧是手有殘疾的殘疾人,自殺的時候手臂殘疾無法做到。
而是不願意玷汙趙國宮殿,口含著宮殿頂在柱子上,往前一用力,寶劍從口中穿過後腦而亡。
真是可悲,可憐,可恨,趙王遷這個大蠢貨最後被流放到湖北房縣一個石屋中,沒日沒夜以淚洗面,在無盡的悔恨之中唱著悲歌抑鬱而終。
從此之後世代盡出名將的燕趙之地變為秦土,所有的是是非非燕趙兒女,化作一縷悲歌,無可奈何的飄散在燕山易水之中。
NO1,白起,白起又名公孫起,大有可能祖先就是當年秦國的白乙丙,就是被晉國圍困在山道之中全軍屠殺的秦軍主將。
所有白起後世崛起的時候對三晉毫不留情,能殺就殺,絕不放過一個。
白起的戰績是古往今來冷兵器時代最輝煌的,最有含金量的,甚至是沒有之一。後世比戰績,比含金量,也只有韓信等極少數人能比。
所以把白起放在第一,也是無可厚非。司馬遷評價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這是兵權某家的極致最高境界,權謀者,兼形勢,並陰陽,用技巧者也,先計而後戰!
白起一生都是以少勝多,出道伊闕之戰,半數兵力全殲韓魏聯軍,要知道韓魏聯軍統帥不是菜鳥,而是暴鷲和公孫喜。
這兩人是垂沙名將,當年跟著齊國匡章垂沙之戰打殘了楚國,但一戰之後歷史出名。
然後白起千里奔襲華陽,奇襲敵軍,再次全殲對手。其後更是提數萬之眾,長驅直入打殘了楚國。
打的楚國遷都,燒燬了楚人祖廟,對比王翦六十萬大軍滅楚,白起提數萬之眾便可以。如果不是當時秦國掌權的是宣太后,宣太后是楚人,處於戰略考慮,緊急召回白起,楚國可能提前亡國。
當然白起數萬之眾打殘楚國也有司馬錯,從另一邊戰略大迂迴,從咸陽翻過秦嶺,岷山山脈,從四川進入雲貴,然後繞道進入湖北,後方牽制楚軍有關。
司馬錯這萬里戰略大迂迴,其實要比西方漢尼撥轉進阿爾卑斯山更漂亮。
最後就是白起的輝煌,長平之戰,如果按照史書記載長平之戰白起也僅僅只用了五千騎兵分割趙軍,兩萬五千人主攻,然後包圍住了趙軍之後,秦王親自出面發動河內男丁加入戰鬥。
這裡要側重講下,史書記載的秦昭襄王發動河北十五歲以上的男丁,是河內而不是秦國全國,河北只是黃河太行山以內地區,是秦國一塊區域。
最後一戰全殲趙軍四十多萬人,這才是最可怕的。白起是殲滅戰的始祖,戰場上打敗敵人很難,以少勝多更多,打敗並全殲敵人難上加難,而以少數兵力打敗並全殲敵人,簡直是不可思議。
孫子兵法說十倍圍之,而白起基本全是半數兵力全殲敵人。
最後科普下,長平之戰秦軍的兵力一直是個迷,現在大家流傳的秦軍至少要比趙軍四十五萬還多,我覺的這是基於戰爭常識來推測的。
但不是基於白起一生戰爭風格來推測,白起一生都是以少勝多,為什麼偏偏長平就是以多勝少呢?
秉承秦軍兵力在45萬以上的無非是白起事後推辭不去攻打趙國,說傷亡過半的推辭話語,其實這裡多翻翻史書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如果秦軍是超過45萬的,那至少會在50萬以上,而數月之後的邯鄲滅國之戰,明確記載了秦軍是數倍於長平之軍的。
數倍,至少也是2倍吧。長平50萬,那邯鄲之戰2倍,就是100萬大軍。秦昭襄王時期,秦國不可能調集百萬大軍。
嬴政時期,史書明確記載,全國才百萬大軍!
當然,白起也不是完美無瑕的,至少白起邯鄲確實避戰了,明知道是輸了,不去了。
其次,白起雖然號稱縱橫戰國37年不敗,但其實有疑似的敗績,僅僅只是疑似,但不確定。
比如說兵傷離石,林下之圍都是白起疑似的敗績!
歷史總是殘酷的,一將功成萬骨枯。興,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
兵家是戰爭為主,兵權謀家是最高境界,兼形勢,並陰陽,用技巧,白起,韓信是兵權某家的代表極限巔峰。
而兵形勢家,形勢者,雷動風舉,輕疾制勝,離合背鄉,項羽是兵形勢家的極致。
兵陰陽家,那都是傳說了,可以召喚大自然力量來幫忙是,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就是兵陰陽家。
兵技巧家已經失傳了,華人重陰謀不重技巧,但凡扯上陰謀論肯定火,純技術反倒沒人重視。比如說魯班,墨子各種攻城技術就是兵技巧家。
當然了,其實戰國四大名將本身就是民間傳言,真正的戰國四大名將也不是起翦頗牧。戰國四大名將來自千字文裡面的一句話。
起翦頗牧,用兵最精!而千字文是周興嗣被當時的皇帝威脅,要他一夜之間用王羲之的蘭亭序平湊成一個個的四字成語。
周興嗣一夜愁白頭,才拼湊出的,也就是我們知道的千字文。
宇宙洪荒,天地玄黃,日月盈仄,辰宿列張.........
-
9 # 滿月尋桂子
太史公曰:吾聞馮王孫曰:“趙王遷,其母倡也,嬖於悼襄王。悼襄王廢適子嘉而立遷,遷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其不謬哉!秦既虜遷,趙之亡大夫共立嘉為王,王代六歲,秦進兵破嘉,遂滅趙為郡。
趙王遷與佞臣郭開君臣二人是趙國滅亡的直接原因。趙國兩大名將廉頗、李牧都毀在郭開之手。趙王遷自毀長城,豈有不亡國的!
說說這個佞臣郭開吧!趙孝成王在位時,郭開是太子趙偃的伴讀。趙偃好男風,郭開長的俊俏風流,兩人成了“好朋友”。大將廉頗教導太子要走正路,並警告郭開不可引導太子走邪路。廉頗是趙孝成王最為倚重的大將,太子趙偃也不敢犟嘴,郭開更是唯唯諾諾,但是,深恨廉頗。
長平之戰時,廉頗為將,秦數敗趙軍,廉頗堅壁不出。秦國就派人賄賂郭開,讓他行離間計,散佈謠言:秦所害怕的人是趙奢之子趙括。藺相如諫趙王:以趙括為將,若膠柱鼓瑟。趙括之母也上書趙王:趙括不可為將。趙王不聽,派趙括取代廉頗為將。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之,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
邯鄲解圍後五年,燕國欺趙國長平之戰時,青壯者都戰死,小孩子多未成壯年,發兵攻打趙國,趙派廉頗為將大破燕軍,趙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趙孝成王卒,趙偃即位,是為趙悼襄王,郭開建議廢除廉頗兵權,讓樂乘代之,廉頗為趙國勞苦功高,立下赫赫戰功,聽到這個訊息後就派兵攻打樂乘。這正中郭開下懷,通報全國廉頗造反,廉頗被逼逃往魏國,後客死楚國。
趙悼襄王元年,李牧為將攻燕拔武遂,方城。後七年,秦破殺趙將扈輒,斬首十萬。趙派李牧為大將軍,大破秦軍。趙封李牧為武安君。
趙悼襄王元年,郭開被任命為相國,加封建信君,郭開為相期間大肆搜刮錢財,趙國民怨沸騰,國祚日下。悼襄王太子為嘉,郭開擔心將來嘉即位後不會重用自己,決定找一個新太子,以便將來為己所用。
郭開選中的人是公子遷。遷的母親趙悼倡後,出身娼妓,當初趙悼王將她納入後宮時,廉頗等大臣就極力反對,無奈悼王迷戀她的美色,後來還立她為後。公子遷就是個紈絝子弟,聲色犬馬之徒,在郭開和趙悼倡後極力攛掇下,趙悼王廢太子嘉,立遷為太子,郭開為太子太傅。
趙悼襄王卒,遷即位。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王翦不是李牧對手,秦國又用重金賄賂郭開,使反間計,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派趙蔥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王就派人捕獲李牧,斬之,廢司馬尚。
至此,趙王遷自毀長城,三個月,王翦就大破趙軍,殺趙蔥,虜趙王遷,趙國亡。那個佞臣郭開被秦國封為上卿,回趙國搬運他的傢俬寶物時,被強盜所殺(一說那強盜實則秦王派人假扮的),財寶悉數被搶走,貪婪的小人也沒好下場!
-
10 # 俚說
春秋時期,經過200多年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天子雖名義上仍是天下共主,實際上已經形同虛設了。自強大的晉國被韓、魏、趙三分天下之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相繼崛起,歷史的車輪,終於走到了戰國時代。為了使自己的國家立於不敗之地,各國紛紛走上了改革之路。雄踞北方的趙國在趙武靈王的主持和推動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大名鼎鼎胡服騎射這一改革,使趙國軍隊一改之前的作戰習慣和部隊裝備。他們身穿胡服,行動起來靈活輕便,打起仗來十分的勇猛強勁。“趙國飛騎”雄霸北方,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但是,這樣的趙國,在趙武靈王死後,短短几十年,就亡國了。這其中,少不了郭開這個奸佞小人的上竄下跳。
這一時期,秦國兼併諸候六國的戰爭步伐越來越快。趙國幸有大將廉頗、李牧英勇善戰,奮力抵抗,使秦軍在趙軍面前,討不了半點便宜,趙國很快成為唯一與秦國抗衡的諸候國。但是,趙國自趙孝成王繼位後,祖孫三代君王皆昏庸無能,屢中秦國反間計,重用奸佞之臣郭開,聽信讒言,驅逐廉頗,捕殺李牧,將趙國175年的基業毀於一旦。
郭開(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4年),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戰國時期趙王遷寵臣。出身太原郭氏,歷仕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主,拜為相國,封為建信君。讒言陷害名將廉頗和李牧,加速了趙國的滅亡。後進入秦國,拜為上卿。返回邯鄲搬運家財時,為沿途盜賊所殺。郭開這個人,有兩大特點,一個貪權,一個貪錢。權和錢,誰都喜歡,他能貪得到,也算是他的一種“本事”。在趙國,有這種“本事”的人,也不止他一個。但他還有一項“本事”,是別人比不了的,就是他有一張善於進讒言的嘴巴,能讓當朝國君言聽計從,深信不疑。
郭開一開始,是趙悼襄王的伴讀,妥妥的太子黨。所以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被封為相國,加封建信君。
郭開一上任,就建議趙悼襄王,在平邑和中牟之間修一條直道,便於趙國南北交通,這理由光明正大,堂而皇之,趙悼襄王十分贊同,立即下令在全國徵調人力物力,動工修建,郭開利用這項工程,大收賄賂,大發橫財。
初次嚐到權利帶來的豐厚紅利,郭開對權利和金錢的慾望更加熾熱。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是戰國後期的趙國名將,能徵貫戰,統兵有方,在趙國統兵打仗四十年。與白起、王剪、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郭開還是太子黨的時候,因是太子的貼身跟班,常在內廷走動,得以親近趙王。他經常在趙成王面前陷害大臣。
生性耿直,嫉惡如仇的廉頗非常看不慣郭開的所作所為,曾在公開場所,多次嚴厲的指責過郭開,郭開從此懷恨在心,時刻在尋找機會對廉頗下手。
趙悼襄王繼位,這時候,廉頗老將軍正帶兵攻打魏國,已經攻佔了魏國的繁陽地區,勝券在握。
這時郭開開始不淡定了,廉頗在趙國,本來就很有地位,這次要再繼續立功,以後要對付他就更難了。因此就向趙悼襄王進獻讒言,說廉頗老將軍居功自傲,趙王應該收回兵權,將他招回。讓樂乘(樂乘是曾率領五國伐齊的樂毅的兒子)取代廉頗。郭開此舉用意,一箭雙鵰。即可讒陷廉頗。又可離間廉頗和樂成的關係。
趙悼襄王果然中了郭開的奸計,將廉頗從戰場召回覆命。
幾年前的長平之戰,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就曾幾度猜忌廉頗,廉頗為了國家利益,多次隱忍,顧全大局,危難時再次帶兵出征,與魏國交戰,卻再次被猜忌,還要被剝奪兵權,耿直的廉頗得知後很憤怒,直接與樂乘發生衝突。知道不可能再在趙國呆下去了,就跑到了魏國避禍。
後來,趙國的名將龐煖、樂乘、樂間都已去世,秦軍大軍入趙,趙國沒有良將能夠對抗,趙王和群臣都希望召回廉頗保衛趙國。
然而,郭開是絕對不可能讓廉頗回到趙國的,於是對趙王說,廉頗將軍老了,已年近七旬,怎麼還能帶兵打仗?
於是,趙王就派遣使者去檢視廉頗的身體狀況。
郭開事先許以使臣重金,要他此如此,這般這般。使者到達魏國後,廉頗為了表現自己還沒有老,在使者面前“一飯鬥米,肉十斤,披甲上馬”。然而這一切,都無濟於事,使臣回來後,趙王問使臣:“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使者撒了謊,說“廉將軍雖老, 尚善飯; 然與臣坐, 頃之三遺矢(拉屎)矣。”也就是說,廉頗將軍雖然一飯鬥米,肉十斤,但席間卻跑了三䠀茅廁。
趙王一聽,認為廉頗不中用了,果然如郭開所願,並未將廉頗召回趙國。廉頗空懷報國之志,卻被郭開一計定格,終生未得再返回趙國,後輾轉居於楚國,鬱鬱而終。
郭開坑跑了廉頗不算,之後又將李牧坑死,直接將趙國,推進了死亡坑。李牧是抗擊匈奴的名將。崛起於邊境,在戍邊過程中功勳卓著。被譽為“趙之北邊良將也” 。
多年來,他採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方針,與匈奴周旋,不與匈奴硬拼,既保護了邊境民眾的安危,又使匈奴不得進前一步,是非常正確的戰術手段。但是,趙悼襄王時,郭開時常在趙王面前說李牧的壞話,說他不主動出擊,是膽小怕事,不顧國家利益,趙悼襄王將其撤換。但替換李牧後的其它將軍,每與匈奴作戰,必主動出擊,每戰必敗,趙悼襄王只得重新啟用李牧。
李牧再次統兵後,仍採用堅守不出的戰術麻痺匈奴,對部隊進行秘密訓練,最後,在全軍將士“皆願一戰”的呼聲下,突襲制勝,“殺匈奴十餘萬騎”。其後,李牧率軍“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十餘歲不敢近趙邊”。至此,李牧威震匈奴。
趙幽繆王七年,即前229年春天,秦國對趙國發動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兵分兩路,王翦率上黨軍十萬攻趙國的井陘,楊端和領河內兵十萬進攻邯鄲,誓必吞併趙國。趙國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
趙幽繆王仍命武安君李牧和將軍司馬尚領兵迎戰秦軍。趙軍在武安君李牧的指揮下,連營數十里,深溝高壘,易守難攻,秦軍多次進攻都被擊退。秦軍數月不得進,雙方形成僵持。如蘇詢在《六國論》中描述道:: “ 後秦擊趙者再, 李牧連卻之。“
到了這一年的秋天,秦王得知前方戰局不利,便召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一致認為,:若想攻克邯鄲,首先得除掉李牧,秦王採納了群臣的意見,遂定下“離間計”,遣大夫王敖帶一萬兩黃金入趙,利用趙王寵臣建信君郭開貪財的特點,重金賄賂郭開,收買郭開,除掉李牧。
這時候,但凡有點良知,不是壞到無可救藥,天誅地滅,願意下十八層地獄也在所不惜的人,都應該以國家為重了。可是,郭開不一樣,為了錢,他什麼都可以出賣。拿到賄賂以後,早把趙國的安危忘得乾乾淨淨外。
於是朝見趙王,拿出偽造的李牧寫給秦王的書簡交給趙王,誣陷李牧私通秦國,預謀叛趙,並聲稱是他的門人從咸陽盜得。於是。忠奸不辨的趙王,不問青紅皂白,立刻下令罷免李牧的兵權,以將軍趙蔥代替李牧為趙軍主帥
將軍司馬尚急忙入朝勸諫趙王,大怒之下的趙王認為他是李牧一黨,不由分說將之貶為庶民。
李牧空懷一腔報國之志,竟為無恥的小人所害,為昏君所疑,悲憤難抑,喝得酩酊大醉,被趙蔥派人設伏殺死,並割下人頭,軍前示眾。
李牧所帶來的五萬北地兵,見他們所最尊敬的元帥如此慘死,群情激奮,不願聽從趙蔥調令,一夜之間五萬大軍跑了個淨光。
司馬尚聞李牧遇難,大哭一場,恐留在趙國被奸臣所害,便帶著家人,乘一輛馬車離開趙國,逃往渤海灣的一個小島上隱居起來,從此不問政事。
趙幽繆王命趙蔥和顏聚領兵迎敵。趙蔥本就是一個草包,奸滑與郭開不相上下,哪裡會指揮戰鬥。他接到命令後,不管天高地厚一味進攻,三五回合,就被秦國老將王翦一槍刺死於馬下。
秦軍揮師掩殺來,趙軍全線敗退,將軍顏聚帶著殘兵退守回城。二十萬秦軍很快便殺到城下。
趙幽繆王得知趙蔥陣亡,恐慌萬分,急忙召群臣商議對策。郭開以秦軍勢力強大,趙國兵微將少,與之抗爭無非是以卵擊石等為由,力勸趙王獻城投降,並自願為趙王代寫降書,使人帶著趙國地圖與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前往秦營獻寶請降。定於次日大開城門,迎接秦軍入城。
原本還想拼死抵抗的公子趙嘉(趙幽繆王的哥哥)與將軍顏聚正在城上巡視,聽說趙王派使臣前往秦營請降,知道大勢已去,無耐之下,領宗族數百人衝出北門,逃往代郡而去。
第二天,秦軍進入邯鄲城,將趙幽穆王和趙氏宗族大臣全都囚禁起來,送往秦國首都咸陽。李牧死後僅僅三個月,趙國就被吞併,實在可嘆。
趙幽繆王失德亡國後,因其主動獻城投降,被免去死罪,削去封爵,流放於房陵。
秦王以郭開之功,封他為上卿。趙幽繆王這才知道他最信任的“忠臣”郭開,原來是個賣國求榮的大奸臣。
他悔恨交加,不久便病死於房陵。(另有一種說法是:。趙幽繆王被囚禁於房陵後,秦王命人用毒酒將他毒死。)
秦國之所以能吞併趙國,實在話,原因很多,秦國勵精圖治多年,對趙國是勢在必得的。但它吞併趙國,並不完全靠武力,小人郭開起了很大的推動或助波的作用,他才是趙國的第一大坑。所以有一次,有人說王剪是滅趙功臣時,秦王曾開玩笑說,郭開才是第一功臣。
在《東周列國志》中還特意記載了秦國間諜王敖在向郭開行賄時,跟郭開的對話:“子不憂趙亡耶? 何不勸王召廉頗也? ”郭開毫不在乎的說:“趙之存亡, 一國事也; 若廉頗, 獨我之仇, 豈可復使來趙國!”王敖又問:“萬一趙亡, 君將焉往?”郭開回答:“吾將於齊楚之間擇一國而託身焉。”看看上面的對話,實在可恨。但天道論回,郭開最終,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第一種說法:他在秦滅趙以後,被秦王賞賜了金銀珠寶,不懂得收斂,招搖於市。被土匪盯上,殺人奪財失命。
第二種說法:他在趙國埋了很多錢財,返回趙國將錢財出,在回秦國的路上,被李牧曾經部下圍堵,被大家殺了洩憤。
第三種說法,他在趙國亡國前就被趙王殺死。
不管是哪一死法,死得好!死不足惜!
-
11 # 熠熠古客
謝桂子師邀答!
稱得上戰國第一“大坑”事件,當屬秦趙長平之戰,據司馬遷《史記》之《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孝成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不諳實戰權變。其父生時曾言:“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比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俟而“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就是說,秦趙長平之戰前,廉頗帥兵拒秦,雙方几次交戰,趙軍皆敗。廉頗為儲存實力,等待戰機,無論秦兵如何挑戰,廉頗都據關堅守,不與秦軍交鋒。秦人用離間計,藺相如病重,趙幽繆王遷不聽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諫,聽信讒言,一意孤行力用趙括替代廉頗為將,統帥趙軍抗秦。
趙括為帥後,一改廉頗統軍法令、人事安排和防守策略,全面出擊,結果中了秦將白起的詐敗計,令四十多萬趙軍主力陷入絕糧而首尾不能相顧的困境,致軍心渙散。最後造成趙括身死秦軍,降秦四十五萬將士全部被秦軍活埋的慘劇。可謂是戰國的第一“大坑”,史上絕無僅有,聞所未聞。
趙經長平一戰,元氣大傷。接著權相郭開禍國,駕馭趙國駛入了滅國的快車道。
郭開,晉陽人(今山西太原),歷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幽繆王三朝。是趙悼襄王為太子時的伴讀。趙悼襄王承王位後,任郭開為相國。郭開為人機警奸滑,善審時度勢,揣摩王心。趙悼襄王在相國位就開始籠絡不是太子的趙遷,郭開投趙遷所好,為其偷雞摸狗,嫖娼狎妓,陷害忠良出謀劃策。後又在趙悼襄王薨後廢太子,助趙遷登上王位立下汗馬功勞。更為趙幽繆王所倚重。
秦趙長平之戰,趙孝成王“信秦之間”就是信被秦買通的郭開之言,而以趙括替廉頗為將。
郭開與廉頗有隙,始於廉頗為將,在趙孝成王招待群臣時,在大庭廣眾之下痛斥郭開奸佞弄權而起。
郭開對廉頗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正好遇秦人離間廉頗,郭開不希望廉頗再立功,就憑自己特殊的身份,向趙孝成王進言,詆譭廉頗,力挺趙括替代廉頗為將,造成趙國千古第一“大坑”的悲劇。但這並沒有完結郭開對廉頗的仇恨。到趙幽繆王時為一己之恨繼續報復,最後以一己之力把趙國送上滅國之路。
趙孝襄王薨。郭開擁非太子的趙遷繼位,是為趙幽繆王。此時趙經與秦長平一戰,元氣大傷。秦加緊對趙吞併的步伐,但趙尚未到滅國的地步。廉頗憑自己之功,還掌握趙國的軍隊奮力拒秦。郭開先離間廉頗和趙幽繆的關係,說服趙幽繆王解除廉頗兵權,以樂乘代之。引起“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郭開欲滅趙,就先從把趙國軍權搞亂下手。然,趙去廉頗,有李牧,才使趙當時暫不亡國。但郭開卻成功的逼走了趙之長城廉頗。
及趙國“以數困於秦,趙王思複用廉頗,廉頗亦思復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可用否”時,郭開則因“廉頗之仇”“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耍手段讓考察廉頗的使者向趙幽繆王回報時詆譭廉頗,以絕趙幽繆王啟用廉頗之心。果然,趙幽繆王派去考察廉頗的使者,明明見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然回報趙幽繆王卻說“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說廉頗雖然老了,但挺能吃飯的,跟我坐一起說話,時間不長就拉了三回屎,造成趙王認為廉頗老的不中用了的印象,做出“遂不招。”的決定,成功做到讓趙幽繆王自毀長城。
及至“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反為間,言李牧,司馬欲反。趙王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李牧,斬之。廢司馬。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極其將顏聚,遂滅趙。”,就是說郭開成功阻止廉頗覆出後,於趙幽繆王七年時,又收受秦國重金賄賂,在趙幽繆王前給李牧、司馬尚造謠,說抗秦的李牧,司馬尚想背叛趙王謀反,結果趙幽繆王聽信郭開的讒言,解除李牧的兵權。李牧“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接受趙王解除其軍權讓顏聚替代自己的命令。趙王就使陰招,私下派人逮捕李牧,並以抗王命的理由殺了李牧,同時解除了司馬尚的軍權,讓顏聚全面掌握趙軍。郭開逐步做完這些自毀趙長城的工作後,趙軍良將抵抗秦國進攻的威脅解除。過了三個月,秦將王翦率秦軍開始大肆進攻趙國,俘虜了趙幽繆王遷和他的大將顏聚,滅亡了趙國。
透過《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及其它史料可以看出,奸佞小人郭開就是憑一己之力弄權謀私,毀壞忠良,將趙國一步一步送上滅亡之路。趙自趙幽繆王始能快速滅國,郭開真是功不可沒。
回覆列表
郭開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完全是一個小人形象,與歷史上的郭開完全一樣。但題目中說是郭開毀滅了趙國,有些不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使趙國滅亡的人是趙王,具體來說就是趙悼襄王和趙王遷。郭開是個臣子,他雖然是個小人,但是如果他沒有人信任和重用,他也不可能興風作浪。所以我們經常說,上有昏君,下有奸臣。
趙悼襄王在作太子時,郭開就是他的伴讀,郭開為了自己的利益,經常對太子拍馬屁,因此太子非常喜歡他,兩人也成了朋友。等到太子登基後,也就是趙悼襄王,開始重用郭開。由於郭開與廉頗有矛盾,於是向趙悼襄王進讒言說。廉頗居功自傲,有謀反的嫌疑。這樣趙悼襄王就解除了廉頗的兵權,使得廉頗出走他鄉。
趙悼襄王去世後,趙王遷即位了,由於趙王遷驕橫,為人品德不好,於是郭開又教他喝酒,整治仇人,使得朝政混亂。秦國包圍趙國都城邯鄲時,趙國派李牧率軍禦敵,這時秦國有些擔心了,因為李牧是名將,軍事才能很出眾。秦國聽說郭開貪財,於是向郭開行賄,讓郭開造謠說李牧謀反,結果趙王遷也相信了,解除了李牧的兵權,並殺了他。這樣一來,秦軍就大勝了趙軍,接著郭開勸趙王遷投降,趙王遷也照辦了,趙國就此滅亡了。
所以我們看到,趙國的滅亡其實是趙王他們自己造成的,趙王為什麼會相信,任用小人呢?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導致趙國滅亡的罪魁禍首就是趙王,而郭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趙國的滅亡告訴我們,小人不能親近,更不能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