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ng丶木口丁
-
2 # 腦洞大開的歷史
選擇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問得似乎有問題啊——朱元璋對孟子可不友好呢,把孟子的牌位都趕出文廟啦。
眾所周知,老朱貧農出身,以乞丐的身份長大,沒有學上,科學文化水平很低。他的知識,是在有了一定地位之後逐漸積累起來的。對孟子,他打天下的時候根本無視,到了坐天下當皇帝之後,才開始接觸孟子。
然而,老朱對孟子的第一印象相當不好。因為,孟子曾經說過這樣3句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稱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稱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稱視君如寇仇。”當年,孟子是對齊宣王說的這個話,人家齊宣王都沒有生氣,至少表面上點頭稱是。過了這許多年,老朱一看到這3句話,卻勃然大怒。
的確,春秋那會兒還沒有大一統,皇帝的權威還沒有完全樹立起來。老朱好不容易從乞丐奮鬥到皇帝,孟子卻說大臣可以鄙視皇帝,簡直無法無天。立刻馬上,老朱下令把孟子的牌位逐出文廟。
很奇怪,朝朝的皇帝遠不如宋朝皇帝寬容大度,但明朝的大臣比宋朝的大臣還敢言。這不,老朱對孟子下逐客令,就有大臣堅決反對,而且是“抬棺諫言”。因此,海瑞不是第一個抬棺反對皇帝的人,這個大臣才是,他叫錢唐。老朱知道這個不會來事的人會找事,乾脆不給他近身勸諫的機會,老遠就下令將其射倒。這個錢塘也真夠執著,爬也要爬過去諫言。老朱真是無語,但最後還是讓步了,把孟子請回了孔廟。當然了,這不是他的本意,是被大臣逼的。所以,他要出氣。怎麼辦?改《孟子》,把自己不想看到的全部刪掉。總之,老朱是很不喜歡孟子的。
朱元璋並不推崇用孟子之道治國的。他生平最不喜歡甚至痛恨孟子,因為孟子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朱元璋所不能容納的。他要的是絕對等級制度,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而他甚至將孟子搬出了孔廟,對其著作也多加刪減。
朱元璋所欣賞的是程朱理學,尤其是對朱熹的理學大家讚賞。甚至自己號稱是朱熹後代。程朱理學,尤其是朱熹提倡“存天理,滅人慾”,主張皇權至上,講究絕對的尊卑有序。這些思想在南宋得以發展流行,到朱元璋時期便得到大力地宣揚發展,這禁錮了整個民族尤其是士人階層的思想性格,使得天下莫不以朱熹所提倡的倫理道德為標準,其影響甚為深遠,至今仍有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