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佛系派小白
-
2 # 藍基因醫學教育
醫學檢驗:涉及到檢驗血液,尿液,糞便,滲出液等各種體液,常年與儀器裝置打交道。
就業廣闊,醫院、血站、防疫站、企業等等,同樣也可以走科研道路去高校和研究所。如果去醫院檢驗科不用和病人直接接觸,相對單純的技術性工作,重複性高,難度不大,也算穩定,待遇尚可,但晉升稍難。整體來說也比較適合女生。
-
3 # 醫學檢驗小星星丶
做為一名畢業一年的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首先,醫學檢驗做為一個醫學類的分枝,學歷和經驗是必不可少的,你所擁有的學歷和經驗直接影響你所能去的地方,學歷越高門檻也就越高,不過相對於臨床專業來說在找工作方面相對要容易一些,因為你能選擇的地方有很多,例如,醫院,第三方檢驗,衛生服務中心,血站,防疫站,乃至醫療器械的研發,試劑的推銷等等,都是檢驗所能去的地方。
其次,工作方面大部分的工作都能由儀器所完成相對來說比較輕鬆,但也有少部分是要手工的,例如微生物那塊,就需要手工操作,相比較臨床還是要輕鬆很多的,但是危險性也很高呀,常年和各種各樣的病毒標本接觸嘛,我覺得最舒服的還是不用和病人直接接觸,只用面對自己的標本幹自己的活,這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然後說下工資方面吧,工資的話剛畢業的畢業生大概在三千上下,因為檢驗專業需要工作一年後才能考證,拿到證之後呢,就取決於你的學歷以及能力,你所去的醫院越好,工資也就越高,因為醫院的工資一般都是底薪加職稱工資加提成,所以醫院越好,提成越高,
-
4 # 青苔姐
今天想正式回到我的本職工作和專業領域來答題,因為我是工作近三十年的老檢驗了,體會也比較深。
醫學檢驗好不好,從以下幾個當面聊聊:
1,就業
醫學檢驗就業領域比較寬泛,各級醫院、血站、三方檢驗、社群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都離不開檢驗人員,另外,醫療器械、檢驗試劑耗材等銷售也需要檢驗專業,還有商品檢驗、環境保護、海關檢疫等部門工作,所以,不擔心找不到工作。
2,工作
我剛畢業那會兒,大部分檢驗專案都是手工操作:試劑要自己配製,免疫專案要自己包被,細胞計數要手眼並用,用眼睛在顯微鏡裡識別各種細胞,用手在計數器上記下。生化專案都是一個一個比色,計算結果。最近幾年中國醫學檢驗發展迅速,先進的儀器裝置和配套的檢驗試劑,代替了繁瑣的手工操作,提高了檢驗速度,也使檢驗結果更準確,是臨床醫生診治疾病不可或缺的內容,是醫生診治疾病和用藥的理論依據。
從事醫學檢驗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鬆,但是也存在很多風險:對自己來說,每天接觸病人的血、尿、便和各種分泌物,所有這些檢驗標本都是傳染源,如果不做好防護,很容易被傳染上疾病。對患者來說,比如在交叉配血工作如果稍有不慎,配錯血,將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危險。所以,儘管大部分專案都是由儀器做,但是我們一定要認真仔細,高度負責,做好三查七對,嚴把質量關。對醫生負責,對患者負責,對自己負責。
做儀器裝置和試劑耗材銷售就是靠自己的推銷能力了。
3,待遇
在醫院裡,雖然醫生們離不開檢驗,依賴檢驗,但是,檢驗科永遠被領導和醫生們認為是輔助科室,無論每天有多忙,不管每月收入有多高,待遇永遠比臨床低,當然比其他科室又稍高一點。中等水平吧。如果在三方檢驗,就看老闆怎麼定了。
如果是去做儀器裝置和試劑耗材銷售的話,就看自己的業績了,很多做銷售的後來都發了。
-
5 # 舌尖記事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醫學檢驗現在已經嚴重飽和,醫學院校從專科到本科每年都在擴招,最後導致大量醫學檢驗畢業生無法從事對口專業,,,我身邊好多同學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男生(河南),本科畢業後學習成績也不錯,,,去事業單位嫌棄學歷太低,私立醫院也不太想去(院長能吃你一層皮)最後 聽他說去跑銷售去了,挺累的,而我的其他同學包括我自己現在依然還是無業遊民,補充一句,我們這是河南屬於人口大省,本身就業壓力就比較大,如果在別的省應該會好點例如。
-
6 # 中研網
醫學檢驗(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MLS)是對取自人體的材料進行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等方面的檢驗,從而為預防、診斷、治療人體疾病和評估人體健康提供資訊的一門科學。醫學檢驗所是對取自人體的標本進行臨床檢驗,並出具檢驗結果的醫療機構,該機構可同時開展病理學檢查。第三方臨床檢驗中心又稱為獨立醫學實驗室,是指獲得了衛生行政部門許可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從事醫學檢測的醫療機構。這類實驗室依靠其技術和成本優勢,實現檢驗樣品的集中檢測,不但可以大大節省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檢測效率和質量,降低錯誤發生率。
中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發展較成熟市場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系公立醫院佔中國的醫療服務市場的主導地位,公立醫院非營利性的業務性質和體制因素使其運營較為封閉,其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一般均由院內檢驗科、病理科完成。公立醫院的檢驗科、病理科由此成為中國醫學檢驗市場的主體。根據衛生統計年鑑的統計,2016年,全國公立醫院的檢查收入已達2518.59億元,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滲透率(佔比)約為4.2%。2017年中國醫學檢驗市場規模約為2760億元,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38億元。目前國內最大醫療檢驗企業有金域檢驗、賽迪諾以及迪安診斷和達安基因。醫療檢驗市場從宏觀意義上來說,屬於檢測行業,而國際上做檢測行業幾家巨頭也涉足或擬涉足醫療檢驗市場。。
雖然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的存在為醫院檢驗工作提供了便利,但第三方檢驗機構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在社會層面上,當前第三方檢驗結構的認可度相對較低,獨立實驗室的發展僅有數十年,而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導致人們更容易接受大型公立醫院的檢驗結果。因此,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應當加入全國質量控制體系,與醫院加強聯絡及合作,才能建立信任,並取得更高的認可度政府在醫療服務市場中引入民營資本,為獨立實驗室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由此,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將佔據較大份額的醫療市場,且資金支援充足,融資渠道廣闊
回覆列表
1.先說專業改革:14年以及之前,醫學檢驗專業是5年制,可獲得醫學學位,可以考職業醫師;但之後,醫學檢驗改為醫學檢驗技術,學制也改為4年制,只能獲得理學學位,不能考職業醫師。如今,檢驗學生考研只能考臨床檢驗診斷學的學碩(依舊不能考職業醫師),也可考基礎醫學(但就業面相對較窄)。19年檢驗研究生專業改革,新增研究生專業:醫學技術(醫學檢驗技術)。有很多學校只允許本科為醫學檢驗技術的學生報考醫學技術,而臨床檢驗診斷學只招收擁有醫學學位的人。
2.本人認為學校專業改革也代表著整個檢驗領域的發展方向。檢驗醫師和檢驗技師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是大勢所趨。檢驗科從醫院獨立,大城市建立大型的獨立檢驗機構也可以期待(看美國就知道了)。但目前來看,檢驗科在醫院地位很低,甚至不如護理 。院領導甚至把檢驗醫師當機械工人看待 ,醫院會診也經常將檢驗科排除在外。本來這次疫情,是檢驗科正名的好機會(提供病毒核酸檢測的技術支援等),但大眾只看到了醫生和護理的辛苦,卻忽略了檢驗這個“隱形低調”的醫生。所以,檢驗的地位要提升需要機會,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