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至誠體育

    NBA球員所簽訂合同中的薪水都是常規賽的薪水,事實上季後賽的確是沒有薪水的,即便那些獎金,對於球員來說也並非很大的數字。但是球員到了季後賽打的比常規賽更賣力。原因有兩個,第一就是對於榮譽的追求和勝利的渴望,第二就是季後賽表現關係著未來的合同。對於NBA球員來說,NBA總冠軍就是最高榮譽。獲得總冠軍是對於球員職業生涯的肯定,是關係著你在這個領域的地位。就比如巴克利,雖然職業生涯很出色,但是因為沒有總冠軍,他一直被喬丹恥笑調侃。

    並且對於一些球員來說,籃球已經不僅僅是謀生手段,更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他們人生的追求和夢想。畢竟他們整個人生幾乎都是圍繞籃球。所以他們越是在競爭激烈的季後賽,約會全力以赴,去完成自己的追求。當然對於更多的角色球員來說,季後賽關注度更高。如果在季後賽打出好的表現,會大幅提升自己的身價。這能讓球員在未來得到更大的合同。

    所以季後賽雖然沒有工資,獎金對於球員來說也並非十分有誘惑力。但是作為球員,為了夢想和榮譽,以及為了更高地位和更大合同,都會全力以赴。季後賽才是NBA最精彩的部分。

  • 2 # 控球之王

    季後賽是創造個人價值的最好舞臺,雖然沒有工資但是其他收入可是不少!

    NBA球員的工資其實是指的常規賽的工資,每個賽季打完常規賽,合同上的錢就能到手了。至於打季後賽是沒有工資的,既然沒有工資,為何球員們還賣力去打哪?

    球迷都知道,很多時候常規賽非常漫長,比賽的激烈程度是不如季後賽的,一些球員會在常規賽儲存體力,會到季後賽再發力。

    季後賽雖然沒有工資,但是確是有獎金的,而且獎金豐厚,對於一些底層球員來說如果跟隨球隊打到分割槽決賽甚至總決賽,拿到手獎金甚至比自己的工資都要高。

    當然了對於工資比較高的球員他們是不太看重這些獎金的,他們不缺錢,就像利拉德,每年季後賽的獎金都會號召球隊分給球隊的幕後工作者。

    並且季後賽是產生英雄的舞臺,不管是超級巨星還是角色球員,只要能夠在系列賽中幫助球隊晉級,那麼他們的關注度和接下來的合同就會漲起來。

    有些球員揹著贊助商的合同,還要求在季後賽出場一定的場數,曝光度,贊助商給的錢可是非常可觀的。

    每年NBA會產生一個總冠軍球隊,每位球員都會分到冠軍戒指,這些戒指也是價格不菲的。況且拿到總冠軍獎盃是每一名職業球員的夢想,有的時候真不是錢的事。

    總之啊,雖然季後賽沒有工資,但是他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那麼金錢,榮譽,曝光度都源源不斷了!

  • 3 # 燒餅卷饅頭

    nba正在變革,常規賽重要性下降,季後賽重要性提高,其實建議把fmvp改成季後賽mvp,因為總決賽都拼的彈盡糧絕了,所以fmvp會出來很多偶然性,就是幾場表現好,而其實每一輪都很重要。

  • 4 # 我叫波蘭周

    季後賽的意義可以參照總決賽,這樣就更好理解為什麼球員這麼賣力地打季後賽了。

    首先,季後賽賽程短,曝光度比常規賽大的多,容易吸引媒體和球隊的關注,如果發揮出色,善於打硬戰,可以更容易得到大合同,參照比永博。

    其次,總冠軍是大多數球員的夢想,季後賽同理。更多人願意放棄高薪加入總冠軍球隊/季後賽球隊也是這個原因。

  • 5 # 東球弟

    老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也讓很多球迷奇怪,為什麼NBA球員在季後賽明明是沒有薪水,明明是白加班,這些球員為什麼還要拼命去打球,甚至有些球員還冒著傷病的危險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雖然沒有薪水,但是還是有獎金的

    眾所皆知,NBA球員的合同針對的常規賽,進入季後賽,球員沒有任何工資可以拿。但是雖然沒有工資可以拿,球員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福利的。首先,在季後賽中,球員可以領到一筆客場的伙食補貼。其次,當球隊殺入總冠軍,拿到總冠軍後,每名球員都可以得到一筆數目不小的獎金。

    球員的榮譽

    在NBA這個江湖混,誰不想那個總冠軍,誰願意渾渾噩噩的在聯盟混一輩子,然後離開不留下任何痕跡呢。作為競技體育,除了枸杞王子維金斯,沒有球員不渴望勝利,沒有球員不渴望冠軍,只有冠軍數量的增加,這些球員才有足夠的榮譽向前輩的歷史地位發起衝擊,成為日後被新人追趕的歷史級別球星。

    球員的身價

    相比伙食補貼和冠軍獎金的數目,或許根本沒有球員會在乎那些小錢 。是的,只要能夠站在季後賽的舞臺上,就能得到足夠的關注度和曝光度,而在這個資訊告訴發達的時代,這些東西都可以轉化為大量的鈔票,這也是為什麼萊昂納德哭著喊著要去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所以留在季後賽將給球員一個提升身價的舞臺,作為檢驗球員成色的最終舞臺,如果在季後賽的舞臺上打的虎虎生威,何愁大合同不向自己招手呢?

    綜上所述,雖然打季後賽是不給錢的,但是這個舞臺能夠球員更來更大的平臺,更多的賺錢機會,特別是相比常規賽,季後賽的舞臺更加適合一戰成名,那可是一夜暴富的機會,所以球員們如此賣力的打球也就不難理解了。

  • 6 # 體趣先生

    季後賽的強度非常規賽可比。因此,季後賽的表現也是衡量球員核心價值的重要依據,尤其對處在合同年的球員來說尤為重要,所以球員拼進全力爭取名氣和下賽季合同。

    其二很多天賦出眾的球員都想在歷史上留下讓人難忘的痕跡,季後賽最高得榮譽就是獲得NBA總冠軍,無數球員為此拼搏。

  • 7 # 青蛙侃球

    NBA球員的合同是按照賽季來結算的,也就是說即使球隊沒有打進季後賽,球員依然可以按照合同領到相應的工資,所以季後賽對球員來說並沒有額外的工資。可是為何每個球員都會在季後賽中努力爭勝呢?球員在季後賽中的表現可以為自己贏得一份大合同,也可以讓自己的大合同不翼而飛。季後賽才是展示球員能力的舞臺,如果一名球員可以在季後賽中表現出色,這無疑會為他贏得一份大合同。像東決比賽中的範弗裡特,如果只是前三場比賽中的表現,範弗裡特估計只能得到一份底薪合同,而範弗裡特在後三場比賽中的表現,可以為他贏得一份不錯的大合同,估計在賽季結束後,他會得到一份中產左右的合同。

    季後賽的舞臺會贏的更多的關注。NBA球隊中有30只球隊,而參加季後賽的球隊卻只有16只球隊,而參加總決賽的只有2只球隊。NBA球迷的數量是基本固定的,常規賽要關注30只球隊,而季後賽關注的球隊更少,所以參加季後賽的球隊肯定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季後賽是巨星走向超級巨星的必經之路。NBA球員中有很多巨星,他們在常規賽的資料出色,但是隻有經過季後賽的洗禮,才會從舉行變為超級巨星。像本賽季的倫納德,經過東部半決賽和決賽後,倫納德已經成為毫無爭議的超級巨星,甚至成為排名前五甚至前三的超級巨星。

    其實在季後賽中表現出色,如果能夠奪冠,那超級巨星的地位就會得到極大提升,角色球員也可以在冠軍的加成下獲得一份更大的合同,甚至引來贊助商的關注,從而獲得一份不錯的贊助合同。而且球員能夠出現在季後賽的球隊或者總決賽的球隊中,本身就說明這名球員有不錯的實力,所以參加季後賽是每個球員的夢想,即使沒有工資,每個球員也希望可以登上季後賽的賽場。其實季後賽還是讓球星蛻變的過程。字母哥雖然在東決中失利,而且他的缺點也在比賽中暴露無疑,相信本次失利會給字母哥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促使他在夏天更加努力的訓練,所以字母哥有望在下個賽季成為一個具備穩定投籃能力的球員,那時的字母哥將是每個對手的噩夢!

  • 8 # 體育線上online

    本次體育評書跟大家聊一下NBA球員真正的舞臺----季後賽的賽場

    一句話點評:NBA季後賽球員是沒有工資可拿的,但是季後賽卻是NBA球員拿到高薪的最主要渠道。

    NBA季後賽球員的經濟帳

    NBA球員在季後賽是沒有薪水的,NBA的工資只是針對常規賽,NBA球員在季後賽裡的收入主要是客場伙食補貼和季後賽獎金,其實相對於球員的工資這部分錢不算多。但是也算是一種獎勵形式。

    NBA球員的榮譽帳

    打入季後賽就是對球員的一種肯定,並且是一種很有分量的肯定,只有打進季後賽才能證明這名球員具有更高的價值,只有在季後賽了發揮出很高的競技狀態,才能算是黃黃涅槃,浴火重生,在常規賽裡呼風喚雨並不能真正得到認可。季後賽的榮譽和名號都能夠在自己的職業生涯加分不少,一旦球員能夠闖進分割槽決賽,或者是總決賽,獲得榮譽加持將是難以想象的!

    NBA球員季後賽的總賬單

    一名球星透過季後賽的表現獲得認可它可以升級為超巨,從而拿到頂薪合同,一名角色球員或者邊緣球員透過季後賽的優秀表現可以拿到更高、更好的合同。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比永博,在猛龍的季後賽表現搶眼,立馬賽季結束就有球隊給出大合同,雖然之後證明是垃圾合同,但是千萬級大合同已經拿到手了,還有就是火箭隊的豪斯,雖然常規賽表現很好,號稱勇士殺手,但是呢,季後賽裡立馬變成了飲水機管理員,徹底廢了,妄想拿到大合同是完全不可能的了,是否能在NBA繼續打工都是一個疑問呢!

    同時一個球隊的戰績越好,在季後賽裡走得越遠,球隊、球員所獲得的關注度和曝光度就越高,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球隊能夠收穫大量的廣告費和門票,就連球員也會收高更多的關注,這是一個流量的時代,一個充滿話題和曝光的球員如果再透過季後賽洗禮,他的身價一定高的離譜了,所以說,球隊和球員是共同體,打好了兩者都受益,打不好兩者都要喝西北風的!

    綜上所述,球員打季後賽不為工資,就為將來能夠拿大工資,這個機會太難得了,任哪個球員都會好好把握的,不拼命打球才怪呢!

    親愛的NBA球迷朋友,今年的總決賽馬上就要在猛龍和勇士之間開打了,哪位球員能夠透過總決賽的表現拿到高薪走上巔峰呢?小范怎麼樣,人家都掛上喬丹名號了!快留下你的觀點吧!

  • 9 # 子說籃球

    NBA球員的工資都是按照簽訂的合同來支付的,也就是說要是球隊沒有打進季後賽也可以領到相同的薪水。要是打進了季後賽的球員和沒打進季後賽的球員來比較得話,也可以說季後賽是沒有薪水的,但是我們會發現,球員到了季後賽都很賣力,很希望得到出場時間,更有甚者,很多球員在常規賽看不到有什麼表現,一到季後賽就和換了一個人一樣(格林,伊戈達拉等)。有下面3個原因讓他們在季後賽如此的賣力。

    第一:為了自己的身價。因為季後賽是檢驗一個球員的舞臺,要是季後賽打得出色,肯定可以在未來得到一份大合同,或者提前和球隊續約。特別是即將合同到期的球員,更是打的賣力,就是為了夏天可以得到一份滿意的合同。當然,要是球員在季後賽打得不夠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可以隨時會被球隊交易走。季後賽表現得賣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自己以後的合同。

    第二:為了總冠軍,為了榮譽。可以說,每一個進NBA的球員都有一顆總冠軍的夢想。打球打進季後賽,然後再打進總決賽,最後捧起總冠軍,每個球隊都希望自己的球隊贏得總冠軍,所以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就都會很賣力。為了至高無上的榮譽,球員們都會賣力的。

    第三:增加的自己的曝光度。球隊到達季後賽後,相對於淘汰了一半的球隊,越往後曝光度就越高,這對於每個球員來說上場時間越多,得到的機會也就越多。到了後面,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舞臺,不過這個舞臺也是憑實力說話的舞臺,所以球員們到了季後賽就會更加的賣力,更加的珍惜這個機會。曝光度高,場下和其他的贊助商籤的合同也會更大,同時還會有人來請去拍廣告等等。

  • 10 # 畫籃球的人

    道理很簡單,沒人會因小失大,季後賽和常規賽是一體的,缺一不可,不願打季後賽也就意味拿不到常規賽的工資,這筆數誰應該都會算,而且NBA球員的工資可不低。

    我印象中NBA球員雖然季後賽沒有薪水,但好像有獎池,球隊在季後賽中走的越遠那就有越多的獎金。其實常規賽的工資已經足夠誘人,有了大頭很多NBA球員都不會去計較季後賽的那點工資,因為畢竟季後賽也不是固定打多少場,很可能四場就被淘汰掉了。

    季後賽的表現還與未來籤大合同有著一定的聯絡,肯定需要賣力的打,如果季後賽都能打出好表現,那麼絕對會更受球隊管理層的青睞,因為季後賽的防守強度更大,一旦季後賽都得到了重用,那基本上就是球隊的拼圖球員之一。

    其次任何球員都希望爭奪NBA總冠軍,這應該是喜歡打籃球的他們共同的希望,無論是球隊領袖還是球隊替補球員,他們的共同目標應該都是NBA總冠軍,一個賽季打了82場常規賽才走到這裡,季後賽不賣力打是為了什麼呢?

    最後還有上了場比賽就是既定事實,球員也沒可能不用力去打球,因為就算你不用力去打球,那麼你還是得留在賽場上,這如果不賣力去打圖什麼呢?所以其實這個問題說不通,除非球員故意去不賣力打,不然無論從什麼角度出發,球員都是會賣力的去打。

    不然從職業素養上他就失去了球隊的信任,要知道我們看只是打籃球,對於他們來說籃球可是職業,一旦在職業素養上被人失去了信任,那麼想繼續留在球隊也是非常難的事情。

    所以以上都是我個人認為為什麼NBA季後賽雖然沒有薪水,但球員都依然如此賣力打球的因素,有理想因素、金錢因素、職業因素。

  • 11 # 阿倫寫字的地方

    都說季後賽才是NBA真正的舞臺,是因為季後賽有些更精彩的對決和更激烈的對抗,這比賽強度是同期的常規賽所無法比擬的。從理論上來講,季後賽也確實是沒有薪水的,球員在簽訂合同時的數目就是他在一個賽季中所獲得的薪水,跟是否進入季後賽沒有什麼關係。那為什麼大家都要在季後賽更賣力呢?當然不無原因。

    第一、季後賽雖然不算入常規薪水中,但由於球隊可以在季後賽中獲得額外的票房、轉播和廣告等收益,球隊老闆一般都會給球員發放獎金以資鼓勵,所以季後賽並非無利可獲,只是固定的薪水變成了不固定的獎金而已。當球隊在季後賽走得越遠,聯盟和球隊都會獲得更多獎金。獎金的分配由自己球隊決定。

    第二、在季後賽表現出色的球員,更能收到球迷和球隊的認可。都說季後賽才是檢驗巨星唯一的舞臺,在季後賽打出優異的表現不僅可以贏得隊友和對手的尊重,更可以為自己謀取一份更大的大合同。為什麼一些球員在自己的合同年都像打了雞血一般,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之前猛龍隊的比永博!

    第三、籃球對於大部分NBA球員來說不僅是一份工作,還是一個從小就佇立在心中的夢想。許多球星開始接觸這一項運動並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自己的偶像,他們小時候在電視機前看到邁克爾·喬丹,看到魔術師和大鳥伯德,看到天勾和大帥,便立志與他們看齊。當他們真正踏入這個偶像曾經立足過的地方,就會像前輩一樣渴望勝利,也渴望能在自己也離開的時候,為後輩留下點什麼,這是一種傳承,也是這一項運動能讓人為之瘋狂的魅力所在。

    球員是一個職業,但在職業之前他們更是一個男人,作為一個男人就應該充滿血性,在磨鍊和競爭當中砥礪前行。賽場就是他們的戰場,一旦踏上去就不存在其他的念頭,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勝利。

  • 12 # 球餘飯後

    打一個可能不恰當的比喻:對於NBA球員來說,常規賽是工作,是掙工資養家餬口;季後賽是夢想,是實現個人的追求。已經掙夠了錢“交家用”,肯定要拼命去實現夢想了。

    1、常規賽階段,打比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有時候甚至會戰略性的放棄一些比賽,所以並非完全真刀真槍的打。很多球員也不會盡全力,比如之前的奧尼爾,比如這個賽季的伊戈達拉、追夢格林。

    2、而季後賽呢?卻像是一個戰場,每一分、每一球、每一場,球員們都會拼盡全力去爭取。球場上的對抗會更激烈,對勝利會更加渴望,因為都是真刀真槍,才能見出真功夫。對於競爭意識極強,腎上腺激素飆漲,雄性荷爾蒙充斥的球員來說,這個時候打的不僅僅是比賽,而是關乎尊嚴和地位的戰爭。

    3、NBA有一句名言:“季後賽是巨星的舞臺,是檢驗巨星成色的地方。”只有在季後賽上打出自己的實力,才能在這個舞臺上立足。

    4、當然,季後賽也有一定的獎金,但是對於這些千萬富翁來說微不足道,他們更關心的是展現自己的實力,打出自己的身價,能夠讓自己在未來的合同談判中有籌碼。

  • 13 # 藍天侃球

    的確,球員打完常規賽就可以拿到他這一整年的薪水,但是為什麼球員還要在沒有薪水的季後賽如此賣力呢?

    因為這是一個他們證明自己的舞臺,我就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比永博,在打出一個出色的季後賽後,和魔術簽下了4年7200萬美元的合同,還有一個就是前騎士內線莫茲戈夫,在打完16季後賽和湖人簽下了4年6400萬美元的合同,這兩人甚至都不算打好了一個季後賽,只是打好了一個系列賽,所以說,季後賽對於球員的薪水提升有多大,明白了吧?

    最後,我再舉一個反面例子,比如今年季後賽的76人前鋒哈里斯,他曾經拒絕了快船4年8000萬美元的合同,但是在這個季後賽之後,由於發揮不佳,人們普遍認為他再也籤不到之前的合同了。

  • 14 # 主場作戰

    有合同條款,限定季後賽打到什麼程度才能拿全工資,條款五花八門,這也就是合同中的非保障部分,NBA球星也是底薪+績效的工資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爾斯第一次打季後賽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