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生涯中,曾有兩段與領導的兒子同事。
一段經歷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事。那個時候,我在鐵路某局的工程處機關工作,全處六七千人,光處機關就兩百來人。有一位同事是鐵道部某局局長的兒子,也是從其它處調過來的。其父親是"南下"幹部,槍林彈雨過來的,從師長崗位轉業到鐵道部某局任局長,屬於標標準準、名副其實的"高幹"。
這位兒子可以說相當不爭氣,換的單位、部門不計其數。成天遊手好閒的,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不來便是,領導們也拿他毫無辦法,敢怒不敢言。耍女朋友也換得勤,把別人搞到手後不久,玩膩了就甩了。
至於說什麼體驗?人家高高在上的樣子,根本看不起我們,也不同我們一起玩。反正基本上也不用上班,也不存在利益關係,更不可能爭寵,他也不會"打小報告",這一點一千個放心。反而是處長怕他,我們不怕他。因此,作為小"蝦米"的我們,還能怎樣?當然敬而遠之。
另一段經歷,是同縣委書記的兒子共事。不過這位書記的兒子,工作倒是相當踏實肯幹,為人誠實、低調,樂於助人,能與大家同甘共苦,完全沒有"官二代"的氣息,和同事們都和得來,大家彼此間都成了朋友,口碑那是相當的好!
這兩段經歷告訴我,雖然“老頭子"都是當官的,可謂是"權傾天下",但兒子的"三觀"卻截然不同。因此我分析,導致一個"壞",另一個"好"的根本原因,應該還是與其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吧,"溺愛"的結果既害人又害己。
我的工作生涯中,曾有兩段與領導的兒子同事。
一段經歷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事。那個時候,我在鐵路某局的工程處機關工作,全處六七千人,光處機關就兩百來人。有一位同事是鐵道部某局局長的兒子,也是從其它處調過來的。其父親是"南下"幹部,槍林彈雨過來的,從師長崗位轉業到鐵道部某局任局長,屬於標標準準、名副其實的"高幹"。
這位兒子可以說相當不爭氣,換的單位、部門不計其數。成天遊手好閒的,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不來便是,領導們也拿他毫無辦法,敢怒不敢言。耍女朋友也換得勤,把別人搞到手後不久,玩膩了就甩了。
至於說什麼體驗?人家高高在上的樣子,根本看不起我們,也不同我們一起玩。反正基本上也不用上班,也不存在利益關係,更不可能爭寵,他也不會"打小報告",這一點一千個放心。反而是處長怕他,我們不怕他。因此,作為小"蝦米"的我們,還能怎樣?當然敬而遠之。
另一段經歷,是同縣委書記的兒子共事。不過這位書記的兒子,工作倒是相當踏實肯幹,為人誠實、低調,樂於助人,能與大家同甘共苦,完全沒有"官二代"的氣息,和同事們都和得來,大家彼此間都成了朋友,口碑那是相當的好!
這兩段經歷告訴我,雖然“老頭子"都是當官的,可謂是"權傾天下",但兒子的"三觀"卻截然不同。因此我分析,導致一個"壞",另一個"好"的根本原因,應該還是與其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吧,"溺愛"的結果既害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