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暴雪長空

    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產生許多英雄人物和其對應的歷史事件,很多英雄也會被給予不同的稱號,如秦朝末年的西楚霸王項羽。

    在三國時期也產生了一個與西楚霸王相似的稱號,那就是小霸王孫策,孫策是孫堅之子,東漢末年時期的英雄人物,那年紀輕輕的孫策為什麼獲得了“小霸王”的殊榮稱號呢?有以下幾個原因造就了孫策獲得了這個稱號。

    環境影響:俗話說的好環境造就人,他在少年時期就經常隨父親一起出兵打仗,經過戰爭的洗禮的他對戰場之事也是非常熟悉,並且能夠運用自己獨到的方法將敵人處死,雖然年齡不大,但是戰績卻令人佩服不已。

    性格方面的原因:1.孫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長相英俊,取得大喬為妻也是男才女貌。2.英勇善戰,從小打打殺殺的他也是三國猛將之一,而且作戰風格也是常人所不能模仿的,喜歡以好殺解決問題,這一點也是好多將士在作戰過程中的必然手段,孫策也是如此,在遇到不順人意的人和事時,就二話不說用殺來解決心中的不快,這一點也是他強勢的表現,對於那些名氣不小的人,他也是不放過,如高岱和于吉就是此例。這些因素的影響,無形之中讓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助長了他的性格發展,這性格方面和西楚霸王項羽很是相似。

    少年得志,而且戰績顯赫,與當時西楚霸王年少成名也有類似之處,於是當時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是稱呼孫策為小霸王。

  • 2 # 天下共誅西戎噴狗

    孫策有“小霸王”的綽號,源自吳郡太守許貢曾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

    “小霸王”意思就是“小項羽”,至於為什麼有這個綽號,筆者發現有跡可循。

    經過比較二人生平和性格,至少在下面這三點上,孫策跟項羽的確很像。

    一,勇猛善戰。

    項羽氣大無窮、力能扛鼎,在當時的戰場上單挑無敵,起兵之初就一個人殺掉了會稽郡守衛兵一百多人;在烏江邊上,還一個人殺死了漢軍幾百人。

    而孫策也是三國時期的著名猛將,他的著名戰績是夾死一將喝死一將,然後還跟太史慈打了平手。

    但是項羽是當時的最強武將,而孫策只是一流武將,比起呂布還差一些;項羽除了個人勇武,軍事指揮水平也是當時一流,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東城快戰,都是經典戰例,而孫策就遜色的多了,勝仗不少但是看不到特別出彩的地方。

    二,都喜歡殺人。

    項羽的嗜殺,是過度迷信武力。由於他強壯威猛,相信天下事都可以用拳頭解決。

    他在新安坑殺了二十多萬秦朝降兵,在咸陽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在齊地屠城,燒死紀信,煮了將周苛、樅公,都非常殘忍。

    孫策的好殺,體現在喜歡殺人,遇到讓他不爽的人,他就要 殺。

    孫策尤其喜歡殺名人,像高岱和于吉。

    三,都死要面子,最後因面子問題而死。

    項羽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他要的面子就是自己堂堂正正的貴族氣派。

    在鴻門宴上,在劉邦幾句奉承和吹捧下,就掩飾不住對準備殺劉邦的愧疚,認為自己不應該說謊,居然出賣了自己的眼線曹無傷來給自己脫罪。

    項羽準備撤離關中時,有個韓生來跟他說,應該定都關中,結果項羽覺得秦朝宮室都被燒了,而且一個人富貴了不回到家鄉顯擺顯擺,就好比穿了一身名牌衣服在黑夜中行走,誰也看不得一樣白瞎了。

    於是項羽沒有聽從這個提議,這個韓生就在背後挖苦說,都說楚華人就像戴上帽子的猴子,看似像人其實難改畜生本性。

    項羽現在是西楚霸王,怎能受這麼個小角色的諷刺,當即抓來活煮了。

    後來他撤退到烏江邊上,烏江亭長要載他過河,他又覺得當初八千江東子弟跟他打天下,如今自己一個人回來實在“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收拾人馬東山再起。

    說起來,項羽最後關頭還是死於面子問題。

    孫策的要面子,是要維持在大眾眼中帥哥的形象,維護個人臉面,因為孫策是當時的美男子。

    他被許貢的門客刺傷後,其實傷勢並不嚴重,只是皮外傷,醫生說靜養一陣就沒事兒。

    但是孫帥哥英俊瀟灑,臉上受了傷就很擔心破壞了顏值,忍不住去照鏡子,結果發現臉上貼了膏藥很難看,居然說我都破相了還怎麼建功立業。於是怒氣上衝,創口迸裂,當天就死了。

    這是地地道道的死要面子。

    如此看來,把孫策叫做“小項羽”是有道理的。但是比起項羽,他又有所不及,所以叫小項羽,但是這個小,已經縮放了很多倍了。

  • 3 # 使用者104502318119

    孫策有“小霸王”的綽號,源自吳郡太守許貢曾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

    “小霸王”意思就是“小項羽”,至於為什麼有這個綽號,筆者發現有跡可循。

    經過比較二人生平和性格,至少在下面這三點上,孫策跟項羽的確很像。

    一,勇猛善戰。

    項羽氣大無窮、力能扛鼎,在當時的戰場上單挑無敵,起兵之初就一個人殺掉了會稽郡守衛兵一百多人;在烏江邊上,還一個人殺死了漢軍幾百人。

    而孫策也是三國時期的著名猛將,他的著名戰績是夾死一將喝死一將,然後還跟太史慈打了平手。

    但是項羽是當時的最強武將,而孫策只是一流武將,比起呂布還差一些;項羽除了個人勇武,軍事指揮水平也是當時一流,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東城快戰,都是經典戰例,而孫策就遜色的多了,勝仗不少但是看不到特別出彩的地方。

    二,都喜歡殺人。

    項羽的嗜殺,是過度迷信武力。由於他強壯威猛,相信天下事都可以用拳頭解決。

    他在新安坑殺了二十多萬秦朝降兵,在咸陽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在齊地屠城,燒死紀信,煮了將周苛、樅公,都非常殘忍。

    孫策的好殺,體現在喜歡殺人,遇到讓他不爽的人,他就要 殺。

    孫策尤其喜歡殺名人,像高岱和于吉。

    三,都死要面子,最後因面子問題而死。

    項羽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他要的面子就是自己堂堂正正的貴族氣派。

    在鴻門宴上,在劉邦幾句奉承和吹捧下,就掩飾不住對準備殺劉邦的愧疚,認為自己不應該說謊,居然出賣了自己的眼線曹無傷來給自己脫罪。

    項羽準備撤離關中時,有個韓生來跟他說,應該定都關中,結果項羽覺得秦朝宮室都被燒了,而且一個人富貴了不回到家鄉顯擺顯擺,就好比穿了一身名牌衣服在黑夜中行走,誰也看不得一樣白瞎了。

    於是項羽沒有聽從這個提議,這個韓生就在背後挖苦說,都說楚華人就像戴上帽子的猴子,看似像人其實難改畜生本性。

    項羽現在是西楚霸王,怎能受這麼個小角色的諷刺,當即抓來活煮了。

    後來他撤退到烏江邊上,烏江亭長要載他過河,他又覺得當初八千江東子弟跟他打天下,如今自己一個人回來實在“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收拾人馬東山再起。

    說起來,項羽最後關頭還是死於面子問題。

    孫策的要面子,是要維持在大眾眼中帥哥的形象,維護個人臉面,因為孫策是當時的美男子。

    他被許貢的門客刺傷後,其實傷勢並不嚴重,只是皮外傷,醫生說靜養一陣就沒事兒。

    但是孫帥哥英俊瀟灑,臉上受了傷就很擔心破壞了顏值,忍不住去照鏡子,結果發現臉上貼了膏藥很難看,居然說我都破相了還怎麼建功立業。

    於是怒氣上衝,創口迸裂,當天就死了。

    這是地地道道的死要面子。

    如此看來,把孫策叫做“小項羽”是有道理的,但是比起項羽,他又有所不及,所以叫小項羽,但是這個小,已經縮放了很多倍了。

  • 4 # 風嬙遙度天際

    之所以成為小霸王,是因為孫策打遍三國時期的江東地區 無敵手,武力值很高,更是在與劉繇的交戰中表現搶眼生擒劉繇手下一員武將、嚇死一員武將。自此人人皆稱他"小霸王"。霸王 乃 是 項羽的綽號。項羽是歷史上最強武將,力舉千斤頂,威武無敵。而三國演義裡叫“小霸王”寓意就是把 孫策的驍勇無敵 與 項羽 相媲美的比喻而已。

  • 5 # 南政昔風
    ▲三國稀有的孫策VS太史慈

    霸王也就是項羽,素以力大勇猛著稱。既要突出力大勇猛,就得有這方面的記載。

    ▲西楚霸王

    三國時期武將大戰武將的案例很少,在僅有的幾次中,最高階的要屬關羽刺顏良,但這明顯是實力壓制,關羽這個戰神虐菜殺士兵也是習以為常。

    ▲小霸王孫策

    而最刺激的莫過於孫策戰太史慈,太史慈是一位武藝高強的小將,孫策在當時也是江東的一名小孩,與長篇小說《三國演義》中不同的是,正史中這一戰是分出了勝負的。

    ▲小將軍太史慈

    在這一戰中,太史慈出營檢視,偶然遇到了孫策。這一場原本以為的混戰變為了單挑,孫策和太史慈二人騎上馬拿著兵器大打出手。

    ▲太史慈與他的手戟

    俗話說“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在幾個回合後,孫策回手一槍扎死了太史慈的馬,雖被太史慈拿下了頭盔,但將太史慈的手戟奪走。

    ▲孫策收降太史慈

    在此戰之後,太史慈被孫策擒拿並歸降於孫策,此舉與霸王相仿,加上孫策在三國正史中也是數一數二。故此,人稱孫策為江東猛虎小霸王。

  • 6 # 尹禾

    三國武將眾多,勇者無數,但與“霸王”最相似者,唯有孫策。

    “小霸王”這一稱號最早出自《三國演義》,孫策在征討劉繇時,與兩軍陣前“夾死一將、喝死一將”,眾人皆驚歎其勇武,自此人稱“小霸王”。

    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三國演義》

    羅貫中先生關於孫策勇武的描述還有很多,但是怹老人家生活在元末明初,相對於三國正史而言,與我等相似,都是瞻仰古人。《三國演義》作為歷史題材小說,故事主線尊重歷史,同時也融入很多民間傳說和戲曲橋段,因此“小霸王”之稱號雖然出自《三國演義》,但源頭卻不在於此,早在三國時期,孫策就與“霸王”結緣,經過一段時間的歷史演化,最終成就了“小霸王”的威名。

    難與爭鋒

    《三國志》中有很多稱讚孫策才能的語句,比如袁術就曾經由衷的感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當世名士王朗曾言:“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而曹操在得知孫策平定江東之後,更是驚歎道:“猘兒,謂難與爭鋒。”意思是這小兒郎像瘋狗一樣,真是很難與之爭鋒啊。

    孫策在當時的威名可見一斑,但是此時尚無人將其與項羽做比較。

    與項籍相似

    在孫策的一生中,有四個男人對他最重要,因一人而生、因一人而興、因一人而死、拖一人後事。生之者父母,說的是孫堅;助其興者致友,說的是周瑜;拖後事者兄弟,說的是孫權。而刺死孫策的,是大名鼎鼎的“許貢三門客”,孫策可以說是因許貢而死。

    孫策雖然迅速平定了江東,但是其行事作風並未完全受到當地氏族的認可,許貢就是其一,因此他偷偷寫了舉報信,希望朝廷能夠管一管這件事,沒想到被孫策知曉,一氣之下將許貢殺死。許貢的舉報信中有這樣一句話:“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

    這段記載出現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也是關於孫策與項羽相似的最早記載。此言一出,似乎是點醒了眾人,孫策的勇武善戰和殺伐臆斷,不正是像極了曾經稱霸過天下的江南霸王嗎?

    猛銳冠世

    在裴松之註解《三國志》以前,陳壽成書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記載的這一人物與古之豪雄如此相似,但是再為其人物生平做總結的時候,他還是說:“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其中“猛銳冠世”一詞,是不是像極了太史公的“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也許有些武將武藝高超、有的武將力大無窮,但是能夠達到“猛銳冠世”的,需要的不僅僅是蠻力和武義,更需要氣勢、氣魄!

    項羽和孫策都是兵家“兵形勢”的代表人物,非一般武將可比。

    散兵起家

    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庾信曾經寫下過這樣的詩句:“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意思是孫策在天下大亂時起家,不過幾百人,項羽剛開始馳騁沙場,也不過是依靠八千江東子弟。這兩句詩出自《哀江南賦序》,詩人列舉了江南最勇猛的兩員武將,也徹底將兩人聯絡在一起。

    其實當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之後,我們腦海中是會出現這樣的感覺,孫策和項羽真的很相像。同樣是勇冠三軍,同樣是喜好殺伐,同樣是剛愎自用。兩人成名的過程、最後的結局也都很相似。有時不得不驚歎於歷史的巧合,在不同時期總會造就出一些相似的人物,如果生逢亂世,你是相當項羽、孫策這樣的蓋世英雄,還是要做劉邦、劉備那樣能屈能伸的政客呢?

  • 7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只是孫策軍中自吹而已,在演義中孫策的武藝並不強,只能和張郃等人並列。

    在正史上,並沒有把孫策稱為小霸王的說法,只有《三國演義》第15回,孫策攻打江東時,在牛渚之戰他親自出馬,三合活捉了劉繇部將於糜,劉繇另一個部將樊能趕來想從背後偷襲孫策,結果被孫策一聲大喝嚇得掉下嗎頭破而死。而等孫策放下於糜時,發現於糜也被挾死,他也因為“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被人稱為小霸王。

    不過孫策的實際武藝並不算太強,他遭遇的對手中,武藝最高的是太史慈,兩人在神亭嶺之戰前後共打了百餘合不分勝負。最後孫策和太史慈奪槍到底,在地上對毆還是平手,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而太史慈除了和孫策之戰外,其他還和程普、張遼戰袍。特別是和張遼之戰,兩個人打了七八十合未分勝敗,武藝難分高下。張遼在演義中雖然也算一員猛將,但是在面對夏侯惇、張郃、淩統等人時都只能打成平手。

    張遼這個表現有些差強人意,最多算是和張郃、夏侯惇同級,比呂布、五虎上將、顏良、文丑、許褚、典韋等超一流高手要差這一個檔次。即使樂觀估計,孫策比張遼強一些,也最多和徐晃相當,在《三國演義》中排名要在十名以外。

    所以孫策被稱為小霸王,主要還是為了給自己造勢,並非他的武藝真的很強。

  • 8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因為都是在江東起家的,而且戰術風格很像,更重要的是都是少年得志的一方霸主。項羽是靠江東子弟兵起家,孫策奪取江東。兩人都擅長閃電戰,都喜歡用鐵血手段解決內部問題。項羽打鉅鹿之戰威震天下是25歲,孫策去世時也才25歲

  • 9 # 我家的貓叫皮蛋

    孫策少年成名,英雄蓋世威震江東,人稱“小霸王”,題主說三國武力比孫策強的很多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整個三國武力比孫策強的就沒有幾個,要是再結合孫策稱雄江東的那個時間段,比孫策武力強的屈指可數,如果算上統率這些綜合能力在二十多歲能有孫策這樣成就的人絕無僅有,要知道孫策死的時候才26歲,死前就已經給弟弟孫權奠定了東吳政權的基本框架。

    孫策的武藝定位

    民間打油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三國武力前十名分別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這十人都是武藝絕倫之輩,或許排名有所爭議,但是人選有毛病基本就是這十個人,我們姑且就用這個排名,孫策也位列第九,整個三國比孫策武藝高的也就八個人而已,題主說的很多是不存在的。

    孫策武藝很高只是死的太早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展現和發揮,孫策席捲江東時候面對揚州刺史劉繇二員大將於靡和樊能的夾擊,孫策三回合生擒並挾死於靡,大喝嚇得樊能墜馬而死;孫策箭術也是很不錯,曾經一箭把黃祖大將陳生射落於馬下,著名的神亭嶺之戰孫策與太史慈大戰了一百多回合未分勝負,之後兩人惺惺相惜,太史慈歸順孫策。孫策的武力在江東是無敵的存在,也是東吳武力第一人。

    孫策武力超絕在江東無有敵手,而唯一可以和孫策相抗衡的太史慈也加入孫策陣營,加上孫策有程普、黃蓋、韓當等忠心耿耿的孫家老臣,所以孫策很快席捲江東建立了東吳政權。

    有人將孫策席捲江東歸結於江東沒有厲害武將,這是不公平的,第一創立江山靠的是綜合實力而不是武力,第二孫策創業的時候武藝比孫策強的真沒有幾個。

    公元200年初,孫策大敗黃祖後東進豫章,正式吞併了江東成為一個割據勢力,而這個時候排名在孫策前面的呂布也兵敗被殺;典韋也幾年前就死於張繡叛亂中;曹操大將許褚雖然勇猛但是許褚一生沒有擊敗過任何一個一流武將和高覽都曾經大戰數十合,所以許褚未必能戰勝孫策兩人大機率打平;而黃忠還只是劉表手下太守韓玄的一個部將並不出彩,趙雲在公孫瓚敗亡後正在流浪各地當遊俠,劉備勢力也剛剛被曹操擊敗劉備投靠有袁紹,關羽正依附於曹操,張飛當了流寇。

    所以看來看去,孫策稱霸江東時,武藝方面還真是沒有幾個敵手。

    英年早逝的孫策

    孫策絕對是一個長期被低估的人,孫策少年時期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公元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帶領少量士兵和孫家老臣東渡長江,進攻軍閥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大敗劉繇。公元196年,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公元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后,孫策與袁術決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公元198年,朝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公元199年,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勳及劉表部將黃祖。公元200年初,在奪取豫章郡後統一江東。

    三國演義中孫策向袁術借了三千兵馬創立基業,歷史上其實更加誇張因為孫策只帶了一千人馬下江東,孫策靠一千軍馬和一些孫家老臣用了五年時間就基本統一了江東。

    比起孫權的小心謹慎,孫策為人志才大雄,有一統天下的雄心,所在在統一江東後,孫策就開始謀劃北上,而這時候正值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曹操後方兵力空虛,於是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都,迎取漢獻帝,然而就在孫策謀劃一些的時候孫策遇刺了。

    孫策殺害了吳郡太守許貢,受許貢大恩的三個門客發誓報仇,結果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孫策騎的是一匹快馬,扈從騎兵被遠遠的甩在後面,這時遇見早已埋伏的三個門客,孫策面頰中箭傷勢甚重,到當晚交代完後事的孫策便去世了,時年二十六歲。

    孫策雄烈過人,文武雙全,死的時候才26歲,整個三國能像孫策這樣在26歲就創下如此基業的再沒有第二個了。

  • 10 # 歷史笑春風

    既然要稱一個人為霸王,那麼這人至少也是一路諸侯。在三國中,武力出眾的人很多,諸侯中有勇力的也不少。比如呂布、董卓、公孫瓚、袁紹、劉備等等。可只有孫策被大家稱為小霸王,這是因為什麼呢?

    在孫策的年代之前的歷史裡,只有一個自稱霸王的人,他就是秦末的項羽。把孫策稱為小霸王,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兩個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首先,他們起兵的地點和最初建立基業的地方都是一個地方,就是江東。

    當年項羽先獨霸江東,再率領八千子弟北上伐秦。他帶領江東子弟,不畏秦軍的強大,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奠定了滅秦的基礎。

    隨後,項羽帶領諸侯軍隊進軍關中,消滅了秦朝。他以天下盟主的姿態,分封天下。他自立為西楚霸王,世人也稱之為楚霸王。

    而孫策在父親死後,依附袁術。他以父親留下的傳國玉璽為質押,換來了袁術的兩千人馬。他帶領這支軍隊,渡江來到江東。他收合父親的舊部,迅速佔領了江東。

    第二點,兩個人性格相似,作戰風格也相似。

    項羽在一生的征戰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的一生中經歷過無數次的戰鬥,都身先士卒。在他的面前,任何敵人都望風而逃。就算在最後的戰鬥中,他依然不承認是自己作戰不利,而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天意。

    而孫策也是一樣。在孫策佔領江東的征戰中,他屢戰屢勝,實力也日漸增強。在戰爭中,孫策和項羽一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戰鬥中他也是身先士卒,叱吒風雲。他和太史慈的戰鬥是三國故事中精彩的一例。

    後來在孫策遭到敵人偷襲,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他傳位給孫權的時候,還這樣評價自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和項羽一樣,對自己的軍事能力十分自負。

    第三點,就是項羽和孫策爭奪天下的手段、策略一樣。

    項羽和孫策的性格相似,而兩者建立功業的手段也一樣,那就是依靠武力,藉著當時天下大亂的形勢,起兵爭奪天下。

    項羽是趁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天下大亂之機,起兵反秦。在軍事上,他能夠克敵制勝,不怕艱險。在政治策略上,他採取了奉迎楚懷王為主人,以楚懷王的號令為名義,率領楚軍出兵伐秦。這樣,在政治上佔有主動的項羽最後取得了滅秦的戰果,奪取了號令天下的權力。

    而孫策也是一樣。他趁三國初期的混亂局勢,帶領江東人馬起兵。他在佔有江東後,馬上開始渡江攻打劉表,準備向中原發展。在曹操陷入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他準備率軍襲取許都,奉迎漢帝。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到,孫策的政治眼光要遠超過劉表、袁紹等人。他決心走項羽的老路,挾天子以令諸侯,來逐鹿中原,稱霸天下。

    正是因為孫策和項羽有這麼多的相似之處,才使得大家把他和西楚霸王項羽相對照,稱之為小霸王。

  • 11 # 經濟資訊速遞

    孫策

    ·

    弱冠之年突喪父,

    寄人籬下投袁術。

    不甘屈辱借兵將,

    跨江創業徵東吳。

    ·

    驍勇善戰如呂布,

    席捲江南擴疆土。

    立業初成突身故,

    生子當如孫伯符。

    ·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

    《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基業,最終把吳國推向最高峰,和蜀,魏呈鼎足之勢。

  • 12 # 天下共誅西戎噴狗

    孫策有“小霸王”的綽號,源自吳郡太守許貢曾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

    “小霸王”意思就是“小項羽”,至於為什麼有這個綽號,筆者發現有跡可循。

    經過比較二人生平和性格,至少在下面這三點上,孫策跟項羽的確很像。

    一,勇猛善戰。

    項羽氣大無窮、力能扛鼎,在當時的戰場上單挑無敵,起兵之初就一個人殺掉了會稽郡守衛兵一百多人;在烏江邊上,還一個人殺死了漢軍幾百人。

    而孫策也是三國時期的著名猛將,他的著名戰績是夾死一將喝死一將,然後還跟太史慈打了平手。

    但是項羽是當時的最強武將,而孫策只是一流武將,比起呂布還差一些;項羽除了個人勇武,軍事指揮水平也是當時一流,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東城快戰,都是經典戰例,而孫策就遜色的多了,勝仗不少但是看不到特別出彩的地方。

    二,都喜歡殺人。

    項羽的嗜殺,是過度迷信武力。由於他強壯威猛,相信天下事都可以用拳頭解決。

    他在新安坑殺了二十多萬秦朝降兵,在咸陽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在齊地屠城,燒死紀信,煮了將周苛、樅公,都非常殘忍。

    孫策的好殺,體現在喜歡殺人,遇到讓他不爽的人,他就要 殺。

    孫策尤其喜歡殺名人,像高岱和于吉。

    三,都死要面子,最後因面子問題而死。

    項羽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他要的面子就是自己堂堂正正的貴族氣派。

    在鴻門宴上,在劉邦幾句奉承和吹捧下,就掩飾不住對準備殺劉邦的愧疚,認為自己不應該說謊,居然出賣了自己的眼線曹無傷來給自己脫罪。

    項羽準備撤離關中時,有個韓生來跟他說,應該定都關中,結果項羽覺得秦朝宮室都被燒了,而且一個人富貴了不回到家鄉顯擺顯擺,就好比穿了一身名牌衣服在黑夜中行走,誰也看不得一樣白瞎了。

    於是項羽沒有聽從這個提議,這個韓生就在背後挖苦說,都說楚華人就像戴上帽子的猴子,看似像人其實難改畜生本性。

    項羽現在是西楚霸王,怎能受這麼個小角色的諷刺,當即抓來活煮了。

    後來他撤退到烏江邊上,烏江亭長要載他過河,他又覺得當初八千江東子弟跟他打天下,如今自己一個人回來實在“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收拾人馬東山再起。

    說起來,項羽最後關頭還是死於面子問題。

    孫策的要面子,是要維持在大眾眼中帥哥的形象,維護個人臉面,因為孫策是當時的美男子。

    他被許貢的門客刺傷後,其實傷勢並不嚴重,只是皮外傷,醫生說靜養一陣就沒事兒。

    但是孫帥哥英俊瀟灑,臉上受了傷就很擔心破壞了顏值,忍不住去照鏡子,結果發現臉上貼了膏藥很難看,居然說我都破相了還怎麼建功立業。於是怒氣上衝,創口迸裂,當天就死了。

    這是地地道道的死要面子。

    如此看來,把孫策叫做“小項羽”是有道理的。但是比起項羽,他又有所不及,所以叫小項羽,但是這個小,已經縮放了很多倍了。

  • 13 # 使用者104502318119

    孫策有“小霸王”的綽號,源自吳郡太守許貢曾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

    “小霸王”意思就是“小項羽”,至於為什麼有這個綽號,筆者發現有跡可循。

    經過比較二人生平和性格,至少在下面這三點上,孫策跟項羽的確很像。

    一,勇猛善戰。

    項羽氣大無窮、力能扛鼎,在當時的戰場上單挑無敵,起兵之初就一個人殺掉了會稽郡守衛兵一百多人;在烏江邊上,還一個人殺死了漢軍幾百人。

    而孫策也是三國時期的著名猛將,他的著名戰績是夾死一將喝死一將,然後還跟太史慈打了平手。

    但是項羽是當時的最強武將,而孫策只是一流武將,比起呂布還差一些;項羽除了個人勇武,軍事指揮水平也是當時一流,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東城快戰,都是經典戰例,而孫策就遜色的多了,勝仗不少但是看不到特別出彩的地方。

    二,都喜歡殺人。

    項羽的嗜殺,是過度迷信武力。由於他強壯威猛,相信天下事都可以用拳頭解決。

    他在新安坑殺了二十多萬秦朝降兵,在咸陽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在齊地屠城,燒死紀信,煮了將周苛、樅公,都非常殘忍。

    孫策的好殺,體現在喜歡殺人,遇到讓他不爽的人,他就要 殺。

    孫策尤其喜歡殺名人,像高岱和于吉。

    三,都死要面子,最後因面子問題而死。

    項羽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他要的面子就是自己堂堂正正的貴族氣派。

    在鴻門宴上,在劉邦幾句奉承和吹捧下,就掩飾不住對準備殺劉邦的愧疚,認為自己不應該說謊,居然出賣了自己的眼線曹無傷來給自己脫罪。

    項羽準備撤離關中時,有個韓生來跟他說,應該定都關中,結果項羽覺得秦朝宮室都被燒了,而且一個人富貴了不回到家鄉顯擺顯擺,就好比穿了一身名牌衣服在黑夜中行走,誰也看不得一樣白瞎了。

    於是項羽沒有聽從這個提議,這個韓生就在背後挖苦說,都說楚華人就像戴上帽子的猴子,看似像人其實難改畜生本性。

    項羽現在是西楚霸王,怎能受這麼個小角色的諷刺,當即抓來活煮了。

    後來他撤退到烏江邊上,烏江亭長要載他過河,他又覺得當初八千江東子弟跟他打天下,如今自己一個人回來實在“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收拾人馬東山再起。

    說起來,項羽最後關頭還是死於面子問題。

    孫策的要面子,是要維持在大眾眼中帥哥的形象,維護個人臉面,因為孫策是當時的美男子。

    他被許貢的門客刺傷後,其實傷勢並不嚴重,只是皮外傷,醫生說靜養一陣就沒事兒。

    但是孫帥哥英俊瀟灑,臉上受了傷就很擔心破壞了顏值,忍不住去照鏡子,結果發現臉上貼了膏藥很難看,居然說我都破相了還怎麼建功立業。

    於是怒氣上衝,創口迸裂,當天就死了。

    這是地地道道的死要面子。

    如此看來,把孫策叫做“小項羽”是有道理的,但是比起項羽,他又有所不及,所以叫小項羽,但是這個小,已經縮放了很多倍了。

  • 14 # 風嬙遙度天際

    之所以成為小霸王,是因為孫策打遍三國時期的江東地區 無敵手,武力值很高,更是在與劉繇的交戰中表現搶眼生擒劉繇手下一員武將、嚇死一員武將。自此人人皆稱他"小霸王"。霸王 乃 是 項羽的綽號。項羽是歷史上最強武將,力舉千斤頂,威武無敵。而三國演義裡叫“小霸王”寓意就是把 孫策的驍勇無敵 與 項羽 相媲美的比喻而已。

  • 15 # 南政昔風
    ▲三國稀有的孫策VS太史慈

    霸王也就是項羽,素以力大勇猛著稱。既要突出力大勇猛,就得有這方面的記載。

    ▲西楚霸王

    三國時期武將大戰武將的案例很少,在僅有的幾次中,最高階的要屬關羽刺顏良,但這明顯是實力壓制,關羽這個戰神虐菜殺士兵也是習以為常。

    ▲小霸王孫策

    而最刺激的莫過於孫策戰太史慈,太史慈是一位武藝高強的小將,孫策在當時也是江東的一名小孩,與長篇小說《三國演義》中不同的是,正史中這一戰是分出了勝負的。

    ▲小將軍太史慈

    在這一戰中,太史慈出營檢視,偶然遇到了孫策。這一場原本以為的混戰變為了單挑,孫策和太史慈二人騎上馬拿著兵器大打出手。

    ▲太史慈與他的手戟

    俗話說“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在幾個回合後,孫策回手一槍扎死了太史慈的馬,雖被太史慈拿下了頭盔,但將太史慈的手戟奪走。

    ▲孫策收降太史慈

    在此戰之後,太史慈被孫策擒拿並歸降於孫策,此舉與霸王相仿,加上孫策在三國正史中也是數一數二。故此,人稱孫策為江東猛虎小霸王。

  • 16 # 尹禾

    三國武將眾多,勇者無數,但與“霸王”最相似者,唯有孫策。

    “小霸王”這一稱號最早出自《三國演義》,孫策在征討劉繇時,與兩軍陣前“夾死一將、喝死一將”,眾人皆驚歎其勇武,自此人稱“小霸王”。

    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三國演義》

    羅貫中先生關於孫策勇武的描述還有很多,但是怹老人家生活在元末明初,相對於三國正史而言,與我等相似,都是瞻仰古人。《三國演義》作為歷史題材小說,故事主線尊重歷史,同時也融入很多民間傳說和戲曲橋段,因此“小霸王”之稱號雖然出自《三國演義》,但源頭卻不在於此,早在三國時期,孫策就與“霸王”結緣,經過一段時間的歷史演化,最終成就了“小霸王”的威名。

    難與爭鋒

    《三國志》中有很多稱讚孫策才能的語句,比如袁術就曾經由衷的感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當世名士王朗曾言:“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而曹操在得知孫策平定江東之後,更是驚歎道:“猘兒,謂難與爭鋒。”意思是這小兒郎像瘋狗一樣,真是很難與之爭鋒啊。

    孫策在當時的威名可見一斑,但是此時尚無人將其與項羽做比較。

    與項籍相似

    在孫策的一生中,有四個男人對他最重要,因一人而生、因一人而興、因一人而死、拖一人後事。生之者父母,說的是孫堅;助其興者致友,說的是周瑜;拖後事者兄弟,說的是孫權。而刺死孫策的,是大名鼎鼎的“許貢三門客”,孫策可以說是因許貢而死。

    孫策雖然迅速平定了江東,但是其行事作風並未完全受到當地氏族的認可,許貢就是其一,因此他偷偷寫了舉報信,希望朝廷能夠管一管這件事,沒想到被孫策知曉,一氣之下將許貢殺死。許貢的舉報信中有這樣一句話:“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

    這段記載出現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也是關於孫策與項羽相似的最早記載。此言一出,似乎是點醒了眾人,孫策的勇武善戰和殺伐臆斷,不正是像極了曾經稱霸過天下的江南霸王嗎?

    猛銳冠世

    在裴松之註解《三國志》以前,陳壽成書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記載的這一人物與古之豪雄如此相似,但是再為其人物生平做總結的時候,他還是說:“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其中“猛銳冠世”一詞,是不是像極了太史公的“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也許有些武將武藝高超、有的武將力大無窮,但是能夠達到“猛銳冠世”的,需要的不僅僅是蠻力和武義,更需要氣勢、氣魄!

    項羽和孫策都是兵家“兵形勢”的代表人物,非一般武將可比。

    散兵起家

    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庾信曾經寫下過這樣的詩句:“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意思是孫策在天下大亂時起家,不過幾百人,項羽剛開始馳騁沙場,也不過是依靠八千江東子弟。這兩句詩出自《哀江南賦序》,詩人列舉了江南最勇猛的兩員武將,也徹底將兩人聯絡在一起。

    其實當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之後,我們腦海中是會出現這樣的感覺,孫策和項羽真的很相像。同樣是勇冠三軍,同樣是喜好殺伐,同樣是剛愎自用。兩人成名的過程、最後的結局也都很相似。有時不得不驚歎於歷史的巧合,在不同時期總會造就出一些相似的人物,如果生逢亂世,你是相當項羽、孫策這樣的蓋世英雄,還是要做劉邦、劉備那樣能屈能伸的政客呢?

  • 17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只是孫策軍中自吹而已,在演義中孫策的武藝並不強,只能和張郃等人並列。

    在正史上,並沒有把孫策稱為小霸王的說法,只有《三國演義》第15回,孫策攻打江東時,在牛渚之戰他親自出馬,三合活捉了劉繇部將於糜,劉繇另一個部將樊能趕來想從背後偷襲孫策,結果被孫策一聲大喝嚇得掉下嗎頭破而死。而等孫策放下於糜時,發現於糜也被挾死,他也因為“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被人稱為小霸王。

    不過孫策的實際武藝並不算太強,他遭遇的對手中,武藝最高的是太史慈,兩人在神亭嶺之戰前後共打了百餘合不分勝負。最後孫策和太史慈奪槍到底,在地上對毆還是平手,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而太史慈除了和孫策之戰外,其他還和程普、張遼戰袍。特別是和張遼之戰,兩個人打了七八十合未分勝敗,武藝難分高下。張遼在演義中雖然也算一員猛將,但是在面對夏侯惇、張郃、淩統等人時都只能打成平手。

    張遼這個表現有些差強人意,最多算是和張郃、夏侯惇同級,比呂布、五虎上將、顏良、文丑、許褚、典韋等超一流高手要差這一個檔次。即使樂觀估計,孫策比張遼強一些,也最多和徐晃相當,在《三國演義》中排名要在十名以外。

    所以孫策被稱為小霸王,主要還是為了給自己造勢,並非他的武藝真的很強。

  • 18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因為都是在江東起家的,而且戰術風格很像,更重要的是都是少年得志的一方霸主。項羽是靠江東子弟兵起家,孫策奪取江東。兩人都擅長閃電戰,都喜歡用鐵血手段解決內部問題。項羽打鉅鹿之戰威震天下是25歲,孫策去世時也才25歲

  • 19 # 我家的貓叫皮蛋

    孫策少年成名,英雄蓋世威震江東,人稱“小霸王”,題主說三國武力比孫策強的很多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整個三國武力比孫策強的就沒有幾個,要是再結合孫策稱雄江東的那個時間段,比孫策武力強的屈指可數,如果算上統率這些綜合能力在二十多歲能有孫策這樣成就的人絕無僅有,要知道孫策死的時候才26歲,死前就已經給弟弟孫權奠定了東吳政權的基本框架。

    孫策的武藝定位

    民間打油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三國武力前十名分別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這十人都是武藝絕倫之輩,或許排名有所爭議,但是人選有毛病基本就是這十個人,我們姑且就用這個排名,孫策也位列第九,整個三國比孫策武藝高的也就八個人而已,題主說的很多是不存在的。

    孫策武藝很高只是死的太早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展現和發揮,孫策席捲江東時候面對揚州刺史劉繇二員大將於靡和樊能的夾擊,孫策三回合生擒並挾死於靡,大喝嚇得樊能墜馬而死;孫策箭術也是很不錯,曾經一箭把黃祖大將陳生射落於馬下,著名的神亭嶺之戰孫策與太史慈大戰了一百多回合未分勝負,之後兩人惺惺相惜,太史慈歸順孫策。孫策的武力在江東是無敵的存在,也是東吳武力第一人。

    孫策武力超絕在江東無有敵手,而唯一可以和孫策相抗衡的太史慈也加入孫策陣營,加上孫策有程普、黃蓋、韓當等忠心耿耿的孫家老臣,所以孫策很快席捲江東建立了東吳政權。

    有人將孫策席捲江東歸結於江東沒有厲害武將,這是不公平的,第一創立江山靠的是綜合實力而不是武力,第二孫策創業的時候武藝比孫策強的真沒有幾個。

    公元200年初,孫策大敗黃祖後東進豫章,正式吞併了江東成為一個割據勢力,而這個時候排名在孫策前面的呂布也兵敗被殺;典韋也幾年前就死於張繡叛亂中;曹操大將許褚雖然勇猛但是許褚一生沒有擊敗過任何一個一流武將和高覽都曾經大戰數十合,所以許褚未必能戰勝孫策兩人大機率打平;而黃忠還只是劉表手下太守韓玄的一個部將並不出彩,趙雲在公孫瓚敗亡後正在流浪各地當遊俠,劉備勢力也剛剛被曹操擊敗劉備投靠有袁紹,關羽正依附於曹操,張飛當了流寇。

    所以看來看去,孫策稱霸江東時,武藝方面還真是沒有幾個敵手。

    英年早逝的孫策

    孫策絕對是一個長期被低估的人,孫策少年時期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公元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帶領少量士兵和孫家老臣東渡長江,進攻軍閥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大敗劉繇。公元196年,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公元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后,孫策與袁術決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公元198年,朝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公元199年,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勳及劉表部將黃祖。公元200年初,在奪取豫章郡後統一江東。

    三國演義中孫策向袁術借了三千兵馬創立基業,歷史上其實更加誇張因為孫策只帶了一千人馬下江東,孫策靠一千軍馬和一些孫家老臣用了五年時間就基本統一了江東。

    比起孫權的小心謹慎,孫策為人志才大雄,有一統天下的雄心,所在在統一江東後,孫策就開始謀劃北上,而這時候正值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曹操後方兵力空虛,於是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都,迎取漢獻帝,然而就在孫策謀劃一些的時候孫策遇刺了。

    孫策殺害了吳郡太守許貢,受許貢大恩的三個門客發誓報仇,結果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孫策騎的是一匹快馬,扈從騎兵被遠遠的甩在後面,這時遇見早已埋伏的三個門客,孫策面頰中箭傷勢甚重,到當晚交代完後事的孫策便去世了,時年二十六歲。

    孫策雄烈過人,文武雙全,死的時候才26歲,整個三國能像孫策這樣在26歲就創下如此基業的再沒有第二個了。

  • 20 # 歷史笑春風

    既然要稱一個人為霸王,那麼這人至少也是一路諸侯。在三國中,武力出眾的人很多,諸侯中有勇力的也不少。比如呂布、董卓、公孫瓚、袁紹、劉備等等。可只有孫策被大家稱為小霸王,這是因為什麼呢?

    在孫策的年代之前的歷史裡,只有一個自稱霸王的人,他就是秦末的項羽。把孫策稱為小霸王,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兩個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首先,他們起兵的地點和最初建立基業的地方都是一個地方,就是江東。

    當年項羽先獨霸江東,再率領八千子弟北上伐秦。他帶領江東子弟,不畏秦軍的強大,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奠定了滅秦的基礎。

    隨後,項羽帶領諸侯軍隊進軍關中,消滅了秦朝。他以天下盟主的姿態,分封天下。他自立為西楚霸王,世人也稱之為楚霸王。

    而孫策在父親死後,依附袁術。他以父親留下的傳國玉璽為質押,換來了袁術的兩千人馬。他帶領這支軍隊,渡江來到江東。他收合父親的舊部,迅速佔領了江東。

    第二點,兩個人性格相似,作戰風格也相似。

    項羽在一生的征戰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的一生中經歷過無數次的戰鬥,都身先士卒。在他的面前,任何敵人都望風而逃。就算在最後的戰鬥中,他依然不承認是自己作戰不利,而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天意。

    而孫策也是一樣。在孫策佔領江東的征戰中,他屢戰屢勝,實力也日漸增強。在戰爭中,孫策和項羽一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戰鬥中他也是身先士卒,叱吒風雲。他和太史慈的戰鬥是三國故事中精彩的一例。

    後來在孫策遭到敵人偷襲,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他傳位給孫權的時候,還這樣評價自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和項羽一樣,對自己的軍事能力十分自負。

    第三點,就是項羽和孫策爭奪天下的手段、策略一樣。

    項羽和孫策的性格相似,而兩者建立功業的手段也一樣,那就是依靠武力,藉著當時天下大亂的形勢,起兵爭奪天下。

    項羽是趁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天下大亂之機,起兵反秦。在軍事上,他能夠克敵制勝,不怕艱險。在政治策略上,他採取了奉迎楚懷王為主人,以楚懷王的號令為名義,率領楚軍出兵伐秦。這樣,在政治上佔有主動的項羽最後取得了滅秦的戰果,奪取了號令天下的權力。

    而孫策也是一樣。他趁三國初期的混亂局勢,帶領江東人馬起兵。他在佔有江東後,馬上開始渡江攻打劉表,準備向中原發展。在曹操陷入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他準備率軍襲取許都,奉迎漢帝。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到,孫策的政治眼光要遠超過劉表、袁紹等人。他決心走項羽的老路,挾天子以令諸侯,來逐鹿中原,稱霸天下。

    正是因為孫策和項羽有這麼多的相似之處,才使得大家把他和西楚霸王項羽相對照,稱之為小霸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一雙kd12,請問哪個配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