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855470161
-
2 # 叫我哥就行
首先,說是市場沒有了,這個可以,但郵票沒有衰落。郵票是國家對外的小小視窗,透過方寸之地,就能瞭解中國的地理,歷史,人文,風俗,建設乃至從郵票上能看出中國的博大文化,可以這樣說,郵票是一種國家、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是一部祖國發展史。沒有衰落一說。
我一直集郵,集郵使我感到祖國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人民安居樂業的喜悅,感到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透過集郵,使我不斷進步,成長,說衰落,那不就是說自己嗎!
-
3 # 陽光普照收藏者
郵票市場是從1997年開始衰落的,這是郵票興衰的分水嶺。
在1997年以前,透過1985年和1991年的兩次郵票行情,使人們認識到了郵票的升值功能,大量社會閒散資開始湧入郵市,經過6年的醞釀,爆發史無前例的97大行情。
這次行情幾乎把所有與郵票相關的品種炒了個遍,並且都炒到了天價。
這種炒作的後果,就是給發行方發出了錯誤的訊號,真以為擁有2000多萬的集郵者,從而加大了郵票印量和郵票品種,再加上價格的飛流直下,嚴重損傷了大量的集郵愛好者的收藏熱情,導致真假集郵者快速逃離郵市,而郵票減量的速度跟不上人員流失的速度,就只能呈現出長期萎靡不振的景象。
中間雖說有2003年和2010年的兩次行情,也只是超跌反彈而已,並不能改變郵票市場的總體向下趨勢。
在當今經濟社會,只有讓郵票持有者產生良好的賺錢效應,才能重振集郵市場。
否則,隨著收藏品種的多元化,分散了收藏愛好者關注點,象古瓷、古玉、古錢幣等不可再生資源類收藏品,將會成為主流,集郵也只能是邊緣化了。
所以,現在很多集郵者都在問:集郵市場還能好起來嗎?
-
4 # 外郵之窗
你這問題問得是電視臺採訪?還是要寫論文?你先弄清楚你說的郵票市場是什麼市場,如果是電子盤,那肯定是衰落了,暗箱操作吸金大法讓國家一打擊,不死才怪。
如果說是中國郵票市場,我相信編年票以前的品種還是很活躍的,尤其是那些猴啊,文啊的。不然怎麼漲得那麼兇。之後的票因為發行量巨大,加上郵政的經營方式,現在基本就是在走美國的老路——就是貴的買不起,便宜的沒人要。
如果是世界郵票市場,那在我看是有萎縮,但整體看還是可以的,歐洲還有很多傳統集郵國家還是良性發展,因為他們三觀很正,沒有把郵票作為價值投資,郵票的首要功能還是寄信,印量也沒有那麼誇張。只要中國是把郵票當股票運作的,也真是神奇之極,我們發明的志號原來還有這樣的功能。
你問得那些炒郵票的人,多數應該屬於電子盤的吧,肯定是賺的賺賠的賠啦。如果是櫃檯上的郵商,遵循市場規律的,肯定還在賣他們的郵票,賺該賺的錢。
市場是有生命的,會自己去調節,不用我們去操心,如果有一天郵票消失了,或者變成超過青花瓷的收藏價值,那也是它應該有的命運。不是我們憑空捏造或者感覺一個想法就能決定的。
-
5 # 天存
精品郵票從沒衰弱時,一直都想購入幾張沒有的文革票,心想等市場不景氣時再購入吧!一直觀察著價格不但沒有跌反而是一點一點往上漲。
-
6 # 使用者7564385452517
郵票最初作為郵資憑證出現,後來隨著社會發展,被賦予和承載了歷史文化資訊,逐漸形成為人類的收藏門類,與其他收藏愛好相比,具有社會經濟、人文歷史深刻內涵,涉及社會和自然界存在的所有領域,可以說大千世界無所不有,無所不包。中國的民間集郵活動,也曾經生機勃勃,關鍵在於“市場”兩個字,原本的深蘊文化品味的收藏,被人為的炒作成了市場,某些官方用擴大發行郵票的辦法,作為部門創收的手段,這也就把郵票炒成了股票,扼殺了集郵的本真。如今的郵票市場把值不值錢作為唯一標準,文化歷史內涵已經完全被忽略,集郵愛好已淪落為純粹的財富積累。隨著科技水平的發達,確實郵票作為郵資存在已逐漸被忽視,但是,就在這種形勢下,某些官方依舊不思改悔,印量依舊,無異於飲鴆止渴,所以郵票市場衰落是必然的。
-
7 # 無緣29702036
河北郵幣卡交易中心裡高位套牢的散戶,誰去救助他們?幾元不到的郵票,居然被拉倒千元以上。這個利益鏈條非常明顯,相信公安會還原這個利益鏈條的醜惡嘴臉
-
8 # 朝思暮悟光明也
郵市的衰落:一源於郵票失去其本來的作用,郵信的人少了。二源於人們集郵主要動力來自於獲利,近十多年了,集郵賺錢的少多了!
-
9 # 老夥計610322
郵票讓我歡喜讓我憂,讓我愛你真的好難。
我是90年代偶然集郵的,專集人物郵票,隨著郵政部門郵票要預訂製,想購買每年單套的人物票好難,不得而以每年訂購全年票一套,當年外地出差順便在集郵市場買了不少人物郵票,集滿四大本郵冊。
現在每年仍然預訂年冊一本,17年訂的年冊到現在還未到手,太遺憾。
至於集郵市場什麼時候衰落的,應該在九十年代一直到現在……
-
10 # 湘平古珍郵館
郵票是伴隨古玩市場一同衰落的,古玩是讓假貨弄衰落的,郵票是讓發行量巨大的郵總自己弄衰落的。
不管郵票衰沒衰落,但作為一個國家的百科全書功效沒有變,郵票是用最直觀的圖象展示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帶有記錄歷史的獨特信銷票只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值錢。
郵票市場經歷了此次衰落,終於讓廣大的郵票收藏者幡然醒悟了,原來這些花花綠綠,印刷量極大的新郵票並不值錢,只有那些歷經戰火,歷經實寄損耗嚴重的郵票才值錢。
所以說,雖然現在郵票行情不好,只要你有老票,存世量少的票,一定永遠都會升值。而你如果指望九十年代之後的郵票會升多大值,估計再得等一百年,而且還得是帶有獨特歷史有獨特意義的實寄票。
-
11 # 老馬檢視312
我在集郵界也曾做出過有目共賭的貢獻。我參與編寫的《中國集郵大辭典》一書,榮獲世界郵展大金獎,也就是集郵界的最高獎。我先後編著過《集郵入門》《集郵起步》《集郵之友通訊錄》等集郵普及讀物和工具書。之所以這樣介紹,不是炫耀我的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回答題主的問題。
上世紀90年代是集郵最瘋狂的年代,不誇張的講是全民集郵。那個時候,你可以做個調查,你問城市中的任何一個家庭,一定有一個人集郵。那麼,現在你到學校中諮詢一下,可能很多學生,都不知道集郵為何物。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社會的發展,使得郵票的實際應用功能退化。這個不用更多的解釋,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體會都可以說明這一點,比如說,您一年中能收到幾封貼的郵票的來信?
第二,人們業餘生活的多元化,使得集郵淡出人們的視野。回想上世紀80年代,人人集郵,因為那時候人們的文化生活貧乏,沒有其他的選擇。現在手機、電玩等等等等,佔據了人們業餘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
第三,郵票市場的無序,使得人們遠離這個圈子。市場上的惡炒、發行量的忽大忽小,加之種種不便言說的原因,使得很多集郵愛好者退出了這個隊伍。
題主所說的從什麼時候開始走向衰落,很難確定一個準確的年代。
那麼,集郵還可能東山再起嗎?以我現有的認知水平可以回答,絕對不可能。集郵以後就是一個小眾的業餘愛好,絕對不可能出現全民參與的盛況了。
-
12 # 蕭士福
手機出現後沒人寫信了。郵票沒有了原來的功能!慢慢地成花紙了!但它還有一樣功能沒減退就是記載大的歷史事件。例如黨代會!
-
13 # 上官天竹
我是在上初中的時候開始集郵的,大概是83年吧,那時候也沒有集郵知識,竟然把郵票用漿糊粘到自己做的集郵本上,現在想想真是可笑。由於經濟上的原因,從93年開始買年票,集郵公司當時在黃河路的花壇北邊,附近也有好多郵票販子,慢慢接觸熟悉起來,工資不高還想集郵怎麼辦?拿各種東西換,有時拿汽油票換的,也有時拿國庫券換。慢慢我的書架年冊就滿了,又到當時文體商店買了個大的書架。97年,香港迴歸,好傢伙,集郵公司門口人山人海,都是買回歸紀念票的,我買了幾個首日封和幾套票、小型張排了兩個小時的隊。
我同事也有幾個集郵的,還有一個是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個月工資一半都買郵票了,好多郵票我沒時間去買總是他幫著買回來。有個發小到我家看過郵票說這將來都是廢紙!果然,2000年後,隨著國家集郵總公司放開發行量加上印刷品質、質量的下降,集郵人數驟減,本來人們都想著集郵可以陶冶情操、聚集財富,但沒想到郵票市場變得如此冷落。我隨著步入中年也放棄了集郵,得養家啊。沒事的時候翻出以前的郵冊沉浸在自己的快樂中慢慢欣賞也算是一種生活方式。想讓孩子學集郵,他根本沒興趣,一是功課太重,二是現在課外活動什麼電腦手機遊戲太豐富,三是學校根本沒有這樣的集郵興趣班。
發行量大和印刷不夠精美是郵票市場衰落的主要原因。以前都是雕刻版印刷,畫面有層次感,顆粒感很細膩,再看看現在不論是設計、印刷都不如以前,真像我同事說的成了廢紙。
如果想重振郵票市場,我認為國家郵政總公司應該大幅減少發行量,提高雕刻版印刷郵票的比重,積極培養少年兒童集郵的興趣,假以時日,一定會重新回到郵票的繁榮時代!
回覆列表
郵市經歷了八十年第一次熱潮後,又反反覆覆起伏了兩次。九十年後期的股市低彌又短暫帶動郵市,但靠遊資拉起的郵市是不會持久的。進入新世紀的郵市,原本己失去了活力,偏又趕上飛速而來的資訊時代。在破與立的關鍵時期,相關部門更應理性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