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芸菲媽媽

    規範的手型有助孩子更好練習曲目,但是在學琴初始階段,老師不能刻意去強調這個問題。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天性,在起始階段, 要求孩子彈琴時把手指尖立著即可,讓他用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勢去練習。若過分的要求擺出 特定手型,孩子只會僵硬的去彈琴,而彈出的音色也是不自然、缺乏彈力的。等到孩子手指學會放鬆的彈琴時,這個時候可以開始慢慢糾正孩子手型。

  • 2 # 林之513

    小孩子始初學琴,一定要注重手型姿勢的培養。

    我們家毛毛學鋼琴,老師說手型運用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小孩子將來技術水平的正常發揮。運用正確手型在以後的鋼琴彈奏中,手的力度、速度、以及演繹的清晰度都是不可小視的。

    所以,培養正確的彈琴手型是初學者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

  • 3 # 綺霖寶媽

    手型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不要過分強調。學習鋼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初學前三個月——半年。對於剛學琴的孩子而言,我個人認為不要太過強調手型,主要以培養孩子學習鋼琴的興趣為主,掌握基本的音符和節奏為輔。過高的要求,不僅超過了他們的能力範圍,而且還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開始學習《拜厄》或《車爾尼599》,當孩子開始學習這兩本書時,他們應該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了,透過這兩本書的簡單練習,來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手型。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無需過多的注意音是否會錯,節奏是否會錯,可以透過簡單的練習和方法,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手型上,同時又不會覺得演奏起來太難,失去樂趣和信心。

    根據音樂的需要,沒有一首樂曲演奏時的手型是一樣的,即便是同一首樂曲,我們也要根據不同的音型、不同的音樂風格,例如:跳音、連音、頓音等來改變我們的手型,換言之,手不是一部固定不變的機器,而是隨時在為音樂服務的,有時候,我們為了樂曲達到某些效果,故意會將手趴在琴鍵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鋼琴大師的手型讓小朋友覺得不能理解的原因。因此,當孩子們真的領悟到一首樂曲的感覺時,他們的手會自然而然地為音樂服務的,過分強調手型,只會使彈出來的樂曲如同一根枯枝,毫無生氣。

    我想說,音樂是自由而抽象的,我們的手應該隨著音樂而自由舞動,千萬不要將它變成一部“死的”機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剖腹產對二胎有什麼影響?會有什麼後遺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