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本薄涼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元朝末年,出身農家的徐達參加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功績顯赫。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官至太傅等,封魏國公。其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也是為數不多得到善終的一位。

    徐達雖然功勞很大,但從不結黨營私,也沒有超越其本分,他是十分謹慎的一個人,並且頗有城府。徐達的子孫也沒有驕橫跋扈的,並且當時徐達已經身患重疾命不久矣,沒必要大費周章的去殺功臣,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朱元璋不殺徐達的原因。

  • 2 # 羊妹嘮繪本

    徐達是明初大將,開國功臣,也是朱元璋最寵信的心腹大將。他一生攻下元都兩個,省會三個,郡縣數百個,可謂戰功赫赫。但是他從不居功自傲,盡守君臣本分,而且軍紀嚴明,還願意與軍士同甘共苦、賞罰分明,更重要的是他從不貪圖美色和珠寶,所以徐達上對得起朱元璋的信任,下對得起軍士百姓。朱元璋就曾稱讚他說:

    “受命而出,成功而歸,不驕傲,不自誇,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行為正派無瑕疵,品德高尚可與日月比肩,只有大將軍徐達一人可堪當如此。”

    雖然朱元璋很寵信他,卻並不代表朱元璋從來沒有懷疑過他。

    明朝開國初期,徐達常年在外征戰,因此在京師還沒有專門的府邸。有次朱元璋對徐達說:“徐兄功勞甚大,至今還沒有安寧的住處,我把我的舊邸宅送給你吧?”舊邸宅是朱元璋做吳王時居住的吳王府。徐達聽後堅決推辭。一天朱元璋帶著徐達去舊邸喝酒,最後把徐達給灌醉了,然後命人給他蒙上被子,抬上正房睡覺。徐達醒後,吃驚不小,急忙跑下臺階,伏跪在地高喊罪該萬死!躲在一旁的朱元璋看到他是發自內心的害怕,因此心裡非常高興,此後更加信任和重用他。後來命令有關人員在舊邸前重新為徐達建造了一座新的府宅賜給他。試想一下:躲在一旁的朱元璋看到徐達睡在龍床上醒來之後沾沾自喜,而且收下“朱元璋的好意”住進了舊邸,那可想而知徐達後期的命運會有多悲慘!

    徐達於洪武18年(1385年)2月因背疽復發去世,朱元璋悲慟不已,為他停止臨朝聽政,後追封他為中山王,贈其子孫三世都為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可謂善始善終!

  • 3 # 平沙趣說歷史

    徐達之所以沒被殺,有兩大原因,一是他非常小心,二則是因為他死的早。

    明朝開國六公爵,除了徐達,都是慘淡收場,傳不過兩代,唯有徐達一脈,衍生出兩個公爵,還都傳到了明末。當然,這個更多的是因為朱棣,不過朱元璋沒把徐達的兒子們搞掉也是一大前提。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是朱元璋的同鄉,同樣也是世代務農。

    元末的災難波及到了朱元璋,同樣也波及到了徐達,他跟朱元璋一樣,投奔郭子興造反了。徐達在隊伍中成為朱元璋的屬下,從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軍旅生涯。

    徐達為人寬厚,深通兵法,久經戰陣,戰必勝,攻必取,智勇兼備、屢建功勳,功勳卓著。功業蓋世的同時,徐達卻越發低調,他為人小心謹慎、常以忠心侍主,絕無居功自傲之心。

    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對徐達極其信任,兩人親近備至,朱元璋經常給徐達 “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徐達的反應則是越發恭謹小心。

    信任歸信任,朱元璋的性格擺在那裡,帝王猜疑是不可避免的,他多次對徐達加以試探,徐達憑藉自己的謹慎作出了答覆。

    朱元璋曾說要將他的舊邸賜給徐達,徐達堅決不要。朱元璋與徐達一起飲酒,徐達被刻意灌醉,醒來發現自己居然蓋著皇上的被子,他大驚失色,連忙跪伏在地高呼死罪。

    看到徐達的表現,朱元璋當然龍顏大悅,對徐達也更加信任。

    眾所周知,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對諸多功臣懷有強烈的戒心,再加上這些功臣大多居功自傲,甚至有些還極為放肆。

    而太子朱標生性柔弱,朱元璋當然會擔心朱標將來鎮不住這些功臣。因此,朱元璋決定替兒子 清理一下,以保大明江山穩固如山。大明的功臣,幾乎被他殺光了,就連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也都難逃厄運。

    唯有徐達,讓朱元璋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為,徐達的表現太好了,這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到了朱元璋面前,卻“恭謹如不能言 ”,這讓朱元璋幾乎沒有什麼藉口,對徐達下手。

    當然,以朱元璋的性格,時間長了,沒有理由也能找出理由,像傅友德,就是這麼被搞死的。徐達能夠保全,主要還是因為他走得比較早。

    徐達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1385年)二月,病情迅速加重,隨後去世,享年五十四。

    徐達去世顯得疑點重重,民間有朱元璋賜徐達燒鵝的說法。這一點,似可信,但無依據,因為這些記載只見於野史,更可能是明朝文人對朱元璋嚴刑酷法的不滿與栽贓,畢竟朱元璋對將死之人(不是被他弄到將死)還是很慷概的。

    徐達去世時,胡惟庸案已經擴大,但徐達跟胡惟庸一點關係都沒有,並未受牽連,後發的藍玉案不用說,徐達已經死了,他的兒子並不成器,沒入朱元璋的法眼。

    徐達去世後,朱元璋甚為悲痛,追封他為中山王,諡武寧。

  • 4 # 不書

    首先,朱元璋不會見人就殺,人家是皇帝,又不是殺豬賣肉的。

    朱元璋殺人有以下條件。

    1.功高蓋主。

    2.恣意妄為。

    3.震懾不住。

    我們回顧藍玉,他與北元一戰,可謂是封神一戰,威震天下。但是藍玉功成之後,犯了以上三條的每一條。藍玉自恃軍功,居然敢屢屢不聽朱元璋調遣,他的軍隊朱元璋甚至調派不動,這就有點功高蓋主,震懾不住了。本來到這,朱元璋還忍著不殺他,畢竟朱元璋之前已經把明朝開國將領殺得差不多了,總得為太子朱標留個能打仗的人,加上藍玉因為是朱標太子妃的舅舅,對朱標是忠心耿耿,朱標自己也還算震得住,所以朱元璋沒有殺他。不巧的是,朱標年紀輕輕就暴病而亡,朱元璋只能打算把皇位傳給朱標仁孝的次子朱允炆。朱允炆可不一樣,他與藍玉毫無血緣關係,而朱允炆也不如朱標那般老練,指定震不住藍玉。回頭再看看藍玉,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既不能留為所用,三個必殺條件都齊了,那還等什麼?殺!誅連了將近1.5萬人!

    胡惟庸呢,大概是看懂了朱元璋殺人的目的與條件,知道自己在劫難逃,索性聯絡一干大臣打算造反,只是沒有想到在他們還沒來得及拿起刀,朱元璋就把他們都抓了,誅連將近2萬人!

    所以,朱元璋殺人是有目的與條件的,條件如上。目的則是為了穩固自己皇權並且讓大明江山永固。

    我們看,徐達犯了以上三個條件的哪一個呢?徐達功高是不錯,但是徐達並不蓋主啊。徐達作為大明元帥,平定北方,功勞何其之大?之後,徐達班師回朝,朱元璋親自出城迎接,要讓他坐龍輦,甚至還說要替他親自駕車。這一套無非是為了試探徐達知不知道深淺進退。徐達則是再三拒絕,言辭從臣下出發極其誠懇,卑微,發自肺腑地說“皇上對咱好,咱知道,但是這不合規矩啊,咱不過是皇上的兵而已!”徐達明確拒絕朱元璋替自己駕車。這一套下來,朱元璋自然是心滿意足了,知道自己這個兄弟沒忘本。馬上本著兄弟感情說“今天沒有君臣,你我布衣兄弟,兄弟之間一起坐車,咱家想兄弟,想聽兄弟說說你在北方的英勇戰跡。這樣,我讓一位皇子來駕車,你隨咱家來。”於是便強拉著徐達上了龍輦,讓一位皇子親自駕車。

    除此之外,徐達可謂一直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一直謙卑謹慎,帶著家人部屬克己守禮,朱元璋指哪打哪,戰無不聽,言無不從。所以,朱元璋是震得住徐達的。朱元璋根本沒有殺他的條件與理由。

    後面說徐達被朱元璋以蒸鵝殺死,多是野史,不過是後人為了渲染朱元璋如何為了穩固皇權嗜殺罷了,算是一種控訴。實際上,是徐達自己患了背疽不治身亡,而至於說背疽不能吃蒸鵝簡直無稽之談,現代醫學驗證,毫無科學依據,古代太醫不至於連這點常識都沒有。蒸鵝是肉,不是毒藥。

    況且,當時北蒙不安,朱元璋還想他帶兵出戰怎麼會殺他?

  • 5 # 謀士說

    在當時朱元璋還沒有開啟屠殺功臣的模式,在“明初四大案”當中,徐達只經歷了一個,也就是“空印案”而“空印案”涉及到地方會計案件,而開國功臣沒有收到牽連。朱元璋開啟殺功臣的超長待機模式,在“胡惟庸案”之後。“胡惟庸案”發生在公元1380年,當時處理了當事人。五年後也就是1385年明朝又發生了“郭桓案”這只是地方貪汙案件,朝廷內部的一些人也受到了牽連,但是影響不大。而真正影響大的還是“胡惟庸案”。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主要是高發胡惟庸同黨的人太多,所以受到牽連的功臣也更多。而徐達死於1385年,離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還有5年,所以徐達不在猜忌之列。

    除了“胡惟庸案”殺了一批功臣,還有“藍玉案”如果朱標不死,估計就沒有“藍玉案”。朱標死後,朱元璋想把帝位傳給孫子朱允炆,而朱允炆沒有從政經歷,比較柔弱。朱元璋害怕朱允炆駕馭不了一些權利過大的功臣,所以在死之前先把這些居功自傲的人處理掉,結果導致朱允炆身邊連一個得力武將也沒有,導致的結果就是朱棣武力反抗中央集權,叔侄相殘,朱允炆無力低檔,江山易主。

  • 6 # XP金鑰1裡佛子嶺

    有套書叫明英烈,這裡面寫到徐達後背生瘡,劉伯溫看望時贈給徐達一錦囊妙計,裡面說此瘡最怕白馬汗,不知朱元璋在哪裡得到的此訊息,騎一白馬看望徐達,用沾有白馬汗的手撫摸徐達傷口,當晚徐達暴斃。

  • 7 # Mer86

    因為徐達死的早嘛,那個時候朱元璋還沒有開始他的政治大清洗。

    朱元璋殺功臣的帽子是摘不掉的,但是朱元璋不是斯德哥爾摩患者,更不是每天不殺幾個人就心裡不舒服的神經病。他的那種近乎於變態的大清洗,都是有理由的。換而言之,徐達死的時候,朱元璋沒有理由殺他。

    注意,上面說的殺人“理由”,指的並不是殺人的“藉口”,而是好處。殺徐達對朱元璋有什麼好處?

    回顧明初的五次大案,可以發現一個邏輯:

    1376年的空印案,對文官集團下手;

    1380年的胡惟庸案,對相權下手;

    1385年的郭桓貪汙案,名義上是對文官集團下手。實際上是對富商大賈下手,此案更像是一場有預謀的,國家剪天下羊毛的行動;

    1390年的清除胡惟庸逆黨事件,對淮西派的功臣集團下手。

    1393年的藍玉案,對功臣集團下手。

    這個邏輯是,先從小官下手,逐步瓦解淮西集團;用自己的兒子取代功臣集團,待減輕皇權對功臣集團的依賴後,打擊官僚和富賈階級的勢力,最後以黨附胡惟庸為藉口,一舉將淮西集團剷除。清洗本來在這裡就結束了。

    沒想到朱標意外病逝,導致朱元璋不得不誅殺藍玉,又將清洗時間延長到了1395年。

    清洗時間1390~1395年。

    徐達雖然也是淮西派,但是他死的早,病逝於1385年,也就是郭桓貪汙案的前幾個月。當時發生的空印案和胡惟庸案,與他均沒有關係。

    並且,徐達不僅不會受牽連,朱元璋反而還要仰仗他。因為當時藩王還沒有徹底取代功臣集團,徐達還有利用價值。

    附:當時就藩的藩王只有六人,分別是:

    秦王朱樉(1378年就藩)

    晉王朱棡(1378年就藩)

    燕王朱棣(1380年就藩)

    周王朱橚(1381年就藩)

    楚王朱楨(1381年就藩)

    齊王朱榑(1382年就藩)

    朱元璋只要不傻都知道,靠這六個,二十歲出頭的兒子,是不可能幫自己穩住地方的。

    因此,在徐達病死的當年(1385年)。朱元璋一口氣又將潭王、魯王、蜀王、湘王這四個藩王全部派了出去,其中最小的湘王才剛滿14歲。

    所以,徐達之死,是朱元璋意料之外的事。他本來還想繼續讓徐達替自己多幹幾年的活,豈料徐達突然病逝了。朝廷又發生了郭桓貪汙案,一口氣殺了幾萬人,天下震動,朱元璋只得把十幾歲的小娃娃也派出去鎮藩。

    又過了五年,隨著皇子們羽翼漸豐,功臣集團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朱元璋自然要對老夥計下手,藉口黨附胡惟庸,將李善長、胡美、唐勝宗、陸仲亨、陳德、費聚、顧時、楊璟、朱亮祖、梅思祖、陸聚、金朝興、黃彬、華忠、王志、毛驤、於顯、陳方亮、於琥等二十人全部殺掉。並編成目錄《昭示奸黨錄》,警示後人。

    試想,若是徐達多活五年,估計也難逃被誅殺色下場。最好的結局也是如湯和一般,主動解除兵權,告老還鄉,時不時的還要被朱元璋叫到南京敲打一番。

    不過,朱元璋的絕情,並非只針對功臣。他對他自己,對藩王,都非常嚴苛。比如說二兒子秦王朱樉,生前有劣跡(老大、老二、老三都比朱元璋死的早),朱元璋在命人撰寫秦王祭文時,列舉朱樉的十大罪狀,件件有事實,件件有細節。諭令其地下有知,痛改前非。整個文章,看不到朱元璋的半點喪子之痛,只有朱元璋的切責之音。對兒子尚且絕情,殺功臣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了。

    PS:當時朱允炆已被立為太孫,朱元璋為了維護朱允炆的權威,才會對兒子們如此絕情。

  • 8 # 鴻觀大歷史

    自古伴君如伴虎,為皇帝赴湯蹈火打天下的將軍臣子,卻往往得不到善終,為什麼呢,中國歷史有一種規律,那些凡是草根出身當上皇帝的,掌握大權後都要殺功臣,如果按照心理學上的分析,這可能是得了歇斯底里症,一方面皇帝覺得天下已定,每個功臣都會覬覦他的皇位。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繼位掃清障礙,在這樣的皇帝底下當差,哪天言語或者行為上有個差池,那可是分分鐘掉腦袋的事,所以我個人分析徐達沒有被殺有以下三方面主要原因。

    一,小心使得萬年船,徐達在朱元璋面前都萬分小心,並沒有給朱元璋留下什麼把柄,連朱元璋自己都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可見徐達做人的精明之處。

    二,朱元璋並非殺人狂,他殺功臣也有自己的原則,分別是功高震主,恣意妄為”、“難以駕馭”,而徐達這三條都不符合,雖然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疑心病日益加重,但是對自己的同鄉,又是一起出生入死的鐵哥們,還是有一些兄弟情誼的。

    三,徐達死亡時間也是比較耐人尋味的,徐達死於洪武十八年,而朱元璋誅殺大臣的五件大案的時間是“洪武九年,空印案;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郭桓貪汙案;洪武二十三年,清除胡惟庸逆黨案;洪武十六年,藍玉案。”而空印案與胡惟庸案跟徐達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 9 # 中國農夫

    朱元璋、徐達和湯和三個人是小時候從光著屁股玩泥巴一起長大的,徐達和湯和兩人要比朱元璋入伍早,徐和湯兩人做了千總朱元璋才加入義軍郭子興的隊伍,後來時來運轉成了郭子興的義子,而終借勢一躍成為整個義軍的大帥。

    徐達毋容置疑堂堂正正的開國元老,六公之首乘坐天子鑾駕,地位尊崇之至非他人可比,而且徐達還是朱棣的岳父還是皇親,老朱對他自然而然就不同於其他將帥了,徐達和湯和兩人很早就發現了朱元璋變了,郭子興兒子郭天旭死的時候變得陰險狡詐、兩面三刀,非之前的朱重八了,徐達這個人知進退,大明建國後一直都是守太平吃俸祿,幾乎沒有做出過觸犯朱元璋紅線的事情,而且深受朱元璋信任,還擔任中書省左丞相文武雙全,老朱雖然大殺功臣但對徐達還是信任的,不想他和藍玉、胡惟庸一樣被殺,最重要的是徐達也沒有參合這些事情,和老朱認識幾十年,他知道該怎麼做才會頤養天年。

    徐達也是開國元勳中倖免於難的人之一,他文武雙全但知進退,悉聽教誨未嘗越過紅線,而且還是老朱的親戚加兄弟,朱也很瞭解徐達同時也為後世之君留下柱國大臣,所以是不會動徐達的,後來徐的兒子徐祖輝也是力保建文帝抵擋朱棣是有功勞。足以證明徐對朱家的忠心。

  • 10 # 鐵馬冰河wu

    提這個問題的人對“明史”瞭解不足,只能說一知半解。徐達之死迷霧重重,從史料中透出的蛛絲馬跡可以隱隱看出,他的死並非自然死亡,朱元璋與此更是難脫干係。

    徐達,字天德,明朝開國軍事統帥。他是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和朱元璋是同鄉。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聽說朱元璋回鄉招兵買馬,徐達毅然仗劍從軍,投入了朱元璋麾下的淮西紅巾軍。

    至正十五年,他隨朱元璋渡過長江,克太平(今安徽當塗),取集慶(今南京)。隨後他率軍攻取鎮江等地,為淮西軍開拓江南根據地做出了很大貢獻,被元璋授予淮興翼統軍元帥。

    至正二十三年秋,徐達在攸關生死的鄱陽湖之戰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一舉擊潰了陳友諒部前鋒,大壯朱軍聲威,為元璋徹底滅掉陳友諒軍事割據政權奠定了雄厚基礎。至正二十四年 ,屢建奇功的徐達被攫為左相國。

    二十五年,朱元璋拜徐達為大將軍,率大軍出征,先攻佔安徽東部,繼而平定浙西,一路銳不可當,連戰連捷。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9月,徐達率軍一舉攻克平江(今蘇州)、高郵等城,俘虜了自稱大周誠王的張士誠及其屬下將士25萬多人。

    同年10月,朱元璋拜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率25萬大軍北伐,先平山東,後迂迴攻佔河南,最後(1368年)揮師攻克元大都(今北京),立國98年的元朝滅亡。

    明朝建立初期,徐達曾多次率軍遠征漠北,討伐屢次寇邊的殘元,之後他協助燕王朱棣戍守北疆,朱元璋讚譽他是大明的“萬里長城” 。

    明初,朱元璋大封有功之臣,徐達位於功臣榜第一的榮耀位置。他因功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封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賜爵魏國公,食祿五千石,子孫可世襲。

    徐達死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被追封為中山王。《明史》記載:徐達去世後“朝野莫不望其風采”。

    那麼問題來了,以大肆屠戮功臣、處心積慮為子孫“削棘”著稱的朱元璋真的唯獨放過了徐達一人嗎?

    大明建國不久,朱元璋透過胡惟庸、藍玉兩案大興冤獄,屠殺功臣,據說共有五萬餘人被牽扯進去而遭誅殺。胡惟庸被殺後10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太師、南韓公李善長又被牽扯進早已了結的胡案,朱元璋偽託有星變,必須殺大臣消災,於是把李善長和其親族70餘人屠戮殆盡,這年李善長已經70多歲,早就退休回家、不問世事了。

    胡、藍兩案外,還有德慶侯廖永忠、永嘉侯朱亮祖父子、江夏侯周德興、定遠侯王弼、永平侯謝成、穎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元璋親侄朱文正、親外甥李文忠等開國功臣相繼被殺。除此以外,加上後來的空印案、郭桓案,據說一共有十幾萬人被元璋所殺,大明廟堂為之一空,乃至於後來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朝廷竟然沒有能統兵禦敵之將。

    徐達雖然為第一開國功臣,居功至偉,又與朱元璋結為兒女親家,卻仍然難逃一死。史載,洪武十八年,徐達背上長了一個疽(毒瘡),據說長瘡毒最忌吃鵝肉,但他臥病在床時元璋卻特賜一缽蒸鵝給他吃,其用意已非常明顯,徐達流著淚當著使臣的面吃下,不幾天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明初開國功臣宿將,僥倖得以善終的寥寥無幾,只能數出幾個:湯和與朱元璋同村,是其兒時一同放牛的好夥伴。徐達、李文忠死後,朱元璋想要把功臣宿將手握的兵權全部削奪,又不好意思明說。湯和深諳其意,且已經覺察到了危險,於是主動交出兵權,首先告老還鄉。朱元璋大喜,立即派官員赴鳳陽大興土木,為湯建造豪宅,還厚加賞賜,待遇異常優厚。

    其他還有曹國公李景隆、武定候郭英,在交出兵權、歸還莊田和佃戶後,在洪武朝時都沒有出事,也算得以善終吧。

    【寫作辛苦 嚴禁剽竊】【網路配圖】

  • 11 # 閣下可知司馬懿

    這個要分正史中的朱元璋和野史中的朱元璋來看。

    如果按照野史的話,朱元璋先是建了一個慶功樓,然後把功臣都請過去吃飯,然後一把火燒死了所有的功臣,只有魏國公徐達眼睛機靈,看到皇帝吃了一點就退席了,所以跟著皇帝一起出來了,免於此難。

    但是朱元璋依然沒有放過他,後來派徐達掃北驅逐元朝殘餘的時候,徐達生了背瘡,只能吃清淡的食品不能吃發物。而此時皇帝的使者到了,宣聖旨賜給了徐達一隻燒鵝,並且要他馬上吃下。

    眾所周知,燒鵝是大發物,徐達含淚吃了燒鵝,當即背瘡發作去世了。

    在正史上,徐達在北平確實患背瘡,但是朱元璋並沒有送燒鵝,而是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攜帶他的親筆信前往慰問,不久之後,徐達應召返回京師,到第二年二月份徐達才病逝。後來朱元璋追贈徐達為中山王,配享太廟。徐達的肖像在功臣廟裡位列第一,徐家一直到明朝滅亡,都一直做國公之位,可謂是與國始終。

    其實正史上朱元璋雖然嚴酷,但是並不是喪心病狂的,他誅除的功臣,大都是囂張跋扈、目無法紀之輩,而徐達沒有這等事情,並且家教甚嚴,所以自然屠刀輪不到徐達身上,就如同朱元璋的評價一樣: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 12 # 朝文社

    受野史和洪武四大案(藍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的影響,人們一提到朱元璋就覺得他是個暴君,見人就殺。有個故事說,如果朱元璋上朝,褲帶在肚子上就要殺人,褲帶在肚子下就沒事。如果他真是這樣喜怒無常,還能開創大明王朝276年的江山社稷嗎?

    大部分有關朱元璋殺人的故事都是編的,但編的很好看,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睛,好像寫故事的人是親身經歷一樣,所以咱們的電視也這麼拍,畢竟收視率是第一位的。

    其實朱元璋殺人是為了建立制度。

    元朝的制度是很混亂、很粗獷的,導致社會矛盾重重,僅僅97年就被趕回大草原放羊了。有著嚴重憂患意識的朱元璋同志決定建立一套完美的制度,讓自己的江山能千秋萬代。

    不管朱元璋的想法切不切實際,但他的確這麼做了。

    就這樣,我們看到了他對貪官殘酷的刑罰,他對農民人身自由的限制,他對地方行政權力的三分等等,本質上都是制度建設。

    然要建立制度,就會觸犯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形成了強大的集團,與新制度對抗。比如胡惟庸,明明知道朱元璋是個乾坤獨斷的皇帝,自己就該低調點,少管點事不要亂說話,甚至主動辭職,表達自己的忠心。而他非要拉幫結派,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以為這樣皇帝就奈何不了他了,可他忘了,朱元璋是開創之主,大手一揮雄兵百萬,殺你幾個文臣不是信手捏來?證據?要什麼證據?就憑你是丞相就該殺。

    還有藍玉案,藍玉作為洪武晚期重要將領,立了很多戰功,但朱元璋老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孫子能不能鎮住這些功臣,藍玉手握重兵,讓朱元璋覺得很不安全。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宋史》學學杯酒釋兵權,把兵權還給皇帝,自己回家弄塊封地,做做富家翁,豈不美哉?

    藍玉偏偏不辭職,引起朱元璋反感,乾脆趁自己還活著,把事都幹了吧——殺光。這樣大明王朝才能千秋萬代,藍玉冤不冤?冤也不冤,從法律角度,他不該死;從政治角度,他必須死。

    徐達卻是個活得很通達的人,一早看穿了朱元璋的心思,早早交出兵權,告老還鄉,豐衣足食的過完了自己下半生。一個沒有威脅的老戰友,朱元璋殺他幹什麼?

    最後再講一個我小時候聽南京老人講的故事“朱元璋炮轟慶功樓”,這個故事出自戲劇,本來是火燒慶功樓,後來不知道怎麼傳著傳著就變成炮轟了。南京版本是,朱元璋準備用大炮轟死樓中的功臣,但徐達與朱元璋下圍棋時看穿了他的心思,執黑子,在棋盤上下了個“萬歲(繁體)”二字,感動了朱元璋,這才放了他們。哎,民間故事如此多,當段子樂樂得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陶康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手機遊戲《明日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