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秋之雪

    綠蘿柱底部沒有葉子只有頂尖有葉子,怎麼修剪綠蘿,如何修剪?——— 用事實說話,用實際經驗跟您一起玩花卉。綠蘿柱一般是採用大葉綠蘿品種,把4一6棵植株栽種在花盆的四周,向縛綁在中間的棕櫚皮柱子上攀爬。放置在寬敞的客廳或者一些公共場所作裝點非常大氣美觀。綠蘿柱底部沒有了葉片,只有藤蔓頂端還有些許葉片,這樣就顯得植株有些單薄,不協調了。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植株缺水和冬季裡受“遛地風”吹襲所致。那麼,這樣的植株該怎樣調整、改善這種狀況呢?通常情況下可採用兩種調整方式。一,修剪重生、枝條扦插。如果每一棵植株的藤蔓都是鮮活的,那就可以把植株進行一次重剪,每一棵植株的主幹基部要保留2一3個芽點,上面的藤蔓枝條輕輕撤掉。修剪之後,注意保持土壤與盆面的溼潤度,這些保留的芽點半個月之後就能萌發生出新的枝條。然後每一棵植株保留1一2個健壯的枝條,讓其順著原有的棕櫚樹皮柱向上攀爬。剪下來的那些粗壯藤蔓當然不能浪費掉,可以剪成小段進行做扦插,尤其是藤蔓頂端的那段插條成活後生長特別旺盛,也可以替換補栽的花盆中,這樣植株的藤蔓一年就能生長一大截。扦插成活的那些藤蔓小苗,可以重新再種到另一個花盆裡,用棕櫚皮或麻繩捆綁、纏繞製作一根柱子,可以培養好幾盆這樣的綠蘿柱大型盆栽。二,下撤藤蔓。另一個調整方法就是將原有的藤蔓從棕櫚皮柱上輕輕撤下,然後按順序盤繞在花盆的周圍,把藤蔓頂端有葉片的部分固定在花盆的表面,每一根藤蔓都這樣做,盤繞的藤蔓也要加以固定。這樣不用修剪,不用扦插。只是纏繞的藤蔓會佔去盆面的很多空間,也得不到更多的綠蘿扦插苗。一定意義上不如前面的修剪、重生、扦插方法更實用,更有效益。個人經驗和建議,覺得有用,敬請關注點贊。多多交流,之後不斷分享更多的養花知識和養花技巧。

  • 2 # 陽臺上的多肉君

    家庭養殖的大綠蘿柱如果出現底部葉子稀疏,修剪是最常見的補救方式。

    剪去頂部徒長的枝條

    仔細觀察會發現頂部有些枝條又細又長,而且葉片也比較細小,這些就是徒長的枝條。徒長的枝條會長的又長又細,消耗大量的營養,要緩解底部葉子稀疏,首先就是剪掉頂部徒長的枝條。

    剪下的枝條進行扦插

    把盆土打溼,將剪下的帶有氣根的枝條插到土裡,新成活的小苗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也會長成鬱鬱蔥蔥的一大片,將這些新葉透過捆綁固定到柱子上,可以起到充實底部葉片的效果。

    除了修剪,常見的補救方式還有以下幾種,可以搭配採用。

    改善光照

    如果綠蘿放置的位置比較昏暗難見Sunny,頂部的光照都能保證,那底部的葉子勢必會慢慢凋零。所以把綠蘿安置在有光照的地方,但要注意不能讓強烈的Sunny直射。

    適當控水通風

    如果澆水過多造成盆內積水,會引起綠蘿爛根影響整體漲勢。另外底部的葉片靠近盆土,容易接觸到底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潮溼又不通風的環境容易滋生病害,造成底部黃葉並向全株蔓延。平時可以採用噴水的方式,向綠蘿柱上噴灑水分,更能促進氣根生長。

    合理施肥

    根據頂端優勢的原理,當植株整體出現營養匱乏的時候,機體會優先向頂部葉片輸送養分,會造成底部稀疏的現象。日常的養護過程中,要注意定期的向綠蘿施肥,一般家庭可以用喝剩下的啤酒,用40倍的清水稀釋後澆灌,效果不錯。

    好了,關於大綠蘿底部葉子稀疏就說這麼多。擁有一座陽臺小花園,喜歡養殖花卉的朋友可以點一下關注,第一時間收到多肉君的分享,與多肉君交流靠譜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節奏快不拖沓的美劇有什麼可以推薦,不要那種一集一個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