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在古代要想高中狀元,學識排第一位,同時必要的運氣也是需要。比如說北宋就有一位人因為打架而高中狀元的奇葩故事。

    這個人的名字叫王嗣宗,他自幼好讀,只為一朝博取功名。而北宋選擇了狀元的標準也很奇葩,不看文采,而是看誰第一個完成交卷。

    公元975年,王嗣宗參加了由宋太祖趙匡胤親自主持的科考——殿試。王嗣宗的主要對手有王式、陳識等高手。

    考試開始後,各考生奮勇爭先,力爭最快交卷。王嗣宗自然也不例外,一陣發猛地塗鴨後,王嗣宗和陳識幾乎是同時寫完,同時起身,同時交卷。

    這下可讓趙匡胤犯難了。究竟選誰為狀元呢?

    趙匡胤思來想去,最後想出了一個絕招:倆人比武,誰打贏了就是狀元。

    王嗣宗和陳識二人雖然是文人書生,但為了狀元當然也是拼了老命,最終體力佔優的王嗣宗把陳識打趴下了,王嗣宗於是跑到趙匡胤面前,說了3個字:臣勝之。趙匡胤回上回了3個字:準狀元。

    其實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一位“武狀元”——清代的林德鏞。

    林德鏞字白庵,棉湖(今屬揭西縣)人,他自幼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幸得他有一身好力氣,才不至於餓死。當地有一船主,看他年青力壯,為人又很勤快,就叫他幫撐船走榕城。林德鏞得已填飽了肚子。但三年後,他便離開船主,來到了榕城遊蕩。由於他身材魁梧,相貌出眾,被居於西門內埠的富商收為養子。

    衣食無憂後,性情放蕩不羈的林德鏞開始整天舞槍弄棍,很快練得一身好武藝,再加上熟悉水性,撐船是高手,有了“飛鳳渡”的美稱。

    很來機緣巧合下,他被鄰居的舉人許登庸家青眼看待,於是教他學習一些兵書陣法,為他打下科考基礎。

    之後,不出意外,林德鏞在考中武秀才後,便在家潛心學習武技,兵書知識,準備去京城進行武狀元之爭。

    康熙六十年(1721),林德鏞上京參加全國會試,結果獲第九名。到了殿試時,康熙皇帝親自主持,見林德鏞身材高大,威風凜凜,且武藝超九,技壓群芳,於是欽點他為武狀元。

    之後,康熙皇帝破格封他為二等侍衛,擔任他的私人保鏢,康熙還經常流林德鏞在御苑居住,同食同榻。林德鏞每夜出宮遊玩,太監帶路,總是提著皇帝御用的金絲燈籠。連皇親國戚、王孫公子見了都要向他跪拜,三呼萬歲。而林德鏞卻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長此一往,林德鏞把皇親國戚們都得罪了,於是都暗中想對他下殺手。

    林德鏞知道後,馬上告訴了康熙皇帝。康熙一怒之下把這些皇親國戚和大臣們訓斥一番,並想出一個奇妙的辦法:把林德鏞交給皇親國戚和大臣們輪流供養,供養期內,如有差錯,便要遭遇滅門之罪。

    皇親國戚和大臣們開始很無奈,不敢對林德鏞胡來,時間一長,他們想了一個好辦法,暗暗在林德鏞吃的飯菜里加上蜂臘,使林德鏞體重增加,比彌勒佛還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林德鏞跟隨皇帝到熱河狩獵,一天傍晚,皇帝正追趕一隻中箭的碩大白兔,近臣及侍衛都緊緊跟隨,見白兔突然躍下一個未凍大湖,眾人正在惋惜,林德鏞二話不說,下水尋兔。然而是,北方冬季不比南方,林德鏞脫下袍甲剛下水就寒冷難當,之後肚裡蜂臘凝結。結果白兔沒有找到,他自己凍壞了。後來竟一病不起,年僅36歲的他含恨而去。

    對此,康熙皇帝十分痛惜,命人護送靈柩回鄉,在川嶺猛虎下山吉穴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墓室,進行了厚葬。至今其墳仍存在,人都稱為“狀元墳”。

    更巧合的是,林德鏞死後不久,一向健康的康熙皇帝也隨及駕崩了,於是民間有了這樣的傳說,8個字:康熙壽止林德鏞。

  • 2 # 知道點皮毛

    武科,起自唐代武則天時期。雖然隋代開啟了科舉,但到了唐代才開設了武科,所以《隋唐演義》之中所提到的王伯當之武狀元頭銜,是小說中虛構的故事情節和官階。

    歷史上有名的武狀元不少:

    唐代,武狀元中有盛名者當數“郭子儀”,平安史之亂,後來升任宰相。

    宋代,重文輕武,文狀元盛名者多,武狀元鮮有史書提及。但同時期的西夏國,卻有一武狀元盛名,就是李遵頊,元慶十年中武狀元,後做了西夏國皇帝。

    元代,忌憚民間反抗,沒有武舉科考。

    明代,最有名的武狀元當屬許泰,是直接被皇帝賜國姓為“朱”,並收為義子,還封了爵位。

    清代,馬上得天下,是相對來說比較重視武舉科考的,共出了109位武狀元,其中我覺得秦承宗和牛鳳山兩位武狀元比較特殊,有其精彩故事。

    秦承宗,是汜水縣萇家拳的傳人,其師傅是萇乃周。在古代很少有民間武師能得取武狀元,這一點是和影視文學作品大不相同的,因為武狀元考試的知識更全面,而非單一的拳術和器械,但秦承宗不但是拳術高手,文韜武略、戰陣殺伐、弓馬嫻熟,是清代難能可貴的由民間武師考出來的一位武狀元。

    牛鳳山,是汜水縣明月坡人,即便是中了武舉,也因貧困而常常為了家裡能吃頓飽飯而發愁,其武藝和讀書都是跟其叔父所學,除了熟練十八般兵刃外,尤其擅射、百步穿楊。考武狀元時,借了老家十幾個村子鄉親的錢,才有了到北京考武狀元的路費和飯錢,因為前期缺錢吃不飽飯,第一輪的成績並不突出。但到了殿試時,道光皇帝親臨了殿試考場監考,發現了一甲選出來的人選中,竟然有四人“俱弓不實”,也就是說考場選拔存在問題,有四名一甲人選竟然拉不開硬弓。據《清實錄》記載,到牛鳳山出場時,其不但拉開了八力、十力、十二力的硬弓,還破紀錄地拉開了號外弓,場面震驚四座,道光帝大喜,直接當場欽點牛鳳山為武狀元。從這道光十三年的記錄來看,朝政腐敗已相當厲害,若不是殿試時道光帝親臨了一次現場,那牛鳳山可不一定會是武狀元。也從另一面看出,牛鳳山之武藝,尤其是神射之技,應該是清代109位武狀元中最高超的。

    明清兩代,武科是發展最完備的時期,朝廷相對唐宋兩代來說,比較重視。我們林家,根據家乘譜系所查,自宋代以來也出過很多狀元,其中得武狀元者,有10位林氏族人:

    林宗臣1172年

    林山膘1184年

    林管1193年

    林仲虎1202年

    林汝俠1211年

    林夢新1232年

    林時中1271年

    林本直1660年

    林德鏞1721年

    林天1771年

  • 3 # 孤城影隨

    據杜佑《通典》卷十五《選舉三》中記載,進入科舉時代後,殿試最早出現於唐代武則天載初元年(689年)。也有人指出遠在實行科舉之前的公元前165年,就曾發生過殿試的情況。

    有名的武狀元能找到的:

    郭子儀: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馬全:歷代武狀元中,唯一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後又考中狀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於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參加一次武科進士考試,並在殿試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後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生矛盾, 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中狀元。

    許泰: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封爵、被皇帝收為義子、被賜國姓(朱)的武狀元―明弘治十七年(1504)武狀元許泰。

    張三甲: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武狀元張三甲。

    朱虎臣:中國科舉史上年齡最小的武狀元―宋紹興年間的朱虎臣,皇帝賜他武狀元時,年僅九歲。

    李遵頊: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狀元而當皇帝者―西夏元慶十年(1203)狀元李遵頊。

    鄭冠:中國歷史唯一先考取文狀元又武舉高第的人―唐朝長慶三年(823)文科狀元、大和二年(828)“軍謀宏遠,堪任將帥”科登第者鄭冠。

    眾所周知,武狀元是中國古代武科舉中的佼佼者。在中國古代,稱考取武進士為“跳龍門”。李白曾說過:“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而透過殿試作為全國第一的武狀元則被世人叫作“獨佔鰲頭”,應該說,是武闈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武狀元是武科舉最高一級考試即殿試后皇帝對貢士中選定的一甲第一名賜予的稱謂。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唐朝時,舉人赴京應兵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唐朝稱第一名為狀頭。有的說是因為趕考舉子需呈投名狀,首者為頭,也有的說張揭榜時,金榜之上位居頭名,故稱狀頭。到宋朝定製後,將頭改為元。清代學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八“狀元、榜眼、探花”條的解釋是:“自武后初試貢士於殿前,別其等第,門下例有奏狀,其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由是狀元一詞沿用至今。

    據杜佑《通典》卷十五《選舉三》中記載,進入科舉時代後,殿試最早出現於唐代武則天載初元年(689年)。也有人指出遠在實行科舉之前的公元前165年,就曾發生過殿試的情況。在漢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策試中,晁錯名列前茅。據《漢書·晁錯傳》中記載:“對策者百餘人,惟錯為高第,由是遷中大夫。”然而,這些殿試僅僅在偶然的情況下舉行,並沒有形成確定的制度。殿試形成制度化是從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開始的,以後一直到清末,持續到科舉制度的最後終結。武狀元始終是科舉考試中最輝煌、最榮耀的一級考試中的幸運兒。以武藝求功名的人經過層層篩選,在皇帝親自認定之後才得中武狀元,真可謂是萬里挑一。要想透過科舉考試奪得武狀元是非常難的。據統計,平均每不到5年,中國才出一位武狀元。這個機率是很低的。

    蘇子瞻論歷代取士時說:“三代以上出於學,戰國至秦出於客,漢以後出於郡縣吏,魏晉以來出於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於科舉。”唐朝科舉制度距今較為久遠。科舉取士自那時起已經成為封建社會選官授職的主體。武狀元是科舉制下選拔出來的武藝上的精英,是歷朝歷代統治階級意圖籠絡的人才。從某種角度上說,即使將這些人才豢養起來,總比留在世上謀反生事強。封建統治者對炫耀武狀元是極其重視的。武狀元桂冠的榮耀、身份的高貴與地位的顯赫令人歎為觀止,這是極具誘惑力的最高恩賞形象。從歷朝的掄才大典、金殿傳臚不難看出,“公卿以下,無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因為,凡取得武狀元者立即成為朝廷武官。特別是清代,凡取得狀元者馬上由平頭百姓“釋褐”,成為正三晶將領,不是授予參將,就是紫禁城中的頭等侍衛,成為高階武官。

    武狀元是在大量的武舉子裡經過萬里挑一選拔出來的。那麼應試武的舉子都是什麼人呢?武科舉對於應試者也是有限制的,要查明身世、家庭等,如果是從事被人們所不齒的行業,或出身於囚犯、罪人等,都不允許應試。朝廷興武舉主要是面向官員的子弟。唐朝主持的武考,考生須是交納貢稅達13年的六品以下文武官員年滿18歲的子弟及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勳官的子弟。宋太祖、明太祖都把武舉考試作為給武將子弟授官的機會。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從禮部請立武學,用武舉,其武臣子弟令於各直省應試”。由此可知,皇帝的意圖是為給予將門之後除承襲之外又一條在朝為官的出路。

    而今,在分析武科考應試人士時,說法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只有豪門富足的人家才有可能應試武舉。理由是練武功是要吃飽喝好的,空著肚子如何練功,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哪裡來的力氣再練武藝呢,因此提出了“富武窮文”。另一種說法恰恰相反,認為練武的都是窮苦人家的。要念書就得要請先生,有錢人家請得起家塾教書,買得起書籍。窮苦百姓連書都“有辦不至”,只有憑一把子力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憑強壯的身體謀得一官半職。兩種說法看起來各有各的道理。但按此來分別,都有難以解釋的部分。如果說只有家境富足才能練功,又怎麼解釋撂地攤、擺武場的藝人呢?如果說練武的都是貧苦百姓,又與史書記載的武狀元中將門虎子之說截然相反。

    除以上說法之外,還有一種說法。當時,人們常常把應武試者分為3種情況:一種是學業無成,再謀官職無望的紈絝子弟,一種是知識貧乏、四肢強勁的好鬥之人,只有最後一種才是武藝過人,立志報效國家、光耀門楣的武士。要了解應試者的狀況,也要明白從事武備的官員在封建時代的地位變更。一方面,在封建統治王朝未成立之前的征戰時期,將帥士兵是很得寵信的,正可謂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一旦奪得天下,他們馬上變成了被懷疑的物件,因此就有了“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或者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說法。在戰爭結束後,皇帝奪了武將們的兵權,把他們養了起來,如果偶有嫌隙,曾威風凜凜的武將就有成為階下囚的可能,乃至掉頭的危險。可見,武將的地位不為人看重,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潛在社會影響。另一方面,這些武舉人、武進士們在非戰爭時期,待補缺的人多而官位少,有的甚至終老不得補。在清朝晚期,江西巡撫,兩江總督沈葆楨在上奏廢黜武舉時指出一些武舉人漸成為社會上的流閒階層。“歸標效力者尚能束手自愛,勉就範圍而無事,家居者往往恃頂戴為護符,以武斷鄉曲,蓋名雖為士,實則遊民……”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張之洞、劉坤一在《變通政治人才為先折》中在“停罷武科”議中更為直接地指出:“凡武生武舉武進士之流,不過恃符豪霸,健訟佐鬥,抗官擾民。既於國家無益,實於治理有害,此海內人人能言之。”由此可見,一方面反映出武科已無不廢之理,清末停廢武科,實乃“窮則變通”之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應武試者的不同的情況有著一定的歷史因素。

    在封建社會,無論怎麼說,相對文治而言,社會上已形成對武備輕視甚至可以說鄙視氛圍。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在人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的重農輕商的觀念。比起“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可憐的輕商觀念來講,對“兵”的鄙視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是個集中的概括。重文輕武的想法使許多人在謀取仕進時,常常在“從文”不成之後,才把“事武”當作另一出路。在陳耀清的《中國宜重武功論》中記載:“中國自古以來重道而輕藝,重文而輕武,以其重道而輕藝也……且夫同一狀元也,文則名震四海,榮耀一時,朝野皆企其才華,婦女皆仰其丰采。若武(狀)元則以糾糾目之者有之矣。同一大員也,文則功不必著乎旅常,威不必行於薄海,親友皆贊其學,里黨均引為榮。若武職則以卑卑視之者有之矣。”而正因為封建社會重文輕武,唐以後尤甚,如果武將沒有蓋世之功,如郭子儀“再造唐室”之功等,則不能為整個社會所矚目。反映到史書上,就是他們的事蹟除出類拔萃者外,很少能納入史冊中。又由於他們的職責就是打仗,大多數不能遠離生死之地的邊疆戰場,即使父母年邁、病患、乃至死亡,武將大多是不能回鄉侍候、服喪的。再加上眾多戰死疆場,很少能衣錦還鄉,因此,在地方史志上也難得為他們樹碑立傳。不過,由於他們馬革裹屍,戰死沙場,武將往往都會受到家鄉人們的尊敬與崇拜。

  • 4 # 榮耀歷史

    歷史上有名氣的武狀元只有三個人,一個是大唐汾陽王郭子儀,一個是精忠嶽武穆,還有一個是星爺的武狀元蘇乞兒,要是誰能說出大家認識的第四個,馬上給他跪下!

    當然,這三個當中只有郭子儀是確確實實的武狀元,岳飛的武狀元是小說家送給他的,蘇乞兒的武狀元是星爺演出來的。

    1、大唐武狀元郭子儀

    武舉起源於唐朝武則天時期,但是相對於文舉,科舉並不受重視,而且唐朝的武舉只考武藝,到了宋朝之後才考軍事策略。

    但是唐朝的武舉卻出了一名震爍古今的人物——郭子儀。

    郭子儀的舞臺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洛陽、長安先後陷落,唐玄宗出逃,經過馬嵬坡兵變之後,太子李亨與唐玄宗分道揚鑣,北上朔方整軍平定叛亂。

    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郭子儀、李光弼第一時間擁護李亨,原本鬱郁不得志的郭子儀開始走上前臺,在河東、河西等地多次擊敗叛軍,收復長安、洛陽;唐代宗時期,吐蕃入侵,長安再次陷落,唐代宗出逃,又是郭子儀帶兵收復長安。

    所以說郭子儀對大唐有再造之恩,在“異姓不能封王”的封建時代,郭子儀因功被封為汾陽郡王,而且不受皇帝猜忌,壽終正寢。有人評價郭子儀為大唐200多年,唯一一位能力挽狂瀾的名將。

    2、說岳全傳中的武狀元岳飛

    岳飛,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參與對金作戰上百次,先後組織四次北伐,收復鄭州、洛陽等重鎮,在朱仙鎮大敗金軍名將完顏宗弼,在即將收復故都開封時,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後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殺害。

    《說岳全傳》中,為了凸顯岳飛精忠報國的形象,對岳飛做了諸多神化,比如說岳飛為大金鵬鳥轉世等等,其中有一個環節就是岳飛為了報效國家,決定參加武舉,一路過關斬將,最後面對囂張跋扈的小梁王,岳飛原本想點到為止,小梁王卻逼著簽下生死狀,最後岳飛槍挑小梁王,奪得武狀元,受到宗澤的賞識,步入行伍,開始輝煌的軍人生涯。

    小說很精彩,但是歷史上的岳飛並沒有參加過武舉,而是應徵入伍,從一名小兵做起,逐漸成長為一代名將。

    3、星爺奉獻給大家的武狀元蘇乞兒

    星爺的電影,部部經典,百看不厭,《武狀元蘇乞兒》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大體故事情節就是廣州將軍蘇察哈爾家的公子蘇察哈爾燦為了女人入京考武狀元,結果已經到手的武狀元被黑掉了,還連累的全家被抄流落街頭加入丐幫,習得絕世武功降龍十八掌,最終成為丐幫幫主,稱霸天下。

    那麼歷史上是不是真有蘇察哈爾燦這位武狀元呢?他的身世是不是真的這樣傳奇呢?

    廣州將軍,清朝武官職,二品大員,掌管廣州全省的綠營兵,位高權重,可謂是封疆大吏。

    便查清朝歷任廣州將軍,只有在嘉慶年間有一任廣州將軍叫蘇·察哈爾·本智,蒙古鑲白旗人。而電影中趙無極領導的天理教歷史上也的確存在,它是白蓮教的分支,而且就是在嘉慶年間發動了攻佔紫禁城的起義,好像時間完全對得上,那麼蘇察哈爾燦是不是就是蘇察哈爾本智的兒子呢?根本不是,因為電影中另一個人物鐵帽子王僧格林沁卻是清朝末年討伐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兩者時間對不上。

    其實星爺的電影是借鑑了清朝末年“廣東十虎”中醉拳創立者——蘇燦,蘇燦,姓蘇名燦,正兒八經的漢族,從來沒有參加過武舉,但是他的經歷與電影相似,原本家境富裕,但是因為得罪了斧頭幫,淪落為乞丐後奮發圖強,勤練武功,匡扶正義,威震廣東。

    所以蘇乞兒的武狀元是星爺賜予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白女生被拒絕後,還應不應該繼續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