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屹童 EnableKids

    對於開始學習獨立和所有權的概念的孩子,分享可能是非常困難的領域。

    獨立的概念取決於對“我”的基本理解。一旦孩子瞭解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區別,他們也將開始關注所有權的概念:“我的”而不是“不是我的”。為玩具而戰是完全正常表現。

    所以孩子爭搶玩具,不要擔心,他們的行為是正常的,是適合發展的。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善,但與此同時,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保持你的理智,並在生活中向孩子滲透分享的概念。

    向你的孩子解釋‘分享’。如果是分享玩具,強調分享是暫時的:其他人玩一會,但最終玩具會歸還給你。強調分享的積極方面。分享是一個好的行為,同時,指出其他孩子也將分享他們的玩具。每個人都可以玩新的和不同的物品。日常生活中練習分享。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積木這種零件比較多的作為分享的物品。其次,可以嘗試與孩子共同玩一個玩具,比如小汽車/小皮球,輪流推給對方之類的。如果孩子接受比較好,可以要求幼兒不時將自己喜歡的玩具給你玩一會,在孩子可以接受的時間內歸還玩具,並表示感謝及稱讚他們的分享。如果你是主人,幫你的孩子把他最喜歡的玩具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那個他真的不忍心讓其他孩子碰的玩具。然後解釋說,他的其他玩具都是給大家玩的。當你去別人家的時候,提前和他聊一聊,回憶一下他上次成功約會的亮點,比如,“你還記得與××一起玩球?”。如果您的小孩子從朋友那裡拿來玩具,請不要反應過度,看看孩子們如何處理它。他們有時會繼續玩而不會大驚小怪。學習與他人互動的一部分是弄清楚如何處理困難的情況。讓您的孩子有機會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孩子讓她的朋友哭了,那就採取行動吧。你可以說:“這可不太好。××正在玩那個,”然後幫她找另一個活動。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即使一個孩子經常爭吵玩具,也不能將他標記為“欺負”或“ 自私”。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如果您稱孩子為欺負者,他可能會開始相信它。

  • 2 # 憶如暖閣

    首先家長要給小孩做好榜樣。其次當買了吃的,玩具,要隨時提醒小孩分享給大人,分享給其他小朋友。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 3 # 凌霄教練

    第一,培養孩子的鑽研興趣。這點父母得觀察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家長一方面要鼓勵孩子多問多想。鼓勵孩子要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讓孩子體驗到攻克難題後的喜悅。

    第三,孩子每次進步成績考得好。給與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有成功感,孩子畢竟小別給孩子提過好的要求,否則會使他們開始疲倦,害怕。玩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要讓孩子多和同學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只有虛心互學,在探討的過程中孩子的自學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奠定較深厚的功底,讓孩子分享學習方法的過程,有助於孩子人際交往和人格魅力的能力。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幾點經驗,希望對大家孩子有幫助。

  • 4 # 榮媽育兒記

    1、學會分享。要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好習慣其實也不難,李玫瑾教授曾經分享了一個孩子給家人分享橘子的例子:

    這對孩子來說,好像有點“殘酷”,那結果如何呢?在姑姑的帶領下,孩子把橘子給了爺爺,又接著給奶奶、姑姑、爸爸各送了一瓣。等到拿到最後一瓣時:她拿起來擱在我嘴裡,這時我又拿了一整個剝了再給她。透過生活中的這些小細節,教會孩子“不自私”,樂於分享其實一點都不難。平時在家,我也會參照類似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分享。

    2、孩子有時不願意分享時不能強迫他分享,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像我們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對自己玩具的所有權感很強烈,遇到陌生的小朋友,他是不願意分享的,這時候如果強迫他分享,只能適得其反。通常我會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讓他自己去決定是否要分享。

    3、學會交換。

    如果他也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又喜歡他的玩具是,我會建議他試著和小朋友交換玩。因為其實在成人的世界裡,也沒有單純的分享,都是互惠互利的,有付出才會有收穫。

    比起讓孩子樂於分享,我更願意培養孩子的交換意識。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白來的餡餅,也不要想著佔便宜,學會一物換一物,想要美食,想要玩具,就要透過錢去交換;想要錢,就要透過交換勞動、時間去獲得。

  • 5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分享對於呀呀學語的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很情願的事情,需要家長或監護人耐心細緻的加以呵護和引導。比如,有好玩具能夠讓別的小朋友玩,別的小朋友也會把自己的玩具讓你玩兒,有好吃的能夠僅讓長輩吃,小朋友在長輩的讚譽聲中,也獲得快樂。

    分享,看似是一件不經意的小事,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不可小覷。因為,分享的過程就是互動的過程,一個分享的小小舉動,很可能無形中影響孩子一生的互動能力。互動能力強的人,較為常人資訊量會成倍增加,人際互動和交往能力也都較強。

    在起初的分享中,要讓孩子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或回報,從而增強孩子分享的興趣。同時讓孩子體會到關注他人、幫助他人、助人為樂的意識。孩子終究會成為一個社會中的人,萌芽中分享的意識培養,很可能對他們的生存能力是一個莫大的幫助。與人分享的良好習慣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成為終生享用不盡的行為習慣。

    分享,本身就是一種信任,孩子在充分相信他人的時候,才會去分享,在這種信任基礎上的分享,實際上就是一種良好社會關係的確立。

    分享意識的形成不能太晚,就是在孩子似懂非懂的時候,有意識的加以培養。即便是孩子不情願,做家長的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細緻的加以說服引導。孩子在經歷了許多分享以後,必將得到他人的讚許和誇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分享的好習慣。

    分享對於孩子來說,雖然是一件不經意的小事,但是在這件不經意的小事背後,卻已經暗示著一種人際關係,對於孩子來說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平等互利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都將會終生受益的。

  • 6 # 兒童哲學啟蒙

    孩子是否樂於分享的問題一直是父母們熱議的話題。

    可是因為孩子所處的環境千差萬別,家長們對孩子的認識、預期和採取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效果也不同。

    例如,有的家長會因為顧忌情面,對孩子不願分享的行為當眾指責,用不聽話、不大氣、小氣鬼、自私等言語行為攻擊孩子;

    有的家長則會認為這是孩子關於我和權屬概念的正常行為表現,所以不加引導。

    事實上,“分享與否”是環境教育與孩子自我認識的共同結果,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果,二者缺一不可。

    家庭環境和幼兒社交環境是兩個關鍵環境。

    孩子是家庭行為和文化的繼承者,他們如果經常見證家人間彼此關愛、謙讓和分享,自已又未因此被欺騙過,他們就會逐漸建構起對分享的認知。

    在此期間,家長可以透過語言行為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分享。如,媽媽可以說和做——爸爸工作那麼忙,每天那麼辛苦,我得把這個大蘋果留給下班回來的爸爸。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會“自學成才”的。

    在社交中,我們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分享的小食品之類的東西,透過潛移默化的行為引導寶寶,讓寶寶接受他人的分享。

    在家庭和社交環境中,還可以讓寶寶參與“借”與“被借”的互動,產生感性體驗。

    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背景資訊是寶寶日常的吃喝拉撒玩等日常需求得到滿足。

    寶寶的自我認識同樣也是分享與否的重要因素。

    自我認識是“我”和“我的”的起點,沒有這個概念的形成,就無法衍生對立概念認識。

    但實際,寶寶的自我認識也是環境教育參與之後,寶寶從環境中的自行分化。

    所以,家長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各種物品所屬關係等協助他們建立這個認識。

    孩子建構與理解我與非我、何為分享與被分享的關係的基礎也在於此。

    此外,各位寶爸寶媽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要有耐心,允許孩子“試錯”,不對孩子作出負評,在合適的時機與場合跟孩子闡明道理。

  • 7 # 朵媽育兒寶典經

    1.對於“孩子分享東西”這個問題,一直是寶媽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或者很苦惱的事情。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王子”或“公主”,他們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是佔有慾很強,所以只要是他們認定的,或標有“這是我的”,那這個東西就很難和他人分享了。

    2.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周邊朋友的孩子,總結一下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3歲之前,他們的自主意識很薄弱,基本都是聽從父母的話,這個時候就是父母培養孩子學會“分享”的好時機,可能他們還不太明白什麼是“分享”,但是他們知道把自己的東西和他人一起使用或玩耍,是件快樂的事情,所以寶寶們願意和他人一起“分享”,只要寶寶們從心裡願意和他人一起“分享”,那你的寶寶一定是個願意“分享”的快樂寶寶!

    3.3歲以後寶寶們上幼兒園了,大多數時候都是由老師來教導,但是作為父母,也不能不參與,還要切忌“正面批評”和“比較”,如果寶寶們主動的和其它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東西,粑粑麻麻們一定要及時肯定和表揚他們,不然他們會沒有願意分享的動力;就算寶寶突然又不願意分享了,粑粑麻麻一定不要不問原因的就批評寶寶(寶寶心裡會有苦),要旁敲側擊的問清楚原因,然後鼓勵寶寶,讓寶寶自己又願意分享這件事情;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比較”,不管是分享還是其它的什麼事情,寶寶們最討厭聽見粑粑麻麻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這個時候寶寶們只想問一句:誰是你親生的啊!

  • 8 # 貓咪媽媽

    現在的小朋友一般獨生子女較多,更多時間都是在封閉環境中獨處,父母,長輩多加疼愛,很多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

    所以說,孩子不是不樂於分享,是他們心中沒有這個概念,也沒有享受到分享的樂趣!

    所以這需要我們做父母的進行引導和教育!

    首先,培養孩子分享意識,有分享觀念

    這可以透過讀繪本方式,也可以透過老動畫片,聽兒歌等方式進行分享意識的灌輸!

    我家的寶寶透過聽寶寶巴士好習慣兒歌開始有了分享的概念!

    每次和我一起玩積木的時候都會說分享,因為動畫片裡就是這樣的畫面,所以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地方著手,讓他模仿!

    其次,讓孩子享受到分享的樂趣

    多帶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一起玩耍!

    孩子都是喜歡和同齡人在一起玩的,在玩的同時及時發現孩子的社交問題,比如孩子一般都會發生玩具爭搶事件,大人不要太緊張,在實踐中培養孩子分享觀念,同時孩子也能享受到分享帶來的樂趣!

    此外,發現孩子有表現好的地方及時鼓勵和表揚,這一點很重要!

    最後,大人以身作則,做好示範作用

    都說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可以把自身行為按照兒童好習慣標準教給孩子,引導他們言行!

    所以在我們帶孩子的任何時候都可以作為教學課堂!

    希望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胃鏡可以忍受嗎?是不是特別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