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之瀛大夫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困惑。實話實說,張大夫也見到過有一些朋友,他們不太相信醫生說的話,但是非常相信保健品推銷員的話。所以,他們甚至不吃醫生開的藥品,寧願去吃保健品,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對於這個話題張大夫認為很有必要說一說。為什麼會有人相信保健品推銷員那些包治百病的說法?張大夫瞭解了一下,大概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保健品推銷員非常的熱情。據張大夫聽說,很多保健品推銷員的服務非常周到,例如給李大媽家打掃衛生、倒垃圾,陪著聊天等等。可以說,他們在推銷保健品之前做了很多的工作來獲取老人的信任和支援。

    第二,他們具有一些醫療專業知識,且很“接地氣”。保健品推銷員可能是非正規醫學院校畢業的人員,他們學了一部分醫療知識,但是又不夠全面,當然也沒有臨床經驗。經過某些公司的培訓以後,儼然成了某方面的專家。而且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老人說話,用很民間、很通俗、很熱情的話,讓老人們對他們很佩服、很信任。

    第三,某些保健品可能具有一些醫療或者保健的功能,最初讓老人試用以後,老人可能確實感覺好一些。這種情況可能也比較常見,很多保健品的成份不明,尤其是不良廠商可能加入一定的激素,而老年人服用後,可能確實會有一定的改善。

    上面是張大夫總結的一些可能的原因。但是還是希望大家面對眾多的保健品,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保健品畢竟不是藥品,更加不能代替藥品。另外,如果服用保健品,還是希望大家弄明白保健品裡面的具體成份,諮詢相關的臨床醫生後再服用。

  • 2 # AI康養

    醫理藥理病理,懂理就不會亂投醫了。

    先知病理,知道病為什麼得的。再知醫理,知道為什麼這麼醫治。然後再知道藥理,知道為什麼總此藥,用此藥的利與弊。

  • 3 # 手機使用者76362460366

    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普遍想長壽好更好的享受生活,所以一些喪良心的人抓著人們的這種心理,賺黑心錢!

  • 4 # Jarjar嘉嘉

    我只能說跟傳銷類似的洗腦,只不過直銷是有實物的傳銷,也碰巧,剛好他的保健品改善了你的症狀,讓你深信不疑!我一鄰居做無限極,現在除了他的所謂的團隊,已經快沒朋友了

  • 5 # 郭萬友

    號稱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信?我們首先來看看那麼多人信,他們都是哪些群體?他們對保健品如何認識和理解的?這樣我們就不難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信了。

    1.這些群體他們主要是來自於中老年人群,而中老年人的身體呢,都是走下坡路的。身體多少有點毛病,加上對保健品的認識不清楚,同時這些賣保健品的人又會忽悠。所以呢,中老年人的群體呢,是相信保健品“能治百病”的一個主要的群體。

    2.其次,少量的一部分人是青年人。被忽悠的主要原因還是對保健品的認識不夠。

    3.事實上,不相信這些忽悠說保健品“能治百病”的人,最好辦法就是要了解保健品。

    4.瞭解保健品就要知道保健品不是藥品,是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改善人體機體功能,能不需要吃保健品,要在醫生和保健醫生的指導下才能服用,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病,更談不上“包治百病”。

    5.不要相信那些誇大保健品功能和作用的產品。不要參加任何保健品的會銷。

  • 6 # 讓平凡的生命不平凡

    人要知道病是怎麼來的?

    病從口入

    不管你是什麼病都是跟空氣,飲用水,食物,生活習慣不良而得到的病。

    所以好空氣,好水,好的營養素是人體原材料。

    它們不是能治百病,而是增強免疫力,不得病,少得病。

  • 7 # 野渡無人29

    1老年人對死亡的恐懼,把保健品當成了續命救命稻草。2廣告離譜的煽動,推銷對老年人的攻心效果,老年人的孤獨+餘錢發酵的結果。3監管不力。

  • 8 # 醫露

    宣稱有治療作用的任何保健品都是在耍流氓!

    1、商家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全體“怕病”的心理誤區,即使沒有病,也會被商家形容的百病纏身;

    2、其次是醫學專業知識的缺乏,缺少對真相的認知,人云亦云,被忽悠地五體投地;

    3、國家和廣告法對“保健品”的監控不嚴格,有很多無良商家正是抓住了這個缺口,大肆做廣告宣揚自家產品,出現很多讓人瞠目結舌的產品功效;

    4、對保健品成分的不明確,廣告中“國家保密配方”等讓人目瞪口呆的宣傳詞,實際的成分基本沒多大用處。

    我曾撰寫過兩篇文章:

    傳達多年的“清宿便,排腸毒”,是最害人的養生騙局!

    https://www.toutiao.com/i6628702108340191747/

    “洗腸”、“大腸水療”治百病、養顏美容的效果怎麼樣?

    https://www.toutiao.com/i6628420472985879043/

    都是解密當下偽科學害人的真相!

    什麼是真正的保健品?

    保健品是人們通俗的一種叫法,科學點應該稱為功能性保健食品。“保健”這兩個字可以說讓人們覺得吃了它對身體肯定好,管不管用至少沒壞處。其實不然,正規批准的保健食品對使用人群是有要求的,對用法用量也是要求的,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吃、想吃多少吃多少的。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給出的表述是: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國家對保健食品的功能規定僅有27種:

    意思就是說保健食品的功能僅限於這些,而且每項功能文字內容也僅限於此,超出這個範圍或功能表達上和這些功能不一樣的都是違反國家規定的,進一步說都是騙人的。

    所以,吃保健品也要吃對才行,首先要知道自己欠缺什麼,然後選擇什麼,如果真是國家正規批准的保健品,又是從合法渠道獲得,其功能又對症,適當使用是可以的。而且保健食品使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輔助調理過程,不像藥品療效顯現的那麼快。正常身體健康沒有任何不適是不需要吃保健品的。保健品僅適用於特定人群!

    所以:任何宣稱有治療作用的保健品都是耍流氓!

  • 9 # 品味人生8193

    謝謝,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專業的是控制病毒,可以允許有毒副作用。保健品是某公司研究出來是無毒無副作用無依賴性的各種產品,它可以透過調理某些部位而對其它疾病也有一定的幫助。不象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醫好了心臟壞了腎,醫好了腎又壞了胃。是藥有三分毒,但保健品是無治療作用的,只有調理作用,調好了胃,腎也好了心也好了,手腳也好了。就這樣…

  • 10 # 娛樂吐槽狗

    深信不疑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強烈的信念或者可以說是願望。

    其實中國古代就已經有類似賣保健品的原始形態,例如街邊大力丸,或者賣符,賣神水之類的。為什麼保健品會讓人深信不疑,其實我們相信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我們認為我們不可能那麼慘,我們一直認為我們遇到的所有的問題甚至疾病都可以得到解決,我們從來不相信我會治不好這個疾病,治不好不是真的治不好是我沒遇到好的藥。我們一直追求的都是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並且覺得自己絕對不是那個倒黴的人,所以我們一直覺得萬事都有轉機,就是這種信念給了保健品的商機,換個角度而已,現在所謂的知識課程甚至更多的販賣焦慮的雞湯文同保健品又有什麼差別。

  • 11 # 浙江黃老師

    這個現象很普遍,很多子女為此苦惱,又找不出好的辦法解決。老人喜歡聽保健講座,主要有這些原因:一是寂寞。子女都在忙自己的事,平時沒什麼時間陪老人,老人平時沒什麼社交活動,很容易被鼓惑,成群結隊去參加;二是對自己健康的擔憂。年紀大了,不時有個身體狀況,加重了老人對於自己健康狀況的擔憂。社會上缺乏正規醫療保健諮詢服務機構,大量老人把聽這類講座當成獲取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三是貪圖小便宜的心理。紀念品是實打實給的,所謂的保健品也是"打折"購買的,讓老人有佔到便宜的錯覺。四是從眾心理。有些老人沒什麼主意,主要是被人拉去聽講座,跟風搶購保健品。

    老人聽保健講座這種情況,看似小事實則有害。有些老人後半輩子的積蓄、退休金基本都扔進去了。有的因此與子女產生矛盾。但是產生這種現象的上述原因不消除,就很難根治。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健全社會養老體系。開展一些針對老人的健康的文娛活動,讓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心靈充實了,自然對那些不正道的誘惑具有免疫力。二是建立、完善介於醫療和保健的社群服務機構,切實解決老人的實際需求。建立這世網點,不但堵住了"保健講座,推銷保健品"的路,還能減輕醫院的壓力;三是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和需求,多化時間陪伴,幫他們解決問題,瞭解正確的醫療保健知識。而不是粗暴對待。老人也有"逆反心理",如果平時對他們關心不夠,很可能越不讓去越要去。百善孝為先,百孝不如一順",對老人的態度非常重要。

    總之,造成老人聽保健講座的現象,原因既有社會的,也有家庭的。社會的體制機制有賴於社會進步,政府努力,家庭和個人的部分,則需要每一個做子女的用心付出。僅此作答,願天下老人健康長壽,每個家庭安樂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供樓壓力山大,有人把一套分裝修成兩套,邊租邊住,你覺得這樣能減輕壓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