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
2 # 萌媽養娃記
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做到。無意注意是自發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
0—3歲的嬰幼兒時期以無意注意為主,這時孩子處於無意階段,做一件事情可能不能全部完成,比如玩玩具一會玩這個,一會玩那個,隨著孩子年齡增大,活動範圍廣泛,接觸事物變多,開始轉變為有意注意。4—6歲幼兒階段出現好奇心,喜歡看看,摸摸,新鮮的東西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同時,由於語言的發展,開始能做到自己的行為達到成人的要求,有意注意逐步發展,但是不夠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
加強幼兒注意力的培養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
1、明確學習目的,可以引導孩子直接明瞭的確定學習的目的。
2、培養幼兒的興趣愛好,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專注力會久一點。
3、不輕易打擾孩子,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打斷孩子,比如問孩子渴不渴呀?餓不餓呀?大人可能覺得是關心孩子的行為,但實際上已經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
3 # FMJM
孩子注意力可分為先天和後期培養兩種,注意力是與孩子興趣愛好和遺傳因素相關。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注意力各不相同,初期注意力以口感和觸覺感知事物為特徵;初期過後注意力以眼睛和大腦思考認知事物為特徵;有了辨別力後注意力轉移到興趣愛好為特徵,兒童注意力在於家長住抓關鍵期,正確引導。
你認為注意力是天生的嗎?孩子注意力的幾個特點都是什麼?
媽媽的疑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長大自然好”是真的嗎?後臺很多家長髮來求助: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難發現從不少孩子身上,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注意力問題,對此,一部分家長卻認為:孩子的注意力,能隨年齡增長而自愈,大人不用特別著急,事實果真如此嗎?
注意力不集中真的能自愈?
平常,我們多少會聽到來自周邊人的安慰發聲:注意力不好是年紀小的緣故,再大點就好了。但這種僥倖想法並不能消除我們家長的焦慮,因為有很多活生生的案例在提醒著我們:注意力不集中,家長放任不管,孩子也極大可能發展成多動症!遺憾終生!
大腦發育有2個黃金期和1個衝刺期
大腦發育具有階段性和不平衡性等特點,其中,就有黃金期、衝刺期、整合期等不同階段。科學發現:0—3歲是大腦發育第一個黃金期,神經細胞以每分鐘25萬個長速度快速分裂和增殖。這一階段主要完成60%~80%的大腦發育,生長速度較其他階段來說要快很多,是腦發育最頂峰的階段。
而在3—6歲這個階段,腦神經細胞體還在不斷增大,組成身體傳送資訊的神經通道,影響著大腦神經資訊的傳遞功能,整個過程會完成孩子80%~90%的大腦發育,是腦發育第二個黃金期。如果在6歲之前,家長及時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並採取正確的干預措施,改善是比較容易的,在這個腦發育黃金期,大腦可塑性很強,干預的及時,恢復的也通常較快。
另外一個階段,就是衝刺期,它代表學齡期間(6歲以後)孩子的腦發育,此階段不再像前兩個黃金期般爆發,腦神經細胞發育速度趨向緩和,慢慢衝刺最後90%——100%的腦發育。這時候孩子大腦的可塑性不如學齡之前的強,改善難度也變大,如果不找到正確、科學的方法及時干預,將會大大耽誤孩子的成長。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在這個時期還對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放任不管,孩子極大可能會患上多動症,並在成年共患焦慮、抑鬱等併發症。由此可見,注意力問題根本無法透過年齡自愈,唯有我們家長重視起來,孩子才能迴歸正常的學習生活。
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調整?
小金提示:發現孩子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一定要用科學、專業的方法及時調理,切勿抱有“大了自然好”的佛繫心態,家長太佛系,以後吃虧的是孩子。如果6歲之前發現最好,調理難度不會很大,一般能在較快的時間內看到孩子的變化。
如果孩子處於6-18歲之間,家長更要加倍重視孩子的注意力的改善了,因為這個時期已經錯過腦部發育黃金期了,恢復速度較6歲之前有所差異,但不用擔心,只要干預及時,方法科學,孩子的變化還是能看到的。
對於調整方法,全智嘉中心採用多管齊下的調理方案,從營養、行為、教育方法等方面給孩子的注意力保駕護航,是真正適合孩子的安全辦法!這也是其為什麼受家長們歡迎的重要原因。小金呼籲:如果家長遇上任何孩子注意力問題,請及時聯絡線上專業指導老師,為孩子量身定製調理方案。全智嘉腦磷脂群和DHA組合,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營養呵護,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智力提升,幫助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