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禾不予
-
2 # 愛汕美食
古代的旅遊不像現代,古代旅遊業並不發達,而且旅遊工具比較簡陋,窮人沒心思旅遊,平常人家騎驢,騎牛出遊,富甲之家則選擇性多些,可以租船,租馬車,至於天子、諸侯之流,則是車馬隨行,買船造船,家僕女婢鞍前馬後 。
那旅遊得帶隨身物品,那除去衣服褲襪,家常便藥也是必不可少,熟艾、芒硝等必備良藥。如果是平常人家,則除了以上之外,會帶一些乾糧,在路途中可以補充能量,如果是富甲之家,就會多帶乾果蜜餞,讀書人還是攜帶筆墨紙硯,方便吟詩作對,如果路途較為長遠,則帳篷必不可少,不過不用他們自己攜帶,自有僕人挑挑抬抬,他們只要玩得開心就行,最後是天子出遊,那帶的東西更加多了,跳舞,唱歌的歌姬舞女,美酒佳餚,坐在大馬車內聽歌賦詩,到了目的地自會有下人通知,如果是坐船則更加隨意。
-
3 # 土豆個大西瓜
個人觀點。
古代人旅遊方式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看個人怎麼理解。說複雜是因為他們的通訊和交通方式受限。沒有現代這麼方便,現代是手機在手,說走就走。
說起旅遊,首先我們要談到的是旅遊動機,古代人的旅遊動機就是多是源於某件事情,比如我們旅遊專業課本上講到的帝王巡遊,官宦出遊等等。但是也有少數源於享樂,放鬆心情。比如清明掃墓,順便踏青。還有比如中秋節,元宵節諸如此類節日的時候,賞花燈,對對聯,花船巡遊等等。
其次我們說交通,古代人的交通方式,牛車,馬車,船,騎馬這些。馬車和騎馬是古代比較貴的代力方式,能享受得起的非富即貴。不過古時候的旅遊也多半是富貴家庭才能享受得起的。因為那個時代苛捐雜稅比較多,人們都忙於生計。
最後,古代人出遊不像我們現代接受的資訊那麼多,哪個地方有哪些景點,我們都一清二楚。古代不一樣,古代都靠口口相傳,要麼看地方誌。側重點多是觀賞美景和品嚐美食。美景多是自然景色。
-
4 # 御史而行
故人的旅遊真正意義上不叫旅遊,更多的是叫遊歷,豐富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閱歷,拓寬自己的學識。
從孔子周遊列國,到張騫出使西域;從謝靈運遊山玩水,探奇覽勝,寫下許多著名的詩篇,到酈道元覓水尋渠,留下了《水經注》;從玄奘西行取經,弘揚佛法,到徐霞客遍遊名山大川,留下《徐霞客遊記》;從“詩仙”太白寄情山水,寫下許多千古名篇,到柳宗元為官一方考察民情,留下《永州八記》。
古人的旅遊沒有那麼多要求,不像現代人出去旅遊還要看什麼旅遊攻略,天氣,準備所有旅遊的裝備。在古代,大部分的地方是沒有開發的,有些甚至是原始森林,又沒有什麼導航,只能透過問路打聽,所以沒啥準備的,可以說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出行的工具也很簡單,豪門富貴之家,可以騎馬和坐馬車,甚至是八人大轎,或者乘船出行,沒錢的貧苦人家,只能徒步旅遊,走走停停,一路欣賞沿途的風光,別有一番風味。對於住的地方,有錢人住在客棧,沒錢人就“以天為被,以地為席”或者寄宿在故人家。
在古代,小編覺得文化人出遊才具一番風味,一個簡單的景物,在文人的筆下就能躍然紙上,活靈活現,有一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覺,“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等等,一幅幅多美的景色,讓我們讀者透過詩句,也能領略到自然的美景。
而作為沒文化的古人出去旅遊,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平淡無奇,甚是乏味,就少了那種超然物外,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受,欣賞不了真正大自然的風光、名勝古蹟的韻味,所以也只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了。
-
5 # 農夫說歷史
旅遊,是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要求,現代人如此,古代人亦如此,只不過古代人旅遊沒有現在這麼便利,那麼他們是如何實現尋求詩和遠方的呢?下面就來分析分析。首先,皇帝。作為帝王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去哪就去哪,一般皇帝要處理的政務比較多,再有就是安全因素,所以歷史比較喜歡出遊的皇帝中,乾隆皇帝肯定能排的上號,七下江南,每次的花費都是巨大的,另外一位皇帝出遊是帶有震懾意味的出巡,旅遊只是附帶的,那就是大秦帝國的始皇帝,他多次出巡是為了彰顯的霸氣,可惜啊,他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紀,雖然尋求長生之藥,但是終歸未能如願,自己還在出巡的路上病死,導致趙高與李斯的顛倒乾坤,大秦帝國二世而亡了。其次,皇族成員。一般作為皇子的他們出遊,也都有一定的政治任務,比如私訪民情,暗中調查朝廷重臣等,當然了時期辦完了,順便到所在的城市轉轉,看看名山大川,拜謁先賢,對於有想往上在進一步的皇子而言,尋求社會中的能人異士,對於自己將來的發展有輔助作用,所以他們這一類除了辦差外,旅遊放鬆身心不是目的,尋求幫助才是正題。第三,文人騷客。這類大多生活放蕩不羈,只為切磋文學,攜三倆好友,或乘舟,或騎馬騎驢,或登山望遠,寫詩作賦,走到哪算到哪,屬於窮遊一類。當然也有鬱悶,旅遊放鬆心情的,如蘇東坡,在朝為官是一貶再貶,那就出去散散心,借風景抒發內心的心情,倒也留下不少的名作。最後,普通的百姓。這類對旅遊似乎不是有沒有興趣的問題,而是真正的實力不允許,畢竟生活獲得壓力在那,旅遊似乎想都沒有想過,最多的可能就是短途,比如上元佳節的花燈,到寺廟求神問卜,這一類嚴格意義上都不算是旅遊,只是出了一趟不算遠的遠門而已。
回覆列表
在我們現代,旅遊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出門旅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上到億萬富翁,小到平民百姓,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旅遊方式。然而在古代,去旅遊可不像現在這麼方便,那我們看看古代的人是怎麼旅行的,再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去旅行呢,他們旅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中國最早的旅遊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女媧、共工時期。東漢人應劭著《風俗通義》記載:“共工之子日修,好遠遊,舟車所至,足跡所達,靡不窮覽,故祀以為祖神。”而有文字大量記載的古代旅遊,當首推公元前10世紀的周穆王。據《穆天子傳》所載,周穆王曾坐八駿馬車西行至崑崙丘(今青海境內),與西王母會面,並互贈禮品。在與神話有關的電視電影的時候,在雲氣繚繞的天道上,經常會碰見一兩個仙人,騎著神獸,跟著童子,也許他們就是去參加某位仙人的聚會、或者去哪裡遊山玩水。
當然,神話中的旅遊都是虛構的,我們看看這些古人們是怎麼出遊的,古人的旅遊可以分為帝王出巡、出使旅遊、文人旅遊、宗教旅遊和考察旅遊。
帝王出巡,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隋煬帝下揚州了。相傳隋朝時,揚州開了一種十分綺麗的花--瓊花。隋煬帝聽說了它的美麗後,就決定去賞花。於是他動用大量人力,開通了著名的隋朝大運河,並乘豪華龍舟前往。這堪稱是史上成本最大的旅遊了吧。前代後代都有很多皇帝出巡過,但隋煬帝的旅遊“豪華配置“無人能及。
出使旅遊,這算是“公費旅遊“吧,以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和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最為著名。張騫受漢武帝的派遣,兩次出使中亞各國取得成功,使經由河西走廊通往中亞的道路暢通,成為著名於世界的“絲綢之路”。這次旅行的收穫可不小,還開闢了絲綢之路,被載入了史冊。鄭和則受命於明成祖朱棣,七下西洋,七次旅行看遍了海上的各種風情,但在第七次歸國途中,在海上因病逝世,旅行雖好,也要適度。
文人旅遊,一-般認為始於南朝詩人謝靈運。他在任永嘉太守時,遊遍了當地名勝。唐代大詩人李白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祖國的壯麗河山在他筆下生花。旅行是產出優質作品的好契機,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舜欽的《滄浪亭記》、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這些傳世的名篇都是作者們正在旅行的時候有感而發、由心所記。
宗教旅遊,則以晉代高僧法顯的西南之行和唐代佛學家玄類西行取經為著名。這些應該都是“公費旅行“。法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歷經30多個國家,寫成《佛國記》;玄奘長途跋涉17年,由門徒輯錄成《大唐西域記》。
考察旅遊,最典型的要算漢代的司馬遷和明代的徐霞客。司馬遷從20歲開始漫遊天下,寫出了管被魯迅稱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徐霞客30多年如一日地"萬里退徵”,,寫成了富有地理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的《徐霞客遊記》。北魏酈道元考察江河而編(水經注》,明代李時珍踏遍青山原野而著(本草綱目)等,都可說是得助於考察旅行。
在古代,旅行還是一件成本高昂且比較困難的事,所以大多數旅行都是在出差的時候順便完成的,真正純粹去旅行的人還是非常少的,權利大如帝王們,如果去旅行也是要帶有一些政治任務的,所以,如果真的穿越到古代,旅行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