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帶滾滾來
-
2 # 狼太不夠狠
首先是閱讀時的角色變了。之前純粹以讀者的角度閱讀,很自然的會帶入小說中的角色中去。但成為作者之後,會變的不自然,有時是以一種學習的態度去閱讀的,會更在意自己想學的東西對方是如何處理的,一些讀者不容易發現的缺點也會變的很明顯。這樣一來閱讀的體驗會大大降低。當然,一本能讓作者變成純粹的讀者去看的小說,說明這本小說是真的好看。
-
3 # A小劉老師學歷提升
站的角度不一樣,關注點自然也不一樣了哇。寫作之前,讀一部小說就是單純的喜歡,然後閱讀,以讀者的角度。
寫作之後,開始站在作者的角度,揣摩作者的構思,這樣寫的用意,寫作的手法,文字的運用等寫作技巧……然後借鑑,提升.
總之,站的角度不同,思考的問題自然不同.
-
4 # 作家楊東明
不曾開始小說創作的人,當他閱讀小說作品的時候,只是從讀者的角度看小說情節和人物,並且極易沉醉其中。
小說作家閱讀別人的小說作品,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成為審視者。他們關注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人物為什麼會如此設計,情節編排是否合理?細節描寫有何特點……好的外科醫生,總是喜歡剖析一臺成功的外科手術。
越是高明的小說作家,越不容易被他人的小說作品打動。往往會成為“挑剌者”。那情形就象職業歌唱家坐在臺下聽別人演唱,雖然也會欣賞,但更多的是情不自禁地當“評委”。
-
5 # 潯瀠
寫作之後作家閱讀時關注點是有變化的,主要是立場和角色的轉換。
作為讀者而言,閱讀一部小說或其他作品,只要作品在情感或者其他方面能夠引起共鳴,觸發想象那就會是一部為讀者喜歡的作品。當成為作家之後,一部作品如果能夠打動他的話,那麼他就會從讀者身份轉換為創作者,然後進一步進行思考了。
這部作品打動他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打動他,作者是如何設計人物和情節的,為什麼這麼樣設計,背後有什麼樣的意義在等等,如果換成是作家自己的話想表達同樣的意思,那麼會如何去設計,和現在看到的這部作品差距在哪裡等。
當然還有一種是由於個人的侷限而導致的誤差,對作品的判斷失誤,但是這一切都會讓作家在不斷地學習中去成長,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此,我認為寫作成為作家之後,主要的變化就是角色的轉換,以及立場由沉浸其中變成一個抽離而出的審視者,以一個剖析者的身份去分析和欣賞作品。
-
6 #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只說我自己。
在寫作之前,看書更多的就是打發時間,看熱鬧,而不是看小說的結構、人物的設定、情節的走向,甚至是某一句話對於整部小說的作用。
開始寫作,閱讀對於自己而言,是一種學習,學習和借鑑,在閱讀中進行思考,不斷消化,再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有時候還會想,如果我是這部小說的作者,會怎麼設定,會怎麼寫下去。
除了學習,還有挑刺,挑出作品的不足之處,這其實是考驗作者能力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層次,才能做為一個挑刺者,去挑前輩作品的不足,這種挑刺並非是我覺得這段不好,而是這段不好在哪裡,站在全域性來看,這個角色可以如何如何。這是需要功底的。
回覆列表
會開始著重關注文筆的功夫,和敘事的技巧。人物的對話方式,內心情感的描寫,文筆的文采,故事發展的方式和緊湊。關注這些這是自我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有讓人閱讀的慾望。
讓人閱讀的慾望無非故事本身,當然還有讀者更注重作者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