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這個問題提的特別貼近生活,簡單說說個人的看法。食鹽加碘在中國已經推行了近30年,從1979年部分碘缺乏地區開始實行,到1996年全民食鹽加碘政策出臺,到如今各省已經有權利根據地區情況,自行決定食鹽加碘的濃度。

    這個政策推行以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於缺碘而導致的甲狀腺疾病的高發情況,但時至今日,在中國相關營養狀況調查中,確實也發現了大部分居民早已擺脫了碘缺乏的情況,甚至出現了碘過量的問題。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完全不缺乏,調查顯示,大概還有20%左右的人群依舊處於碘缺乏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已經不缺乏碘了,還會在食鹽中加碘?

    實際上,中國醫學界和營養學界早已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國家也因此進行了調整:

    一是降低食鹽中碘的新增量;二是給予了不同省分自行決定新增劑量的權利;三是市面上有無碘鹽銷售,可供選擇。

    所以,食鹽加碘的問題,其實已經得到了靈活的解決,對於部分依舊容易存在碘缺乏的地區,或者不經常吃海產品、肉類的人群,食用加碘鹽還是比較安全的,相關劑量也符合國家規定的範圍。

    而對於一些沿海城市或者水質中碘含量高的城市,如江蘇省、山東省、安徽省、北京等居民碘攝入充足的地區,碘鹽的新增量已經降低了,如果飲食中又經常吃海產品、肉類等,那麼也可以選擇無碘食鹽。

    個人認為,之所以沒有完全取消,可能是考慮到,碘充足是在食用碘鹽的基礎上獲得的結果,如果全國全面取消,那麼未必不會回到曾經缺乏的狀態。畢竟,碘吃的多,吃的少對甲狀腺的健康都會有影響,所以可以根據所處地區和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碘鹽的攝入,

    特別提醒一下,對於特殊人群,如孕婦、哺乳期女性,碘的需求量會高於一般人群,所以還是比較適合碘鹽,而對於罹患甲狀腺疾病的人群,要根據實際情況處理,缺乏則補充,過量則避免。

  • 2 # 早起的小螞蟻

    以前在醫院經常見到大脖子的病人,一般這些病人都來自山區農村,學名叫“地方性甲狀腺腫”,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這都得益於食鹽加碘。

    碘缺乏病是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中醫早有記載,把這種大脖子病稱為癭(Ying)病,晉代的葛洪首次提出用海藻、海帶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那個時候人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海產品可以治療這種病。

    缺碘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成年人缺碘造成地方性甲狀腺腫,幼兒缺碘得的是呆小症,又叫克丁病,這樣的孩子不僅矮小,還有嚴重的智力障礙。聽搞地方 病的人講,有的時候整個村子一半多的傻子,半天找不到一位可以正常回答問題的人。九十年代初中國有一多半的人生活在缺碘地區,以後國家實行鹽業專營專賣, 強制在人們每天都離不開的食鹽里加入碘,從根本上扭轉了這個局面,但由於仍有人販賣沒有加碘的私鹽,所以到現在仍有近5000萬人不能從日常生活中攝入足夠的碘。儘管如此,成績是非常顯著的,聯合國為此特異表彰過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陳銘章導演會在拍,(再見王瀝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