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世界,鴻鈞老祖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聖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大教主都是他的徒弟,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鴻鈞老祖在三界之中的無上地位。根據出場詩介紹,鴻鈞的真實身份是"玄門都領秀",所謂"玄門",自然指整個修真界,這就意味著鴻鈞是整個道門的一把手、掌門人。
而對於自己的三個徒弟老子、元始、通天,鴻鈞始終保持著絕對的權威,哪怕這幾位都是權傾三界的一方教主,見到鴻鈞也是畢恭畢敬,不敢稍有差池。原文: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師大駕下臨,弟子有失遠接,望乞恕罪。”而鴻鈞對他們一點也不客氣,動不動就喊:“你三個過來。”還看原文:鴻鈞吩咐:“三人過來跪下。”三位教主齊至面前,雙膝跪下。
因此可以這樣說,老子、元始、通天非常害怕鴻鈞,在師父面前,他們早已不是威風八面的大教主,而像個拘謹的小學生,比如鴻鈞從葫蘆裡倒出三粒毒丹,每一位賜他一粒:“你們吞入腹中,吾自有話說。”三位教主俱皆依師命,各吞一粒。試想,鴻鈞如果沒有絕對的權威,又如何能做到這樣?
那麼,是不是鴻鈞對自己的三位徒弟真的可以毫無顧忌、隨心所欲呢?
如果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會發現,鴻鈞對自己的三個徒弟,並非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肆無忌憚,而是極其注意分寸和尺度上的把握。我們說鴻鈞出場時,首先是和通天教主見面,在他們兩人的談話中,基本是鴻鈞在喝斥通天教主的不是,而且還連帶批評了老子和元始:"豈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
大家注意一下鴻鈞的用詞:嗔痴、邪欲,對於老子、元始這種混元大羅金仙級別的聖人,這種批評已經非常不客氣了。在鴻鈞看來,雖說通天教主在封神大戰中犯了嗔念,但老子、元始又何嘗不是如此,而且他們還聯合外人即西方教一起對付截教,其實過錯還更大些。畢竟這種和外人一起欺負小弟的做法,換做任何人都看不下去,鴻鈞作為師父,自然感觸更深。
不過,等到鴻鈞見到老子、元始之後,竟然隻字未提他們的不是,只是一味強調通天教主的問題:"不意通天弟子輕信門徒,致生事端,雖是劫數難逃,終是你不守清淨,自背盟言,不能善為眾仙解脫,以致俱遭屠戮,罪誠在你,非是我為師的有偏向,這是公論。”
我們說鴻鈞當面不講老子、元始的不是,卻只和通天在背後議論,這似乎不符合他的風格,但如果仔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鴻鈞的確是修為極高的聖人,儘管他內心對老子、元始不滿,但人家是順應天數興周伐商,而且還打贏了,加上又當著無數徒子徒孫之面,鴻鈞又豈會當眾揭他們二人的短?
所以鴻鈞特意在通天教主一個人跟前數落老子、元始,暗示了自己這個師父對是非心中有桿秤,好讓通天安心跟隨自己修行。而在公眾場合,他不講闡教的不是,自然給足了老子、元始臉面,對師父的處置心服口服。也正是如此,鴻鈞命三位徒弟吞下毒丹,三人毫不猶豫的執行,而鴻鈞對三位徒弟的影響力也將更加穩固。
在封神世界,鴻鈞老祖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聖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大教主都是他的徒弟,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鴻鈞老祖在三界之中的無上地位。根據出場詩介紹,鴻鈞的真實身份是"玄門都領秀",所謂"玄門",自然指整個修真界,這就意味著鴻鈞是整個道門的一把手、掌門人。
而對於自己的三個徒弟老子、元始、通天,鴻鈞始終保持著絕對的權威,哪怕這幾位都是權傾三界的一方教主,見到鴻鈞也是畢恭畢敬,不敢稍有差池。原文: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師大駕下臨,弟子有失遠接,望乞恕罪。”而鴻鈞對他們一點也不客氣,動不動就喊:“你三個過來。”還看原文:鴻鈞吩咐:“三人過來跪下。”三位教主齊至面前,雙膝跪下。
因此可以這樣說,老子、元始、通天非常害怕鴻鈞,在師父面前,他們早已不是威風八面的大教主,而像個拘謹的小學生,比如鴻鈞從葫蘆裡倒出三粒毒丹,每一位賜他一粒:“你們吞入腹中,吾自有話說。”三位教主俱皆依師命,各吞一粒。試想,鴻鈞如果沒有絕對的權威,又如何能做到這樣?
那麼,是不是鴻鈞對自己的三位徒弟真的可以毫無顧忌、隨心所欲呢?
如果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會發現,鴻鈞對自己的三個徒弟,並非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肆無忌憚,而是極其注意分寸和尺度上的把握。我們說鴻鈞出場時,首先是和通天教主見面,在他們兩人的談話中,基本是鴻鈞在喝斥通天教主的不是,而且還連帶批評了老子和元始:"豈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
大家注意一下鴻鈞的用詞:嗔痴、邪欲,對於老子、元始這種混元大羅金仙級別的聖人,這種批評已經非常不客氣了。在鴻鈞看來,雖說通天教主在封神大戰中犯了嗔念,但老子、元始又何嘗不是如此,而且他們還聯合外人即西方教一起對付截教,其實過錯還更大些。畢竟這種和外人一起欺負小弟的做法,換做任何人都看不下去,鴻鈞作為師父,自然感觸更深。
不過,等到鴻鈞見到老子、元始之後,竟然隻字未提他們的不是,只是一味強調通天教主的問題:"不意通天弟子輕信門徒,致生事端,雖是劫數難逃,終是你不守清淨,自背盟言,不能善為眾仙解脫,以致俱遭屠戮,罪誠在你,非是我為師的有偏向,這是公論。”
我們說鴻鈞當面不講老子、元始的不是,卻只和通天在背後議論,這似乎不符合他的風格,但如果仔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鴻鈞的確是修為極高的聖人,儘管他內心對老子、元始不滿,但人家是順應天數興周伐商,而且還打贏了,加上又當著無數徒子徒孫之面,鴻鈞又豈會當眾揭他們二人的短?
所以鴻鈞特意在通天教主一個人跟前數落老子、元始,暗示了自己這個師父對是非心中有桿秤,好讓通天安心跟隨自己修行。而在公眾場合,他不講闡教的不是,自然給足了老子、元始臉面,對師父的處置心服口服。也正是如此,鴻鈞命三位徒弟吞下毒丹,三人毫不猶豫的執行,而鴻鈞對三位徒弟的影響力也將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