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散步到天堂

    小孩的新衣裳、新鞋子;

    家裡用的對聯、福字、年畫、紅包;

    堅果糖果餅乾等零食、飲料、腐竹粉絲香菇木耳等乾貨、柚子等水果、菸酒什麼的。

  • 2 # 雲裡漫步1

    現在生活水平高了,過年了真沒什麼好準備的放假時間就幾天,勞累一年睡幾天懶覺又開始新的一年了,還能有什麼準備的

  • 3 # 衛茳

    過年了,也不知道準備什麼。

    我是70年代北方生人,以前過年就是肉,粉蒸肉,加沙肉,滷肉……。熱騰騰的擺在桌子上,油膩晶亮,嘴裡的饞蟲化成哈拉子,讓胃吊足了胃口,最好的吃飯就是熱熱的饅頭掰開,將肥膩膩的肉夾在中間,使肉油浸透到饅頭裡,狠狠地咬一大口,那叫個香啊!西方的什麼熱狗,漢堡,簡直就是騙錢的,寡得很。

    那時候,肉都是準備好,放在碗裡,凍在戶外,隨時想吃隨時熱就吃,母親稱之為“碗子”,外面瘋夠了,進門我就可以大喊:“媽,我要吃碗子。”母親必回熱好了端上桌。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一定是餃子,餃子幾乎都是家人自包,各種餡料都有,豬肉,羊肉,韭菜雞蛋……,我還吃個幾次驢肉的。父親會偷偷的包一分錢鋼鏰兒放進餃子,看誰吃到,預示這一年誰多有福氣,那個年代,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的,可惜的是如今這一分錢倒沒啥了意義。

    最普通的就是豬肉白菜餡,一棵白菜足有半人高,還有一大塊肉,全靠手工剁,常常是家裡吃完飯,再準備這些,爸爸手握雙刀,坐在厚厚的菜墩子前面,非常有節奏的剁餡,那聲音彷彿是一曲美妙的旋律。這旋律通常會響很多夜晚,通常會響到很晚,……

    多年以後,賦閒在家照顧病重的父親,以前的老鄰居託孩子送我一大箱餃子,孩子見到我就高興叫:“叔,我爺爺奶奶包的,怕你今年沒餃子吃。”每每想到這段話,必然涕淚粘襟。

    商品豐盈的今天,各種食品都成了流水線上的產品,超市開到有人住的任何角落。舌尖上殘留的味道,頑固地留在了年味裡。

  • 4 # 月牙愛玩

    一切從簡,準備那麼多吃的,不如省下精力,金錢與時間,陪家人一起出去度個小長假。

    物質的時代已經快過去了,現在不像以前過年需要備很多年貨,現在的東西隨時都能買到,因此不要囤積太多的物質,應該從物質中解脫出來,放飛心靈,和家人,愛人,朋友一起去看看這世間的美好一切。

  • 5 # 趙文升1393

    時光如梭,轉眼快要過年了,年貨是每家過節必備的物品。今天農曆十四了,按我們這裡的風俗,到臘八就進入春節序幕,二十三就開始備年了,二十三炕鍋邊,二十四蒸饃篦,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貼畫畫,二十九灌壺酒,三十包扁食,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這些都是過去留下來習俗,過去由於人不太富餘,物資匱乏,當小孩時都荒著過年,穿新衣服,吃好的,放鞭炮,大人給壓歲錢,這些都是很早就翹首以盼的。現在條件好了,平常吃的穿的給過年一樣,再說人上年紀,不再有過去過年的慾望了,但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通節日,還是要過的隆重的,吃的就不要說了,雞鴨魚肉是必備的,那一天有空了,到農貿市場一趟就買齊了。準備幾箱好酒,串門走親戚的禮品,這些在我們這裡都很豐富,我們這裡是全國食品名城,雙匯食品什麼都有。吃的就不是啥問題了。現在富餘了條件好,人的追求也發生了變化,我想在物質滿足的基礎上應追求精神食糧,我說到這裡想起過去過年的情景,門上帖著對聯,在雪堆裡大孩放鞭炮,小孩捂著耳朵。那才是有喜慶有年味,現在創文明城市,環保,市區不讓放鞭炮了,這個就不準備了,我想準備自己編個有特色,有個性的春聯,自己揮毫寫下來,再在微信上製作拜年的連條,平時忙工作的,春節到本市幾個景點看看。新通航漯河港,許慎文化園,河上街,受降亭,城市展示館,揚再興陵園等都是不錯的景點。花錢不多圖個娛樂。過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不管你幹什麼心裡都會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