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自古以來,漢人就沒有特定的服裝款式, 歷朝歷代的漢人服裝都僅限突出各自的朝代色彩,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漢族”民族特色。從考古挖墳,翻史書記錄或者古風影視劇裡看來,我們古代漢人的確穿過類似的服裝,但也是捨棄了啊,也就是我們古人曾經穿過的服裝,原本就沒有文化傳承的價值!古有胡服騎射,今有“漢服”復興,誰是美談誰是笑談?
6
回覆列表
  • 1 # 北洋海軍炮手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騙錢

    說真的,現在的所謂的漢服,要麼是影樓裝要麼是戲裝,壓根就不是古裝,如果讓漢服黨去穿百分之百復原的古裝,丫的也不會去穿。

    比如這套明朝藩王墓葬出土的服裝,漢服放不會穿,因為有立領和釦子,

    再比如這套定陵出土女裝,漢服黨也不會去穿,原因同上。

    再比如這種平民服裝漢服黨也不會穿,因為在漢服黨看來只有古裝劇中達官顯貴的戲服以及影樓裡拍照用的影樓裝才是漢服。如果外明確點說,就是隻有交領才是它們眼裡的漢服。

    言歸正傳,之所以會有所謂的漢服復興,其實背後都是利益。

    比方說淘寶上的戲服和影樓裝動輒幾千,說句題外話花錢買這種不倫不類的戲服還不如去哪個品牌店花1000多塊錢買件差不離的大衣,所以所謂漢服復興的背後其實是利益在驅動,這也是我為什麼說所謂的漢服復興是在騙錢。

    但是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中不會穿這麼費勁還死貴的爛布頭,大家要麼穿商務正裝要麼穿工作服裝,要麼穿運動裝或者休閒裝,而且現代服裝基本上都起源於平民服裝,因為這麼穿勞動方便,還得體。

    比如說西服就起源於歐洲勞動人民的服裝。

    牛仔褲最開始也是勞動人民穿的服裝。

    正因為這些服裝穿著方便、得體,再加上便宜,因此成為全球通用的服裝,這一點是爛布頭一般的影樓裝比不了的。但是這難不倒靠影樓裝騙錢的人,所以就祭出了剃髮易服這個大殺器,透過誇大所謂的剃髮易服,煽動民族主義來賣影樓裝,並美其名曰漢服復興。

    這裡先不說剃髮易服屬於誇大宣傳了,因為我以前都說過,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以前的問答,我貼過不少清朝的服裝,從清初到清末的都有,其中有不少都是交領。我就說說清朝包括清朝之後到底有沒有漢服。

    滿族長袍

    漢族長袍

    其實清朝服裝一直是滿漢兩套體系,比如滿族長袍前後開裾,漢族長袍左右開裾,滿族長袍袖口有馬蹄袖這種裝飾,漢族長袍則沒有。而且最開始滿族服裝沒有領子,受漢族服裝影響才有領子。

    當然清朝也有滿漢通用服裝,也就是馬褂以及馬甲,很不幸這玩意起源於明朝,最開始是明軍軍服,後來也是清軍軍服,清朝之後成為流行服裝。

    比如這套萬曆鎧甲

    同時在明朝立領、對襟、釦子這些服裝元素也開始出現,最開始流行於上層,在清朝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下層才普及。

    要不然,《羊城夜市圖》中的交領是怎麼回事?漢服黨會詭辯說這是郎世寧想象中的景象,扯犢子,郎世寧如果沒看過真實的景象如何會畫的這麼生動。

    所以說白了,交領的消失屬於自然淘汰的結果。好了,那麼漢族人的漢服呢?

    就是這種立領對襟的短衫,和第一張圖基本一致。當然這種服裝最開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稱呼,早期預設說法是中式對襟衣衫,在21世紀之後稱為唐裝

    所以說,漢服黨所謂的漢服壓根就沒有復興的必要,更何況那玩意是影樓裝。

    全文完

  • 2 # 無憂谷逍遙子

    中國56個民族,除漢族外都有本民族文化風俗的服飾,為什麼佔全華人口92%以上的大漢民族不能擁有自己的民族服飾?

    漢服,是大漢民族的傳統服飾,稱為漢裝、華服,自黃帝始(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秉承華夏禮儀,由歷代漢人王朝延續漢族傳統象天法地形成的千年不變的禮儀文化風俗,儘管歷朝歷代有所變化,但基本傳承了漢服右衽長袍寬袖的風尚,成為大漢民族馳騁天下的標誌;

    滿清“剃髮易服”中斷了大漢民族的文化風俗,但滿族服飾延續了漢族右衽的特點,旗人服飾中很多都源自漢服,僅僅縮減長袖裙襬適宜漁獵生活方式,其來歷不明!

    綜上所述,作為中國最大民族,大漢民族有權利有義務復興漢服,不僅恢復漢家河山,還必須弘揚大漢民族傳統文化禮儀服飾,華夏才能強盛,漢服是華夏強盛的象徵!

  • 3 # 內蒙人不知道

    因為像題主這樣的愚昧封建思想人物太多,所以必須復興漢服!漢服已經成為突破你們這些封建桎梏的利劍,直接刺穿了你們的胸膛。

    古語有云:華夏民族,以服章之美謂之華。穿精美民族服飾的就是華夏!

    一,當前華人拋棄禮儀,素質低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中國遊客的形象世界倒數,華人成了世界出名的低劣素質代表。一件衣服絕不會代表誰的素質,但漢服卻實實在在的提升了素質,當衣著講究且得體時,自然就會注重行為素質,大幅減少不文明行為,至今漢服群體在公共場合的素質甩了西式服裝人幾條街,我說的是平均。

    二,民族服飾是一國文化的承載物,在國外湧現大量漢服群體,漢服給世界給外華人帶來兩點最直接改變:1.外華人看見漢服首先是感覺美,其次就會說,衣著如此講究,中國就是一個禮儀之邦。2.種族歧視問題漢服是0,至今,漢服群體千千萬,簡單的例子,澳洲法國全有漢服群體,被歧視的都是穿西式服裝的華人,比如澳洲排隊買鞋的倆中國留學生被打,但是至今,穿漢服在國外贏得的全是尊重,發生被歧視的事件是0。我寫的在各大影片平臺全有,外國的漢服文化日可以隨意搜到,有影片為證。

    三.漢服的本質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迴歸,當年梁啟超等全面去中國化,是因為中國太弱,導致受教育群體只會這樣想,今天隨著中國復興,民族文化復興必須提上日程,漢服就是代表。與其崇拜洋人,不如迴歸自己。

    四,歷史中國是時尚之都,外華人都要學中國,憑什麼我們要反過來穿外國衣服???

    近國日本的和服是學習江浙的吳服,南韓要我大明賜服,越南就是東北的旗袍。

    十七世紀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中心國家,是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法國皇室舉辦中國宮廷服飾宴,法國皇帝貴族身穿中國皇室衣服在宮殿裡展示,這就是文明就是時尚。

    中國有絲綢之路,歐洲女人以有中國絲綢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

    最後,王八犢子忘本,封建思想嚴重,認為洋的皮才是自己該有的樣子,他們就差再學叫就跟自己是絕配了。不要比臉的東西。

    漢服群體沒有強制要求別人恢復,反對者卻強制要求別人不許穿,不要臉到這種地步了已經。

  • 4 # 桜之雪

    一個民族,一個人口數量佔了世界五分之一的民族,居然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不覺得有點可悲嗎?從清朝的斷髮易服開始,漢人的服裝就逐漸開始消失。這難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嗎?我以為,我們漢民族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裝才對的,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徵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所以我們要復興漢服,即使有重重困難,我們也要抗爭。漢服,不等於古代的衣服,而是一種以古代衣服為借鑑,設計出的一套符合現代人的禮服,就像日本的和服一樣。一個連民族服飾都沒有的民族,真的能屹立在世界的頂點上嗎?我想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掀起了漢服復興運動。這種運動,就像是西方的文藝復興一樣,是一種進步,是一種文化的復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衣服不僅僅是穿在身上的東西,它更是一種文化象徵,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參與到漢服復興運動中。在日本,穿和服上街是很常見的事,我期待有一天,穿漢服上街也像日本人穿和服上街一樣,被視為普通的行為。

  • 5 # 物述家說

    最近,福建廈門的一對新人穿漢服登記結婚卻被拒絕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熱議。伴隨著新聞熱度的不斷上升,漢服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漢服對於漢族人而言,到底有多重要呢?其實這還要從四千多年前的黃帝時期說起。黃帝的正妻——嫘祖首先發明瞭養蠶織布,人們就開始用蠶絲織成的布製作衣服,因此《史記》才會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

    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上看,最早的漢服源於殷商時期。殷商時期的統治者們已經初步建立了冠服制度,西周時期在商朝制度的基礎上加以完善,並規定了天子的章服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王又增加了不少當地的文化元素,併發明瞭深衣、短衣、長褲和靴子等新的服飾形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重新統一了衣冠制度,並被漢朝繼承下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多民族的文化逐漸相容,漢服也呈現出更為多元化的特徵。到了隋唐時期,人們的穿著更為雍容華麗,加上豔麗的妝容,更有盛世之象。

    盛唐滅亡後,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由於宋人更推崇程朱理學,因此這一時期的漢服更加簡樸嚴謹。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趙麗穎等人穿著的服飾基本符合當時的風格。

    元朝時期,漢服相對衰落。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確立了諸多服裝制度,這些服裝基本延續了宋朝以來的傳統服飾風格,品種也更為豐富。

    二、為什麼要復興漢服

    清朝入關後,為了讓漢族人服從自己,於是命令他們更換服裝和髮飾。此後將近三百年,漢服從此走向衰落。近代以來,中國的傳統服飾又遭到西方服飾的衝擊,逐漸被人們忽視。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很多年輕人也開始重視漢族的傳統文化。他們身著漢服。在各大城市的公園裡進行冠禮、笄禮等傳統禮儀。從2018年開始,中國更是有了中國華服日,每年的三月初三,你都可以看到很多身穿漢服的少男少女在西安的園林行走。漢服的復興,終於從一項鮮為人知的活動變成了新的流行趨勢。

    三、如何看待漢服復興運動

    作為漢族的傳統服飾,漢服應該被當代的人們所接受,並繼承下來,也應該獲得人們應有的尊重。中國擁有56個民族,漢族也是其中的一員,在漢族人的傳統節日裡,也應該穿著本民族的傳統服飾。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寬袍大袖的傳統漢服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這種服飾,難免會有些不便。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怕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 6 # 我在白雲洞出家

    傳承

    其實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很多次“漢服復興”。每個時代都有其時代烙印,傳承不是一味地複製,文明的傳承也需要創新和融合。

    當一個文明忘記他的文化和歷史的時候,就是這個文明消失的時候。服飾是文化的載體之一,我們這代人的審美一直在受西方影響,時裝的話語權也一直是在西方,現在是時候找回中國的審美精神了。所以,漢服的復興是有必要的。

    魏晉南北朝

    魏晉依舊遵循秦漢舊制。

    女子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

    宋元

    宋元漢族人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

    明朝“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吳昕、範湉湉在《奇葩說》和《你怎麼這麼好看》中觀點矛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