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夢澤中的無名之士

    究其原因,我且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關於龍族,去年非常流行動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中有不同的設定。該片導演的想法確實比較新穎、標新立異,給我們講述了不同的故事。這部電影裡把龍王列為鎮壓天庭妖獸的一員,然而龍族自己也永遠被禁錮在了龍宮之中,但龍宮這就像是天牢。

    這對於龍族可以說是比較悲劇,就像古代開國帝王的功臣一樣,辛辛苦苦助人得到天下,最後確被利用和監視。所以龍族希望他們中的一份子能夠封神,從而改變龍族的地位。

    然而事實上真的如此嗎?這個我們從《西遊記》的角度去分析,因為這一切都是出自明代吳大爺的名著中的故事,所以不能跳出去。從原著中我們可以知道,四海龍王是屬於天神,他們作為掌管一方水域和行使行雲布雨任務龍族,地位還是不錯。

    就像古代的封疆大吏一樣跟京城朝廷裡的大臣一樣,他們跟天庭中那些封神而位列仙班的天神地位基本無二。他們作為玉皇大帝的臣子,行使一方的責任,有一方水土的守護之責。 所以龍王作為一方之主,其所在的水族地位並不算太低。

    至少它擁有主管一方的權力,就像是一方的軍政大員。而作為龍王的兒子,最終也會擔負起這個責任,也能夠擁有好的地位。

    同時,我們在《西遊記》中還注意到,除了四海龍王之外,還有各地江河湖泊甚至是一些水井中都有龍王。比如涇河龍王、朱紫國王宮裡水井的龍王等等。他們的地位就沒辦法和那些四海龍王相比,相差的比較大。

    原著中的龍王三太子敖丙也就是白龍馬是因為打碎夜明珠,遭到玉皇大帝的懲罰,甚至有滅頂之災。所謂犯錯就要受罰,天有天規,國有國法。其實就像涇河龍王被凡人宰相魏徵處斬一樣。

    但是白龍馬比較幸運,在《西遊記》裡經過佛教諸佛一些列操作,白龍馬的結局是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而免去了斧鉞加身的痛苦,有了一個眾人看來都覺得不錯的結局。

    這樣一來,首先就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其次能夠得到一方道場修行,最後是可以不在受到束縛,能夠自由的修行,不管自己族群的事情,這也算是一種解脫。但這也僅僅是給自己一個脫離自己族群,在西方佛界擁有一個普通地位的一分子,但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在族群中的地位。

  • 2 # 超想說

    現在小年輕看個電影就各種質疑,也不查證,也不去偽,一概的接受各種胡編亂造,你倒是好好讀一讀原著啊。西遊記第一百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也就是最終章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靈鷲峰頭聚霞彩,極樂世界集祥雲。金龍穩臥,玉虎安然。烏兔任隨來往,龜蛇憑汝盤旋。丹鳳青鸞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節奇花,四時仙果。喬松古檜,翠柏修篁。五色梅時開時結,萬年桃時熟時新。千果千花爭秀,一天瑞靄紛紜。

    大眾合掌皈依,都念:

    (前一部分是佛陀,唐三藏和孫悟空當然是分列最後兩位,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鬥戰勝佛。緊跟著就是南無觀世音菩薩等菩薩。最後有唸到這些)…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盡報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西遊記》至此終。”,見了沒,白龍馬被封的是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看到最後那兩個字沒,菩薩,不是什麼護法,也不是狗屁看門的,是僅次於佛陀的菩薩,作為金翅大鵬雕的食物,能有如此冊封,的確是光宗耀祖,還傍上西天極樂世界的勢力,睡覺不要笑醒就好了。那還有人注意到,菩薩里有三千揭諦大菩薩,五百阿羅大菩薩,好像沒有別的,都是菩薩了,但你要知道,這三位是有單獨名號的菩薩,而且是眾佛陀菩薩一起頌唸的名號,他們怎麼不念叨唸叨降龍羅漢菩薩,伏虎羅漢菩薩呢?不夠格嘛。所以說,小白龍以戴罪之身,最後終成正果,還有單獨的封號,就只是作為行腳的工具,這點來說已然是贏家了,而且還是作為麟類,不是人,我覺得是取經裡面回報最大的,比沙悟淨要大的多了。

  • 3 # 二大爺的鍋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龍族說白了只是獄警,還是那種沒有油水特別偏僻的獄警。一直嚮往自己族中能有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可惜小白龍愛上了哪吒,所以最終沒有成功。

    時至盛唐,唐玄奘取經西去,需行十萬八千里,觀音大士為護玄奘周全,派遣孫悟空保其安全、豬八戒清其苦悶、沙和尚擔其行囊、白龍馬馱其東西。最終功德圓滿,取得真經,唸白龍馬有功,封之為“八部天龍廣利菩薩”,在菩薩界排名第15位,也算是給龍族長臉了。

    可是好景不長,北宋年間,外族紛紛覬覦大宋疆土,形成漢、胡對立的局面。丐幫幫主喬峰因拒絕副幫主妻康敏之愛遭到報復,被指為契丹人後裔,而受盡中原武林人士唾棄。峰為平反遂四處追查身世,期間路過西海,正好碰到回家探親的白龍馬,於是一人一馬酣戰300回合,峰越戰越勇,無意中發現掌落馬臀兼具傷害與封印,於是掌掌不落拍的白龍馬是屁開肉綻,卻又心情舒暢,白龍馬遂潛入水中不再與峰交手。峰在交手中領悟的這一套武功名為降龍十八掌。從此靠著這一套武功橫行武林……

    要說這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從取經到北宋也就400多天,白龍馬就被凡人拍了,可謂是丟臉丟到家啊。

  • 4 # 南野笑情

    白龍馬原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後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從原著中可以看出,其實白龍馬(敖烈)乃是因為犯了天條,而最後被逼走上西天取經之路的,一路上他馱著唐僧硬是走了十萬八千里路程,最終被佛祖封為了八部天龍。

    我們暫且不看敖烈是不是為龍族長了臉,單單就是一個‘逼’字便可知曉,敖烈其實本不想走上這條路的,只不過是後來為了贖罪,陰差陽錯成為了八部天龍,如果這都算是‘長臉’的話,那麼也只能算是碰巧。

    從西海龍王(敖烈的父親)將其子敖烈告上了天庭便可以看出,其實龍族內部並不見得有多團結,相反,充滿了貪婪,無恥與自私,從某種程度上講,敖烈若不是觀音求情,恐怕便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父親給害了,僅僅是打壞了明珠而已,用得著這樣大張旗鼓嗎?

    因此,這簡單一段原文中資訊量卻是巨大無比,西海龍王與敖烈面和心不和,由此可以影射出龍族似乎並不像看上去的那般和諧。

    既然都不和諧了,還談什麼‘長臉’,雖然說"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統轄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部,而龍族只是其管轄的八部眾的一部而已,權利之大都遠遠超過了龍王,可說是大大長了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陰陽師壓級怎麼練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