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很早接觸網際網路的時候,知道新浪網,騰訊,網易等,當時新浪可是非常的有分量,但是最近這幾年,我已經看不到新浪的其他產品,只剩一個微博。
6
回覆列表
  • 1 # 連山蒂

    1.提到新浪網友往往會下意識接個微博,這個產品名詞都給sina捆綁了,它倒是想發展別的啊。

    2.其實有這一個微博站得住腳就足夠新浪吃老本的了。

  • 2 # 掌握科技

    作為一個曾經受眾極廣的入口網站,新浪被廣為人知的卻是微博。而隨著廣大的大V入駐微博,名人效應以及自帶吸粉功能,為新浪帶來了大量的流量。除了微博,體育、股票、新聞、財經、郵箱、娛樂等也都是新浪官方想作為重點推廣的產品。但由於微博受眾面太廣,因此廣大網友逐漸忽略了這些產品,導致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

  • 3 # 夢之怒放

    曾經作為四大入口網站,新浪新聞和新浪體育還是不錯的,然後入口網站的衰弱,微博算是新浪的救命草。

    新浪的市值,新浪持股新浪微博46%的股份,72%的股權。而新浪微博的市值260億美元,新浪股票市值76億美元,幾乎就是微博在支撐新浪。

    在中國第二梯隊的網際網路公司,網易靠著遊戲,360靠著安全軟體都能賺錢,反觀新浪有著幾億的使用者卻一直沒有賺到大錢。特別是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之後,各種廣告,段子充斥微博,反正就是各種賺錢。

    有了這個微博會下金蛋的母雞還要其他產品幹嘛呢。

    至於看衰新浪微博的,至少近幾年內微博會活的很好,一個是使用者習慣,二是使用者需要。

  • 4 # 幻世魔王

    本來想說是微博背靠新浪,不過這樣說可能更好,新浪網背靠的微博做得也不錯,至少有中國版的twitter之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會受到巨頭的牽連。

  • 5 # 琴斷心封

    新浪微博有著驚人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它不僅是一個傳播平臺,還是一個自創平臺。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微博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形成一個受眾群落。

    目前基於新浪微博的第三方也應用很多,而將來有可能做大的方向就有招聘,二手交易,營銷等等。

      

  • 6 # 一片白雲190

    前幾年新浪微博可謂是一家獨大了,讓騰訊微博成為雞肋。新浪微博已經成為各種新聞(包括政務,社會,娛樂等)匯聚之地,也是熱點的造勢者。

    回顧一下新浪品牌,也就剩下微博這個平臺。新聞入口網站被時代淘汰,新浪部落格/影片等都是可有可無的擺設。而就是僅剩的這個新浪微博平臺,目前所處的環境也是岌岌可危。

    所以說,作為新浪僅剩的支撐品牌,新浪微博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 7 # 王凱

    這個印象顯然是不對的,新浪除了微博外,還有新浪新聞,而新浪新聞各個子頻道延伸出的服務比如房產、財經等依然是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頗具競爭力的服務之一。

    其實我非常理解大家為什麼會有新浪目前只剩微博這個產品的印象,原因有幾點:

    1、四大門戶的歷史地位太重

    可以說新浪非常專業的媒體基因在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站立過一段時間橋頭,成為世界、中國網民心中網際網路行業、服務的代表。

    正是由於這種反差,再看現在新浪目前狀況就不禁產生非常大的落差:以前的執牛耳新浪,現在淪為網際網路三線。正因為輝煌的過去對比,才更容易讓網民對新浪的現狀產生悲觀。

    2、微博實在太過耀眼

    很多人現在已經不用新浪部落格、不看新浪新聞,轉而成為發微博、從微博上獲取資訊,從而進一步讓人們對新浪產生落差。

    但是新浪的財經頻道新聞客戶端都是中國網際網路服務中使用人數、使用時長非常多的產品,由媒體延伸出的房產、婚慶等服務也能產生可觀的現金流。

    所以其實並不是新浪只剩下微博站得住腳,而是新浪沒有其他任何一種服務能夠比肩微博,從而讓人們產生了此印象。實際上新浪延伸的產品、服務依然是眾多中國網民頻繁使用的。

  • 8 # 風中若夢

    一兩年內應該是沒問題的,三五年之後就不好說了。

    一.新浪微博已經淪為廣告陣地

    我最初玩微博的時候是2013年,那個時候周圍很多人推薦,就去下載玩了下,記錄了一些點滴事件。只是由於生性有點懶惰(捂臉),像之前初中記日記一樣,沒堅持多久就放棄了。

    那時的微博很火的,也沒有什麼廣告,更不像現在這樣無節操無底線,已經淪為明星,娛樂,八卦的陣地。

    現在看看周圍,還有多少人會玩微博?反正我周圍都沒看到誰的手機上安裝了微博的APP。

    短時間看來,微博是獲得了盈利,目前的繁榮也只是虛假的繁榮罷了,逐漸失去核心使用者的微博又能走多遠呢?

    新浪目前市值70多億美元,而微博200多億,是新浪市值的3倍以上,新浪目前的市值完全是微博撐起來的,當微博轟然倒下的時候,新浪還能走多遠呢?

  • 9 # 媒體訓練營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與微博是美股中是分開的。

    新浪公司公佈了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新浪2018年第一季度淨營收為4.40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781億美元增長59%。

    淨營收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營收較上年同期均增長59%,分別增至4.408億美元、4.381億美元。

    廣告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61%,至3.671億美元。

    非廣告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7%,至737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非廣告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50%,至7110萬美元。

    運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63%,至733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運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49%,至9460萬美元。

    微博方面,2018年第一季度,微博營收22.13億元,連續5個季度保持60%以上的增長速度,營收和淨利潤均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其中,微博廣告收入達19.16億元,同比增長64%。

    從財報上看微博與新浪的營收情況比較接近,一個季度能營收22.13億人民幣已經是比較掙錢的公司了。至於目前新浪是否只剩微博這個產品站得住腳?畢竟新浪不是BAT,有一兩個明星產品在中國網際網路圈就可以佔山為王了。

  • 10 # 鎂客網

    新浪作為四大傳統入口網站之一,在全球的華人間都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微博其實屬於輕型部落格,類似的有最早的推特。在2009年以前,新浪部落格一度火爆,誕生了諸如徐靜蕾這樣的部落格大王。2009年是個比較大的轉折點,國內掛起了輕部落格大風,各大入口網站包括網易,騰訊,新浪等都推出自己的微博,在這之中,新浪微博過五關斬六將成長為一枝獨秀,到現在成為獨立於新浪在美股上市的公司。

    現在回到問題中來。

    新浪創造了屬於中國的微博,時代成就瞭如今的微博。所以新浪這個老牌入口網站憑藉微博又再次火了一把,讓更多人瞭解了新浪,但如果說新浪只剩下微博這個產品站得住腳有些牽強。原因有兩個:

    第一,微博屬於新浪,但在資本市場是獨立的兩家公司。在美股中,微博是被拆分出來單獨上市的,而且阿里巴巴佔了微博大部分股份。再加上新浪微博名稱早已經變更為微博,這個層面上微博已經不屬於新浪。

    第二,新浪作為上個世紀早期成立的網際網路公司,在早期的網際網路熱潮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資本,這為新浪在移動網際網路到來時轉型提供了先天優勢。在各大應用分發市場搜尋關鍵字“新浪”,各種app就會跳出來,覆蓋了房產,財經,體育,娛樂等等方方面面。可以說新浪是一個巨大的內容中轉站,覆蓋大多數網際網路使用者。我們都知道使用者就是流量,流量想要變現,在二十一世紀一點都不難。

    總結一下,微博的天然屬性就是陌生人社交,藉助新浪龐大的使用者群和口碑迅速發展壯大,到如今在成長為行業巨頭。新浪彷彿有點“母憑子貴”的感覺,資本市場的微博的市值是三個新浪尚有剩餘,儘管如此,我始終認為新浪這個品牌比微博更具備產品價值。

  • 11 # 1554868775

    新浪微博?一個不顧及使用者感受的垃圾產品。國內禁止使用其他臉書和推特,這個垃圾還可以多活幾年。

    從2011年開始使用微博,連續登陸近兩千天,早在15、16年 會員等級達5級。 然而就是這樣老客戶,從年初到年末,投訴一個問題:為什麼重製我的會員等級?每次都是已經反饋技術,3到5個工作日回覆,然後了無音訊。

    我就好奇,新浪這麼大一家公司,在我提供我之前會員等級截圖的情況下,依然是敷衍了事,反饋技術? 是你們技術無能,還是你們不關心使用者的體驗。

    也不知道因為這件小事,去哪裡投訴這個垃圾新浪?

    願你早日涼涼 新浪

  • 12 # 日本剋星1

    是的,目前這幾個曾經的入口網站都在等死,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死,當然如果他們能夠創新的話,市場從來都是不進則退,醒醒吧

  • 13 # 過客79632445

    對一個不能聲張正義的新聞平臺我想大家都不會支援的,新浪的漸漸沒落應該自己知道是啥原因。不改革。不革新就沒出路。

    曾經也是新浪的忠實使用者,可我自己都不知道啥時候不用他了。

  • 14 # AINOU

    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支援崔永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美國動不動就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歡迎更深層次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