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顧鴻
-
2 # 中醫之眼看健康
中藥四氣五味,引經報使學說是和臟腑學說聯絡在一起的。金元時期著名醫家張元素對臟腑學說做出了系統梳理,對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和補瀉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闡說,從而理論系統化,是對本草學的說理工具。所以記憶性味歸經,還是要回歸到藥物作用上,讓性味歸經學說更好的說明藥物作用和在臨床運用,這樣就好記憶,又對臨床有幫助。
-
3 # 庚辛太璞會
經常用,就記住了。或者分類,並且挑主要的歸經記,例如黃連只記歸心經,黃柏只記歸腎和膀胱,慢慢的就全記住了。
-
4 # 華佗線上
學中藥最主要要了解中藥的功效,而功效與性味歸經是息息相關的。大多數同類功效的藥物,其性味歸經也都有相似相同之處,由辛涼解表、辛溫解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宣肺平喘等。
當然,由於性味歸經之差異,同一類藥功效也略有差異,可能就是臨床應用之區別所在。
我個人的經驗是性味好記,可以和藥物功效一起記誦。而歸經不一定要死記硬背,等到臨床一段時間之後,就自然而然對藥性有所感悟,歸經也就更容易理解並記憶了。
中藥的性味歸經分組記憶比較好。
中醫本科或者專科的中藥教材裡面的都有一個分組。比如辛涼解表藥,辛溫解表藥,活血化瘀藥,止咳化痰藥等等,許多藥物都有一個基本相同的功效,還有一些兼有的作用,把這一些藥物分組,先記住一個共有的作用,然後再分別記憶它各自的功效,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容易一些。
每一箇中藥都需要必須記住,反覆的記憶,結合一些方劑記憶就更好了,方劑裡面都是單個藥物的組成,學習方劑對一些藥物功效的記憶也非常有幫助。就能把一些藥物四氣五味記得更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