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築夢文化
-
2 # 瑪麗藝術影視媒體
謝謝邀請。我認為用普通望遠鏡是看不到國際空間站的,國際空間站迄今為止是人類最大的航天器。,它執行的速度非常快,用普通的望遠鏡是找不到它的, 因為普通的望眼鏡倍數太小。不可能看到國際空間站。只有用天文望遠鏡才可以看到空間站,可以看到一些行星的細節,比如木星的雲帶、大紅斑。還有太陽黑子,月亮上的環形山,土星的光環、環縫,金星的相位,一些彗星、小行星等!
-
3 # 這些都是騙人的吧
肉眼就可以看到,夜晚仰望星空,經常會看到某顆星星在天上勻速飛過,那就是人造衛星,國際空間站體積是普通衛星的幾十倍,肉眼更是能看到,今年夏天有個晚上看到一顆衛星,本來不覺得有什麼特殊,可突然那顆衛星亮度突然增大,超過了天上任何一顆星星,持續了幾秒鐘,應該是太陽能電池帆板反射的Sunny正好照到我所在的區域,也是挺難的的機遇。去年有人用大約3000元的尼康P900s長焦卡片機成空拍到了國際空間站,焦距大約相當2000mm,而且輪廓基本清晰可見,見下圖
-
4 # 圖說亳州
能看到,但要求在天黑後時間不長或黎明前。
在天黑後時間不長或黎明前,國際空間站仍在太陽照耀下,還沒有進入地球陰影中,這時如果國際空間站正好執行在你所在的地區上空,就能用肉眼或望遠鏡看到。
用望遠鏡看得比較清晰,能看清其大致結構。用肉眼就只能看到一個緩緩移動的亮點了。
下面的圖,一個是用望遠鏡看到的,一個是用肉眼看到的(實際上是用普通相機長時間曝光的,是一條軌跡)。
-
5 # 深空電報
望遠鏡可以看到,問題在於你知道空間站何時過境嗎,如果知道就可以看到,入門級天文望遠鏡也可以拍攝到空間站過境。這裡說說宇宙深空觀測,對宇宙深空的探索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手段,一種是觀測,一種稱為深空探測。深空探測大概可以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比如我們對月球,先後實現了發射月球衛星,登陸月球的月球車,和從月球上取樣返回。
如果把月球比作我們馬路對面的鄰居,觀測就相當於在我們家陽臺拿一臺望遠鏡偷窺人家,繞就相當於實現了趴到人家窗戶上面往裡看,落就相當於放了監控器在人家家裡,回就相當於把人家家東西都偷了回來慢慢研究。
我們所“看”到的,是可見光。可見光的本質是電磁波,是電磁波中很窄的一個波段,事實上宇宙中的天體在更廣泛的波段上都有電磁輻射,而不同波段的電磁輻射也來自於不同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所以我們還要想辦法對天體進行可見光以外的電磁波的觀測。除了光學望遠鏡,我們可能比較熟知的就是射電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和衛星電視的“衛星鍋”差不多,我們的手機訊號,收音機無線電訊號,都屬於射電波段,所以射電望遠鏡都要儘量建在無限電靜默區。射電天文學的發展是源於二戰結束之後,大量的軍用雷達被改造為射電望遠鏡,軍用雷達技術也給射電望遠鏡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回覆列表
我認為不能。第一你說的是普通望遠鏡,我們也就理解為一般100到500元之間的玩具或者軍用望遠鏡。一般放大倍數為3倍到20倍不不等。而目前民用照相機的焦距最大的接近100倍。本人曾經用20倍光學相機拍攝過月球上的環形山。但是月亮所佔相片的面積也就1% 2000萬相機也就20萬畫素的月球照片了。 如果恰巧能拍攝到空間站。估計也就能拍攝到幾個畫素的亮點。你根本無法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