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冉海天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蘊含怎樣的哲理?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的詩作,詩名《春江花月夜》。此詩的意境讓人遐想,彷彿置身於唯美又迷離的月光晈潔之夜,照在江邊的美景中。

    此詩抒發了遊子思念遠方的妻子,詩人情真意切,那真摯動人的情懷在訴說著離情愁緒,以及對人生蘊含豐富的哲理感悟。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

    江月何年初照人: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間?

    人世繁衍生息,唯有江上的月亮年復一年依舊的相似,皎潔的月光在宇宙間灑下銀色光輝,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潔明淨的世界。詩人遐思聯想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奧秘。這年年相似的明月與人生共存,詩人從大自然的美好中感悟到生命雖短暫,而人類的存在卻是淵遠源長。此詩雖有些傷感,但並不頹廢,相反他對人生有著深深的卷戀和熱愛,全詩的意境是哀而不感,使人回味無窮。

  • 2 # 絕詩妙句言汗青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句詩出自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由於全詩篇幅較長,這裡就不寫出來了。喜歡唐詩的人都知道,張若虛遺留下來的文學作品並不多,全唐詩裡僅有兩首,其中一首就是這首膾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

    接下來直奔主題,探討一下“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哲理。從字面意思看,這句詩表達的是作者看見月亮時抒發的一點感想:江邊上是什麼人第一個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照耀著人們。說起來還有點繞口,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內在的意境和深意。

    作者將人生的短暫與天地的規律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人類才誕生多少時日,這天地日月早已不知運轉了多久。天地長存,人生短暫,看似是在抒發消極之感,後面又來一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又將人類一方扳回一局,雖然人生短暫,但是人類有繁衍生息的本領,能夠世世代代站在這裡,看著“年年相似”的明月,不禁感慨這也是一種共存的關係。

    這句詩的高明之處在於,作者能在那個科技落後的時代窺探天文的真諦,他能透過潮水和月亮的規律,引發自己對宇宙的遐想。雖然他多少帶有一絲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內涵並不消極頹廢。反而有一種對積極人生的追求和熱愛。

    也許是盛唐時代的大格局和積極向上的大趨勢,才讓張若虛寫出了這樣“哀而不傷”的佳句,能夠流芳千古!

    總結一下,這句詩所表達的人生哲理是:渺小的人生永遠無法與大自然的規律相提並論,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消極的度過一生,而是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然這樣的解釋放在原詩裡實為不妥,打斷了全詩的意境,但是這個解釋才是能從這句詩裡引申出來的哲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沒有真心喜歡一個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