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塔影河橋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 特別錢文,有一種特殊的古樸之美!

    秦統一貨幣時,中央也曾鑄造過“重如其文”的半兩錢。這種錢的特徵是錢徑稍大在3.3釐米以上,這已經是半兩種比較大的了!但是錢肉較早期稍薄,重只有8g左右。

    後隨著國勢由盛轉衰,出於市場商品流通的需要,錢幣亦隨之縮小而減重。至秦後期錢型變小,錢徑多在3釐米以下,重約3-4克。

    所以友這枚11釐米的大傢伙不論從尺寸,還是文字都不舒服,估計年代不會太長,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放幾張秦半兩的照片以做比較!

  • 2 # 老羅194763

    這個錢幣應該屬於西安兵馬俑旅遊區售賣的紀念品,真幣沒有這麼大的,而且秦對錢幣大小.重量都有嚴格的規定。留著玩吧!

  • 3 # 王昌904

    我認為,小平錢一般流通社會。見過比較多,所以人們普遍易分真假。大錢一般流通上層社會,達官貴人和官府,大眾很少見到。由於現時才基建動土較多,出土大錢相繼面世,有些人根本未見過,一時難以接授,可以理解。但這些人一見到大錢就反對,認為是假的,這就不對了,要還歷史真實。其實大錢才是好東西。

  • 4 # 阿靈勇士

    戰國秦半兩,戰國中晚期始出於秦國。漢惠文王初行錢。最大3.8cmm最小2.5cmm。秦代半兩最大也是3.8cmm。想想錢幣能真嗎?

  • 5 # 90後碩士愛收藏古幣

    結合歷史、錢幣本身狀態以及自身經驗,給出如下回答:

    1.歷史記載。半兩錢幣在秦漢時期發行的錢幣,且多為小平錢。早期的半兩錢徑大至30多mm,約10左右;後期錢徑小至20幾mm,約四五克。據史料記載,半兩錢未發行過大如這枚11釐米的鑄幣。

    2.錢幣本身。這枚錢幣文字不符當時文字特徵,錢幣缺少精神,不顯古樸。

    3.自身經驗。觀其包漿,看是老道,但包漿浮,泥土新,不自然,估計年代不會太長。

    (圖文與內容無關)

  • 6 # 李生4534

    這不是秦半兩錢,應是漢高後(呂后)二年始初鑄的大型呈樣御覽錢,主材質應為〈銀質〉含少量別的金屬,因銀質不會跟銅質的錢幣年久生成一層厚綠鏽,銀質錢幣年久這會坐成一層蠍紅色薄包漿,這是一枚極為珍貴的銀質真品御覽樣錢,以上是我的研究,供參考。

  • 7 # 談古收藏

    你好,看包漿字型都不對,真品秦半量沒有見過這麼大尺寸的,地攤上10元錢買的吧,屬於低仿。

    方孔圓錢最早出現於戰國,但製造簡單,有孔便於穿掛。在戰國的方孔圓錢中,屬於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製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齊;屬於齊的僅存一字或化字;屬於東周、三晉地區的有共、垣、濟陰、離石、東周等字,屬於秦的是半兩錢,一般每枚重3~10克不等,甚至更重的。秦統一後,以黃金為上幣,方孔圓形的半兩錢為下幣,從此方孔圓錢在中國保留了兩千多年。這種形制反映了古代華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同時便於攜帶穿掛。半兩錢沿用於秦漢,其特徵是:先秦半兩,文字微帶隱起,筆劃有方折、圓折,重4克左右;秦半兩,重8克(秦制半兩=8克),這種重8克的半兩錢極大多數鑄於秦始皇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藥當歸一天吃多少克合適。它的功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