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器戰位
-
2 # 渝採風
起因就是日本軍隊對華人民的大屠殺被以相片和報紙的形式在美國引起的對日本的強烈不滿和譴責,所以美國以及各歐洲盟國宣佈對日本實施全方面的制裁,尤其是日本賴以進行戰爭的石油和各種金屬的禁運把日本逼上絕路了,它只有一戰打敗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才能稱霸太平洋,要不然即使有戰前制定的“漸減戰術”它們也會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同時,失去佔領美荷英等國在亞洲的殖民地的機會,就運輸過程而言,亞洲的這些殖民地無疑是最適合日本人口味的,它們賴以生存進行長期戰爭的資源這些殖民地都有,所以戰勝美國太平洋艦隊使亞洲的殖民地失去最主要的援軍就成為日本軍令總部及日本舉全國之力一定要達成的目標,這也就是日本為什麼一定要偷襲珍珠港的原因。
-
3 # 老夫子山上樵夫
日本當年所以發動侵略戰爭,有其經濟利益的目的,在戰爭前,日本的國內經濟迅速膨脹,但資源貧乏,又受美國等大國資源封鎖,所以不得不對美恐發動戰爭,企圖透過戰爭戰勝美恐,取得資源的支配權和統治地位以獲取對世界的霸權。
-
4 # 阿爾法軍事
首先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所致。日本一直有著稱霸世界、征服全球的野心,因此,首先對中國開了火,隨著德國希特勒在西線取得閃電般的勝利,日本的野心進一步受到了刺激,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夠快速取得更多勝利,於是提出了“勿誤良機!”“不要誤了公共汽車!”等言論。在主戰的日方首腦看來,此刻正是南下奪取東南亞的良機,因為隨著英法兩國被德國打敗,東南亞的橡膠﹑石油和大米已經成了“丟在街上只等人去撿的寶物。”於是,日本也不失良機地拿到了第一個果實:與維希法國在河內簽訂協定,獲得在印度支那北部駐軍並建立空軍基地的特權。
其次是美國切斷了日本的能源和資源供應。對於日本的南下,美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任其發展,於是隨即宣佈對日本實行鋼鐵禁運。但日本並沒有死心,反而征服世界的野心也越來越膨脹,和德國﹑義大利在柏林簽訂了同盟條約,意欲聯合起來瓜分世界。同時,為了免除後顧之憂專心南下,日本同意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了隱瞞戰爭的企圖,日本一方面與美國進行談判,一方面在私下裡計劃著如何取得南下戰爭的勝利。
1941年7月24日,日本開進了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美國對日本的行為極為不滿,於次日宣佈凍結日本在美國的一切資產,英荷兩國就也隨之響應。隨後,美國又宣佈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禁止飛機燃料和機械工具輸往日本。這對當時需要要從美國購買其所需石油的75%的日本來說影響極大,無異於在經濟上對日本宣戰。日本不得不去尋另外的能源補給,於是便將目光投向東南亞油田,尤其是盛產石油的印度尼西亞。此外,日被還凍結了美英在中國淪陷區的資產作為反制裁,美日關係異常緊張,戰爭一觸即發。
第三是珍珠港對美海軍來說至關重要。日本與南下奪取東南亞石油資源,並打通自己的能源通道,必然要在太平洋開闢通道為自己的能源運輸保駕護航。而美國太平洋艦隊則是最大的阻礙。因此日本海軍和美國太平洋艦隊必有一戰,而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有完善的艦艇補給和維修設施,太平洋艦隊主力絕大多數都以珍珠港為母港。因此,如果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不僅可以消滅太平洋艦隊主力,而且可以摧毀港口設施,使得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短時間內喪失在太平洋的作戰能力。
-
5 # T___T10
其實什麼日本入侵東南亞,印度強取英法殖民地引美國不滿凍結日本人海外資產,禁運鋼鐵石油都是向美宣戰的藉口.其主要原因還是當時日本國內海軍與陸軍的矛盾!還有當時全世界都覺得美國參戰是遲早的事情,為了能在中國戰場持續投入物質就必須佔據東南亞資源!怕美國一旦參戰觸碰日本的蛋糕所以才選擇打掉美國太平洋艦隊!不然我想以日本人的方式可能直接轟炸華盛頓都有可能!
-
6 # UFO101
二戰期間美國出於國際戰略的需要,停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日本戰爭物資評估,一年後日本將沒有汽油開軍艦,開飛機,坦克汽車都會癱瘓,所以日本希望美國屈服,同時進攻美國盟友英法殖民地東南亞獲得緊缺戰略物資,封鎖滇緬公路困死中國。山本五十六認為如果一開始就把美國打蒙打怕,日本就可以透過談判跟美國要取戰略物資。結果日本低估了美華人的戰鬥意志,珍珠港事件沒有讓美國屈服,相反日本招惹了一個可怕的對手。
-
7 # 貞觀防務
其實日本早就想打美國了。
日本最早的對美開戰計劃是日俄戰爭之後由一代軍神東鄉平八郎帶頭擬定的。也就是說,日美矛盾實際上是由來已久的。
東鄉平八郎,特別是日俄戰爭之後的東鄉平八郎,是日本近代史最忌諱提起的一個人。因為二戰結束後,日本皇室可以說是活的好好的,以皇室為代表的部分法西斯殘餘實際上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清算。但是日本皇室卻是日本發動戰爭幕後最大的幕後主使,所以戰後的日本史學界關於二戰的種種歷史作品總是力圖迴避天皇,迴避皇室的戰爭責任。而東鄉平八郎給了裕仁天皇很大的幫助(大正天皇時期,日本的皇室權力幾乎被剝奪殆盡,最後還是裕仁奪回權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皇指示與他關係密切的巴登巴登11鳥毛成員之一的土肥原賢二策劃上海128事變。(此乃時任日本陸軍駐上海武官田中隆吉親自招供)但是日本史學界卻說是滿洲的板垣徵次郎策劃的128事變,硬是將128事變定性成了軍部獨走。
20世紀初的日本國內,泛亞細亞主義思潮逐漸發展開來。
“泛亞細亞主義”是以日俄戰爭日本勝利為契機,孫中山在日本神戶的演講中提出的。泛亞細亞主義最直接的產物就是“大東亞共榮圈”。
實際上某種程度上,日美矛盾也可以說是亞洲文明與歐洲文明的矛盾。
回到正題,裕仁天皇沒有想過日本要在對美戰爭中打敗美國。畢竟國力的差距實在是太大。在裕仁腦中,日本對美戰爭的勝利要依靠德國在蘇德戰場上的勝利,如此之後,日本便可獲得長期與美國對抗的資本。
事後諸葛亮地說,是真的很天真。
所以實際上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天皇就開始策劃如何洗脫自己的戰爭責任了。
-
8 # 冰冷雨天
惹怒美國對於日本沒有任何好處,日本人對這一點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清楚,但當時已經是孤注一擲的時候了。
太平洋戰爭之前,日本是美國結構性的天敵,原因有很多。
自從美國1898年在美西戰爭中獲勝,領有了菲律賓之後,菲律賓的安全就使得美華人夜不能寐,對菲律賓造成威脅的有英國和日本,但當時的英國在財政上和國力上已經無力進攻菲律賓了,而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從中國割得了臺灣島,日本在高雄、臺南的軍事基地離菲律賓呂宋島的最北端不到300浬,從那些基地出發只要十幾個小時就能在呂宋島登陸了,而且一戰之後日本在巴黎和會上受到英國和法國的支援,排除了美國的反對而拿到了赤道以北的德國太平洋屬地,像諾魯,塞班什麼的,這一來就切斷了夏威夷到菲律賓的交通線,日本就成了美國的心腹大患。
雖然美國在1934年3月就決定了在1946年給予菲律賓獨立,但在菲律賓獨立之後保護其不受侵略的責任依然還是要美國來承擔的。
而且這個日本還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一直奉行著擴張政策,從1931年的9.18事變之後開始加緊侵略中國,扶持偽滿傀儡,這還違反了美國一直奉行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的信條,也和美國在1927年參與主持制定的《巴黎非戰公約》不相吻合,這樣美國就和日本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9.18事變之後,美蘇在一開始都同情或者支援中國,但蘇聯在1941年4月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之後,承認偽滿洲國,停止支援中國政府。此時還在拒絕承認“偽滿洲國”,要求日本軍隊撤出中國大陸,堅持支援中國政府的就只有美國一家了。
美國在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之後就開始了對出口日本的飛機以及飛機零件的“道義制裁”,這是對日本侵略的第一個經濟手段。
1939年7月,美國通知廢除1911年簽訂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12月禁止美華人向日本人提供製造高階航空燃料所需的技術資訊以及專利。在1940年1月日美通商航海條約期滿可以自由採取手段之後,國會立即在6月通過了國家防衛法案授權總統可以禁止向日本的出口,而7月2日羅斯福就對武器和彈藥以及鋁和飛機零件實行了許可證制度。
1940年10月8日,美國國務卿赫爾釋出了文告勸告遠東地區的美國公民回國的,並且派出三艘輪船去迎接他們,而本來母港在聖迭戈的太平洋艦隊被命令無限期滯留夏威夷,準備隨時馳援菲律賓,同時也加強了美國在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巴拿馬的防衛部隊。
當時盟國援助中國的有四條“援蔣通道”,即蘇聯從新疆,以及英美從香港、法屬印度支那(現在的越南)、和緬甸。前兩條已經隨著《蘇日中立協定》和日寇佔領廣東而斷裂,第三條援蔣通道又因為日軍在1940年9月入侵北部法屬印度支那而被切斷,剩下來的援蔣通道就只有唯一的一條緬甸了。
(1940年12月29日,羅斯福在爐邊談話中明確指出:“作為你們政府官員的我們全體……不能姑息殘忍的行為……強制的和平絕不是什麼和平……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制度的偉大加工廠”)
美國在日本入侵北部法屬印度支那之後立即宣佈了對日本實行廢鋼鐵禁運,後來又把禁運擴大到了銅等戰略物資,1941年5月給予中國以租借法案的合法地。但是日本人反而步步緊逼,在1941年7月佔領了南部法屬印度支那,企圖從開始入侵緬甸,徹底切斷所有的援蔣通道。
日軍入侵南部法屬印度支那的第二天,7月26日,羅斯福總統就發出了凍結日本資產的命令,但是不到一個星期,8月1日,美國政府終於宣佈了對日本的全面石油禁運。同一天,麥克阿瑟被召回現役指揮遠東美國陸軍,同時菲律賓陸軍也編入了美國軍隊。
這時擺在日本人面前的選擇就是:“要麼撤出包括滿洲在內的中國大陸,要麼打仗”。
日本人不肯從中國撤軍,選擇了和美華人拼命,而且立即拼,等不起,因為當時日本所儲備的石油撐死只能用兩年,再不趕緊就會枯死。
日本的計劃是向南打到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那裡有一個巨港油田,佔領了巨港油田之後就可以解決石油問題了。
(紅圈裡是巨港油田,日本在右上角。當時從巨港所在的印尼是荷蘭殖民地,左邊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右邊的菲律賓是美國殖民地)
但是從荷屬東印度把石油運回日本的航路兩端都是美國或者英國的殖民地,駐有英美的大軍,必須要奪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消滅英美在這一帶的軍事力量才能把石油運回來,而以夏威夷瓦胡島的珍珠港為基地的太平洋艦隊則是日本拿到西太平洋制海權的最大障礙。於是山本五十六就制定了一個在開戰之初不宣而戰偷襲珍珠港,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奪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以保證日本到荷屬東印度交通線的安全。
美國當然被惹怒了,非常憤怒,“Remenber pearl harbor(記住珍珠港)”成為了美華人民一致的怒吼,再以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日本帝國杯具了。
-
9 # 廢話籮筐
日皇腦子進了水,希特勒找了個豬隊友。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是日本最大的鐵鋼、能原供應國,其目的是讓日本西攻蘇聯,可日本認為蘇聯東部無利用價值,所以和蘇聯達成友好。這一行為激怒了美國,美日矛盾激化,日本挺而走險。
-
10 # 我沒忘記home
珍珠港事件,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舊日本帝國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進行的一次突襲作戰。
從戰術角度來講,偷襲珍珠港確實是一場非常漂亮的軍事行動,這也是日本海軍臥薪嚐膽幾十年的實力體現。但珍珠港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於死傷的那幾千人,那點傷亡數字跟歐洲或中國戰場動輒數十萬人的傷亡數字相比不值一提,它的意義在於揭開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的序幕。
附圖,日本海軍空襲珍珠港
珍珠港慘況
珍珠港的空襲歷時一個小時又50分鐘,日軍獲得決定性勝利。美國太平洋艦隊在1941年12月原有9艘戰列艦、3艘航空母艦,被攻擊共有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被癱瘓,其中亞利桑納號戰列艦、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猶他號戰列艦與2艘驅逐艦被完全摧毀;而飛機被摧毀188架,受損155架。美華人員傷亡為:2403人死亡,受傷1178人。
附圖,瓦胡島珍珠港
偷襲珍珠港的意義
珍珠港事件只是美日之間徹底撕破臉皮的結果,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越性,日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的攻擊非常成功,但在面對美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時只能垂死掙扎,山本五十六曾說道:”頭六個月或一年大約是可以順利進攻的。但對於第二和第三年的事,我就毫無信心了...。“倡導航空主導論的源田實曾在紀念珍珠港事件25週年時表示:”在軍事上,珍珠港的行動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後走上投降一途……“
偷襲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對日本帝國正式宣戰。幾日之內,納粹德國與義大利向美國宣戰,美國迴應宣戰,真正的世界大戰來臨。
附圖,羅斯福簽署宣戰書
美日之間的實力差距太明顯,日本為何寧願走向毀滅也要同美軍開戰呢?從現在來看這件事,日本的做法實在不可思議,日本人難道不知道自美國強悍的工業實力嗎?日本為什麼犯賤式地去挑釁美國這個巨人呢?
1.日本的擴張政策
明治維新之後,執行擴張政策的日本全力擴充海軍。到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已經擁有了31艘軍艦和24艘水雷艇;日俄戰爭時,則達到了七十六艘軍艦外加七十六艘水雷艇。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海軍開始了一套以美國海軍為假想敵的“八八艦隊”(八艘戰艦加上八艘巡洋艦)擴軍政策。
到太平洋戰爭開戰前,日本海軍的旗下擁有了十艘戰艦,三百八十五艘艦艇以及包括零式戰鬥機在內的3260架飛機。從日俄戰爭勝利以來一直到太平洋戰爭戰敗,日本帝國海軍一直是與英國皇家海軍、美國海軍並肩的世界三大海軍。
附圖,大和號
一戰後的華盛頓體系確立了遠東地區全新國際格局 ,日本認為這一體系嚴重損害了他的利益,故一直不滿。美英等西方國家也全力壓制日本,《九國公約》使得日本獨佔中國的夢想破滅,而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中日本海軍的噸位數也比英美低一等,這對志在爭奪世界霸權的日本無疑是一大打擊,因此美日之間一直齷齪不斷。
日本自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深陷於中國戰場而無法脫身,日本經濟也每況愈下。1940年,日本趁法國被德軍打敗時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引起日美關係緊張。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撤離法屬印度支那,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等戰略物資。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的必備物資,因此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開戰,以佔領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資源豐饒的西方殖民地。
附圖,抗日戰爭
2.日美衝突
攻擊珍珠港的計劃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
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已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沼當中,耗費大量資源但無所進展,各殖民地的收成與經濟都不好,日本開始尋求其他地方的資源以進行長期戰爭。而在對蘇作戰失敗後,日本開始把目光投向東南亞,因為東南亞的有日本急需的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
1940年7月,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以奪取更多戰略物資,但此舉使得控制緬甸和馬來半島的英國感到日本的威脅。1941年7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日本撤出中南半島與中國戰場的軍隊,接著在26日下令禁止對日本出口多項戰略資源並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不久英國和荷蘭政府也跟進制裁日本。
附圖,珍珠港
出口禁運使嚴重依賴美國物資的日本受到重大打擊,近衛內閣和東條內閣面對羅斯福的強硬態度都感到束手無策,日美之間的談判屢屢碰壁,日本無法接受“日本從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全面撤軍,只能承認重慶國民政府,美日互相解除資產凍結等內容”等條件,因此當德國進攻蘇聯使其無後顧之憂後,日本大本營決定考慮與英美荷開戰。
日本大本營決定在開戰之初進攻英美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首要目標是荷屬東印度的油田,其他則有馬來半島、菲律賓、緬甸等地。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認為戰列艦在海中戰的主力地位已成過去,這種想法首先由坎寧安實現。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在塔蘭託戰役中以24架飛機襲擊了位於塔蘭託的義大利戰列艦,成功使3艘義大利戰列艦癱瘓,這種戰鬥方式在山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山本將攻擊珍珠港的計劃定為“Z作戰”,他決定組織一支由6艘航空母艦組成的空中力量對珍珠港展開突襲,他與大西瀧治郎、源田實和山口多聞等人一起擬定了作戰計劃。儘管大部分軍官認為他的想法過於魯莽,但山本以辭職作為威脅,最終使得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批准此計劃。
1941年11月20日,日本向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遞交了“談判最後方案”,赫爾拒絕了此方案。因此日本御前會議決定開戰,東條英機說道:“現在局勢已十分明顯,我們已經不能在外交途徑上獲得我們所想要的;換句話說,美、英、荷、中等國已對我們加強經濟和軍事上的壓力,我們除了對美英各國開戰之外,別無選擇...”。
附圖,日軍零式戰鬥機正從翔鶴號航空母艦上起飛
-
11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如果可以,其實日本人也不想在中國戰場迷霧重重的時候再對美開戰。日本的擴張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力不斷上升,1894年甲午海戰打敗北洋海軍後,日本已經成為亞洲唯一的列強並且一步步廢除了與歐美列強的不平等條約,是亞洲唯一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然而日本也沒能逃過資本主義社會的定律,上世紀20年代,一場自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如同颱風一般席捲了整個日本,是時日本工業凋零,百姓失業嚴重,國內矛盾日趨緊張,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同時走出金融危機,日本開始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美國的態度日本不斷向東亞,北亞,東南亞和北太平洋地區派兵,終於引發了國際輿論的不滿,美國在國聯的壓力下對日本提出了最後通碟。要麼日本人停止侵略,要麼美國給日本停止供油。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沒有了石油,日本沒幾天就會回到封建時代,是以日本決定,對美作戰。
實際上這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目的也很簡單,珍珠港是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母港,幹掉珍珠港就能幹掉太平洋艦隊的有生力量,這樣日本就能在戰爭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對於日軍的作戰是很有利的。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回覆列表
有很多人認為,在二戰中的日本所作出的最大戰略錯誤,那就是在1941年發動對美國珍珠港軍事基地發動偷襲,造成了駐守在珍珠港的美太平洋艦隊(除航母以外)幾乎全軍覆沒。
這場日本對美國發動的突然襲擊,也導致了美國在第2天公開宣佈對日開戰,致此歷經4年的美日兩國間的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而太平洋戰爭的最後結果,那就是日本在美國強大的軍事打擊之下,全面戰敗接受無條件投降。
那麼,在二戰時的日本海軍,對美國珍珠港軍事基地發動的襲擊,對於日本而言都是出於什麼目的呢?首先一點,那就是日本在二戰時的貪婪,可換另一個人說也可能是日本的“被迫”所為。因為從1940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之間的大規模作戰,實際上已經消耗了日本國內大量的戰爭儲備資源。
也正是因為國土面積狹小,本土之內日本根本就沒有任何自身的資源而言,所以當時的日本已經深感到大規模戰爭的壓力。再加上從那時候開始,本來一直對日本出口各種戰爭資源發戰爭財的美國,已經開始,逐漸對日本實施資源禁運。
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開始慌亂了手腳,因為每天與中國進行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戰鬥,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著大量的資源、財力、人力等。如果從此刻開始得不到外部的戰爭資源輸入,那麼日本軍隊的坦克將會面臨無油可用、槍械面臨無彈可發的境地,甚至很可能會直接面臨整場侵略戰爭的就此失敗。所以,日本為了將他們所謂的“天皇聖戰”繼續進行下去,就不得不想方設法擴大侵略,掠奪更多的戰略資源以支撐整場侵略戰爭。
體現日本的目標是想要“北上”進攻“蘇方”政府的遠東地區,以奪取那地區的某些戰爭所需支援。不過,“弱”雞的日本陸軍被蘇方軍隊的坦克機械化部隊,按在諾門坎地區的草叢裡揉虐了幾個月之後,日本軍隊只能選擇失敗撤軍。轉而,日本又被迫把目標瞄準了東南亞“菲律賓”的某油田,當時的菲律賓屬於美國的海外殖民地,也就是說日本只要進攻菲律賓,勢必會遭到美國方面的報復性打擊。
而當時美國在太平洋地區能夠對日本實施有效報復性打擊的軍事力量,也就只有駐守在夏威夷“太平洋”艦隊。所以日本當時索性來了個先下手為快,在進攻菲律賓的同時,直接發動偷襲重創了整個太平洋艦隊,使美國在整個太平洋地區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對日本實施任何的軍事打擊。
釋出: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