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扣毛
-
2 # 孝陵衛小校
多爾袞對剃髮最直白的解釋是:
“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只有剃髮的漢民才是良民、順民,如果不願意剃頭髮,那就意味著對本朝的牴觸,即使投降也不是誠心的投降。因此清朝統治者對剃髮一事始終視為不可商量的事情。
滿人的髮式是“金錢小頂”,而漢人的髮式是“大頂挽髻”。髮式是區別民族最明顯的特徵,就如在電視中透過剃髮留辮,一眼就能判定是清朝的內容。
“小頂辨發”是滿人一直以來堅持的民族習俗,從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就開始施行剃髮易服的政策。皇太極繼位後進一步強化,雖然他任用了很大漢大臣,但在剃髮一事上非常嚴格,《清太宗實錄》中記載了他的理由:
“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合喇及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於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尊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也就是說不論滿族今後如何發展,必須堅持滿族本位,如果滿人連剃髮等習俗都不能嚴格遵循,那麼民族、國家何以延續、發展。
滿人勢力所及之處,歸附的漢人必須嚴格剃髮以示順心。但1644年甲申之變太突然了,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多爾袞不得不趕緊徵兵入關爭奪中原。因為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清軍直接造成的,因而在拿下北京後,清軍不能以毫無疑問的勝利者的姿態去統治這個國家,當時英親王阿濟格甚至認為應該在北京屠戮一番後就撤回山海關或者瀋陽。多爾袞嚴加駁斥,清的第一要務是於南明、大順、大西爭奪天下,再加上一些地區的反抗,多爾袞及時調整政策,入關後的剃髮令只執行了21天。
順治二年,大順、大西、弘光政權相繼覆滅,多爾袞認為天下即將大定,於是重新推行剃髮令。多爾袞對於剃髮令的解釋是:
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劃一,終屬二心。江寧巡撫土國寶宣佈的剃髮令如下:
“剃髮、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雖然,剃髮令帶給清王朝的不是穩定,而是更加強烈的武力對抗,清軍統一全國的時間延長了至少17年(至永曆政權覆滅)。但清朝統治者很明白,他們要的不僅僅是土地和城池,他們要的是國家,因此寧可堅持武力征服,也要堅決執行剃髮令。
即便如此,到了乾隆時期剃髮還沒有完全被漢人接受。到了太平天國時期,起義者皆蓄留長髮,以此表示對滿俗的不滿和反清的標誌,清朝統治者則仇恨地稱呼他們是“發逆”、“長毛”。
如果還想對剃髮令的變遷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搜素以下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王思治、呂元驄:《甲申之變與清軍入關》。
程麗紅、顧頡琛:《清初政治傳播研究——以‘剃髮令’為中心》
吳琦:《清初的剃髮與反剃髮一一兼論民俗心理與民族意識》
-
3 # 天涯看點歷史號
辮子無疑是清宮戲的標籤,也是大多數人對清朝服飾和髮型的第一印象。然而在華人髮型的演變過程中,充滿了無數的血和淚,無數人因為清朝的“剃髮令”而失去性命,造成了無數的慘劇,原本這些慘劇也許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為一個叛徒,導致歷史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因為生活環境與習慣上的差異,以及文化開化和道德觀念等原因,導致北方的少數民族在服飾和髮型上與中原漢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明清之際,由於政權和統治階級的變革,髮型的衝突變得凸顯起來,最終被放大為文化的象徵。
在清朝入關之前,有一些漢人投降了清朝(或者之前的後金),作為歸順的象徵,他們被要求剃去了長髮,留了金錢鼠尾的標誌性髮型。這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影響,畢竟涉及的人數有限,而且他們都是自願投降清朝的,所以對剃髮並沒有太多的反感。
而在1644年滿清入關之後,事情發生了一些變化。進入北京城的多爾袞頒佈“剃髮令”,並嚴旨限臣民在收到旨意十天之內完成剃髮,否則就會被斬首,這就是所謂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對於把“身體髮膚”看得極為重要的漢人來說,剃成那麼醜的金錢鼠尾,不僅從感官上不能接受,更重要的是從文化角度不可接受。所以,清朝當局的此舉引發了民眾的不滿,有的人奮起反抗,有的人則潛逃到當時南明的統治區。
當時尚未坐穩江山的攝政王多爾袞考慮到時機未到,暫停了剃髮令的執行。從此,可以看到朝廷上出現了金錢鼠尾的滿族大臣站一隊,而峨冠博帶的漢族大臣站一隊,可謂涇渭分明。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格局能夠保持下來。
但是,這個時候,一個小小的人物,一個小小的事件,導致了天下上億的漢族男人失去了他們的頭髮,只能剃成滿族男人那樣的金錢鼠尾。
當時,有個漢臣,名叫孫之懈,是閹黨的黨羽,在崇禎年間因魏忠賢倒臺而被革職,到了滿清入關之時,他迫不及待的剃了頭,準備投降清朝,清朝看他如此虔誠(無恥),出於政治考量,封他為禮部侍郎。
原本倒也不是什麼大事情,然而在一次早朝的時候出了點小狀況。留著金錢鼠尾、穿著馬褂的孫之懈走在一群滿族大臣的隊伍裡面,可是那些滿族大臣認為我們怎麼能和一個漢臣排在一起呢,於是將孫之懈趕了出了,於是孫之懈只好走到漢臣那一隊,想排進去,但是漢人不齒他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緊緊的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讓孫入列,於是孫之懈兩頭都站不上隊,十分尷尬。
然而無恥的人受到了羞辱,會變得更加無恥。回到家的孫之懈,給攝政王多爾袞上了一個奏摺,提議所有的漢族臣民都應該剃頭,作為臣服的標誌,如果誰不願意剃頭,誰就是心懷故國,意圖不軌。受到蠱惑的多爾袞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將之前暫時擱置的“剃髮令”又重新頒佈。
此後,漢族人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髮型和服飾,付出了無數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但是終究因為內部的不團結,導致了亡國,漢人服飾和髮型在傳承演變了幾千年之後,終於被異族服飾所取代。而這一切,拜一個無恥的叛徒所賜,也拜滿清的野蠻武力所賜。
孫之懈最終被乾隆皇帝編入《貳臣傳》乙編,凡是被編入乙編的,都是連滿清都所不齒的。可見出賣自己國家和民族的人,不但受到本族人民的唾棄,而且也得不到對手的尊重。
-
4 # 夏天的蟲4
你不如問一下學校的校長:為什麼要‘剪短髮穿校服’?為什麼剃髮和為什麼剪指甲一樣——為了方便和衛生。
入關之前真正的滿清發型是‘金錢鼠尾’,只有後腦勺銅錢大的地方留老鼠尾巴長的辮子。但是頒佈剃髮令的滿清沒有想到髮型問題會引起這麼大的騷亂:讓原本安定下來的地方重新燃起戰火。。。
在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後,最後的髮型是隻剃前額半個腦袋。經過‘剃髮易服’事件,清政府不敢像祖先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國那樣,挑戰華夏最根本的——文字傳承。
-
5 # 七追風
大光腦門長辮子,是滿族人的標誌,所以滿清入關之後,強迫漢人也跟著這麼來,無非就是想弱化漢文化標識,強調自身統治的正統。
但是,滿族人自己為什麼要剃髮留辮子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實用。
不同於農耕文明,滿族一直都是遊獵文明。所謂遊獵文明,說白了就是不種地,四處抓吃的。
滿族的先祖是女真人,他們生活在東北的長白山地區。因為打獵是最重要的獲取食物的手段,所以不管多麼寒冷,都要出門追捕獵物。
在沒有獵槍的時代,拎著弓箭四處跑是正常的,運動量一大,就要出汗。身上出汗還好說,頭上出汗就是很大的麻煩。
頭髮出汗容易結冰,會和帽子粘在一起。這時候想把帽子拿下來就很困難了,而且也不敢拿下來,怕頭部的熱量迅速流失,輕則生病,重則死亡。
而且打獵這工作沒這麼輕鬆,有時候一出去就要幾天半個月的,不管是窩在山裡還是騎在馬上,都沒有時間打理個人衛生。
所以很顯然,頭髮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在生產力不發的情況下,整不出一整套理髮工具,時不時的修一修頭髮。所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剃乾淨。
剃了前額到頭頂的頭髮,不需要怎麼打理了,相對衛生;直接戴上帽子,保暖也沒有問題;騎馬的時候也不用怕散開的頭髮遮擋視線或者掛住樹枝了;就算是長時間出門,不需要什麼技術,也能輕鬆刮掉長出來的新頭髮……
總之,是為了方便,生活所迫。
強調一下衛生問題,各種客觀條件,制約了遊獵民族洗頭髮的次數,留長頭髮很容易生蝨子的。
可能現在有些人還記得,早年的農村有一樣很普遍的工具,叫做“篦子”。篦子很像梳子,但是比梳子的齒要密集的多,主要用來“篦”出藏在頭髮裡的蝨子。由此可見,蝨子這東西多麼普遍。
滿頭蝨子是非常難受的,所以,剃掉最輕鬆。
-
6 # 看遍山川
別看滿清八旗當年雄赳赳氣昂昂地進關,其實心裡底氣不足,掂掂自己的份量究竟能不能鯨吞整個中國,實在是沒有一絲把握,甚至連劃江而治的心理準備都有。
怪只怪南明政權太不爭氣,朱家子孫和各路軍閥頭子之間的統一戰線工作搞得一塌糊塗,滿清真是運氣來時天來助,軍事形勢向自己這邊一邊倒,這才有了打過長江去,跑馬全中國的想法。
這是軍事思想方面的轉化,他滿清也不是諸葛再世能掐會算一開始就能預料到的。同樣在文化上面也有類似情況,煌煌中原漢文明,哪個異族心裡沒有點敬畏,滿大人自己的皇帝進關前的都是“三國粉”,進關後的那都是漢學大家。
大清剛搬進紫禁城,各方面工作都剛展開,那些前明的大臣願意追隨崇禎的都已經跳河上吊,留下的漢臣只要“棄明投清”照樣正常上下班,個人選擇也不強求。
既然肯歸順大清來上班,朝廷也不為難他們,這表現在服裝打扮上面,沒有強制漢官必須和滿官一樣穿著。金鑾殿下漢官一排,束髮長袖,滿官一列,長辮蹄袖,滿漢分開,涇渭分明。
滿清這時還以漢文明為上,低頭學習,暫時各自相容,求同存異,最多面見皇帝一個稱臣,一個稱奴才。
本來換個主子也就算了,當時又不是他一個識時務的俊傑,可他權慾薰心,為了頭上的頂子,甘願自賤為鉅奸。
孫之獬每次上朝站班,看到滿人地位,權力,話語權樣樣都比漢臣大,心態失衡,想自己也要站到滿臣隊伍裡。
這孫之獬也做得出來,將自己剃髮留辮,一副滿人打扮,第二天上朝像模像樣地想擠入滿人隊伍。可那些滿臣以為他是怪物,把他趕了出去,討個沒趣,他只能再回漢班,漢臣都恨他癢癢的,又把他踢出漢人隊伍。
這孫之獬非漢非滿,非驢非馬,喪失了全部氣節和底線,滿臣當然看不起他,那些漢吏雖然是投降了清廷,但多少還沒有賣光人格,對他也是相當鄙視。
孫之獬受了這般羞辱,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自己受到漢臣的羞辱,那麼我要讓天下所有漢人和我一樣剃髮留辮,到時看還有誰羞辱誰。這廝忒可惡,漢奸水平前比石敬塘,後比汪精衛,古今第一奸。
孫之獬在上奏當局的奏摺裡大言不慚,將服裝穿著和皇帝權威聯絡起來,講皇帝應該把漢人的制度掃蕩乾淨,讓全體漢人跪服皇帝,而不是皇帝屈尊去迎合漢人。
當政者其實關心的關鍵問題不是頭髮和衣著的存廢,而是老百姓對皇權的膜拜,並且是否是打心眼裡的膜拜。“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還不夠,把漢人心裡僅存的一點本民族體表念想,體發父母之受的人倫剝奪了去,死心塌地跟著新主子,這一代不徹底,還有下一代。
孫之獬的奏摺裡論述強調的是“讓中國服從陛下,而非陛下服從中國”,以個人受辱得失,為個人仕途加碼而報復整個民族,挑唆執政者,其心可誅。
這孫之獬的條條建議,句句戳在當時實際掌權的多爾袞心坎裡,想想,這廝講得有道理啊,不把漢人心裡存留的“漢”心摘掉,滿清就不算真正降伏漢人統一天下,立即“准奏”。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時間大江南北剃髮剪刀和斷頭大刀飛舞,為了這事,已經投清的再反水,原本不反的被逼而反,通衢大道,街頭巷尾,又有多少人頭落地,怨鬼叫魂。
以一把頭髮引起的血案,始作俑者就是孫之獬為了一己私利,使滿清從仰望到俯視割裂漢文化,為虎作倀。老百姓的血染紅了他的頂子,加官晉爵為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讀學士。
之後孫尚書衣錦還鄉,碰到山東謝遷的農民起義,俘虜了他,被拖到大街上給活剝肢解掉了。山東巡撫向清廷報告後,不知道為什麼,清政府並沒有表彰其“烈士”,撫卹金一文未發,可能在清廷看來他實屬一條狗而已,看來沒有底線節操的人不管在哪個陣營裡都是被人鄙視的。
-
7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在談剃髮令之前,守仁君先說一件事。
俗話說,正月不能剃頭,剃頭死舅舅。守仁君看了很多朋友拍的這個用剃頭來威脅舅舅的小影片,搞笑的同時,守仁君也想讓大家知道,這句俗話,正是當時漢人對剃髮令的抵制。
順治四年正月下剃髮令,限時十天,“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當時漢人王朝滅亡,中原大地又一次被外族入侵,正月剃頭,讓人們思及舊君。所以說不是“死舅”是“思舊”。所以說想拿剃頭逼舅舅掏錢的外甥們,最好不要用這招了。事實上,這個時間都有點問題,剃髮令是順治二年六月下的。不過一傳十,十傳百才有的那句話。
話說回來,剃髮令目的就是為了讓漢人認同滿人的統治,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滿化漢人,沒想到,被滿化的只有他們拿刀子逼出來的頭型,從思想到文化,滿人還是被漢化了。
而剃髮令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一個漢人。正常,遊牧民族應該是想不到這招的,也只有咱們才能想出這種殺人誅心的招。歷史上無論是北魏還是遼金,或者是元朝,剃髮令這東西還真是頭一遭。
這人叫孫之獬,一個極度不要臉的漢人,讀書人。他中過天啟年間的科考,在明朝當了二十多年的官,可滿清一進北京,他立馬就投降。而且還主動把髮型,衣服改成滿人樣式,當時並沒有剃髮令,上朝時滿臣站一排,漢臣站一排,孫之獬上來,滿人說他不是滿人,不讓他站進來,漢人說他人都不是,也不讓他站進來,孫之獬這下難受了,怎麼辦呢,於是他就出了這個陰招,剃髮令。
孫之獬這招原本就是為自己化解尷尬和遮蓋自己內心的罪惡感的,到了滿清統治者這裡,看到了更深刻的意義。於是剃髮令迅速在全國推廣。
當時,全國各地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拒剃髮的行動,不是說“留髮不留頭”嗎?那我寧願“寧為束髮鬼,不為剃頭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數十萬漢人為了維護頭髮,為了維護自己的傳統,為了維護作為一個好人的傲骨,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話說回來,滿清滅亡後,政府下令剪辮。同樣是一大批漢人抱著辮子死去活來不願意剪。
所以說,傳統是真,什麼傲骨,都是屁話,奴性才是真!!
-
8 # 青年史學家
清朝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剃髮了,當時的八旗子弟大約有二十萬人,男子都是剃半個頭,從小到大皆是如此。
滿族人在關外剃頭完全可以理解,滿族人的先祖女真人就是剃髮的,其後代之一的滿族人剃半個頭也是對女真習俗的繼承。
再則,關外的天氣非常寒冷,滿族人又是遊獵民族,如果像漢族一樣將頭髮散批著,非常不方便打獵。而且頭髮太長的話肯定會影響打獵時候的視野,所以滿洲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剃髮了,留半個頭的頭髮,然後將剩餘的一半編起來,這樣有利於騎馬,也有利於狩獵。
滿清入關之後,滿族人繼續保留了這一習俗,不過在滿清入關之初,漢族官員和民眾是不用剃頭的,這當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是一個名叫孫之懈的漢族官員,為了討好清朝的主子,他把自己的頭髮剃得和滿族人一樣,最初受到了滿族官員的排擠,但是很快此舉就受到了多爾袞的讚賞,因而有了留髮不留頭的說法。
此後,中國境內,滿漢一體均需剃髮,其他少數民族則例外。
-
9 # 趣向雜談
須知歷史並非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一名謀士出班進言,主公依命而行,這樣兒戲的情節只有在古典小說中才能出現。一項國策的實行牽扯萬千,豈是一二小人側身其間可以影響?更不要說孫之獬進言剃髮之事根本不見於《清史稿》中他的本傳,僅見於一本默默無聞的《研堂見聞雜記》,而又轉抄於《清稗類抄》之中,才被世人所知。明清間筆記本來以蕪雜而稱,如果以此類小說情節解釋歷史大關節,那麼難免走入誤區。
汗青先生還義正言辭地發問:"誰敢說沒了孫之獬事件,清就一定會再次推行剃頭?!"且篤定地自問自答“我可以非常絕對地說,沒有人可以這樣說。”事實上暫且擱置此事真實性不議,順治二年傳達給禮部的上諭白紙黑字:“向來剃髮之制所以不即劃一,聽令自便,蓋欲天下大定,始行此制。”可見正如我下面論證的,暫停剃髮只不過是政治上對南明安撫的一種策略。從史料學上來說,官方上諭總要比無名筆記中的記載更值得信賴。更何況按情理而議,斷無統治者因被征服者的建議而改變初衷的道理。此乃史家公議,今日更無標新立異的必要。
汗青先生還舉清軍進南京之後的告示來說明,這充其量這只是前方指揮官安民的小小伎倆,不知和“南下進軍後的清政府態度”有何關聯。與此相反,當時北京的中樞早已把剃髮當成將要實行的一項政策,南京捷報還未傳到北京時,北京城中就有剃髮令將恢復的風聲,趙開心上書多爾袞恢復此政策不妥,而多爾袞迎頭痛斥道:“……將欲使通國官民不遵清制而終為明朝人物乎?又引北韓不曾剃頭,是又欲將我平定之臣民,盡同於北韓外國乎?”此時剃髮令雖未正式恢復,但中樞的態度昭然可見。多爾袞的親口上諭和前敵指揮官的安民告示,哪一個更可靠呢?至於北韓未曾剃頭,這裡面說的更十分清楚,“平定之臣民”和“北韓外國”豈能以同等態度對待?清朝統治的是中原而非北韓,對後者僅是軍事劫掠,如果他們東渡滅亡北韓,到時北韓人民照樣難免一劫。何況清朝對北韓豈有對中華文化的某種兼具自卑與自大的心態?多爾袞都自己說的清清白白,今日為其辯護實大可不必。
至於吳三桂哭於廟門云云,我的答案中說它是歷史故事,並非否認它是史實,不知汗青先生將史實二字加粗意圖為何。孫權勸學、先主賣鞋,這些都是白紙黑字的史實,但誰又說它們不是歷史故事?“歷史故事”四字的關鍵在於它們將歷史情節簡單化,免去此後真正重要的關節。正如孫權勸學和先主賣鞋本身並不是他們成功的根本原因。把歷史簡化成故事,那是《上下五千年》,因為兒童的理解能力還不夠。若當時的滿清能牢固控制京畿,並且沒有安撫南明的戰略目的,吳三桂就是在祖廟叩頭流血也無法改變他們的既定政策。何況吳三桂的剃髮之請也只見於陳濟生、張怡等人的筆記記載,這些人都不是決策圈中人,他們的記載未可全部置信,很多時候是來自於民間流言或對上層的想像。官方的《世祖實錄》中對吳三桂的作用一筆不書,唯點出“土寇蜂起”作為罷剃的直接誘因。何況,早在引清軍進入山海關時,吳三桂就下令山海關的人民剃髮:“三桂自為前鋒,攝政王總重兵居後隊。英王張左翼,統二萬騎從西水關入;裕王張右翼,統二萬騎從東水關入。於是三桂復入關,盡髡其居民,開關延敵。”如何到北京他又做起忠臣孝子了?且不說故事本身無法解釋歷史,更何況故事與正規記載牴觸呢?
剃髮令本為後金的一項既定政策,早在萬曆年間就得以採用,最基本的意義是作為投降者的“投名狀”而存在。
-
10 # 不一樣的歷史趣事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蝨子
80後一般都不知道,但是80前,小時候基本都見過 一種東西叫篦子,篦子的作用就是能刮掉頭髮裡的蝨子。
你就想把,就算現代社會,80年之前華人腦袋上都有蝨子,何況古代,何況是遊牧民族,蝨子跳蚤在野生動物身上幾乎一定會有,流浪貓狗身上都有,常年打獵,頭上有蝨子無法避免,這東西癢起來,那可不是一般的難受。
中原漢人,如果不經常接觸野生動物,勤洗著點還行,你讓遊牧民族的人怎麼辦?他總不能一晚一晚不睡覺就撓腦袋玩吧~ 所以你看幾乎所有北方遊牧民族,都會剃頭,各種剃,儘量留撮毛就得。
所以沒那麼多高大上的理由,全世界騎兵多了,咋都剃頭嗎?因為天冷還把頭髮剃了,愛斯基摩人都是“和尚”咋地?全世界的騎兵戴頭盔的都剃頭嗎?怕頭髮掛樹枝上就更扯了,騎兵有往樹林裡衝的嗎?腦袋上包塊布,包塊獸皮很難嗎?
日本人剃頭也這理由,隋朝的時候日本還是原始部落社會呢,所以主因就是因為蝨子,你非說為了衛生也行。在化學洗髮液沒發明之前,全世界人腦袋上都長蝨子,無論他是誰,只不過越是和野生動物接觸多的越無法根治,而且一旦長蝨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頭髮剃了,現在都是這樣。
如果這麼說大家還是不直觀,那大家總聽過頭蝨的近親,陰蝨吧,蝨子在腦袋上釘人,你就算撓出血來都還會覺得癢。遊牧民族也是飽受其苦,所以不得已才都剃頭的。
==========
看到有說女性的,女性一般也是在出嫁之後才開始蓄髮,之前也是剃的,而且即便出嫁之後,基本前額也是剃掉的。前面說了,有蝨子的主要原因是接觸野生動物,甚至包括馬匹,女性在這方面天然接觸的就少,而且女性有更多時間清洗,女性可以坐家裡沒事用篦子篦頭髮,男性又要打獵,又要打仗,那有那麼多時間。
有的人還是太實在,當然你也可以當我主觀,歷史書上,官方他總得說點好聽的理由,他怎麼好意思直接說髒,這也是一種古代的政治正確,全世界古代軍人都戴頭盔,怎麼就日本的就得剃陰陽頭,中原王朝的就不用?頭盔都不能做任何改動?寧可剃頭?就好比說黑人平均智商這事,歐美學者敢提嗎?說了就是種族歧視,所以黑人有音樂,體育天分這就可以說,但沒出過有名的科學家這事就不能提。一個道理的。
-
11 # 聽雨靜軒
關於剃髮令,首先得了解它的背景。當時滿人剛入住中原這是其一。其二,滿人是少數民族,辮子是其傳統男性發式。背景瞭解清楚後,我再來回答。
開門見山,很簡單,就是為了便於統治。眾所周知,明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關放滿人進中原才使得滿人登上當時中國的權利中心。
這就有一個問題存在,得國不正。李自成好歹有個闖王的好名聲,打入北京城的可是闖王而不是你愛新覺羅。
這就使得滿清打一開始在中原漢人心裡是站不住腳的。而且,明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就為了一句驅逐韃子,恢復中華。韃子是誰?元朝啊。元朝也有相應的剃髮易服法令。元與清共同點在於都是少數民族。中原大明子民們對關外少數民族向來嗤之以鼻。清要統治,要集權,要順從。怎麼辦?高壓!怎麼壓?衣食住行!剃髮令就這麼出來了。讓漢人強制性的剃掉頭髮,雖然不能馬上心服口服我滿人統治。但至少身體上你是服從的。用這種方式加強認同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讓你漢人在每天吃喝拉撒都時時刻刻記住是我滿人的子民。這樣一代一代潛移默化,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辮子是正常,正確的了。所以,在清滅亡後,民國推出了剪辮令。有許多人不願剪辮,真是諷刺極了。果然,潛移默化是最可怕的東西。
那自然會有人再問了。就不剃怎麼樣?答案是不行。剃髮令核心就一句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就有了慘絕人寰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總而言之,剃髮令只是滿清統治者用於加強統治的一種手段。也算是滿清統治者的一種無奈之舉。剃髮令的推出,也並沒有澆滅漢族兒女們的反清思想。天地會,白蓮教等反清組織到清末仍活躍。乃至今日,也有其留下的痕跡。
回覆列表
在漢族人的眼裡,入侵的中原的少數民族大都逃不了被同化的命運,這一點不僅漢人看到了,少數民族統治者也看到了,清王朝最早有此憂慮的人就是皇太極,皇太極熟讀史書,儒家典籍,對於歷史上鮮卑,契丹,女真,蒙古先後被漢族文化同化的事實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總結。他堅定認為,女真如果漢化,後果肯定會速亡。所以要在滿族被漢化之前先給漢人滿化,剃髮令就是這樣一個目的的產物,在遼東地區,剛剛崛起的清政權對於所獲漢人,俱令剃髮。
入關以後由於受到漢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加上吳三桂等明朝降官勸說,多爾袞被迫取消了剃髮令。但是,他對率先剃髮的明朝兵部侍郎金之俊等人,還是表現出特別的信任。清軍入據北京後,好長時間內,明朝舊官變成清朝官員,仍舊身穿明服,冠裳不改。
清軍進入南京城,豫親王多鐸還對率先剃髮獻媚的明朝都御史李喬加以斥罵:“剃頭之事,本國相沿成俗。今大兵所以,剃文不剃武,剃兵不剃民,爾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無恥官員,先剃求見,本國已經唾罵!”
看上去局勢一切大好,但是一切都因為一個叫孫之獬的煞筆改變了,這個孫子為了表忠心給自己剃了發,結果卻遭到沒有剃髮的前明官員的嘲笑,不讓他站在漢臣官員之中,而滿人大員也鄙視他,不讓他站在一起。惱羞成怒的孫之獬回去後給多爾袞上書,說了一句話:”若不剃髮,則非大清征服中國,而中國之徵服大清也。“這句話令多爾袞態度大變,於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便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