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橘子侃古詩
-
2 # E博世界
“千里黃雲白日醺,北風吹雁雪紛紛。”雁指什麼?這句詩出自唐代高適的《別董大·其一》。原詩是: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物件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董大,當時音樂屆老大)。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生活貧困、潦倒,居無住定所,到處流浪。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一點都不像那種萎靡、墮落的樣子。而是以非常豪邁的語調把臨別好友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給人一一種積極向上的豪情滿懷。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作者用白描手法渲染一種曠遠之景像: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濛濛的一片,以致雲似乎也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Sunny現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餘暉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一群落對大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悽清纏綿、低徊流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便是後一種風格的佳篇。
詩裡面的“雁”是指大雁,這裡作者是一種渲染的手法,空曠渺茫的空中幾隻雁,即使是一排也是很孤零的,作者把自己想象是寒風中的大雁,有一種失落的和孤零飄落的感受。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南北方的時候的差異,南方雖然到了冬季,依然溫暖如春,但是季節到了,北雁南飛。不管是哪種說法,詩裡大雁即使是大雪的時候出現,也沒有矛盾。
這首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嶽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遊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鬱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
3 # 幗英隨筆
藝術不同於科學重在嚴謹考證,一絲不苟。適當的誇張更有可讀性和更豐富的聯想。功能重在娛樂休閒。如李白的白髮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等,若考證,則騙人。但卻口口相傳幾百年都說好。當然誇張也應以詩情意境需要為前提,若無邊無際的亂說一通則屬於痴人說夢。
由於氣候反常,四季不分明,動物也麻木了,直到下雪才感到應該遷移了,此情景正好被詩人看到而入詩也講得通。另外為平仄的需要也可理解。若改為吹象就太離譜,此詩也不會流傳至今。
-
4 # 平靜不爭
高適的這兩句詩,出自《別董大》。《別董大》是高適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董庭蘭送行而寫的兩首詩。這兩句是其中一首的前兩句。
深秋,中國的南方還溫暖如春,而北方有時受極端冷空氣影響,已會北風勁吹,飛雪滿天。此時,正是大雁南飛的季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份。”這兩句是說,天空佈滿了黃雲,大白天卻天昏地暗。北風勁吹,大雁南飛,紛紛揚揚下起了雪。這兩句雖寫景,但景中有情,以情寫景。作者筆勢粗獷,勾勒的場景寥落,雄闊蒼茫,情致悠遠。
-
5 # 紫竹語嫣9501
這兩句詩是,高適《別董大》裡的詩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落日黃昏,大野蒼茫的北方,黃昏時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看到了雁飛過。
唐代盧綸《塞下曲》第三首寫過“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首詩,大數學家華羅庚曾提出質疑,他認為“月黑”沒有月光怎麼能看見高飛的大雁,再有,北方下雪時,不可能有大雁。這樣分析好像確實有道理,但是,這是一般情況下,難道就不存在特殊情況嗎?
於是,有人又找了同是唐朝的詩人的一些詩。對一個在邊塞長期體會的岑參,他曾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到:“北方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這說明邊塞八月就已經是大雪紛飛了,而八九月份,正是雁南遷徙的時候。
和高適同時代的王維也寫過“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自比像秋草一樣出臨邊塞,像雁一樣進入胡天。
透過以上幾首詩,秋季時間在西北邊塞的地區下雪時,是可以看見南飛的大雁的。
-
6 # 釀酒麴
“千里黃雲白日燻,北風吹雁雪紛紛”,這兩句出自高適的《別董大》,是高適與董庭蘭在睢陽久別重逢,不久後又將各奔東西的贈別詩。
詩中的“雁”當指大雁南飛,不管是雁群,還是孤雁,或是詩人想像出來的廣闊天地間的斷雁,總之是一個渺小而茫然的意象,詩人由雁而想到自己和朋友也是在官場中漂泊,隨波浮沉。
至於是否雪下之前雁已南飛,這個不重要,詩要傳達的是感情,詩人藉助意象將心中的各種情緒含蓄地表達出來就行,理性的推理是大可不必的。
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燻,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綿延千里的黃雲遮蔽了日頭,天空陰陰沉沉的,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大雁一掠而過,往南方飛去了。
不要擔心前路漫漫,無知己相伴,普天之下有誰不認識你呢?
這首詩與別的贈別詩不同的是,詩中不作纏綿哀怨、悲慼流離之語,不寫曉風殘月、舊楊新柳,而以北方的遼闊景象將離別之情寫的慷慨激昂、真摯感人。
前兩句寫景,渲染出一副黃雲蔽日、白雪紛飛的壯觀景色,在這樣遼闊而陰沉的天地間,大雁掠過,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朋友,今日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宦海浮沉,我們每個人都像那遼闊天地間的一隻孤雁,茫然而渺小。
後面兩句抒情,以“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語勸慰朋友,雖是寫離別之情,但這份感情卻是慷慨激昂,令人倍感鼓舞。
-
7 # 張秉榮
就此問題談談我的觀點,“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這是高適的兩句詩作,而題主的疑問是呼是說:詩人寫的不合理,而這個“雁”字是否另有所指。
——我認為此詩中的雁,就是指南飛遷徒的大雁,大家都知道高適是以寫邊塞詩而署稱。所謂古時的邊塞就是指長城一線的地域,而這些地域橫誇幾個省,從西至東,指河北——內蒙——寧夏——甘肅。而這些地區的氣候可好是多變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日三重天。狂風大作,黃沙漫天!冰雹大雪隨時都有。所有的候鳥遷徒是在入冬前的尼泊爾經喜馬拉雅山口飛越到中國的南方過冬,而途經地青海至甘肅,陝西等地。而此詩就是寫於古時的甘肅境內的,不是還有一句詩說:胡天八月既飛雪的嗎。古時的胡天所指就是現在的甘肅省和內蒙河套地區,就光甘肅境內而言。就包含了世界氣候和地貌特證,地貌有幹早的沙漠,有多雨的卡斯特雨林,更有多風少雨的丹霞,還有冰川雪原。
——所以,我認為此詩寫的合情入理。而此兩句詩恰恰寫出了此地區的地貌特證,你看千里黃雲就是指河西地區的黃沙漫天的氣象變化,北風吹雁,是指入冬前的季風。也就是說北風送雁南飛,有時加拌著紛紛飛雪。此詩正迎合了這裡的多變的氣候條件,以上所述,我認為此詩豪無疑問,合情合理。本人觀點,謝謝友們閱讀!
-
8 # 袁君保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高適的送別詩《七絕.別董大》。原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一丶詩句原意:
千里長空黃雲密佈,天色彷彿有些昏暗;寒冷的北風一直在吹,只見大雁往南飛,漫天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
詩人以悲涼之景和寒冷天氣來渲染和烘托送別時的惆悵與孤單之傷感,這是詩歌創作古人常用的一種烘托的藝朮表現手法。
二、⺀雁″與⺀雪前南飛″:
雁:名詞,指大雁,也稱鴻,鴻雁。其二:雁,即⺀落雁″、⺀斷雁″,⺀落伍之雁″,⺀斷群之雁″;
這裡⺀雁″為⺀落雁″、⺀斷雁″,然而詞性則發生了改變,已由⺀名詞″活用為⺀動詞″了。大雁在自北向南遷徙的途中出現掉隊的現象,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雁在遷徙途中,所經地方其地理經緯度各不相同,氣候隨之也不同了,所以遇上風雪天氣也很正常。由此可見,雁在下雪前或下雪中往南飛,屬正常情況,不必大驚小怪。
相關案例:如高參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也曾寫道:⺀北方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這足以說明邊塞八月就已經大雪紛飛了,而八九月正是大雁向南遷徙之時。同樣,王維也有:⺀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的詩句。因此,深秋在西北邊塞地區下雪時常看到⺀雁飛雪飄″的情況。雁不一定在下雪前就全部飛往南方了,然而事實不會太武斷。
-
9 # 言者青青
這兩句詩詞出自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別董大二首》又名《別董大》,前一首的前兩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兩句詩,感覺描寫的是: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在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
前一句描寫的是當時的景觀: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這一句為下句做了鋪墊,引出了下句“北風吹雁雪紛紛”中的“雁”和“雪”。
在這“雪紛紛”的此時此刻,真的有大雁嗎?應該沒有。那麼,這個“雁”字指的是誰呢?筆者認為:這句中的這個“雁”字,指的應該就是高適的好友董庭蘭。
董庭蘭,在家排行老大,故稱“董大”(今新疆庫車縣人)。他善吹西域龜茲古樂器篳篥和彈奏七絃琴,是唐代有名的琴師。後來,他的名聲和影響,已經超過並取代了名聲顯赫的琴師沈家聲和祝家聲。董庭蘭為吸眾家之所長,經常“周遊四方,聞有解者,必往求之”。他先後彈過雜調三百,大弄四十,其演奏曲目之廣,為唐代琴壇所罕見。
董庭蘭在彈琴畫像
董庭蘭是新疆人,高適在邊塞為無實權的散官——散騎常侍。兩人成為好友,經常在一起切磋詩琴書畫。高適對董庭蘭熱愛藝術,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十分感動。《別董大》這首詩,就是高適送別好友董庭蘭“周遊四方,聞有解者,必往求之”而作的。詩中那個“雁”是一語雙關,借景抒情而已。後邊的那個“雪”,也是一種意境,暗喻董庭蘭迎著北風(壓抑)和寒雪(譏諷)離開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為自己的藝術去奔搏了。
其實“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這開頭兩句的意思就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濛濛的一片,以致雲也似乎變成了黃顏色,本來璀璨耀眼的Sunny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餘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孤雁(董庭蘭)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這是典型的以景抒情的送別好友的詩句,此情此景,寓意很深,情感濃厚,表露出詩人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
我們在看《別董大》這首詩後二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使人更加感到作者對好友的鼓勵與頌揚。
《別董大》詩意圖
根據以上分析,根本不存在“雪下之前雁已南飛”這個問題,“雪紛紛”之時哪來的大雁南飛呢?根本不存在。很顯然,這句裡的“雁”,指的是董庭蘭,而不是大雁。大雁早已在“雪紛紛”之前,飛到南方去了!
-
10 # Khy1厚德載物
唐代詩人,高適寫的七言《別董大》這首詩寫,天色有些昏暗,而凜冽的北風一直在吹,往南飛走的大雁,在紛紛揚揚的天空中飛翔,詩人借景生情,比喻大雁遷移往南飛去,時而有調隊的大雁停留,但總歸大雁會朝南方溫曖過冬飛去,詩人形象生動寫實手法,觸景生情,表達了詩人思緒!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隨人不識君。
-
11 # 遺郷墨客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從詩面看,千里黃雲的“黃”,是古代軍用的儀仗旗幟,在白日下行軍。 北風吹雁的“雁”,是雁字形隊伍,也就是一字形的人,雪紛紛是刀槍之武器,
這是我的拙見!要想知道作者本意,還需要檢視歷史及背景!
回覆列表
這裡大雁有其他寓意,在古詩詞中,大雁寓意著遊子,多指作者自己,這裡指董大。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董庭蘭是著名的樂師。天寶六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會於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寫了《別董大二首》。一組詩在勉勵著同道好友。這首詩的知己不是朋友,而是指賞識的主公,boss。北風吹著雁,還下著雪,惡劣環境下生存的遊子,一句好友的鼓勵,不要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