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楠竹41016316
-
2 # 吾居江之尾
是兩種風格,一類是保守型的,對前景感覺一般。另一類是激進型,看好前途,對未來有信心。當然,不顧一切,胡亂消費的除外
-
3 # 濱115812181
"家有餘糧心不慌“是古訓!是中國的先祖們集幾千年的歷史積澱而來,有著深刻的哲理。
“先貸款消費後還貨”的消費觀念來自西方主要是美國的金融資本的大力促銷所致。一個簡單的道理:借了的是要還的,本來的自由身從此被綁在了別人的牢獄中了!天天要想著還貸那還有個人的自由。
-
4 # 用張京生
這個問題如果交給老和尚回答凡人就不易懂他的經文了,尤其是一些不是人話的話。假如肉眼凡胎的人講就容易理解了。①“家有餘糧心中不慌"那是因為他們不想信上帝,不知明年地裡能否在長出足夠的糧食,於是積累財富便成為傳宗接代的基因。他們只相信自己。②″提前消費"是一群相信上帝的人,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他們都相信上帝會給他們帶來福音,他們也就不擔心明天是否有面包,後顧之憂在這一群人中是多餘的。
這兩種人都充滿了希望,只是希望的物件不一樣。
-
5 # 自在瞭然1
這個得分情況和時代背景,在國家安全穩定的前題下,家裡有沒有餘糧都無所謂,首先,作為糧食儲備,這是國家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國策,如果國家沒有儲備糧食,你一個人有點,那也不穩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遇上社會不穩定,就算我有幾噸幾百噸儲備糧,到時這糧食不是你說了算。你一個人有,大家都沒有,你心裡不慌才怪,沒有飯吃,不知有多少人惦記你手中的糧食,你還過得清靜,有安全感嗎?你過得安穩踏實嗎?你一個人把糧食頓積起來,你會遭不住來自整個社會的衝擊。越是災難災荒年,個人手中有微不足道,你那個叫頓積奇居。在國家有充足糧食基本生活物資儲備情況下,根據自身有那個償還能力,超前消費是可以的。作為後者,是刺激經濟繁華繁榮的一種策略。如果家裡有一定結餘,有條件又何妨?所有消費都是拉動市場的扛杆,大家都不消費,整個社會經濟就會死水一潭。就個人家庭來說,量入為出,自己該穿什麼衣服,穿什麼尺碼的鞋子,自己清楚。承不承受住壓力,是整個現代人類最大的公約數。
-
6 # 老李飛豪
超前消費再努力了以後,就會像美華人一樣,兩個月不開工發工資,就要去救濟所領盒飯吃了。還是華人的家有餘糧心不慌靠譜。
-
7 # 摯誠若愚86738713
“家有餘糧心不驚”是過去那些個年代流行很久的生存觀念。大概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人或多或少還都保留一點這種思想,象90後及00後的年輕一代的生活觀念就比較超前了,這是因為兩代人生活的環境不同了,上一代人大多經歷過貧窮與飢餓,“留後手”是為了防備不可預料的困難,為解後顧之憂。而新生代的人生活閱歷尚淺,或從小就養成了優越的生活習慣,什麼月光族、啃老族、超前消費等觀念已成風氣。殊不知,他們的前面可能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挑戰,迎接他們的困難甚至要超過上一代人,未來十年、二十年後,他們將成為四二一甚至是六二一、六二二家庭的主力軍,其生活壓力與負擔可想而知,加上不可預見的疾病、戰爭、天災等因素,誰敢肯定他們就毫無後顧之憂?因此,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堅韌性以及瞻前顧後的良好生活習性很有必要。
回覆列表
謝邀!對於小家庭而言,只要國家有糧,可隨時以從市場購買,個人存糧沒多大必要,況且一般家庭也沒條件儲存過多的糧食。這句話應該換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才對!人以食為天,國家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中國是人口大國,一旦發生大災荒,這裡要強調的是不僅僅國內災荒,更可怕的是國際上的災荒和突發事件,而中國現在糧食進口依賴已經非常大,那就會引起社會動盪。所以糧食的儲備是國家層面的頭等大事,至於小老百姓按個人喜好存不存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