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9餓了66
-
2 # 手機使用者51956319052
因為諸葛亮想讓劉禪長期當傀儡,諸葛亮好長期掌握權力,如果代劉禪去北伐,劉禪登基才十八歲,經過鍛鍊,有治國本領,不可能在讓諸葛亮獨掌握大權的。所以諸葛亮有私心照成的。只要你看了劉禪剛登基時,魏國五路來功打時,諸葛亮假裝病,就知道了這是給劉禪一個下馬威,特別是軍隊不經皇帝的手,嚇的劉禪在不過問一切了,知道自己就是個傀儡,諸葛亮想什麼時候殺死自己都可以,在以後劉禪就在不問事了,因為軍隊諸葛亮掌握了。所以諸葛亮不可能帶劉禪去北伐的,諸葛亮希歡權力道了機點,事事親躬,不讓任何干事,什麼事都是自己幹,說實在的諸葛亮就是個權臣,權臣把權力看的比自己的命重要,諸葛亮決定不會帶劉禪的,就是怕劉禪經過鍛鍊有本事了,把諸葛亮的權力要走了。大家不要忘了司馬懿的權力就是被收走的,最後司馬懿政變才把權力奪回來的。諸葛亮是一樣的,也是把權力看的比命重要。
-
3 # 其實我很淘氣
據三國志記載劉禪並不懼怕諸葛亮!而且他對諸葛亮也不像三國演義裡描述的那麼好。據記載諸葛亮的最高爵位才到武鄉侯。一個曲曲鄉侯還不能像曹操那樣帶著漢獻帝隨便玩。當然諸葛亮也和曹操不是一類人。另外諸葛亮顯然也沒有韓信那樣的軍事才能,不然收復中原也不會那麼難。
-
4 # 中行偃
答:劉禪如果要去勞軍,諸葛光亮能擋住嗎?答案是肯定的!諸葛光亮非常希望劉禪去激勵士氣。那麼就是說劉禪自己不去?或者直白地說他不敢去?當然不是!劉禪在嬰兒時期就敢面對敵人詐稱的83萬大軍而從容地酣睡!他怎麼能懼怕達不到83萬的弱化了不少的對手呢?這時的劉禪已經是青壯年了。
劉禪根本就不能去!他無法違背劉備的遺囑,不能公開地與諸葛光亮爭奪軍權或者叫在軍隊的威望,造成蜀漢內部的矛盾給對手以可乘之機,這是劉禪做為帝王應有的操守。前後《出師表》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提及劉禪應該去勞軍的建議。甚至劉禪都不能有人事行政管理權!!!更不要說軍權了……
最後,劉禪不去前線的重要原因還是要提到趙雲,非常重要!有趙雲在身邊劉禪勇往直前、反覆衝殺、英勇無畏,沒有趙雲了,劉禪心裡沒有底!這個因素不能不提,因為諸葛光亮死後,劉禪實際上掌握了權利,完全可以去勞軍,還是沒去,就不得不說是趙雲的原因了……
-
5 # 優己
自古皇帝分兩種,一種是打天下的皇帝,一種是守成皇帝。打天下的皇帝多才能,御駕親征不算什麼,而且也不是大臣們做主的。而守成的皇帝御駕親征就有很大的區別了,他們御駕親征要麼是實打實的把握,去風光搶功勞的;要麼是兵災兇險,不得不去的鼓舞士氣,拼死一搏的。顯然,劉禪不符合這個要求,他是守成皇帝,而諸葛亮六出祁山也並非被迫防守,並且自己也沒有任何勝算可言,因此,也就不帶劉禪了
-
6 # 夜太美23
諸葛亮一向謹慎,從不弄險。戰場變化莫測,一旦君主有難,諸葛亮怎報劉備託孤之重任!再者劉禪不懂軍事,上戰場只不過增添麻煩,劉禪在朝有蔣,費二人保著也可放心。諸葛北伐帶去了蜀漢的多數精英,一心恢復漢室,統一天下!以報先主知過之恩。
回覆列表
帶劉禪去?
從兩方面來看,好的方面可能是鼓勵士氣,比如宋真宗御駕親征,宋軍立馬士氣高漲,擊退遼軍,但是這是有風險的!在前線,一旦劉禪發生了什麼不測,可能蜀軍就完了。一代梟雄前秦大帝苻堅御駕親征率領80萬大軍進攻東晉,結果不聽部下勸,結果前線27萬大軍死傷慘重,淝水之戰的結果告訴我們,君主不一定要有多6,有的時候放手給手下也不錯。就像孫權一樣,自己親自打合肥打了多少次了?沒有統帥大軍的能力就不要去前線裝逼咯!
第二,我覺得這才是重點,就是蜀國內部不穩定,各派系相互鬥爭,反叛又不是沒有的!夷陵之戰後蜀國就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大不小的叛亂。如果劉禪也去了,誰敢保證大後方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