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令狐迦基
比如,我們說某個行業投資,要不要投呢?我們做調研,可能會有90個人賺錢,10個人虧錢。或者我們不知道多少人賺錢,但是可以獲得的資料是投入10元可以賺100元。這就是一個整體的資料。有了這個資料,至少我們知道,這個行業整體上是賺錢的。至於個體的行為,到底是賺1000%還是虧10%,那是其他因素決定的。行業整體賺錢,就是一個重要的投資依據。
同樣,我們在天文方面的研究中,一般認為,地球不是特殊的。把地球、太陽系、附近星系,作為基本參考量,然後放大或者縮小一個量級,就來更寬泛的考慮引數取值。這種假設,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能在整體上去考慮,事情的性質。
另一個重點是,我們這樣的假設,實際上,也在不停的被新的科學發現給確認。比如,太陽系外行星,以及行星物理狀況的發現,在背書我們原來的看法。
-
3 # 談科論普
1960年,天文學家弗蘭克·德瑞克(Frank Drake)在西弗吉尼亞州格林班克(Green Bank)的國家射電天文臺(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NRAO)首次使用射電望遠鏡搜尋地外智慧起源的訊號。德瑞克的奧茲瑪計劃(Project Ozma)觀察了兩個臨近的類日恆星,鯨魚座天倉五(Tau Ceti)和波江座天苑四(Epsilon Eridani),以在窄範圍的無線電頻譜中監聽訊號。1961年,透過與國家研究理事會的空間科學委員會(Space Science Board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合作,德瑞克在國家射電天文臺舉辦了首次關於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科學會議。這次會議的一個結果就是以其創作者弗蘭克·德瑞克的名字命名的德瑞克方程。
德瑞克方程——= N* fp ne fl fi fc fL——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方程式。它是一個啟發式的工具,一種用於估計銀河系中有多少行星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技術。這種技術基於許多的假設,所以其結果,即銀行系中通訊文明的估計數量也絕對不是一個精確的值,可能的答案是從零到數百萬甚至更多。
N*是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估計範圍從1000億到4000億,包括數以百億計的類日恆星),fp是在這些恆星中可能有行星的比例,ne是那些可居住的行星的比例,fl是在那些可居住的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進化的比例,fi是實際上已經進化出智慧生命的有生命的行星的比例,fc是這些行星上智慧生命形式願意並且能夠透過無線電訊號進行通訊的比例,而fL是在通訊文明存在(或者存在過)的過程中具有智慧無線電通訊生命的比例。為每個變數賦值比數學運算更具推測性。
目前實驗室下還沒有觀測到生命產生的過程,也就是生命怎樣產生還沒有確定,那生命產生的機率是多少?還有根據嗎?如果不能確定生命產生的機率那還怎麼計算外星文明存在的機率?如果生命產生的機率是宇宙原子數的倒數或一個足夠小的數,那麼地球已經產生生命了,是不是其它地方產生生命的機率就為0了呢?
回覆列表
如果宇宙中有任何一顆行星是地球的“雙胞胎”,那麼它們擁有生命的機率要比沒有生命和荒蕪的機率高9倍。這是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教授David Kipping的新分析得出的結論。他對數字進行了分析,發現在“地球克隆體” 上出現生命似乎是一個相當安全的賭注。
在週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中,Kipping使用了一種名為貝葉斯推理(Bayesian inference)的統計學工具,根據幾個關鍵的假設和我們現有的宇宙生命資料計算出了機率。
我們對地球以外的世界上的生命和智慧生命出現的頻率一無所知。我們所知道的是,在我們地球漫長的歷史中。生命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相當早。 Kipping想,如果我們能夠把地球的歷史時鐘倒轉過來,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往前跑,那麼我們的星球上會有多少次生命和智慧生命的出現?
為了分析這個問題,他得出了四個可能的答案。1生命是常見的,往往會發展出智慧生命。生命是罕見的,但經常發展智慧生命。生命是常見的,很少發展智慧生命。最後,生命十分罕見,很少發展智慧生命。
Kipping發現,他每一次分析資料的時候,生命是常見的機率總是比生命是罕見的機率高至少9倍。"我們這裡有一個相當深刻的結論,那就是生命很可能是常見的。""如果我們再重溫一遍地球的歷史,智慧生命的出現其實有點不太可能。"Kipping說。"我的估計是,生命是常見的,但智慧生命可能是罕見的。"
Kipping告誡說,他的工作不應該被認為是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外星人的證據。“然而,令人鼓舞的是,一個充滿生命的宇宙出現了一個充滿了生命的案例,成為了人們最看好的賭注,” Kipping總結道:“在地球以外的世界裡尋找智慧生命絕不應該被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