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桑代克的貓er
-
2 # 自然科學崔老師
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無法忘記你的容顏……其實從自然科學來說,忘不了的是自己的容顏,因為你喜歡的人必定和你長相相似,這個是做實驗得出的結論,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規律。人人都喜歡自己,外在直觀的就是長相,所以一遇到和自己長相相似的異性就會一見鍾情。還有一種就是內在的思想,當你遇上能聊的來的異性,特別是舉手投足都相同的人,你會覺得對方是有緣之人。如果既是一見鍾情又是有緣之人,那麼請你一定抓住他或者她,因為他或她就是你的“真命天子”!
-
3 # 多元短課
古人是不必為婚姻問題而發愁的,在古代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時還門當戶對。現代社會由於上學、工作等原因,人們結婚普遍較晚,一不留神就成為了剩男、剩女,這時往往會羨慕古代的這種婚姻模式。
做出最佳選擇的37%法則找物件實際上是串聯性決策的一個例項。在同一時間,不可能把所有的選擇都擺在面前,各種選擇是相繼而來的,無法預知後面的情況。
現在好多適齡男女都有過相親的經歷,就好比《非誠勿擾》節目中男嘉賓至少有三段感情經歷一樣。我們把之前談過的這些物件稱作樣本,如果要用數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還需要進行以下的假設。
假如一個人A會先後遇到10個相親物件,這10個相親物件按照相貌、能力等原因的確有高下之分,我們不妨把這稱為感覺G(x)。只要A向這10個相親物件中任意一個求婚,對方就會答應。
結論是:相親考察3個人以後,然後向第一位比前三個人都強的那個人求婚,如果最終沒有找到的話只能接受最後一個,就能最大限度的找到最佳伴侶。
下面來驗證一下這個結論。
先介紹一個Exel裡的公式RANDBETWEEN(bottom,top)Bottom引數: RANDBETWEEN將返回的最小整數。Top引數: RANDBETWEEN將返回的最大整數。我呼叫這個公式,生成30組0到100之間的隨機數字(代表30次試驗)。每一組有10個這樣的數字,用來代表10個物件的高下程度。將樣本考察區最優者用紅筆圈注,我們將選中的物件進行塗黑標記。大家可以發現,最右列出現了12個是,12÷30等於0.4,說明了按照這種方法選中最佳伴侶的可能性為40%。
這個表格其實有一個問題,請大家關注第一次和第26次實驗,在樣本考察區以及之後同時出現了最優的情況,這兩次是否最佳欄記作了是,事實上這是不嚴謹的。如果將這兩次去除的話,選中最佳伴侶的可能性為1/3。
假定一共有N人可以處物件,那麼應該在觀察或過N/e人後再求婚。e被稱為自然對數的底,近似值大約為2.718。意味著考察37%左右的人後,就可以把終身大事敲定下來,選中最佳伴侶的機率也為37%。
上面的這個例子,有些過於簡化的現實生活,事實上男女之間談婚論嫁,是一個雙向選擇。男方願意,女方可能不願意,或者是女方願意,男方不願意。這樣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一些,也就是找物件具有競爭性。事實上,早在1962年,兩位數學家蓋爾與謝蒲萊就對穩定婚姻問題做過研究並取得成果。他們設立了一個數學模型。這個數學模型有以下的先決條件。
男女人數必須相等,他們都想尋找一位異性伴侶,假定每次都是男方主動向女方求婚。
具體步驟如下
1、每位男子輪流走到他心目中最佳的女士面前,向她求婚。
2、如果這名女士只有一個追求者,她會同意。
3、如果這名女士有兩個及以上的追求者,他就選擇最好的一個,被拒絕者向他心目中的次優者求婚。
以上的過程可以不斷進行下去,直到每位男性都找到一個不反對他的女士為止。
我們用甲乙丙代表3位男士,用ABC代表3位女士。下面這個表分別表示每個人心目中對三位異性的喜好程度。比如說甲最喜歡A其次是B再次是C。每個人的標準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說喜好順序是不完全一樣 男方先選擇或女方先選擇,將會形成不同的結果。
-
4 # 一葉草73
既然是真命天子,就不會那麼輕易得到。
做好自己,工作,學習,旅遊,聚會……認認真真,不放過結交朋友的機會,也不虛度獨處的每一寸光陰。
茫茫人海中,尋尋覓覓,驀然回首,上天會把你的真命天子放在燈火闌珊處。
-
5 # 後氏一族
現在哪裡還有什麼真命天子,遇到了在一起這就是緣分,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真命天子,不過相對來講,真正的愛情不多,大多數的人都是活著湊合的生活,沒有物質有保障哪裡來的愛情,貧窮夫妻百事哀。
-
6 # 順速達
真命天子不是一出生就是黃袍加身的太子黨,而是在後期的努力中脫穎而出的後起之秀俗稱“潛力股”。
如何尋找心目中的真命天子,我為大家提供以下參考,希望在你們人生的選擇中做出一點一點參考。
一、積極樂觀
二、孝順
三、敢於拼搏,敢於挑戰
四、自律
五、堅持鍛鍊身體
六、居安思危,不滿足現狀
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八、熱愛生活,不抱怨
九、做事持之以恆,有獨到見解
十、遇事冷靜,做事圓滑,不驕不躁
回覆列表
愛情是發自內心的,也是神聖的。我們不能把愛隨便託付給一個人,也不能隨便接受一個人的愛。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睜開眼睛,審視一切,看清楚,誰是我們想要的戀人,我們所擁有的是否是真正的愛情。
什麼是戀愛?簡單地說是指沒有婚配的成年異性之間的互相愛慕。它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婚姻自主、婚姻自由的基本前提。當然,戀愛自由了,戀愛物件的選擇也就變得自由了。和中國古代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現在要想談戀愛,大多數情況下還得自己“動手”。茫茫人海,到底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而又喜歡自己的那個真命天子或者真命公主呢?更何況,有些時候還得面對父母“嚴格把關”,找到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戀愛物件似乎很難、很難。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把這一切都歸結到了“緣分”這個虛無縹緲的東西身上,隨波逐流,“緣分”到了,戀愛了,“緣分”錯過了,也就分手了。
其實,選擇戀愛物件除了所謂的“虛無縹緲”之外,還有一個心理非常重要。什麼心理呢?就是“後面還有更好的”心理。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經求教於他們的老師,怎樣才能給自己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並且只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好最大的穗。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麥穗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摘完了全程。第二個弟子吸取了第一個弟子的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多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結果一支也沒有摘到。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前三分之一時,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第二個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他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麥田裡所有麥穗中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這種“後面還有更好的”心理就是很多人選擇戀愛物件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選擇戀愛物件的心理都不相同,且不是單一的心理型別,往往多種心理狀態交織,只不過有的時候比較傾向於某種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