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臥龍村116
-
2 # 失物招領F
百度、知乎以及太多詩詞專論對王維詩作的泱泱介紹中,躺著太多精妙回答。我說點不一樣的、你可能沒聽過的個人解讀。
王維的詩是最“自然的”。
這不僅指涉詩作意旨(太多人論述,在此略過),還包括他的創作手法。
王維既會寫詩又通音樂和繪畫,這很牛逼。
反映在他的詩作中,有繪畫的視角和視點關係。不信,你可以嘗試著閉上眼睛在腦海裡將詩句形成畫面,會發現無比的和諧和美;假如有導演來做視覺呈現,王維的詩句直接可以作為拍攝指令碼,而絕大多數詩人的作品需要重新打破結構和次序,甚至需要含糊語義。可能是那些詩人太強調“寫山不似山”了,總想超越自然或生活,其實自然是人類的老師,最接近自然的心靈去自然地描寫自然,怎能不美?
再從音樂的角度去說王維的詩作。很多人聽歌,會聽歌詞或者旋律,而真正有一顆音樂心靈的人會去捕捉音樂織體中的“Flow”感。我不知道怎麼翻譯這個詞,可以理解為內在韻律。請注意,這和格律要求不是一回事。簡單說,王維的詩歌很少打破自然原本、內在的流動感,突兀地呈現人的力量,刻意地發出居高臨下的聲音。這並非說他的詩歌都是柔軟、寧靜的,他的力量蘊含在Flow中,像太極般順勢而行,那種力量是深潛的、是不動聲色的、是美的、是自然的。而創造這一切美好的方法是最高階的。
我就此打住,再說下去容易讓人懵。
你可以嘗試著去聽勃拉姆斯、帕格尼尼、李斯特的音樂作品,也許會在一天既無流水也無雲起的深夜,你突然從床上坐起,脫口而出“王維,牛逼!”這時,你媳婦被你吵醒,嘟囔著罵你是神經病……你久久不能入睡,那句“行到水窮時,坐看雲起處”在你心裡久久盤旋……直到第二天你突然不願意上班……
-
3 # 有意難平
好在何處,對於缺乏美學素養的人來說,說破天都感覺不到。對於具備美學素養的人來說,一切語言都是多餘。
一句話,就是舒服!
原句應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暗含中華文化的“禍福相倚,絕處逢生″哲理,動極是靜,靜極則動,低谷盡頭轉為升起,充滿道家智慧。勸慰人們,不因一時的困頓而沉淪迷惘,轉瞬即是生機。陸游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是用其機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