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heAvengers
-
2 # 石頭刻下風的吟唱
矛盾在於,的哥出於做好事該不該被罰。道德行為,和法律規範執行出現了矛盾。
當時的輿論普遍在道德和法律出現矛盾時站在了道德這一方。人們在道德和法律衝突之間,更傾向於道德。
羅翔老師說過:法律要尊重民眾的情感但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我不是說道德行為是偏見,請看完。
道德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意識形態集合體,是人們共同生活行為互動的一般準則。道德經常會是社會群體的正面價值觀體現。
而法律是國家參考意見與案例以後制定或的,由國家的暴力機關等具有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自然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範。
他們是相輔相成,往往缺一不可。
道德演化成法律規範,法律規範引導人們的道德行為。
區別在於,道德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認知事物的能力有差別,必然催生出區別話的道德標準,一方認為好,另一方認為不好的事實案例很多。
當然法律也並不就是想象中那樣不近人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性化執法,也體現了這一點。
個人看來,產生衝突時,以法律為標準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它不以個人情感決定事物對錯。是一個更加公平的處理標準。
-
3 # 慫跑跑
要明白道德之所以和律法還存在很多分歧,是因為人性的不確定性,在裡面起著各種催化作用。
不得中行而與之,自當權衡利弊,兩害取輕,兩利取大,還是覺得過不了良心這一關,那就拋開個人的侷限,站在一家人的利害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再不行再擴大視角,不行再擴大,宏觀之下,你馬上會有答案。
對於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我們不能簡單地分割或統合。使二者絕緣甚至截然對立起來肯定不行,但混同亂用的做法也行不通。應當明確,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義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的基礎,我們既要讚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法治社會從來不排斥道德在其中的作用,甚至過去傳統社會那種由自然情感演化的道義必須昇華為經由理性薰陶才能擁有的社會責任感,才能與法治相輔相成,去彌合那些法律與現實之間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