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鯉行者
-
2 # 首席投資官
個人認為,把家庭資產的一小部分放在定期存款上是合理的,可以作為穩健配置的一環;但是如果這個比例過高的話,那麼這說明家庭的理財過於保守,並不利於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
家庭資產配置有一個較為著名的4321定律。即,40%配置在保本穩健的資產上,題目中提到的定期存款可以屬於該範疇,但是相比較而言不少債券、信託的收益和靈活度都是優於定期存款的,風險實際上也比較低;30%放在增值型資產上,比如股票、基金、房產、P2P(一定選大平臺的產品)等,風險相對高但是收益也比較可觀,如果投資得當不僅可以跑贏通脹還可以獲取較高收益;20%用於保險,比如說重疾險之類,由於生活中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情可能發生,保險作為配置是必須要投資的;剩下的10%可以放在活期或者餘額寶之類中,用於日常生活的需求滿足。
-
3 # 財務意識流
缺乏投資經歷的人,或者投資經歷不豐富的人,肯定不會把錢放在銀行存定期。因這樣的方式增值不夠快,保值也難說,還不如將資金投入股市,期貨市場。
而存定期的人,多數都是從股市、期貨市場退下來的人,因為他們已經知道,股市、期貨市場能賺錢的散戶很少,除非你真得有天份,有能力。
所以,有過投資經歷的人,在總結經驗之後,會選擇適合多數人的理財方式,存三年、五年定期,保持4%左右的收益率,緊跟CPI比虧損掉本金要划算很多。
有心態的人去存定期
這種心態是一種穩定的心態,羨慕年輕而面對現實的心態。如果再年輕一點,他會將投入資金進行創業,為自己的夢想去奮鬥一次。
但是,現有心態隨生理變化而變化,健康、撫養、贍養等原因,他擁有的更加成熟的心態,負責的心態。確保自己未來生活需要,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最終選擇將資金存入銀行定期。
從投資角度來看,能夠長期獲得穩定收益的投資方式是最好的方式,而今天大賺、明天大賠,只是玩得心跳,到頭來不一定守得住本金。
-
4 # 玉魚與瑜
記得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尤新:“沒錢的人眼巴巴把錢存到銀行讓富人貸出來用,敢貸款才是有本事,膽大的人敢用100萬的錢幹它500萬、1000萬的事”。
話糙理不糙,這也代表著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膽大、有路子就可以賺錢,而存錢的人只能賺取那一點點微薄的利息。我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前幾年,資金吃緊,銀行抽貸,本地很多曾經風光無限、前呼後擁的大老闆都沒撐過去,廠子關了,BBA也被拍賣了,不少還上了法院的老賴名單。回頭再看,經常存銀行定期的那些人,錢還在,小日子過得還可以。
膽大的人可能能賺大錢,可是不一定走的遠,謹慎的人可能沒賺到什麼錢,可是勝在安全。
而且,現在銀行也在推陳出新,像大額存單、智慧存款等創新存款也逐漸成為銀行的攬儲利器,兼顧了收益和靈活性,不但受到老客戶的青睞,也吸引了不少曾是貨幣基金的擁躉。時代在變,銀行也在慢慢改變,我們顯然也要跟著發展,不是嗎?
-
5 # 格蘭澤爾
經常到銀行存定期的那些人,一般多為年紀稍大,風險偏好較保守的人,以工薪族為主,他們多半是些害怕風險的人,是些不求發財只要保本的人,不炒股不炒期貨,也不玩收藏和古玩字畫。他們是穩健投資者,往往是最後的贏家。
那我們比較一下投資風險收益比:
1,存銀行定期:
在2019年各大銀行利率比較看,【郵儲銀行】定期存單利息最高,一年期2.25%,二年期2.94%,三年期4.125%。2019年國債三年期是4%,所以郵儲銀行三年期4.125%比國債三年期4%還高。
2,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按收益分為,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我有一鄰居三年前買了非保本浮動收益品種,據宣傳最高年化收益率8.3%,結果3年後10萬元本錢只拿回3萬多元,虧了6萬多本金,你說風險大不大。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品種、銀行工作人員在推銷理財產品時,總是宣傳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8%,最低化收益率5.1%,但真到取款期時,你會發現收益並沒那麼高,甚至可能比定期存款還低。就銀行理財平均值來講,從2018年初的4.9%,逐步下跌,到2019年中已跌到4.2%左右.現在更讓人擔心的是2019年起,所有銀行理財不會再有保本承諾。所以萬一有何變故,存入銀行的理財產品,不但拿不到利息,甚至本金都會有損失。
3,保險,基金,信託等
銀行是很多資管產品的代銷渠道,保險、基金、信託,這些東西很多本身就是不保本的,到了兌付的時候,也有可能拿不到利息,甚至拿不到本金!
4,P2P理財產品:
中國,最早的P2P網貸平臺成立於2007年,2012年中國網貸平臺進入了爆發期,隨後就是倒閉和跑路潮。6000多個P2P平臺,有國企,銀行,上市公司,和響應網際網路金融+政策等,其中有許多跑路了。P2P平臺倒閉使上億投資者幾萬億的血汗錢化為0,這是多麼可怕的景象啊。資料顯示,P2P投資中,受害的投資客多為中老年人,因為P2P平臺承諾的利息都在8--10%以上,遠高於銀行存款。但很多P2P平臺一開始就是騙局,你看中他的高額利率,他看中你的本金,所以一旦他跑路,你就血本無歸,成為金融難民,本金幾乎追不回來。如果非要在p2p平臺存錢,也要找有銀行監管資金的正規平臺,這會比較靠譜。
5,投資股票,期貨,期權,外匯,黃金等
長期在裡投資的人,也只有5-10%能贏利,而且還必須有專業知識和大量的時間,一般人還玩不轉。
6,搞收藏
搞文玩字畫古董收藏,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真正能賺錢的極少。
綜上幾種投資方式,還是在銀行存定期為最保險。高收益就高風險,盲目追求其他高收益品種很可能賠光本金。膽大的少數人可能能賺大錢,可是不一定走的遠,謹慎的人可能沒賺到什麼錢,但不會失去錢。想一想上億的金融難民,還是謹慎投資為好。
-
6 # 春意萌生
去銀行存定期的按照傳統觀念都是那些老年人比較多,主要原因是年齡結構的問題,不適合於承擔風險,一般在能有點回報的前提下讓錢生點利息就罷了,這部分群體是銀行定期存款的真實使用者。
這是傳統觀念裡面的喜歡存定期的群體,實際卻並非如此,一個人承擔風險的能力其實在很多時候和年齡關係不大,有些老年人抗風險能力強的就不去銀行存款,喜歡做基金和股票之類的,這個收益做好了比存款高出很多,還有一些年輕人炒股票的時候沒什麼經驗,結果賠了很多的錢,所以最終這些人從股市裡撤出,要麼參與理財產品,要麼就去銀行存定期了。
現在銀行的大額存單的收益也不錯,年化收益能夠達到4%,無論老年人還是很多不願意承擔風險的年輕人,對這種三年期的存款都比較喜歡,我所知道的身邊的銀行每次這種存款來的時候幾乎都會被搶空,畢竟存款不是理財產品有風險,更不是股票和基金要承擔高風險,對於這種沒有太大風險而且收益還可觀的存款應該是老少都喜歡的。
總結,但凡是存定期的人都是風險偏好相對比較低的群體,把錢存在銀行不指望賺多少,只要沒有風險就行。
-
7 # 寧潯老張6801
我就是你所說的把錢存銀行的人,而且一般存三年定存。我不知道有何不妥?整天聽人講“窮人存款,富人貸款”,但事實並不因你存款變窮人,也不因你貸款而變成富人。我有房有車無貸款,有少量的錢放在股票、支付寶、微信和××寶及投資專案中,但大部分放在銀行,並分散在多家銀行。我可能保守點但心中踏實而閒適,安貧樂道沒什麼不好,自認為比到處欠錢焦頭爛額的所謂“富人"不差。
-
8 # fairplay11
我本人就是“經常到銀行存定期的那些人”中的一個,我不知道有哪裡不對,甚至會引起別人的“怎麼看”?好像身邊像我一樣的人還挺不老少的。
太有錢的人怎樣理財我確實不知道,聽說有這樣一句“警世恆言”說,窮人才每個月把少得可憐的一點點積蓄去存進銀行,富人卻到銀行去貸款。
從這句話我明白了自已永遠當不了富人,因為我只會辛辛苦苦地掙錢,省吃儉用地攢錢。
那麼也許題主的問題似乎可以回答了,到銀行存定期的人多半是些工薪族的人,多半是些觀念保守的人,多半是些害怕風險的人,多半是些不求發財只要保本的人,多半是既無能力炒房又無智慧炒股炒匯的人,最後,多半是些生活無憂,略有結餘又很“看不開”不想吃光喝光當月光族的人。
我就是這樣看這群人的。
回覆列表
目前國人可參與投資理財的產品看似很多,但是很多產品對於普通人而言,並沒有實際性的意義,或因為其起投點高(比如大額存單、房地產、信託產品),或因為其風險偏高(比如股票、外匯、金融衍生品等等),所以現實生活中,真正適合普通人投資的產品只有四個:定期存款、國債、R3級別以下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四款。
如何選擇?在大部分人眼中或者說印象中,定期存款是一款極差的理財產品,不論是收益性還是流動性等,其實這個都是一個誤解,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目前銀行的定期存款早已推成出新,各類功能齊全(幾大國有行的除外),其競爭力完全不弱於其他三者,所以經常到銀行存定期的人不一定是傻,可能是別人對於銀行了解比你深,下面我們從常用的三個方面對四個產品進行分析。
1、安全性
安全性而言,四款產品都是低風險的投資產品,其風險基本可以近乎忽略不計,按照排名來說:國債百分百絕對保本保息,安全性第一;定期存款剛性兌付,50萬元以內也是100%安全,排名第二;貨幣基金和R1-R2的理財產品,雖然風險極低,但均不承諾保本保息,不剛性兌付,並列排名第三。
2、收益性
收益率來說,如果選擇地方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那麼銀行存款的利率目前基本是處於第一的,不說5%以上利率的民營的銀行,即使是地方銀行,一年期的利率都有4.1%;銀行理財產品R2及以下的,目前一年的收益率普遍在3%-4.5%之間,基本處於第二梯隊;貨幣基金自從2018年以來,一路下行,目前紛紛跌破3%,而國債雖然有4%(三年期)及4.27%(五年期),期限長所帶動的高利率折算為一年期,或許遠遠比不上其他三個,所以單以收益率來說,銀行定期存款即使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3、流動性
流動性方面貨幣基金當屬第一,隨時可以存取;銀行定期暫列第二,一則其期限多樣,可以選擇短期的,二則如果實在急用,可以轉為活期變現;三則如果具備目前的靠檔計息及智慧型存款(如下圖所示),那麼其流動性堪比貨幣基金;三為國債,主要是因為其期限長,最短的為3年期,且提前支取要損失部分利息;排最後的為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都屬於封閉式理財產品,產品未到期不可以贖回。
總結綜上各方面來說,只要不是幾大國有行的定期存款,那麼銀行的定期屬於目前普通民眾最好的投資選擇方式,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還一直有人選擇在銀行存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