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leemer

    微單最大的優勢還是便攜性,體積重量都比單反有優勢。說到區別主要是取景方式的不同,微單的電子取景器多少還有些延時。在開機速度上單反也更快些。還有就是在外人眼裡拿個大個單反更像個專業攝影師。但現在頂級微單sonyA7R2 和A9已經把畫質,對焦,連拍包括電池續航做的很好了。除了特殊需求微單已經可以取代單反了。

  • 2 # 一墨齋

    總是從便攜性等方面去考慮微單能否取代單反其實是個最大的誤區,其實微單能否取代單反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就能得出結論,從最早的達蓋爾銀版相機開始,一直到1913年,德國菜茲公司的Barnaclc為測試電影到膠的感光度面試制了一臺小型相機-菜卡U型。這是世界上第一臺使用35毫米膠片的相機,為攝影史拉開了新的一頁,從此相機進入了行動式相機時代,最經典的是徠卡M3,35毫米,旁軸取景是這個時期的標誌,隨後又出現了雙反相機,進而演化到今天我們所用的單反,解決的根本問題在於光路同軸,由於旁軸和雙反相機取景與曝光分別在不同的軸線, 所以 旁軸和雙反存在視差,而單反很好的解決了旁軸光路不同軸和雙反體積較大這兩個問題,我們再來看微單和單反的主要區別,數碼單反和微單都解決了光電訊號轉換,透過電子快門又控制了曝光,現在已經無需用反光鏡遮擋的這種物理辦法來遮擋照射到cmos的光線,那麼反光鏡的取消就勢在必行,所以微單取代單反也是可以預見的事了。至於全畫幅、中畫幅還是大畫幅那只是製造成本,而不是根本問題,微單取代單反,到底要多久?很難說,技術的進步是無法預測的。可能慢,也可能會很快,從膠片到CCD再到CMOS也沒用多少年……

  • 3 # YY行攝世界

    這是趨勢,無法更改,單反因為傳統的反光板結構限制了他的發展方向。

    就現有的機型來看,無論是apsc畫幅,還是全畫幅,無論是功能還是畫質,以大法為首的a系列都已經碾壓單反至少兩代產品,所以微單是攝影器材發展的未來。

    當然單反在專業領域還有很高的地位,一方面是續航,另一方面是鏡頭群。

  • 4 # 少爺威威脾氣大

    其實,微單只是在機身體積上進行了縮小和簡化!其實我們攝影人玩的主要是鏡頭,全畫幅高畫質的鏡頭的體積是不能夠縮小和簡化的,大家仔細想想,一個微單機身對比一個單反機身的重量充其量減輕一斤多點就已經不錯了,而鏡頭該重還是那麼重!攝影包裡面一個微單機身加大三元鏡頭的總重量和單反機身加大三元鏡頭的總重量不會差太多!所以我認為微單的出現只是一個時期的產物,微單只是簡化版的單反.

  • 5 # 柴米油鹽詩酒花

    當然可以,現在各大廠家都在大力推廣相機小型化,索尼的a7,a9已經非常強大,apsc裡面包括富士x系列,索尼a6000系列等都相當具有水平,就是佳能這種在微單上以往效能平平的廠家在新產品上也進步很大,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出色微單鏡頭被開發出來。但是現在微單的問題其實還是在鏡頭上,主要是鏡頭群還是不夠龐大,優秀鏡頭相比單反價格較高,副廠鏡頭非常匱乏,綜合導致目前微單總體上鏡頭價格相比單反選擇餘地小,價格更高。

  • 6 # 光學法則

    雖然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中,微單是沒有辦法取代單反相機的,但是兩者並駕齊驅,共分江山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很多人認為微單相機體積比較小,所以並不專業,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而如果遇到有老法師告訴你,不要買微單,只買單反相機的話,那麼建議你離這種老法師越遠越好。

    索尼在2017年推出的旗艦級微單相機a72t3,它的引數在80%以上都超越了尼康的d850旗艦單反相機,只有在解析度方面比d850略差一點,而他更是全面超越了佳能的旗艦機型5d4,所以誰還會說微單不專業呢?

    而且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微單相機有一個單反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就是微單相機的無反結構使得液晶屏上可以實時取景,調整攝影引數液晶螢幕上的景深和亮度等都會發生實時的變化,按下快門就能獲得液晶螢幕上的影象,實現所見即所得。這對於新手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特點,不僅可以減少很多試拍造成的快門浪費,也不容易錯失攝影良機。

    所以如果是攝影新手想要購買相機的話,我一般都推薦他去購買微單相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年人還很依賴毛絨玩具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