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普普通通43
-
2 # 大家都愛娛樂
電商專供產品很多是線下產品的升級版,型號略有不同,但是主要功能相似,為了對實體店的保護,質量上沒有太大區別,尤其是大型企業,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去用電商來砸自己的牌子!只要是正規企業,都有售後服務,線上線下一個電話就能叫來維修,相通的質量、相通的服務還是選擇電商!
-
3 # 使用者3366956680
很多時候肯定是有區別的、我經商二十年算比較內行了、大部份商行中的真正利潤我都比較清楚,比如一種化妝品、或者洗髮水、如果網上賣價比商場低太多,那百分之百的假貨,一瓶4OOg海飛絲洗髮水為例、全中國一級代理商價格31.5元左右、二級代理商33元左右,實際零售價在36一38元期間正常、所喂在網上2O一3O元你能買到正宗的海飛絲4OOg嗎,那是做夢、除非過期產品!還有5Og玉蘭油滋潤霜為例,內行的人都知道發價在43一47之間、你說你在網上買成3O多4O它會是正宗的嗎?網購就是以價格獲勝、年輕是看價格不看質量!當然實體也下完全正宗、但至少可以看貨說價。
-
4 # 第一噴子王
謝邀!是的,有區別!但是,不是所有商品都有區別,例如手機類電子類產品。線下線上沒有區別。甚至線上購買更合適,因為可以更好的執行七天無理由退貨(二手東名稱來源之一)鞋子呢就有區別了。某知名品牌就是這樣來乾的,以前的鞋盒上面還印有電商專供,現在取消了。
其實這些電商專供產品不算多,店鋪(衣服鞋子類)賣的產品多以舊款,存貨為主。當季新品,新款電商平臺很少,你到線下店鋪去看,那是當季的新款!所以電商就便宜很多。你可以觀察一下,你搜某一件衣服,你看某些商鋪下面標註當季,到明年還是有這個商品(這個店鋪不賣了,其他的賣啊)
還有品牌的衣服,打折啊,促銷啊。以今年雙十一某品牌店鋪出售的羽絨服為例。很早就在主頁滾動雙十一直降500,而且需要提前繳納一部分定金,且定金不全額退。付全款必須過雙十一到兩點之後。可以看一下這個優惠力度,以及相關的制約。到最後這個商品是永久下架了。
線上的銷售是新品佔三成,舊款庫存佔大半。大品牌就算是電商專供的產品,質量也不會差,差的話,自砸招牌?所以這一點不用擔心。至於舊款的問題,電商比實體店便宜那麼多。還想啥(。◝ᴗ◜。)
-
5 # 寞寞的祝福
有區別。防範電商詐騙與假冒仿造。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7天包退,保護購買者。手機屬於消費品,一插手機卡馬上廠家後臺就接收到資料,啟用保修期,保修就從插上手機卡的那天算起。如果這是臺被人插卡啟用使用了,7天包退瞭然後再或是再再到你手上的,廠家保修期早就開始了,或許只剩幾個月不到
-
6 # 大家都愛娛樂
大多數企業對線上線下產品進行區分主要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網路使用者對產品本身的功能、賣點或外觀的關注點不太一樣,所以會做一些滿足網路使用者需求的產品;也有少量一部分是避免渠道之間因成本不同造成的價格衝突,會做一些差異化的型號做補充。
與電商平臺合作推出線上專供商品,是不少廠商目前的經營策略,只要是正規大企業生產的,在質量上都能夠得到保障,大企業都有統一的質量標準,線上機型可能會賦予更高的質量標準,因為線上使用者會更在意購物體驗。
回覆列表
看價格唄,要是差個幾塊,十幾塊的可能沒什麼區別,可是要是差個三百二百的就肯定不同!
一方面家電類的東西早就進入了微利時代,其他的知名品牌也是一樣,利潤清晰可見,便宜就只得偷工減料,或者以低價零件代替高價零件,而且保修一般都會降低標準。
就商品的採集而言,一般店面的需求量肯定比個人大的多,價格應該相對便宜,可是零售竟然要比批發便宜,你覺得可能嗎?
除非它們的銷售渠道根本不走零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