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條條山路通縣城

    沈萬三同志,財富體量可敵馬雲,但政治智慧遠遜之。前期錯誤站隊,後期炫富勞軍,埋下殺身之禍而不自知,最終散盡家財,累及子孫,滿門抄斬,黃粱一夢,令人惋惜。反觀後者,架設虛擬經濟,帶動億萬創富,致力一帶一路,構建學習強國,始終站隊正確,為當局欣賞,為市場接納,政治經濟學修為之深堪為楷模。

    其一,作為身處元亡明興朝代更替的商賈鉅富,沈萬三同志前期錯誤站隊張士誠的偽周國。沈萬三同志的第一桶金也是帶著原罪的,就象當今眾多江浙商賈,靠山吃山,近海貿易成了他發家致富的主渠道。出口茶葉、瓷器、絲綢,換回白銀、香料,從中積累鉅額財富。這套對外貿易後來歐洲各國玩得不亦樂乎,學術上稱為重商主義,亞當斯密同志在《國富論》中劃了重點,非常精彩。該是無可厚非的好事,當今亦是中國國策,但在老朱這個陸權主義放牛娃眼裡,就有些大逆不道,投機倒把,禍國殃民,後期他老人家更是將“片板不得下海”升為國策,令中華國運倒退,使資本萌芽爛殤。小道訊息說,沈萬三發家後積極出資幫助了張士誠所部,張士誠有了江浙財團的加持,自然財大氣粗,鉅艦艨艟,霸氣側漏。但不幸的是,江浙地區在造反成事方面向來不順,最終敗給了老朱家,就此沈萬三同志的政治投資不但打了水漂,還埋下重大禍患。

    其二,老朱兵臨城下,坐擁江浙滬錦繡江山後。沈萬三同志陷入深深地惶恐,他早就聽說老朱是個殺伐果絕,不記仇現世報的英主。怎麼辦?沈萬三同志一合計,決心好好表現,拿錢砸出個好印象來。他積極贊助新時代的北伐、築城、經濟重建等大業,捐資億萬,本想著好好表現,一定能弄個政協委員幹,今後日子能安穩舒坦些。不料好事辦成壞事,他太積極了,楞是把南直隸即現在南京一大半的城牆給修了,還保質保量保節點,比皇帝老兒的國營公司修得快三天。然後他還表示大明軍隊的子弟兵辛苦了,為了解放全天下,你們不容易,我也就出個幾千萬兩銀子來稿勞下兄弟們,表示我們江南商戶的感恩感謝之情。這下真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老朱可不是這麼想的,“好啊,你個狗財主,之前裡通張士誠的事我還沒找你,你現在競敢碰我的部隊動我的國防,想要拉攏腐蝕革命軍隊,復辟封建餘孽不成?”說著就要刀起頭落,幸虧馬皇后拉住老朱說,江南新定,殺生不祥,這才保住老沈一條性命。

    就這樣老沈晚年過得不是很順坦,整天提心吊膽。不過畢竟是撿到過巨寶盆的有福之人,他在大明建立初期就壽終,也算喜喪。只是臨死前,老朱頒佈了嚴苛的法令,拿商賈開刀,對富戶徵重稅,說是要改造原來這些為富不仁者,將來一起建設富強民主的新大明。老沈家的財富因此嚴重縮水,加上海禁嚴厲,從此福布斯榜上名落孫山。

    其三、這還沒完。老朱從一個放牛娃野和尚,一路坎坷顛沛,雖然榮登大寶,但小時仇官仇富的革命情節堅貞不移。洪武一朝,他老人家開展三打白骨精。一打功臣,他感覺我老朱強,你們不敢反,但我那允炆皇孫,卻是拿捏不住。於是本著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受原則,他製造了一系列政治案件,將藍玉、胡惟庸等一路打天下的文臣武將悉數誅絕,唯徐達一人善終。二打貪官。洪武朝,老朱貫徹低薪養廉嚴酷彈壓的組織原則和官場生態,貪個10兩紋銀都要法辦遊街,弄得官不聊生,全國官場一時清廉至極但也消極無為。三打富戶。制訂超超超額累進稅率,針對商賈狂徵暴斂,遂導致人民致富慾望低彌,打造佛系社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三打過程中沈家的遭遇。洪武十九年,此時沈萬三早已死去。他的兩個孫子沈莊、沈至先後因“逃避賦役和牽連胡黨(胡惟庸)公案”入獄。同年沈的女婿陸仲和亦被扣上“胡黨”之名遭滿門抄斬。洪武三十一年。沈的另一女婿顧學文被告牽涉“藍黨”(藍玉),經羅織罪名,廣泛擴張,沈的兒子沈旺,孫沈德全、沈昌年等沈家六人及顧氏一門同處凌遲。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事過境遷,願沈萬三同志安息永垂。

  • 2 # 使用者174629721

    富可敵國本來就是‘罪’,為啥歐洲一次次排猶?為什麼二戰德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不就是為了猶太人的財富嗎!沈萬三也一樣,黃白之物動人心,朱元璋肯定殺‘豬’過年。

  • 3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對於沈萬三是因為太有錢而被朱元璋嫉妒發配雲南而死,我認為根本就不是,沈萬三生於元朝,死也在元朝,就是生是元朝的人,死是元朝的鬼。主要有以下理由:

    沈萬三雕像

    1.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是因為清朝編纂的《明史》,清朝對於邊修明朝的歷史那是相當的重視,其他朝代在修前代歷史的時候都很快,但是清朝邊修明史卻花了很長的時間,對明朝歷史作了大量的修改和抹黑。所以,在其編纂的明史,有一定的可疑度。

    沈萬三雕像

    2.來自其兒女親家之口。吳江人莫旦編纂的《吳江志》中說張士誠佔據吳江時萬三已死。張士誠佔據吳會時間是1356年,朱元璋建國是1368年。而莫旦和沈萬三是兒女親家,沈萬三的實際情況他應該最瞭解,親家說的話當然可信,所以沈萬三死於元朝。

    3.沈萬三第三個兒子沈榮的墓誌銘。在墓誌銘中提到:初,榮父(即沈榮)之先君子(即沈萬三)遊於故侍講袁文清之門……。沈榮死於洪武九年,在提到沈萬三的時候說先父,這就證明沈萬三在洪武九年已經去世。同時在墓誌銘中提到:沈榮在主持家族事務期間,曾建積善堂用來“承夫先志”,先志指的的應該是沈萬三,沈家建積善堂於元代末年,也就是沈萬三在元末已經去世。

  • 4 # 說唱古今

    沈萬三是一個商人,出生在元末明初,最初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兄弟,最早的時候沈萬三還是很窮的,元末朝廷腐敗,官員貪汙,霸道橫行,沈萬三幾次都被陷害差點喪命,僅有的生意本錢也被朱元璋安排的刺客劫走。

    元朝末年後,全國陷入軍閥混戰,各地起義軍紛紛討伐朝廷,沈萬三抓住一次機會,終於富有了起來,而朱元璋當時已經是紅巾軍的首領,和陳友諒等勢力爭奪天下。後來朱元璋1368年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建立大明朝時,沈萬三已經是富可敵國了。朱元璋當時雖然已經成為皇帝,但是受古代封建主義思想,重農抑商,認為商人是最下等人,骨子裡瞧不起商人。而且商人搞投機倒把,把社會秩序都搞亂了。所以朱元璋打算懲治商人。

    當時全國最富有的商人就是沈萬三了,朱元璋原本只是想嚇唬嚇唬沈萬三,一來讓他捐點軍費,二來緩解一下財政壓力。畢竟明朝剛剛建立,休養生息,百廢待興,正式需要錢的時候。讓商人多多給朝廷捐錢,也是一種辦法。

    但是真正讓皇帝起殺心的還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沈萬三和皇帝對半築城,皇城是天子呆的地方,是皇權的象徵,而且你比皇帝用的材料好,築的更漂亮,那不就是再打皇帝的臉。在古代皇帝是天子,誰敢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超過皇帝呢。再就是沈萬三替皇上犒賞三軍,軍隊是皇帝的命根子,是天子之師,是皇權的根本。沈萬三替皇帝犒軍,那不就是在挑戰皇權嗎?

    所以朱元璋抓住他的這一點,當然不會放過沈萬三,就算是再好的兄弟,也不能觸動皇權的這根紅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我帶女朋友贏遊戲,為什麼她還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