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我是餘歡水

    說起法國的歷史,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拿破崙、路易十四之外,想必我們也會想起被尊為大帝的查理曼吧。他努力一生,建立了查理曼帝國,幾乎統一了整個歐洲。可是他死後,龐大的查理曼帝國立刻“天下三分”了——他的三個兒子瓜分了他的帝國。

    首先是內部王權問題。路易沒能維持住帝國的統一,有他無能的原因,當然也有法蘭克繼承法的問題。查爾曼去世後,幾個兒子瓜分他的遺產,這也是日耳曼人的傳統。他的失敗具有偶然性,但也具有必然性。在帝國立國前三百年,帝國的開發程度是無法支援一套集權制統治系統的。由於均分繼承與采邑制,王權的衰弱是一個大趨勢。在這三百年時間內,帝國可能會分裂,或成為一個強化版神聖羅馬帝國。

    其次是國家的文化。雖然加洛林文藝復興有人文主義傾向,但由於帝國統一,強大的世俗王權會形成對思想解放的雙重作用:會促進文化交流,但當文化形成統一狀態後,有可能會壓制新文化與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教會一直會依附於皇權,教皇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普世牧首,東西教會分裂可能會提前。羅馬教廷可能不會搞出後世一些與君主爭權的騷操作,但腐化與停滯是極可能的。

    最後,這麼大一個帝國不可能不擴張,可能向東,可能向西班牙。伊比利亞再征服可能提早結束。不列顛與北歐可能會被征服,也可能獨立發展出不同於Continental的文明。

    十字軍東征可能會提前,但也有不發生的可能:如果查理曼帝國能與東羅馬合作不斷遏制擴張的話。

    至於新航路開闢,如果東西存在兩個統一的大帝國,那奧斯曼的崛起就極大可能成了空想。東方舊商路一直暢通的話,新航路開闢的工作可能就不是由西歐完成(如果伊比利亞被帝國征服的話)。那麼,新航路開闢將會延遲。

  • 2 # 小蘭愛攝影

    查理統治了46年,他死於814年。他的兒子路易成為皇帝。查理在806年就已經規定了他死後王國按日耳曼傳統由他的兒子瓜分,但路易決定不顧這個遺囑而欲儲存帝國的統一。817年他釋出了一個法令來防止帝國的分割,他的理由是皇帝的名稱是不可分的,他指定兒子洛泰爾為副皇帝。他在他的法令中規定皇帝的長子繼承皇帝位。他的這個決定獲得了教會的支援,教會認為帝國的統一與教會的統一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帝國的主教介入了政治:他們成為皇帝兒子的對手。這些兒子們當然希望分國。從829年開始,皇帝與他的兒子們之間發生武裝衝突。路易死於840年,他的兒子洛泰爾一世成為唯一的統治者,但是843年他的三個兒子還是在《凡爾登條約》裡決定三分法蘭克帝國。帝國後來在855年的普呂姆分割、870年的《墨爾森條約》和880年的《利貝蒙條約》中又多次被細分。此後法蘭克帝國再沒有被統一過。各個不同的帝國部分發展出不同的習俗、民風、語言,成為了獨立的國家。有一段時間裡,人們還稱分開的國家為東法蘭克帝國和西法蘭克帝國,但約一百年後這些稱呼也都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蘭西”繼續使用法蘭克這個名字,而東法蘭克王國則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繼續維持著羅馬皇帝的傳統。806年查理的遺囑查理在他的遺囑中規定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由於丕平和小查理於810年和811年去世,這個三分的計劃無效,路易於813年被提升為副皇帝,814年得以繼承其父的皇位。路易決定不分王國後與他的兒子們交惡,雙方發生戰爭。830年代初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路易被他的兒子們扣押,喪失實權,而他的兒子們則在各自的領地中越來越獨立,路易實際上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路易死後三年,洛泰爾一世、查理和路易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裡三分帝國,法蘭克帝國結束,再也沒有重新統一過。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鬼滅之刃》是不是被過譽了?